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白杨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涟(yí)     街(guàng)   污(diàn)     (ní)

    B.动(méng)     瓜( wō        (hén)     徘徊(huái)

    C.身(zàng)     (zhuì)     壳(bèng)     国 (yàn)

    D.性(bǐng)     (qǐng)     子(zhì)     (qiáo)

  • 2、总结本课在写作方面值得学习的地方。

     

  • 3、下列词组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高大的建筑 烟波浩渺的原野

    B.微弱的光 巍峨雄奇的高山

    C.悠久的历史 开阔雄浑的画卷

    D.清醒的大脑 熠熠发光的珍宝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听老师读短文两遍,完成下面填空。

    要写好一个人物,写出人物的特点,不仅要______,还要了解一些写人的基本方法。首先,______,把它写具体。其次,用多种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如,可以描写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等,具体表现人物的特点。此外,也可以描写______,间接写出人物的特点。

  • 5、课文欢乐谷。想一想这三篇课文的“思维点”在哪里,照样子完成填空。

  • 6、把下列加下划线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______ óng

    ______ àn

    ______ì

    ______ōu

    m______

    x______

    ______ óng

    ______ àn

    ______ì

    ______ ōu

    l______

    l______

     

  • 7、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与理解

    对比阅读。

    【文段一】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①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草船借箭》(节选)

    【文段二】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②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③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手一童子,手执麈(zhǔ)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

    ——《空城计》(节选)

    【1】这两段文字均选自________(作者名)的古典历史小说《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猜测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见了如此模样______________ 父亲何故便退兵?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 ”在【文段二】中画出司马懿认为应该退兵的理由。

    【4】分别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人物特点。

    诸葛亮:_____________ 鲁肃:_____________ 司马懿:______________

    【5】读文段中的三处画线句子,品人物之“笑”。

    ①诸葛亮着说______ ②懿而不信_______ ③(孔明)容可掬_______

    A.怀疑且轻蔑的笑 B.幽默宽厚的笑 

    C.诱敌中计后得意的笑  D.镇定自若的笑

    【6】下面的歇后语中可能与【文段二】故事有关的两句是( )

    A.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B.半夜里弹琴——暗中作乐

    C.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D.诸葛亮焚香弹琴——故弄玄虚

  • 10、语段阅读。

    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   血汗 ),给了我们多少(慈母   慈祥)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同志感动得流下眼泪。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   胜利)了那次阻击战。您再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1】以上文段选自课文___,作者是___

    【2】把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划掉。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困难—( )          暂时—( )        封锁—( )

    【4】将划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

    【5】这段话叙述了志愿军战士与___告别时的情景,赞颂了___

    【6】联系课文说一说“雪中送炭”在这里具体指什么意思?

    ___

  • 11、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孙膑是齐国大将田忌的门客,田忌对他非常赏识。

    田忌经常同齐威王及贵族们赛马。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一天,孙膑对田忌说:“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

    田忌问道:“你是说换几匹更好的马?”

    孙膑说:“一匹也不用换。”

    田忌有些不明白:“那怎么能有赢的把握呢?”

    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

    田忌很信任孙膑,决定全听他的。

    于是,他同齐威王及贵族们约好一起赛马。

    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就在这时,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法告诉他。

    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

    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微微一笑。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

    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1在文中第二自然段的方框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摩拳擦掌:________________

    (2)兴致勃勃:________________

    3这三场比赛后,田忌第一次的神态是________,第二次的神态是_________,第三次的神态是_______________

    4田忌和齐威王比赛时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比赛结果是:田忌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

    5从这个历史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阅读理解。

    不灭的灯光

    ①我同我的班主任郑老师是邻居,她家的窗对着我家的窗。一年四季,郑老师家的灯光总要亮到半夜。

    ②去年秋天,学校开运动会,郑老师不但跑上跑下,组织、照顾同学们,自己也上场参加了比赛。一天紧张的运动会过后,回到家里,我累得一头栽在床上和衣睡去,母亲的呼唤把我从梦中惊醒□小辉□半夜了□脱衣裳睡吧□我向窗外望去,室外一片漆黑,唯有郑老师家的窗户透出明亮的灯光。

    ③国庆之夜,我看电影回来,多少人家飘出酒宴的浓香,多少人家传出欢声笑语,多少人家传来电视机的乐曲……只有郑老师家仍然亮着静静的灯光。

    ④严冬之夜,停电了,多少人家正好早睡一会儿。这时我注意到,只有郑老师家的窗前跳跃着烛光。

    ⑤一个元月的夜晩,我发现郑老师的房间破例没有灯光。我宽慰地对妈妈说:“郑老师今天休息了!”妈妈说:“傻孩子,郑老师的爱人病了,怕影响他休息,郑老师到厨房备课去了。”果然,郑老师家的厨房一灯如豆。

    ⑥啊,老师家那不灭的灯光,在我的眼前逐渐扩展,照亮了我的心,照亮了我脚下的路。

    ⑦啊,老师家那不灭的灯光,给我以温暖和力量,给我指引了前进的方向。

    1在第②自然段的□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解释下列词语。

    1)和衣:____________________

    2)破例: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的内容填关联词。

    1______郑老师经过一天紧张的运动会后很累,______她还是照样备课到深夜。

    2______我和郑老师是窗对窗的邻居,______我对她家的灯光是那样熟悉。

    4作者观察细致,抓住郑老师家秋天_________________的灯光,国庆之夜_________的灯光,严冬停电时_________________的烛光,一个元旦夜晚_________________的灯光这些细小的不同之处,侧面烘托了一位优秀教师的高大形象。“不灭的灯光”是郑老师_________________的写照。

    5用“_______”画出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

    6在这几年的小学生涯中,你一定遇到过像郑老师这样的辛勤园丁吧。请你编辑一条手机短信,表达你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理解

    电光天平上的砝码

    有个很小很小的砝码,被安装进一架名气很大的电光天平里,担任了高度精密的分析工作。

    新岗位的一切都令它满意。周围的伙伴个个微笑着向它致意。小砝码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

    它请教说:伙计,告诉我,作为一个砝码,我该怎样工作才辱使命呢?

    最要紧的是,它的同伴回答说,你必须时刻保持自身的洁净。

    啊,这是为什么?小砝码感到愕然,难道我执行的使令,不是去衡量别人,而是来分析自己吗?

    这并不矛盾,它的同伴说,如果你自身沾染了灰尘──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你也就难以对别人作出准确的分析,无法公正地履行自己的使命了。

    1这是一篇_____故事,共有____自然段。

    2砝码应该怎样工作才不辱使命呢?用“_____”画出有关句子。

    3写出下列词的同义词。

    洁净──____  精确──____

  • 14、阅读理解。

    童年的我

    我的童年,像彩色的梦!

    沐浴在春天的阳光下,欢跳于锦簇耀眼的花丛中,和蜂儿嬉戏,和蝴蝶追逐……那,就是童年的我。

    松软的海滩上,有位正在拾贝壳的小姑娘,她睁着一对黑钻石般的眼睛,惊奇地发现,离开了大海,玲珑剔透的贝壳就失去了光泽。她赶忙把一小堆五颜六色的贝壳放入海水里……那,也是童年的我。

    满山红叶如火一般耀眼,一片片枫叶落到地面,把大地染得通红。一位小姑娘手拿一束枯叶,皱着眉,歪着头,站在爸爸的肩上,要把那手中的落叶安到树枝上,显得那么诚心,那么郑重……那,还是童年的我。

    北国的雪花像鹅毛一样轻,一样白,飘落到哪里,哪里就银光闪闪。广场上,融化了的积雪又冻得像镜面儿似的。一位年轻的妈妈拉着自己的小女儿,鼓励她勇敢地滑行,要她像海燕一样勇敢、坚强,学会在冰上自由飞翔。她会意地点点头,放开了妈妈的手,向前滑去。跌倒了,爬起来,又跌倒了,再爬起来……然而,“小海燕”终于展开了柔嫩的双翅。妈妈甜蜜地笑了,小姑娘也笑了,笑得像妈妈一样甜……那,依然是童年的我。

    充满新奇,充满幻想,充满温馨,我的童年,使我永远难忘。啊,童年,记忆中的明珠,你是我心灵上的彩虹!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惊奇——______   坚强——______ 五颜六色——______

    2作者选取了在花丛中嬉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镜头中童年的“我”,抒发了“我” 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   ”的句子中“小海燕”指___________;“终于展开了柔嫩的双翅”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4童年为什么使“我”难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课外阅读。

            

    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的敬重。

    老锁匠老了,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他挑中了两个年轻人,准备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

    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本领。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

    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利者。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10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

    老锁匠问大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放光:“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看见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打开了锁。”

    老锁匠微微一笑说:“其实,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技艺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说完,郑重宣布(大徒弟、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接班”的“班”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___部。

    【3】在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语上打“√”,师傅这样做的理由是(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4】开好锁后,老锁匠问两个徒弟时,他们各是怎样的表情:大徒弟____________可见他__________;二徒弟____________,可见他_________

    【5】老锁匠说:“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这“不能打开的锁”指的是_____________

    【6】如果我是大徒弟,从此我会:__________,如果我是二徒弟,从此我将会:_________

    【7】阅读本篇短文,我的体会是: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完成练习。

    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被改变了

    ①我们知道,人类的大脑是可塑的。当人类生活方式改变时,大脑也可能发生变化。从远古人类首次发现如何使用工具开始,人类的大脑就受到迅速而明显的影响。数字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我们每天离不开网络、离不开手机时,我们的大脑是否也被改变了?

    ②科学家认为,对网络科技的深度依赖,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这在阅读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对书籍的深阅读与在网页上那种为了获取信息而进行的浅阅读是不一样的。美国技术专家尼古拉斯·卡尔在《网络也有黑暗一面》一书中写道:“过去几年中,我一直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觉得某些人或某些东西正在改变我的大脑。我目前的思考方式与过去相比已经截然不同,当我阅读时,能最为强烈地感觉到这一点。持久地阅读一本书或一篇长文,曾经易如反掌。我曾耗费数个小时徜徉在长长的文字里,我的大脑能够抓住叙述的演进或论点的转折,从而进行思考。但如今不再如此,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我的注意力就开始漂移了。我感觉我一直在试图将自已任性的大脑拽回到书本。”

    ③对书籍的深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以微博为例,浏览一个微博页面只要几分钟,眼睛在每条微博上停留的时间只有几秒。不断地扫视、浏览、搜寻感兴趣的关键词、点击阅读——这个过程因为信息的丰富、多样而足够刺激,但显然不足以锻炼耐心。一本优秀的图书通常是有内在的逻辑框架的,只有进入这一逻辑框架,才能说是阅读。而网络内容,特别是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每一条都互不关联,跳跃性的阅读当然谈不上逻辑了。互联网在给人们提供信息盛宴的同时,也使我们的思维“碎片化”。

    ④数字时代,人们的大脑结构也被改变了。由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已经渗入到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触摸屏情有独钟。一些人因为在智能手机上面频繁敲敲打打而被戏称为“拇指族”。但是,就是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重复运动在不断塑造着人们的大脑。在一项实验中,瑞士苏黎世大学神经科学家邀请37位手机重度用户参与实验,其中26人用智能触屏手机,11人用普通按键手机。他们将电极连接在这些参与者头部,测试他们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在使用手机时,大脑皮层的反应。科学家记录下这些参与者10天的活动。结果显示,大脑皮层中拇指控制相关区域活跃度更高的是用触屏手机的人,而使用按键手机的则没有明显变化。使用触屏手机的次数越多,大脑皮层相应区域更加活跃。在数字时代长大的“数字原住民”,因长时间用拇指上网和操控智能手机,从而改变了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

    ⑤数字时代,人们更加善于利用社交网络与人交往,而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却越来越弱。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躁狂症和多任务癖好等现代疾病,与过度上网和玩视频游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1阅读全文,简要说说数字时代给我们的大脑带来了哪些改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第②段画线句子中能体现“深阅读”特点的两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对书籍的深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是,就是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重复运动在不断塑造着人们的大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卡尔在翻阅网页时,阅读两三页后注意力开始漂移,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把大脑拽回去。

    B.人们阅读微博时,不断地扫视、浏览、搜寻感兴趣的关键词、点击阅读,这种阅读方式缺乏内在的逻辑框架,跳跃性阅读就不可避免。

    C.数字时代,人们更加善于与社交网络中的人交往,而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日益下降。

    D.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躁狂症和多任务癖好等现代疾病与过度上网和玩视频游戏有着密切关系。

  • 1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口中剿匪记(节选)

    口中剿匪,就是把牙齿拔光。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我口中所剩的十七颗牙齿,不但毫无用处,而且使我受苦不浅。现在索性把它们拔光,犹如把盘踞要害的群匪剿尽。

    把我的十七颗牙齿,比为一群匪,再像没有了。这匪是官匪,即贪官污吏。因为普通的“匪”,是当局明令通缉的,或地方合力严防的。而我的牙齿则不然,我非但不通缉它们,严防它们,反而袒护它们。我天天洗刷它们;我留心保养它们;吃食物的时候我让它们先尝;说话的时候我委屈地迁就它们;我决心不敢冒犯它们。

    怎见得像贪官污吏呢?官是政府任命的,人民推戴的。但他们竟不尽责任,贪赃枉法,危害国家和人民。我的十七颗牙齿,正同这批人物一样。它们原是我亲生的,从小在我口中长大起来。它们是我身体的一部分,与我痛痒相关的。它们是我吸取营养的第一道关口。它们替我研磨食物,送到我的胃里去营养我全身。它们站在我的言论机关的要路上,帮助我发表意见。它们真是我的忠仆,我的护卫。它们居心不良,渐渐变坏。起初,有时还替我服务,为我造福,而有时对我虐害,使我苦痛。到后来它们作恶太多,个个变坏,歪斜偏侧,吊儿郎当,使我奇痒,使我大痛,使我不能作画,使我不能作文,使我不得说话,使我不得安眠。我已经隐忍了近十年了,还要不断地买黑人牙膏、消治龙牙膏来孝敬它们呢!

    ………

    有一天,许钦文先生来看我,他满口金牙,欣然地对我说:“我认识一位牙医生,我劝你也去请教一下。”我反问他:“装了究竟有什么好处呢?”他说:“夫妻从此不讨相骂了。”我佩服许先生说话的幽默。后来有一天,我居然自动地走进易医师的诊所。经过他的检查和忠告之后,我恍然大悟,原来我口中的国土内,养了一大批官匪,若不把这批人物杀光,国家永远不得太平,民生永远不得幸福。我就下决心,马上任命易医师为口中剿匪总司令。攻了十一天,连根拔起,满门抄斩。我再托易医师另行物色一批人才来。要个个方正,个个千练,个个为国效劳,为民服务。我口中的国土,从此可以天下太平了。

    1本文说的“口中剿匪”指的是___________

    2说说作者用“口中剿匪记”作为题目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这体现出这篇文章语言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4作者把口中的“十七颗牙齿”比喻成“官匪”,两者的相似点是什么?这样比喻可以产生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写的仅仅是自己拔牙的经历吗?你还从短文中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阅读。

    军神

    1916年3月,刘伯承是川东支队的一个青年军官。在一次战斗中,他勇敢杀敌,立了大功。但不幸被敌人的子弹打伤了头盖骨和右眼,流了很多血,生命非常危险。

    刘伯承被送进一家外国人办的医院,著名的德国医生沃克大夫要立刻给他动手术。刘伯承要求不给他打麻药,因为听说麻药会伤害脑神经。刘伯承为了革命,需要一个高度清醒的大脑。

    沃克大夫听说刘伯承不让打麻药,大吃一惊。他对刘伯承说:“你,你能顶得住吗?这是非常疼痛的啊!”刘伯承微微一笑,说:“试试看吧!”

    手术开始了……

    为了自己的革命理想,刘伯承忍受着巨大的痛苦,汗水湿透了手术台上的床单,双手抓破了被单, 但是他自始至终没喊一声。他这种坚强的意志,使沃克大夫的双手颤抖,不忍再下刀了。刘伯承咬着牙说:“没关系,请你继续做手术吧!”

    手术终于结束了,刘伯承脸色苍白,勉强一笑:“大夫,你割了我七十二刀,对吗?”沃克大夫十分敬佩地说:“对啊,你真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一位了不起的‘军神’!”

    刘伯承虽然失去了右眼,但是他那出众的军事天才和清醒的政治头脑,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刘伯承元帅是我们党和军队的一位伟大的“军神”。

    1在正确读音下画“√”。

    受(rěn yěn)   功xūn xún) 自始至zōng zhōng)  政yě zhì

    2找出短文中的比喻句,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手术过程中,沃克大夫的手颤抖了,是因为(   )

    A.沃克大夫太累了,手发酸了。

    B.沃克大夫害怕了。

    C.沃克大夫被刘伯承的坚强意志震惊了,不忍心再下刀了。

    D.沃克大夫太兴奋了。

    4为什么称刘伯承为“会说话的钢板”?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为什么用更多的笔墨描写沃克医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用“军神”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课内阅读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1文中写“周瑜很高兴”,他高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跟周瑜立下军令状是一时冲动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课文,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个________的人,周瑜是个________的人。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句子广场(5分)

    (1)金字塔真高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改变说法,句意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巧填关联词

    鲁迅(   )能写出一部部巨著,( )他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

     

  • 21、按要求改句子(5分)

    (1)这个笑容恰像你所看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平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民代表走进人民大会堂(扩句提示:来自哪的?怎样走进?什么样的大会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黛玉连忙起身接见(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把墙刷得又白又匀很不容易(改成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只蜘蛛在墙角荡来荡去(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学习如登山,需要踏实苦干和坚持不懈才能登上高峰,这是十分清楚的道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值得我们敬佩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1.每个人的生活都会有酸甜苦辣,写一件你亲身经历的印象深刻的事。

    2.你心中一定有许多话想对父母、朋友和老师倾诉,但又有些不好意思当面说,现在你可以拿起笔把心里的话写下来了!

    要求:以上两个内容任选一个,自由创作。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