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故事不是出自《水浒传》的是( )
A.血溅鸳鸯楼
B.大闹野猪林
C.智取生辰纲
D.祸起观音院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落魄(pò) 耽误(dān) 栈道(zhàn)
B.偏僻(bì) 枉费(wáng) 嘲讽(cháo)
C.枕头(zhén) 誊写(téng) 歧路(qĭ)
D.谨慎(jĭn) 跷腿(qiào)缴费(jiāo)
3、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徘徊 锄头 玷污 郑重其事
B.忌诲 顽劣 楷书 碧波万倾
C.禀性 拔草 寻思 美妙绝仑
D.瞎闹 蜻蜒 诚认 斩钉截铁
4、查字典,填空。
5、按原文填空。
(1)叶公见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色无主。
(2)我(_____)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_____),我应该在烈火与(_____)中得到(_____)!
6、课本透视
1.真诚不一定给我们带来__________,但可以保全住我们心灵的________和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蓬门今始为君开。
3.到乡下游玩,你看见一个村庄绿树环绕,青山斜立,你会不由自主地吟诵孟浩然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连地亮起来,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____________,使长江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看拼音,写词语,把字写正确、端正、美观。
wǎn zhuǎn xiào lǜ jiā yáo
(_________)地啼叫 工作(________) 美味(________)
zuó mo nüè dài
仔细(________) 遭受 (________)
8、积累充值卡。(把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__)不安 弱不(_____)风
心(_____)情愿 (_____)天席地
应接不(_____) 不可(_____)数
9、阅读部分
庄重的乞讨
①庄重,是人的尊严的一部分,你见过乞讨者的庄重吗?
②那天,我乘20路电车,看见一位双目失明的中年男子坐在车上,神情(沉重 凝重)。不一会儿,他热情且有礼貌地介绍自己:“女士们,先生们,我下岗了,有个儿子刚进大学,现在生活发生点儿困难。我平时喜欢音乐,吹口琴也是自学的。我为大家表演口琴独奏,愿大家途中愉快。”说完,他便从洗得干干净净的灰色中山装口袋里摸出了口琴。随即,一车厢的人听到了熟悉的《喀秋莎》的旋律,他那精湛的吹奏技巧令人屏息细听。此曲终了(liǎo le),日本的《北国之春》又博得乘客们的点头称好。吹奏完毕,他就托起小罐头盒,扶着椅子,一步一步稳重地向前(走动 挪动)。硬币往罐头里扔时,他能根据硬币发出的(清脆 轻脆)的响声,准确地朝投币人的方向点头致谢。
③走完一圈后,他继续为乘客吹奏。《杜鹃圆舞曲》、《溜冰圆舞曲》和《采茶调》的优美轻快的节奏,让人欢悦不已。乘客们静静地听着,他似乎感觉到了某种需求,又吹了首《在希望的田野上》。在我听来,他的吹奏已达到大师级的水平,颤音和滑音的变化使人入迷。
④电车将要到达终点站了 他高兴地对大家说 我最后为大家吹奏一首 一路平安 悠扬的旋律又一次打动了人们的心 不时地又有人朝他的小罐头盒里掷下硬币 一对年轻的夫妻带着自己才五六岁的小儿子,让他把数(shù shǔ)枚硬币递到小罐头盒里。这一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了孩子的动作,说出一句“愿这孩子健康成长,一生平安”的话,听得大人们面露喜色。
⑤不知是音乐的力量,还是这位盲人得体的举止言行,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使人自始至终沉浸在一种安详肃穆的(气氛 空气) 之中。
⑥此情此景让我振奋。面对生活中一时的挫折,这位盲人能够有勇气正视它,庄重地行使自己的劳动权利。作为一个健康人,我有什么比不上他?
⑦我快步走下了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
【1】请在文中括号内用“√”选择合适的拼音和词语
【2】查字典
(1)“沉浸”中“浸”的音节是(_________),字典中关于“浸”的意思有: A.逐渐;B:泡在液体里;C:液体渗入或渗出。此处应为(_____)
【3】联系上下文写出词语的意思
屏息细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第四小节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5】用“ ”画出1句表现乘客们倾听口琴独奏时反应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简要概括出这篇短文讲述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细细读一读划线部分的句子,回答问题。
①这一句话中“居然”的意思是 。作者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 ,“这一切”是指 。
②想一想大人此刻心里会想些什么,请写下来。
【8】本文以“庄重的乞讨”为题,说说你对这个题目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文章,答题。
选择
①他本来在一家外企供职。一次意外,使他的左眼突然失明。为此,他失去了工作,到处求职都因形象问题连连碰壁。“挣钱养家”的担子落在了他那“白领”的妻子肩上。
②妻子日渐感到他的老父亲是个负担,不止一次跟他商量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去,他都没同意。一天晚上,他们在卧室里吵了起来。妻子嚷道:“不把你爸送走,咱们就离婚!”
③第三天早饭时,父亲说:“有件事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下,你们每天上班,孩子又上学,我一个人在家太冷清了,所以,我想到老年公寓去住,那里都是老人……
④他一惊,父亲昨晚果真听到他们争吵的内容了!“可是,爸——”他刚要说些挽留的话,妻子瞪着眼在桌下踩了他一脚。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
⑤第二天,父亲就住进了老年公寓。
⑥星期天,他去看父亲。父亲问他工作怎么样,身体好不好……他好像被人打了一记耳光,脸上发起烧来。“你别过意不去,我在这里挺好,有吃有住还有得玩……”父亲看上去很满足,可是眼睛里却渐渐涌起一层雾。
⑦几天来,他因父亲的事寝食难安。挨到星期天,又去看父亲,刚好碰到市卫生局的同志在向老人们宣传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的意义,问他们有谁愿意捐,很多老人都摇头。父亲站了起来,问了两个问题:一是捐给自己的儿子行不行?二是趁活着捐可不可以——“我不怕疼!我也老了,捐出一个角膜,生活还能自理,可我儿子还年轻呀。他为失明的眼睛,失去了多少工作的机会!要是能将我儿子的眼睛治好,我就是死在手术台上,心里也是甜的……”
⑧所有人都停止了谈笑,把震惊的目光投向老泪纵横的父亲。一股看不见的潮水瞬间将他裹围。他满脸泪水,迈着沉重的步子,一步步走向父亲身边,和父亲紧紧地抱在一起……父亲用手给他捋(lǚ)了持衬衣上的褶(zhě)皱,疼爱的目光像一张网,将他兜头罩下。他再次哽咽,感受如灯的父爱,在他有限的视力里放射出无限神圣的亮光。
⑨当天,他就不顾父亲的反对,把父亲接回了家。至于妻子,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准备回去后与她作一次心与心的交流。
【1】根据第①段的内容,“连连碰壁”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自然段中“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读全文,父亲做了两次“选择”,根据短文把下面内容补充完整。
(1)为让儿子过得安宁而选择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治好儿子的眼睛而选择________________
【4】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
“星期天,他去看父亲。父亲问他工作怎么样,身体好不好……他好像被人打了一记耳光,脸上发起烧来。”这时,他心里想___________________
【5】“所有人都停止了谈笑,把震惊的目光投向老泪纵横的父亲。”人们心里在想____________
【6】想想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文章的主要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觉得文中的儿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根据文章内容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有不少对人物动作、语言等的精彩描写,请用“ ”在文中勾画一处,并在旁边批注上你的体会或这样写的好处。
11、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
【1】用“||”把这段话分为两层,并写出各层意思。
第一层主要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主要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中写到“余外全是昏暗”,如果改为“余外全是黑暗”行吗?说说你的看法,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例一(条)黄龙 一( )汽油灯 一( )景物
一( )石钟乳 一( )动物 一( )石笋
12、阅读理解
塞上的一颗珍珠
扎兰屯真无愧是塞上的一颗珍珠。多么幽美呀!它不像苏杭那么明媚,也没 有天山万古积雪的气势,可是它独具风格,美得迷人。它几乎没有什么人工的雕 饰,只是纯自然的那么一些山川草木。谁也指不出哪里是一“景”,可是谁也不能否 认它处处美丽。它没有什么石碑,刻着什么什么烟树,或什么什么奇观。它只是那 么纯朴的,大方的,静静的,等待着游人。没有游人呢,也没多大关系。它并不有意 地装饰起来,向游人索要诗词。它自己便充满了最纯朴的诗情词韵。
四面都有小山,既无奇峰,也没有古寺,只是那么静静地在青天下绣成一个翠环。环中间有一条河,河岸上这里多些,那里少些,随便地长着绿柳白杨。几头黄 牛,一小群白羊,在有阳光的地方低着头吃草,却看不见牧童。也许有,恐怕是藏在 柳荫下钓鱼呢。河岸是绿的,高坡也是绿的。绿色一直接上了远远的青山。这种 绿色使人在梦里也忘不了,好像细致地染在心灵上。
绿草中有多少花呀。石竹,桔梗,还有许多说不上名的,都那么毫不矜持地开 着各色的花,吐着各种香味,招来无数的蜂蝶,闲散而又忙碌地飞来飞去。( )不必找小亭,( ) 不必找石墩,就随便坐在绿地上吧。风儿多么清凉,日光可又那么和暖,使人在凉暖之间,想闭上眼睡去,所谓“陶醉”,也许就是这样吧!
夕阳下山,该回去了。路上到处还是那么绿,还有那么多的草木,可是总看不 厌。这里有一片荞麦,开着密密的白花;那里有一片高粱,在微风里摇动着红穗,也 必须立定看一看,平常的东西放在这里仿佛就与众不同。正是因为有些荞麦与高 粱,我们才越觉得全部风景的自自然然,幽美而亲切。看,那间小屋旁的金黄的大 瓜哟,也得看好大半天,仿佛向来也没有看见过!
【1】照样子写词语。
例:幽美而亲切
( ) 而( ) ( ) 而( ) ( ) 而( )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多么……多么…… 既……也……
【3】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我能用“____ ”在文中画出来。
【4】作者为什么会感觉“平常的东西放在这里仿佛就与众不同”?从中你读出了作者 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喜欢“塞上珍珠”扎兰屯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雪
冬天,瑞雪普( )降,雪花飘飘洒洒,可爱极了。
雪花是美丽的。它雪白晶莹,玲珑剔透,轻盈( )好看,宛如朵朵白莲,从茫茫天空徐徐降落。看它漫天飞舞,令人神思飞扬。古人把它比成飘忽的柳絮、盛开的梨花,它是多么值得人们赞美啊!
雪花是奇异的。每一朵小雪花,都是一幅极其精美的图案。它们既有共同之处,又各具风姿。有的像明亮的小星星,有的像细细的衣针,有的像六边形的花瓣,有的像张开的一把小伞……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世界上有不少雪花图案的收集者,用毕生精力拍下数千张雪花照片,竟未发现彼此一样的图案。
雪花是宝贵的。它能降低土温,冻死害虫。它又能湿润土壤,使庄稼有充足的水分。它还含有很多氮的化合物,是庄稼的好肥料。
瑞雪飘飘,装点大地,我爱雪花。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有的像明亮的小星星,有的像细细的衣针,有的像六边形的花瓣,有的像张开的一把小伞……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带“雪”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
【5】用文中的话来补充完整:雪花是( )的、雪花是( )的、雪花是( )的。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短文选自《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2】用“ ”画出本段的中心句,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用选段中( )这个四字词语来概括。
【3】“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是为了表现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下面选项中不能直接体现船夫驾驶技术好的一个选项是( )
A.行船速度极快,他操纵自如。
B.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
C.拥挤时,他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D.我们的眼睛不知看哪一处好。
15、阅读短文。
梅雨潭
①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②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
③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 我们来到潭边,我的心随着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阿德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zhòu xié)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这,像跳动的少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
【1】文中画“ ”的句子属于_________(动态、静态)描写,写出了瀑布飞溅的水花的状态、形状。
【2】文中画“﹏﹏﹏”的句子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运用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写出了梅雨潭“绿”得_______________。
【3】这个瀑布潭为什么叫“梅雨潭”呢?用“ ”画出相关的句子。
【4】这段文字许多动词用得很有讲究,比如:“踞”字体现出梅雨潭的___________,而“浮”字又突出了亭的___________,像这样用得生动传神的动词还有_____________,表现出__________。
16、品读词句,体会人物形象。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动,从半空劈下来。
……武松又一跳,退了十步远。
……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往下按去。
……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武松用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
【1】我要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动作,读出武松打虎的气势。
【2】读上面的句子,我发现,武松打虎的动作特别凝练传神,武松的形象也跃然纸上,我要结合具体的词语谈谈自己的理解。
【3】文中还有很多语句能体现武松的特点,我要找出来,和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理解。
【4】阅读课后资料袋,结合自己阅读《水浒传》的经历,我对武松有了深入的认识:________
17、类文阅读
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大约在公元前27世纪,埃及古王国由法老统治。法老死后,他们的尸体都埋葬在巨大的石头坟墓里。这些坟墓底座是四方形,愈往上愈小,最后成为尖顶。因为它们的轮廓有点儿像汉字的“金”字,所以称为金字塔。
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1】用选文中的句子解释下面描述金字塔的词语。
①角锥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巍然屹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描写金字塔时,作者用了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或生活经验来帮助我们理解,例如,为了介绍金字塔石块的多,作者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事例来说明。
【3】读画“ ”的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想一想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课文片段,完成后面的作业。
“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小女孩说。唯一疼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过她∶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灵魂要到上帝那儿去了。
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
“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1】选段中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 )。
A. 小女孩幻想飞向天堂。 B. 小女孩幻想得到幸福。 C. 小女孩幻想飞进奶奶的怀抱。 D. 小女孩被冻死了。
【2】小女孩为什么敢擦着一大把火柴?( )
A. 她太冷了,想烤烤火。 B. 燃烧的火柴发出的光给她非常美好的感觉。
C. 奶奶的出现使她惊喜不已,想要让奶奶带着她到光明、快乐的地方去。
【3】用“___”画出最后一段中实写的内容,用“﹏”画出最后一段中虚写的内容。
【4】你从语段中读出了安徒生爷爷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发挥想像,写一写。
如果小女孩来到我们身边,你想对她说点儿什么,或做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综合训练。
藤野先生(节选)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A)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B)“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C)“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阅读短文,按照思维导图梳理文章内容。
【2】对画“____”部分的人物描写方法分析错误的是( )
A.A处“翻出”“指着”是对藤野先生的动作描写
B.B处是对藤野先生的语言描写,体现了藤野先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C.C处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
D.这三处都是通过语言描写将人物的形象刻画细腻的
【3】当“我”打开讲义时,为什么“吃了一惊”?为什么又感到“不安”和“感激”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怎样的感情?打“√”。
怀念□ 无奈□ 敬仰□ 感激□
20、句子模仿秀
(1)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仿写句子)
愿意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愿意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
(2)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的。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老班长为我们牺牲在草地里,我们怎能不伤心呢?(改成陈述句)
2、妈妈对我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改成转述句)
3、雷雨前,人们经常可以看到闪电和雷声。(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儿的景色真美,使我流连忘返。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八月,桂花香。
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作文。
“失败是一所学校”,不能正确对待失败的人永远不会进步。在学习生活中,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失败经历是什么?它又给你怎样的感受、启发和影响呢?先好好想想,再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书写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