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灵魂(精神) 能书善画(爱)
B.瞎闹(胡乱地) 乐此不疲(厌倦)
C.信步(随意) 不可胜数(尽)
D.春晖(光辉) 眷念祖国(亲属)
2、下面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刘海在书法比赛中得了一等奖,回到学校后,遭到了同学们的狂轰滥炸。
B.毛泽东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C.矜持不苟、舍己为公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D.她自我安慰道:“失败也是一种难得的经历嘛,没什么大不了的!”
3、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走廊 无暇 眉眼
B.静寂 榆树 河衅
C.船浆 暮布 泊船
D.树稍 规律 寺庙
4、将歇后语补充完整,再写两则你平时积累的歇后语。
①刘关张桃园三结义——________
②关公赴会——________
③孙猴子的脸——________
④孔明借东风——________
⑤徐庶进曹营——________
⑥梁山泊的军师——________
⑦________
⑧________
5、默写。
1.草铺横野六七里,____________________。
2.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行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比一比,组词语。
碑( ) 蔬( ) 提( ) 端( )
牌( ) 疏( ) 题( ) 瑞( )
7、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_________)的空气 (________)的绿毯 (_______)的线条
(_________)的带子 (________)的草原 (_______)的主人
(_________)的歌声 (________)的微笑 (_______)的小鸟
无边的(________) 各色的(________) 迂回的(__________)
8、课文精彩回放。
1、《望天门山》的作者是_____代的__________。他被称为“__________”。诗中的楚江是指流经安徽的__________。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_____。”出自______代____________的诗《__________》。
3、《黄山云海》写出了黄山的云海之奇,一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和祖父的花园》一文中回忆了自己童年时代与祖父在一起的快乐田园生活。老爷爷和小孙女,一个在花园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在花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重点段落品析。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匹匹膘肥体壮。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在绿色的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什么是真正的荷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荷兰被称为牧场之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面的动物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下文,回答下列问题。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水渐渐窜上来,(放纵 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 拖)出一个小伙子,(骂 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呼喊)。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1】“奠”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部。
【2】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打上“√”。
【3】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并请你仿写一句。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老汉似乎要喊什么”,请你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老支书要喊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洪水退后,一个老太太在别人的搀扶下来祭奠她的丈夫和儿子。”看到这里你想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一间房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自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二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1】根据拼音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和:hé________ hè________ huó________ huò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天衣无缝:________。
②悠然:________。
【3】如果你亲眼目睹了这样的表演,对刷子李会有什么样的评价呢?
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神奇的北极
①北极号称“世界神秘的顶点”。2014年7月,我们随我国的“雪龙”号考察船开赴北极地区,领略了北极的神奇风光。
②打开世界地图,那条穿过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最北端的一条虚线,就是北极圈。北极处在北极圈以北的地区,而北冰洋恰好位于北极圈以内,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小、深度最浅和最寒冷的大洋。常年被冰雪覆盖的北冰洋,像洁白如玉、晶莹剔透的仙境一般,汽车能在冰上行驶,飞机也能在冰上安全着陆。
③如果说企鹅是南极的吉祥物,那么北极熊就是北极的象征。
④北极熊是世界上哺乳动物中最大的四足食肉动物,身长可达3米,体重有650公斤,相当于两三匹马那么重。北极熊爪子很锐利,撕起食物来十分利落。它特别能吃,一头驯鹿还填不饱它的肚子。
⑤北极熊看起来笨笨的,但它可是个游泳健将。因为它的脚上长着蹼,身上的毛又是防水的。
⑥北极的冬天非常寒冷,找不到不结冰的地方,北极熊没法躲起来睡大觉,所以北极熊从来不冬眠。它身上有厚厚的毛,皮肤下的脂肪层也特别厚,好像穿上厚棉衣,这样就可以平平安安地度过严冬。
⑦刚到北极,你一定会吓一跳,来来往往都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人,你还以为到了亚洲的哪个城市。其实,他们是北极最古老的居民——爱斯基摩人, 又称固纽特人。大约4000- 5000年前,他们的祖先从亚洲中部迁移到北极,成为地球上最北的居民。难怪他们和亚洲人一样,头发黑黑的,皮肤黄黄的,只不过因为天气寒冷,体形圆胖矮小许多。
⑧现在的爱斯基摩人仍保留着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靠捕鱼和狩猎为生。驯鹿、北极熊、北极狐、海象和海豹等,常常成为他们的美食。他们穿的是海豹皮缝制的皮衣,皮靴;住的更特别,房屋呈圆顶形,既防风又保暖,被称为“雪屋”。不过,随着现代文明的进入,“雪屋”被有暖气的木板屋所代替。
⑨过去狗拉需橇是爱斯基摩人的交通工具,现在,雪上汽车大大加快了他们的生活节奏。
【1】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上“√”。
着陆(zhuó zháo) 亚洲(yà yǎ) 脂肪(zhǐ zhī) 哺乳动物(bǔ pǔ)
【2】第③自然段的作用是____。
【3】第④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北极熊的____、____、____、____。
【4】“世界神秘的顶点”这个词的引号的作用是____(填序号)
A.特殊含义;B.特定称谓;C.引用;D.讽刺或否定。
从这个称谓可以感受到北极风光的____。
【5】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填序号)
A.常年被冰雪覆盖的北冰洋,像洁白如玉、晶莹剔透的仙境一般。
B.它身上有厚厚的毛,皮肤下的脂肪也特厚,好像穿上厚棉衣。
C.天阴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6】使用指定的符号(列数字:“——”),在短文中画出相对应的1处句子,并说说这些说明方法突出强调了北极熊的哪些特点:____
【7】第⑧、⑨介绍了爱斯基摩人独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请你联系生活实际,从保护环境和保护珍稀动物的角度出发,说说爱基摩人如何转变生产方式,会让北极风光美丽永久。(至少写出两个观点)
____
13、生活中的语文
2020年春天,新冠疫情席卷大地。在疫情面前,没有谁是局外人,有人奔赴一线,有人爱心捐助,还有人以“诗歌”抗击疫情。读下列短诗,完成练习。
17年前
他67岁,
面对非典,
丝毫不惧;
而今,2020年,
他84岁,
面对新冠,再度请缨,
从容便向疫区行。
读了这首诗,我知道“他”是____院士。我想对他说:“___________。”
14、非连续性文本(8分)
稿费单阅读
徐马祯同学收到一份稿费单,里面有丰富的信息。你读后能完成下面的练习吗?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PB汇06 取款通知单
经办员: 复核员: 检查员: 接收专号: 017659 |
【1】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4分)
(1)徐马祯同学是江苏吴江市的一名五年级学生。(___________)
(2)《学生之友》杂志在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___________)
(3)徐马祯同学家附近有家建设银行,他可以拿着这张取款通知单去取钱。(___________)
(4)徐马祯同学的文章发表在2020年02月03日的《学生之友》杂志上。(___________)
【2】徐马祯同学的稿费单被他妈妈放在家里许久,一直未给他。2020年的4月2日,妈妈终于把它给他,让他去邮局取钱,可是邮局的阿姨拒绝了他。你知道为什么吗?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徐马祯同学取款单上的名字打错了,“祯”字写成了“桢”字。他跟邮局工作人员反映,工作人员要他找杂志社。你认为他该怎么办?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来时,便听说台北是个多雨的城市,尤其是冬季,雨下得更是非同凡响,为世界上许多城市所不能比。我不是专门到台北来看雨的,我从家乡来,我说家乡话,我唱家乡戏,我带着家乡情来看家乡人。为两岸的文化交流,我们一行20人,应台湾名伶刘海燕女士的盛情邀请,到台湾演出河南豫剧。
演出可谓盛况空前。我们的观众有的是驱车200多公里赶来的,有的是被人用轮椅推进剧场的。有的一来便当起了“义工”,贴戏报、打水扫地、搬运道具,看到什么活儿都抢着干。“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时间,乡音乡韵一片,其情深深,其意切切,场面十分感人。
对台北的河南老乡来说,他们来看家乡戏,主要是来找家乡情的。一位叫贾文斌的老人,在头一天看戏时,紧紧地抓住我的手久久不放开,他颤巍巍地说:“我一听到这梆子敲、板胡响就想回家……”80岁的老人说着说着就像小孩一样哭了起来。一位麻老先生对我们说:“我吃过台湾的几十种水果,世界上近百种水果,哪一种也没有家乡的榆钱和柿子有味,几十年不尝了,想啊!”台北河南同乡会乔律师说:“我是喝黄河水长大的,生是河南人,死是河南鬼……”他们跟我们谈这些的时候,那黯然的神情,那铿锵的声音,不正是深沉的思乡情愫在袒露吗?他们的生命源头在故乡,那里有生养他们的老祖宗,那里有他们的根哪!
舞台上,一出《卖苗郞》、几句《寻儿记》就使台下看戏的老乡们大哭失声几回回。是想起了至今仍未找到的家乡的父母?是想起了年轻时手拉手陌上采桑的结发妻子?还是想起了当年挥洒“十八相送”的情景?数十年天各一方,演出的剧情勾起了他们人生际遇中最深刻的记忆,他们怎么能不悲伤、不痛哭呢?
屋外的雨还在无休无止地下着,下雨的天气给人带来惆怅。雨如信使,传达着一种情思,创造着一种怆然悲凉的气氛。我们归来时,老乡们冒雨赶来送行。车开了,透过雨幕,我只看到了使劲挥动的手,却无法看清他们脸上流的是雨还是泪……我在心里向老乡呼唤:回家看看吧!春天,一串串肥嘟嘟的榆钱,晚辈们会采下让您尝鲜;秋后,房前屋后,坡上路边,柿子黄澄澄红丢丢的一片,晚辈们会摘下送您手边。再听几回地道的家乡戏吧,原汤原水原汁原味……
雨,台北的雨,不停不歇,下着,下着……
【1】作者到台北什么?( )
A. 观赏台北的雨 B. 到台湾看风景 C. 应邀演出豫剧 D. 去台湾看豫剧
【2】“紧紧”“抓”“久久”和“颤巍巍”四个词语,表现了贾文斌老人怎样的感情?( )
A. 对河南豫剧的痴迷之情 B. 内心十分激动与喜悦
C. 对家乡演出人员的喜爱 D. 看戏时被看剧情深深感动
【3】老乡与我们交流时为什么神情黯然?( )
A. 想家伤心 B. 被其他人感染 C. 对豫剧比较陌生 D. 当“义工”有点累
【4】作者到台北究竟看到了什么?( )
A. 台北的雨很迷人 B. 河南老乡很热情
C. 台北老乡很想家 D. 台北老乡爱看戏
【5】文中“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肥嘟嘟”等语句,十分口语化,寓有地方特点,请从文中再找出一例,写在下面,并试着分析这样表达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通过对贾文斌老人、麻老先生、乔律师的语言、动作的描写,表达了他们强烈的情感,请你联系课文内容,发挥想象,抓住另一位老乡的细节描写,写出他的思乡之情。(字数不超过5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用“ ”画出选段的中心句。
【2】读完选段,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哪几幅画面?请简要概括,补全下图,并完成练习。
作者描绘这几幅画面时,用得最多的句式是“ …… ……”,请你运用这个句式,发挥想象,再写一种园中的事物。
【3】下列诗句描写的意境与选段相似的一项是( )
A.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B.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C.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D.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作者在原著中还写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这两句话。结合这两句话,谈谈你对选段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
儿子
儿子是两年前在边防牺牲的。每年到了那一天,老人都要办几样菜,对着云南方向摆下,洒下几杯鸭溪窖酒。这是儿子生前最爱喝的, 老人一直没有掉泪,这是典型的山民性格:坚毅、强悍。
每月都要收到来自云南边防的汇款贰拾元,两年了。最初只有汇款,后来,有一次老人实在忍不住,让邻居给这个自称“解(xiè) 为民”的同志写了一封信。解为民看了信,知道老人家的难处是孤独, 于是老人便月月都又收到一封信。嘘寒问暖,也谈部队生活及自己的婚事,每封信的落款,都端端正正地写着:您的儿子。老人满意了: 这不是真正的父子关系吗?老人的心温暖了。
__,这两个月来,_______汇款照样来,_______信_______中断了(汇款上的笔迹也很陌生)老人焦虑不安,他凭直觉感受到,一定发生了意外的事。
老人揣上积攒起来准备给“儿子”办彩礼的钱,登上了去云南的火车。部队把他带到了一个松林环绕的地方,那里并排筑着两座烈士墓,一座是亲生儿子的,一座是“儿子”的。
【1】在第 3 自然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入关联词是( )。
A.虽然 然而 但 却
B.于是 虽然 却 但
C.可是 虽然 但 却
D.可是 如果 但是 就
【2】标题中的“儿子”是指( )
A.老人的亲生儿子。
B.自称“解为民”的同志。
C.老人的亲生儿子和“解为民”。
【3】本文的主人公是_______,对主人公的刻画运用的方法是(______)。
A.正面描写
B.侧面描写
C.正面侧面相结合
D.动作和心理描写
【4】你对文中的“儿子”是怎样评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句子,感受景物动、静态描写的表达效果,并仿写。
①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②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
【1】句①是对景物的(动态 静态)________描写,句②是对景物的(动态 静态)________描写。
【2】下列对句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写出了由动及静的过程
B.“消失”和“暗”渲染出一种寂静的氛围。
C.“最后一抹”和“整个”说明天色十分暗,令人害怕。
D.最后一句中,狗、牛、马的表现将傍晚的静寂推到顶点,给人以万籁俱寂之感。
【3】请你仿照句②,写出景物的静态美。
清晨,下了一夜的雪停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短文阅读。
快 乐 如 风
凯特一出道就瞄准一千五百米,水平很快就在他的加勒比海小国名列前茅。然而,让雄心万丈的小凯特屡屡气短的是,他迄今为止,在任何一次国际大赛上都还没能拿到奖牌。他总是沦为配角,悲凉的、悲怆的、悲壮的配角,他用他的苦涩,衬托出胜利者的辉煌。
又一次参加国际田联黄金大奖赛,大会组织者出于通盘考虑,请凯特担任自杀性的领跑,许诺酬以重金。凯特眼瞅强手如林,自家获奖无望,便咬咬牙答应试试。比赛一开始,凯特就奋勇冲在前面,在前八百米,一直遥遥领先。当然,凯特不可能长久保持这样的速度,他的任务,就是赛好前半程,两圈一到,就退出跑道。即使退出跑道,凯特也保持应有的尊严,他手扶胸口,面带微笑,向全场的观众鞠躬致意,然后,挺着胸脯,吹着口哨,大大方方地走出场外。
组织者事后说,想不到凯特的任务完成得那么好,那么好。他的速度控制适宜,节奏安排合理,无论形体还是步态也都十分优美,全方位的优美。正因有了他,常规格局中杀出一匹黑马,搅乱了方阵,掀起旋(xuán xuàn)风,变按部就班为急起直追,这才天下大乱,乱世出英雄,英雄创神奇;有事实为证:这一组的所有选手,都大幅度提高了成绩,夺冠者,更刷新了赛会纪录。
凯特就此喜欢上了领跑。在一些规则许可的国际赛事上,他频频出任这一角色。
说话已是两年以后,在国际田联黄金大奖赛巴黎分站,凯特又被邀请担任一千五百米的领跑。凯特照例一出发就撒脚飞奔,很快就把大队人马落(là luò)下一大截。两圈之后,凯特突然觉得反常,身边没有人影,脑后也没有脚步声。他回过头,呀!这是怎么搞的?那些担当出成绩、破纪录的大牌选手,并没有如约定的那样加油赶上。一定是哪儿出了问题。不会是我吧?不,我很清醒。这是第二圈?是的,第二圈。这是一千五百米?当然,是一千五百米,不是八百米。凯特感觉今天状态特别好,特别好,跑罢第二圈,周身仍有滚滚滔滔、跑不丢、使不完、用不尽的力气。今天的观众也特别捧场,“凯特!凯特!”此起彼伏,“凯特,凯特!”地动山摇。“凯特!”成了节奏,“凯特!”成了鼓点。于是,凯特决计临场发挥,继续领跑,直到后面的主角赶上为止。谁知三圈过后,凯特不仅依然领先,而且和后面选手的距离越拉越大。啊,今天反常,彻底反常。跑道缩短,时间拉长。规则破坏,游戏出格。快乐如风!奔跑如风!凯特干脆发力冲刺,结果,他破天荒地获得世界冠军。
【1】给文中带点的字用“√”选择正确的读音。
【2】按原文填空。
①他总是沦为配角,( )、( )、( )配角,他用他的( ),衬托出胜利者的辉煌。②凯特感觉今天状态特别好,特别好,跑罢第二圈,周身凯特感觉今天状态特别好,特别好,跑罢第二圈,周身仍有( )、( )、( )、( )的力气。
【3】用“~~~~”和“——”在文中分别画出凯特在第一次领跑退场时保持尊严和组织者评价他任务完成好的句子。
【4】凯特在第一次领跑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年后,凯特在国际田联黄金大赛巴黎分站夺得冠军的主要原因是( )。
A. 其他的运动员没有参加 B. 开始就有了信心
C. 多次领跑,实力大增。 D. 观众捧场,给他支持。
20、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条巨大的章鱼正用它那八条长长的腕死死地缠住克勒松。(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的咳嗽可能和东南风好像真有联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照样子,改写下面的句子。
例:
难道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的吗?
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道德的。
1.难道我不该指出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吗?
2.面对急需帮助的人,我们怎能袖手旁观呢?
22、按要求写句子。
1.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种境界难道不耐人寻味吗?(改成陈述句)
2.我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不能不感到吃惊。(改成肯定句)
23、习作
童年时,我们曾经欢笑过,也曾哭泣过;曾经开心过,也曾烦恼过。在这短暂而美好的时光里,发生过许许多多有趣和难忘的事。请你选择一件来写(注意写出怎样“有趣”或为何“难忘”)。
要求:①突出“有趣”或“难忘”,写清楚、具体,有感情。②题目自拟。③字数不少于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