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入下列括号中。
滚 射 送 插 晃 扑 绕 拨
罗纳尔多带球突破,( )过几名后卫,直( )对方禁区,这时,守门员已经( )了出来。只见罗纳尔多先是将球向右前方一( ),接着轻轻一脚,将球( )进了网底。守门员扑救不及,只能眼看着足球在自己身边( )入网中。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刺破)
B.五千仞岳上摩天(碰到天)
C.楚人有鬻盾与矛者(生产,制作)
D.孔君平诣其父(拜访)
3、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被海伦认为是“帝王之树”的是( )
A.杨树 B.法国梧桐 C.槐树 D.橡树
4、请根据你的积累填空。
(1)形容一个人胸怀宽广、正直无私的品质,我会想起这句名言:______________
(2)爸爸经常告诫我:“‘_______________’,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要和周围的人和睦相处。”
(3)诗人杨万里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西湖六月风景究竟与其它季节不同在哪里。
(4)若有朋友请我为他(她)的书房选一副对联,我会选________________。
(5)学了本册课文,我敬佩视死如归的女英雄___________,信守诺言的音乐家_____________,乐观幽默的将军___________,还有机智聪明的小侦察兵______________。
(6)以下是一列高铁上的播音内容,如果你身处其中,你能从播音中提取到哪些关键信息?请你写下来提醒其他旅客。
旅客朋友们:欢迎您乘坐“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我们全体乘务人员向您问好!本次列车为G131北京南站——上海虹桥站,请您认真核对车次,对号入座。非本次列车的旅客请及时下车,以免耽误了您的行程。列车前方到站——沧州西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下列横线上填写指定对象的童年朋友或敬畏的人。
“童年朋友” 敬畏的人
(1)高尔基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迅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给下列形近字组词。(8分)
7、在括号里写出下列句子主要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1.黛玉道:“那是顶线不好。拿去叫人换好了,就好放了。” (______)
2.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______)
3.他的心里忐忑不安,生怕自己做过的事被人知道了。 (______)
4.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 (______)
8、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写近义词
进犯—(_________) 沉着—(__________) 坠落—(________)
2.写反义词
英勇— (________) 崎岖—(________) 胜利—(________)
9、课内阅读。
琴声一开始雄浑激昂,如同( ),要上战场;一会儿( ),像是在述说危机到来,战斗即将爆发;一会儿( ),好像宣告战斗已经爆发;一会儿又( ),好像在诉说一个悲剧的结局和人们对英雄的( )……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四种琴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的故事中的情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阿肯的琴声婉转的讲述了_______________,又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我的好朋友——修鞋匠
马艳敏
修鞋匠怎么成了我的好朋友呢?还得从我的脚说起。
我一生下来,脚就比一般女孩子的大,随着年龄的增长,脚越来越大,所以鞋特别容易破。新鞋没穿个把月,就得找鞋匠补,于是我认识了一位年纪很大的鞋匠。
第一次到他那里补鞋时,我拿了一元钱,提了一双踢掉一块皮的鞋。修鞋摊子前,只见他正低头专心致志地补一双女士皮鞋。他穿着旧棉袄、旧棉裤,一双粗糙的大手,起了厚厚的老皮,大拇指的指甲也已脱落了。那花白头发告诉我,他已年近花甲。老修鞋匠抬起头,看见我,笑着说:“小朋友,来补鞋吗?”我点了点头,把鞋递过去。他看了一下,便熟练地补起来。老鞋匠一边补一边问:“小朋友,几岁了?”“老爷爷您猜!”“12岁?”我被他准确的回答惊呆了。他又问我上几年级,学习成绩怎么样……我一一告诉了他。鞋修好了,费用是两元钱,可只有一元钱,我脸红了,他摆摆手:“没关系,我就收一块钱吧!”第一次补鞋,老修鞋匠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去年夏季的一天,下着蒙蒙小雨,我拿了一双脱胶的鞋找老鞋匠去补,修这种鞋费时费力还不挣钱,别人是不愿意修的。他看看鞋,二话没说,先抹了点万能胶,便补起来。只见他一手按着鞋边,一手拿穿了粗大麻线的铁针沾了沾水,用劲一按,针尖穿进去,接着向上一针,又从前边穿出来,一缝就是半小时。老爷爷递给我已修好的鞋,满脸慈爱地说:“满意吗?”我一看,补得真好,完全看不出补过的痕迹,拿回家,爸爸妈妈也连声夸好。
至今,我虽然不知道修鞋匠老爷爷的名字。可早已打心眼里把他当成了值得尊敬的好朋友!
【1】“修鞋匠怎么成了我的好朋友呢?还得从我的脚说起。”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填序号)
我认识修鞋匠的原因是( )
A.我和修鞋匠是邻居。
B.我脚大,经常要买鞋。
C.我脚大,鞋经常破,常常找修鞋匠修鞋。
【3】“那花白头发告诉我,他已年近花甲”,从加点的字,我知道他的年龄是( )
A.快50岁了 B.快60岁了 C.快70岁了
【4】本文以__________为线索,围绕这条线索写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件事情,这两件事之间是___________关系,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一读文中划线的句子,想一想这两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修这种鞋费时费力还不挣钱,别人是不愿意修的。”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1】“大雾漫天”的意思是:________。诸葛亮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他_______。
【2】把船只“一字摆开”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 )
A.统一行动,避免走散。
B.增大受箭面积。
C.这样很有排场,有气势。
【3】鲁肃吃惊,担心曹兵出来,可诸葛亮却笑着说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这里运用了_______的手法,表现了诸葛亮的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最主要表现了什么?( )
A.军士们精神抖擞。
B.鲁肃胆小。
C.诸葛亮足智多谋。
D.曹操愚蠢。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望无际的荒漠里,阳光晒得沙粒滚烫,骆驼却可以忍饥耐渴地走着,走着。它半个月不喝水,体重减轻100公斤,仍能驮着200公斤以上的货物,不停地走着。据观察,它可以三四个月不饮水,只吃一些青饲料。
骆驼耐渴的秘密在哪里呢?
有人曾以为,一定是它那驼峰里贮存着水。但是科学家解剖下来,发现驼峰里尽是脂肪,根本没有水。当然,脂肪在体内氧化后,会产生一些水,但是脂肪终究还不是水。又有人认为,骆驼一定是有个专门贮放水的胃。科学家解剖下来,也没有发现这样的胃。那么,秘密到底在哪里呢?
原来,骆驼排汗和排尿很少,呼吸次数很多,又不常开口,这就使它每天散失的水分很少。即使骆驼多天不饮水。失去的水分达到体重的四分之一,看上去骨瘦如柴,可它身体的各部分仍能照常新陈代谢,不会影响生存。而人如果脱水百分之三十,就会疲惫不堪,甚至死亡。
骆驼还有灵敏的鼻子,能嗅出1.5公里外埋在沙丘下的水源。当它找到了水源,在20分钟内,能一次喝下100公斤的水,使体重马上恢复正常。它把喝下的水,贮放到身体的各个部位里,这样就可以几天甚至半个月不喝水了。
【1】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荒漠 | 滚烫 | 贮存 | 解剖 | 不堪 |
【2】骆驼可以多长时间不喝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内容判断正误。
①骆驼的驼峰里贮存着水。( )
②骆驼体内有一个专门贮存水的地方。( )
③骆驼是一种非常耐渴的动物。( )
【4】骆驼耐渴的秘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从背后照来的灯光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灯光,在我心里也有一道永不熄灭的灯光。
一个寒冷的冬夜,万籁俱寂,我急匆匆地向数学老师家走去——一道题难住了我。我知道,虽然这么晚了,但这个时候老师不会休息。
我忐忑不安地走到老师家,轻轻一叩,门开了,老师出现在眼前。
我惭愧地提出了问题,老师慈母般的脸上浮现出一层淡淡的笑意:“坐,坐下。”她虽然和蔼地笑着,可我却觉得老师在责备我,不由惭愧地低下了头。老师移开身旁一摞作业本取出纸,认认真真地给我讲解。这时候,在明亮的灯光下,我忽然发现,粉笔灰已染白了老师的头发,老师那装满智慧的额上,也被岁月碾出了条条深沟……
老师讲完了题,夜色更浓了,我想赶快离开,她却一点也不放松:“自己再做一遍!”我吃惊地接过一张雪白的纸做起来。不一会儿,顺利地做完了,我抬起头来,望着老师批改作业的侧影,不禁想起那堂不平常的课。
那是新年后的第一堂课,铃声响了,老师走上讲台,刚说了半句话突然哽住了。大家这才发现她脸上还流着泪痕,教室里顿时安静了。她似乎发现了什么,立即恢复常态,认真地上起课来。但我们总觉得她在抑制自己,她借着在黑板上写字的机会,擦起泪水,用书本挡住同学们询问的目光。下课了,我们才明白,老师的父亲在元旦之夜突然病倒,经抢救才略有好转,第二天她就从医院准时赶到课堂。老师就这样用全部心血浇灌着我们……
“做完了?”“唔!”老师脸上浮现出赞许的笑容。我向老师告别,思绪万千地走出老师的家。
前面一片黑暗。忽然,背后有一道光照来。我回头一看——是老师!她擎着台灯,倚在门口。灯光照亮了我面前的道路。我觉得好像有一股暖流通过全身,我激动不已。这不是普通的光,这是老师生命的光。
从此,这道从背后照来的灯光,始终亮在我心中,时刻照耀着我前进!
【1】读句子,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并回答问题。
(1)我忐忑不安地走到老师家,轻轻一叩,门开了,老师出现在眼前。
“忐忑不安”的意思是:
“我忐忑不安”的原因是:
(2)这不是普通的光,这是老师生命的光。
第一个“光”指的是
第二个“光”指的是
这句话赞美了老师
【2】短文多处写了我的心理活动,下面两处心理描写表现了老师怎样的品德?
(1)“我知道,虽然这么晚了,但这个时候老师不会休息。”这些描写表现了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讲完了题,夜色更浓了,我想赶快离开,她却一点也不放松……”
这些描写表现了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鸟
齐桓公称霸后国家很强盛。后来到了齐景公做国君的时候,齐国出现了一个很有才干的相国,他的名字叫晏婴,又叫晏平仲。他( ) 有丰富的知识,( )聪明机敏。他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敢于批评国君的错误,是齐景公的主要助手。老百姓都尊敬地叫他“晏子”。
齐景公特别喜欢鸟。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漂亮的鸟,就派一个叫烛邹的人专门负责养这只鸟。可是几天后,那只鸟就飞了。齐景公气坏了,要亲手杀死烛邹。晏子丫在一旁请求说:“是不是先让我宣布烛邹的罪状,然后您再杀了他,让他死得明白。”齐景公答应了。晏子板着脸,严厉地对被捆绑起来的烛邹说:“你犯了死罪,罪状有三条:大王叫你养鸟,你不留心让鸟飞了,这是第一条;使国君为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这件事如果让其他诸侯知道了,都会认为我们的国君只看重鸟而轻视人的性命,从而看不起我们,这是第三条。所以现在要杀死你。”说完,晏子回身对齐景公说:“请您动手吧。”
听了晏子的一番话,齐景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他干咳了一声, 说:“算了,把他放了吧。”接着,走到晏子面前,拱手说:“若不是您的开导,我险些犯了大错误呀!”
【1】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2】齐景公的鸟是由( )照顾的。
A.齐桓公
B.晏子
C.烛邹
【3】“听了晏子的一番话,齐景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晏子的意思是( )。
A.列举烛邹的罪状,好让烛邹死得明白。
B.让齐景公知道,烛邹确实该杀。
C.委婉劝谏齐景公,为一只鸟杀无罪之人带来严重后果。
D.杀烛邹之前,要列明他的罪状。
【4】齐景公听了晏子的话后的做法是_____。
【5】你认为晏子使用的办法怎么样?试着用自己的话分析。
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
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
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帽兜子盛着。在摘那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子刺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彤彤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天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
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垄上的草。我跑得很远地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彤彤的花朵,一进来就被祖母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
他把帽子放下,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想起来,又笑了。
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前说:“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
一提起,祖父的笑就来了。于是我又在炕上打起滚来。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刮了风,下了雨,祖父不知怎样,在我却是非常寂寞的了。去没去处,玩没玩的,觉得这一天不知有多少日子那么长。
【1】解释词语。
异想天开: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缘故________ 茂盛________ 捉弄________恐惧________ 照样________
【3】文中多处写到了“笑”,使人感到了主人公的快乐。你能写出几个表示笑的词语吗?
_________________
【4】“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空城计
这一天,诸葛亮正在和部下商量怎样抵抗魏兵的事,忽然探子飞马传来消息,说司马懿带领十五万人马朝西城这边打来。这时候,诸葛亮身边并没有大将,只有一些文官,他所带的五千兵马有一半是运送粮草的,不能打仗。诸葛亮上城楼一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正分两路杀来。诸葛亮对手下的人说:“你们都可以放心,魏兵不敢进城!”于是连忙传令下去,叫人藏起所有的旗帜,禁止人们随便出入及大声说话,把四面城门打开,每一个城门,用二十个老兵装作老百姓,洒扫街道,倘若魏兵来到,不要惊慌失措。诸葛亮自己则披上鹤毛大氅,戴了丝织头巾,带领两个小童坐在城楼上焚香弹琴。
不久,魏军来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都不敢前进,连忙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在马上远远观望,果然看见诸葛亮坐在城楼上,笑容满面,悠闲地弹琴。左面的小童手捧宝剑,右面的小童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来个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了,心中大疑。回到军中,连忙传下命令,叫后军充当前锋,前军改做后军,向北面山路退去。司马昭说:“莫非诸葛亮没兵,故意做出这样子,父亲为什么要退兵?”司马懿说:“诸葛亮平生谨慎,从不冒险。如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如果进兵,就要中他的计策。你等怎能知道!”于是,将两路兵马全部退去。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情的前因后果。
(1)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诸葛亮实施空城计的句子。
【3】用“ ”画出点明司马懿退兵原因的句子。
【4】如果领兵人变成了司马昭,诸葛亮的空城计还能成功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上按了一按,望上一( ),从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里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 ),( )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 )。武松一( ),又( )在一边。大虫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 ),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 )。武松一( ),又( )在一边。
【1】按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动词。
【2】这一段文字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场面。“大虫”的进攻主要有三招:_______、_______、_______,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都是_________,这样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
我爱花生花
人们常常咏赞烂漫的樱花,雍容的牡丹,圣洁的白莲,我却要赞貌不惊人的花生花。我觉得花生花虽平凡,却蕴藏着另一种美。
花生的花,一般在七月开,青青的花生株上,露出一点一点鲜黄的嫩苞。清晨,浴着露水,湿漉漉的;中午,反射着阳光,亮晶晶的。就在这时,小苞绽开了!一朵,两朵,娇小而醒目地点缀在万绿丛中。几天后,到了盛花期,那时,你若从花生地边走过,一眼便可见到那些小小的黄花疏密有致地洒在椭圆形的绿叶丛中。绿里透黄,犹如翠绿的大毯子镶着粒粒金灿灿的宝石。微风吹过,送来缕缕清香,沁人心脾。
花生花没有婀娜的姿态,看上去的确比不上樱花、牡丹、白莲。不过一位名人说过:不是因为美丽才显得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显得美丽。我也并非初次看到花生花就觉得它美,我对它产生特殊的感情,是有一段经历的——三年前,我和妈妈路过一块花生地,看见那星星点点的小黄花,刚想伸手去采一朵玩玩。
“不要采!”妈妈制止我,“花生的花,不像桃花、梨花,花生的花,没有一朵是空花。开一朵花,地下就长一颗花生;你摘掉一朵,就要少长一颗花生。”
“是真的?”
“妈妈还骗你?孩子,桃花、梨花容易谢,即便结出果子,也挂在枝头,可是花生花却很谦虚,它把果实埋在地下,不让人知道花生结果是自己的功劳。”
妈妈的话使我感到惊奇,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深思:多可爱的小黄花!千千万万的小黄花默默地开,悄悄地谢,最后钻入土里长出千千万万颗花生。
从此,我对花生花产生了特殊的感情。每看到它,我就联想到那些朴实无华、不慕名利、默默无闻地为人类贡献自己的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
【1】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牡( ) 杜( ) 镶( )嚷( ) 绽( )淀( )
【2】文中说花生花“蕴藏着另一种美”,这“另一种美”是指_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中有一个联想,由____________联想到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说“我对它产生特殊的感情,是有一段经历的”,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段“经历”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因为美丽才显得可爱”的花是指_____________;“因为可爱才显得美丽”的花是指___________。
【6】花生花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对你有什么启发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品读语段,完成练习。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1】这两句话写出了榆树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时不同的形态与特点。
【2】这富有诗意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榆树的高大和不容忽视,同时也表现出榆树 ( )的特点。
A.随意
B.美丽
C.充满活力
D.年龄大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说:“明天早上我要提前去上班。”(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宴子了。(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10分)
(1)看着别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特别高兴。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改为转述句:
(3)天空下着大雨。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民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活中不乏精妙的语言,关键是要善于发明.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11分)
(1)射门进球对球迷来说是激动人心的时刻。(改成反问句)
(2)晏子对楚王说:“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改成转述句)
(3)用三个恰当的关联词,分别将下列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①人们保护环境。 ②能避免一些灾难的发生。
(4)田野边,金黄的稻穗在微风中不停地摇摆。(写成拟人句)
(5)工人高高地举起汽油灯,逐一介绍着洞内形状各异的景物。(缩写句子)
(6)老爷爷讲故事。(把句子扩写具体)
(7)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修改病句)
(8)“风一更,雪一更, 。 。”
“水有源,故 ;木有根,故 。”(补充完整)
23、习作
题目:令我 的一个人
要求:写一个人,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你对他(她)的感激、敬佩、怀念、喜爱……先想好写谁,写他(她)的什么事,然后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做到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表达真情实感。4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