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朝诗人杜牧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写的是哪一场战役?( )
A. 巨鹿 B. 官渡 C. 赤壁 D. 潼关
2、下列出自古典名著中的词语和对应的现代汉语,意思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郎中——医生 客官——顾客
B.客舍——旅店 钱铺——银行
C.店家——老板 榜文——文章
D.墨客——文人 伙计——服务员
3、下面四个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
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C.班长用几句话就向老师说清楚了刚才班里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
D.想要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关键在于自身是否努力。
4、斟词酌句
给下列字组四字词或多于四字的词语,诗句或俗语也可。
仗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革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书法园地。
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是边塞诗中的佳作,请你用最规范、美观的字体,在提示下默写完这首诗。居中书写,疏密合理。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看名著插图,完成练习。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中的三位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描写的是其中的________。
2.图二中的主人公是古典名著《________》中的________,她正在________(行为)。怎样写的她外貌_______________
3.图三讲的是《水浒传》中的《________》,主导这次行动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7、看拼音,写词语
chéng rèn(_____) suí yì(_____) wěi tuō(_____)
shèng yù(_____) chǐ xiào(_____) wǔ yì(_____)
sǔn shī(_____) wèi wèn(_____) nián líng(_____)
cí xiáng(_____) shuāi jiāo(_____) tǐng tuō(_____)
8、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他声音有些chàn dǒu(_________)地对cān móu(________)说:“我们必须 zūn zhònɡ(__________)每一位战士,关爱每一位战士。”说完,他用食指按着紧锁着的眉头,qínɡ bù zì jīn(____________)地喃喃着。
9、请你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熯天炽地。八戒慌了,道:“哥哥,不停当!这一钻在火里,莫想得活。把老猪弄作个烧熟的,加上香料,尽他受用哩!快走,快走!”说声走,他也不顾行者,跑过涧去了。 |
【1】选段选自明代文学家_________的《西游记》,其中的“妖精”指的是_________,他是_________的儿子。
【2】赏析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从中可以看出猪八戒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祖父的园子(节选)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1】文段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2】读了这段话,你想说些什么呢?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
【3】仿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
精益求精话德国
欧美发达国家中,德国人素以勤奋能干而著称。有人甚至把上班一族喻为“公蜂”。在我供职的医院里,医生护士超时工作,科研人员加班加点,早已司空见惯。身为我的“老板”的室主任,周末也时来实验室“公干”。
但有些时候你又不难发现,他们做工似乎“慢慢腾腾”的,与想象中的争时间、抢速度的行为大相径庭,不由得令人怀疑所谓“高效率的德意志人”之说。比如大学里修缮房子,脚手架一支几个月不见卸,其实也就是给墙壁涂涂漆;医院里更换一段路边栏杆,叮叮当当,不紧不慢,捣鼓了将近半年。有时我都替他们着急。然而竣工以后观工程之成色,又不得不叹服其质量之优。原来,不急功近利,一板一眼,精益求精,是他们普遍遵循的信条。办一样事,计在百年。始作时多投入财、力、工时,乍看似有些“浪费”或“没必要”,却保证了完美无瑕、一劳永逸,虽慢犹快,真是高效率。
应邀访问汉堡时,住在德国朋友家里。那栋私宅是上个世纪的“遗产”,但看上去簇新簇新的。墙皮粉刷了快20年了,仍色嫩如鲜乳。厅内拼色大理石地面,光洁映人;镂花墙板、楼梯扶栏及门窗均油光锃亮,没有一点饱受风霜的痕迹。主人骄傲地向我们介绍着这先人的杰作。恩格思故乡的空中悬吊电车系统,建于百年之前。它逶迤于水面之上、沿河凌空飞架,长约30里,横穿全城。既解决了市内公共交通,又省却了路轨占地,乘客还可以凭窗俯眺,饱餐山城秀色,现已成为该市及全德的著名观瞻景点,可谓一举多得。据介绍,一个世纪以来悬吊电车系统从未出过事故。前人的远见卓识、奇妙构思、精巧设计,以及“铁龙”之耐用,运行之有效,令人赞叹。正是由于不片面追求“多、快”,而注重“一步一个脚印”,尽善尽美,才能够真正做到“好、省”。其与中国古语“欲速则不达”之寓意异曲同工,很值得借鉴。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精益求精:________________
司空见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引号的作用。
(1)有些时候你又不难发现,他们做工似乎“慢慢腾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中国古语“欲速则不达”之寓意异曲同工,很值得借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短文的最后一自然段中,作者介绍德国人令人佩服的地方体现在哪些事情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篇短文中你看出德国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
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微微一笑。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
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1】请根据选文内容,填写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的对阵表。
场次 赛马双方 | 第一场 | 第二场 | 第三场 |
田 忌 | (___) | (___) | (___) |
齐威王 | (___) | (___) | (___) |
【2】在赛马的过程中,田忌的神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
【3】你认为田忌在赛马时能够获胜的原因是哪些?( )
A.齐威王大意轻敌。 B.他换了更好的马。
C.他调换了马出场的顺序。他很信任孙膑,采用了孙膑的办法。
【4】读了选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呼兰河传(节选)
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
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帽兜子盛着。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安然的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垅上的草。我跑得很远的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有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通通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以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 的缘故,而是 。
【1】“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是说闻得到_____________。这里是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
【2】选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从中可以读出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选文的最后一句话补充完整,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14、课外阅读。
荷叶青青
①夏天,玄武湖里那一望无边的荷叶忽然叫我生出了许多感想。祖母淡淡的笑容渐渐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②老家的院子不大,却年年要种一缸荷花。祖母特别喜爱荷花,对荷花下的功夫更让人吃惊。河泥是雇人挑来的,她还要抓一把看看成色,就像看粮食。隔年的种藕早已选好,祖母自己一支支种下去,弄得两手污泥一直糊到胳膊肘。到了小荷叶快要冒尖的时候,祖母就守着荷花缸不让孩子靠近,说是人呼出的热气,会让叶子枯萎。小荷叶终于长出来了,那是一片太小太小的叶子,孩子们都A 。祖母看着荷叶,却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③夏天到来的时候,才有真正的长杆儿荷叶亭亭地舒展开来。这时天太热了。大门成天开着,就有人探头欣赏我家独特的风景。祖母常常在门口乘凉,看到有人夸她的荷叶,就把人家请进来,沏上茶水,请人边喝边欣赏。
④一天,有位年轻的母亲抱着一个孩子在门口探头探脑地张望,祖母又发出邀请,可女人摇摇头,说出一番话来。祖母这才注意到孩子生了一头疮,她丝丝地吸着冷气,好像要代那个小女孩忍受痛苦。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一声剪下最大的一枝荷叶。原来女人是来讨荷叶的,中医给小孩开的药里,要用新鲜的荷叶。
⑤荷叶是夏日里清凉的东西。祖母以往每年也都要分送几支给左邻右舍泡茶喝。这一年,老邻居们是喝不上荷叶茶了。每隔几天,就要给那个孩子剪一枝荷叶,荷花缸里的荷叶也就越来越稀少。不过,小孩子的疮倒确实一天天好起来。
⑥家里人都可惜那一缸好荷叶,像这样剪下去,今年别想看荷花了。祖母却B ;真是一物降(xiáng)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就罢了。
⑦如今看到这一池荷叶,就像看到一池的清凉。假如祖母拥有这一池的清凉,她又会高高兴兴地把它送给许多人吧。
【1】联系上下文,给A、B两处的横线上各选填一个合适的词语。(填序号)
①不屑一顾 ②爱不释手 ③滔滔不绝 ④念念有词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2】读了原文,我知道祖母家的荷叶很有作用,可以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自然段写到祖母“对荷花下的功夫更让人吃惊”,请你照样子按顺序写出祖母对荷花下的功夫:验河泥→种__________→守__________
【4】第②自然段画线句子“祖可看看荷叶,却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请从第4自然段中找出与此相矛盾的行为的一个句子,抄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⑥自然段“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就罢了”。祖母这可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从中我们感受到祖母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短文,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正确与否,对的打“√”,错的打“×”。
(1)文章以“荷叶青青”为题,表面上写的是荷叶碧绿、充满生机,实际上是说祖母的高尚品质长青,永远照亮着我的心。( )
(2)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表达了作者对祖母的敬佩和怀念之情。( )
(3)第③自然段中的“独特的风景”指的是祖母家的荷缸里的荷叶长得亭亭玉立。( )
(4)短文围绕“荷叶”先后依次写了三件事,分别是:请人喝茶赏荷叶、精心侍弄荷叶、剪荷叶为孩子治病。( )
15、阅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片段,回答下列问题。(共19分)
一语未了(liǎo lē),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zēnɡ cénɡ)迎接远客。” 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xì jì)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近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 zhāo cháo)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1)请在括号里用“√”给本文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2)本片段写的是 的情景。(2分)
(3)本片段描写王熙凤眼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看出王熙凤是“笑面虎”。(4分)
(4)请用“ ”画出描写王熙凤衣着的句子。(3分)
(5)《“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个片段是节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中第三回,文段通过________ 和_______ 两个方面的描写,向我们刻画了王熙凤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物形象。(6分)
16、品读语段,完成练习。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1】这两句话写出了榆树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时不同的形态与特点。
【2】这富有诗意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榆树的高大和不容忽视,同时也表现出榆树 ( )的特点。
A.随意
B.美丽
C.充满活力
D.年龄大
17、阅读短文,完成小题。
祖母的葵花
①我总是要想到葵花,一排一排,种在小院门口。是祖母种的。
②祖母侍弄土地,就像她在鞋面上绣花一样,一针下去,绿的是叶,再一针下去,黄的是花。
③记忆里的黄花总也开不败。
④丝瓜、黄瓜是搭在架子上长的。扁扁的绿叶在风中婆娑,那些小黄花,就开在叶间,很妖娆地笑着。 南瓜多数是趴在地上长的,长长的蔓,会牵引得很远很远。像对遥远的地方怀了无限向往,蓄着劲儿要追寻了去,在一路的追寻中,绽开大朵大朵黄花。黄得很浓艳。
⑤还有一种植物,被祖母称作“乌子”的。它像爬山虎似的,顺着墙角往上爬,枝枝蔓蔓都是绿绿的,一直把整座房子包裹住了才作罢。忽一日,哗啦啦花都开了,远远看去,房子插了满头黄花呀,美得让人心醉。
⑥最突出的,还是葵花。它们挺立着,情绪饱满,斗志昂扬,迎着太阳的方向,把头颅昂起,再昂起。小时候我曾奇怪于它怎么总迎着太阳转呢,伸了小手,拼命拉扯那大盘的花,不让它看太阳。但我手一松,它弹跳一下,头颅又昂上去,永不可折弯的样子。
⑦梵高在1888年的《向日葵》里,用大把金黄来渲染葵花。画中,一朵一朵葵花,在阳光下怒放,仿佛是“背景上迸发出的燃烧的火焰”,梵高说,那是爱的最强光。在颇多失意颇多彷徨的日子里,那大朵的葵花,给他幽暗沉郁的心,注入最后的温暖。
⑧我的祖母不知道梵高,不懂得爱的最强光,但她喜欢种葵花。在那些缺衣少吃的岁月里,院门前那一排排葵花,在我们心头,投下最明艳的色彩。葵花开了,就快有香香的瓜子嗑了。这是一种香香的等待,这样的等待很幸福。
⑨葵花结籽,亦有另一种风韵。沉甸甸的,望得见日月风光在里头喧闹。这个时候,它的头颅开始低垂,有些含羞,有些深沉。但腰杆仍是挺直的。一颗一颗的瓜子,一日一日成形,饱满,吸足阳光和花香。葵花成熟起来,蜂窝一般的。祖母摘下它们,轻轻敲,一颗一颗的瓜子,就落到祖母预先放好的匾子里。放在阳光下晒,会闻见花朵的香气。一颗瓜子,原是一朵花的魂啊。瓜子晒干,祖母会用文火炒熟,这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那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我们的童年就这样香香地过来了。
⑩如今,祖母老了,老得连葵花也种不动了。老家屋前,一片空落的寂静。七月的天空下,祖母坐在老屋院门口,坐在老槐树底下,不错眼地盯着一个方向看。我想,那里,一定有一棵葵花正开放,开在了祖母的心窝里。
【1】“我”记忆里的黄花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从不同的方面谈一谈,你对画“ ”句子中“香香”一词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⑦自然段写到梵高和他的著名油画《向日葵》,写这部分内容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任选一题完成。
①祖母摘下成熟的葵花,轻轻敲落瓜子时,跟在祖母身边的“我”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请你联系文章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合理想像,进行描写,不超过60个字。(可描写神态,可描写动作,可描写语言,可描写心理。)
②“如今,祖母老了,老得连葵花也种不动了。老家屋前,一片空落的寂静。七月的天空下,祖母坐在老屋院门口,坐在老槐树底下,不错眼地盯着一个方向看。”祖母可能在想些什么呢? 请你联系文章内容,展开合理想像,进行描写,不超过6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
【5】祖母是个怎样的人呢?请你联系文章内容,用一句话评价祖祖母
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至次日坐堂,勾取一干有名人犯。雨村详加审问,果见冯家人口稀少,不过赖此欲得些烧埋之银;薛家仗势倚情偏不相让,故致颠倒未决。雨村便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冯家得了许多烧埋银子,也就无甚话说了。雨村便急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不过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之言寄去。此事皆由葫芦庙内沙弥新门子所为,雨村又恐他对人说出当日贫贱时事来,因此心中大不乐意。后来到底寻了他一个不是,远远的充发了才罢。
【1】对词语“徇情枉法”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曲从 使歪曲 B.宣示 徒然
C.牺牲 冤屈 D.依从 不合正道
【2】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详: 修书:
令甥: 不是:
【3】概括写出贾雨村办的三件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恰当的性格特征的序号写在每件事后的括号内。
A.阴险毒辣 B.老奸巨猾 C.阿谀奉迎
(1)第一件事突出贾雨村(____)
(2)第二件事突出贾雨村(____)
(3)第三件事突出贾雨村(____)
【5】“雨村便急忙修书二封”中的“急忙”一词揭示了贾雨村( )
A.办事认真,及时向上级禀告 B.趋炎附势,急于领赏
C.办事利落,说办就办 D.办事巧妙,不负皇恩
19、课内品读
《再见了,亲人》
大嫂,请回去吧!看,您的孩子在您的背上睡熟了。山路这样崎岖,您架着双拐,已经送了几十里。就是您一步不送,我们只要想起您的双拐,也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我们清楚地记得,那是1952年的春天,金达莱花开满山野的时候,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去挖。不料敌人的一颗炮弹在您的身旁爆炸,您倒在血泊里……伤好以后,您只能靠着双拐走路了。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1】写出文中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崎岖( ) 清楚( ) 代价( ) 深情厚谊( )
【2】用“ ”划出反问句,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
【3】“已经送了几十里“这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嫂为志愿军付出这样高的代价,请你结合课文和资料,回忆一下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会把下列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1)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_______
(2)蚂蚁团结自律的精神值得敬佩。
_______
(3)我的小雨靴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_______
(4)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
_______
(5)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
_______
21、加上恰当的关联词,使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1)我这次考试没有取得好成绩。我决不灰心。
(2)他自己学习很努力。他热心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
22、按要求改句子。
在泰国,如果你在公路边或者树林里遇到大象,那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
23、习作。
同学们,你们读书看报后会有怎样的阅读感受?请选择自己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