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横线上填写节日名和相关诗句。
(1)春节:千门万户暗瞳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节: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节: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节: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括号里的提示,在句中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
(1)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_________(形状和姿态各不相同)的人。
(2)徐悲鸿是一位_________(名声传遍了国内外)的画家,尤其擅长画骏马。
(3)这块栏板上的两条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_________(回过头看向远方)。
3、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有意栽花花不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子欲养而亲不待。
4.常将有日思无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
4、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_原名________。文章以________为顺序,细致地描写了老北京春节的一系列________,重点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几天,反映出老北京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愿。
(2)《腊八粥》是作家________的作品,写出了一家人__________的亲情,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_______和对家庭亲情的_______。
(3)《迢迢牵牛星》选自___________。此诗借民间传说中______、______(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___________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______。
(4)《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______的诗作。全诗前两句______,后两句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寒食》是一首_____诗,诗中的名句: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
5、填空。
(1)《寒食》是____代诗人____的作品。
(2)《迢迢牵牛星》选自《____》,写作的大致年代是____,本诗借____的传说,表达了____之情。
(3)《十五夜望月》是____代诗人____的作品, 写的是中国传统节日____。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诗中描写了________种景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之情。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情景。
【3】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本诗所写的季节是___________。
【4】“急走”“追”这两个词语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宿新市徐公店》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__________风光。 ( )
A.动静结合 早春 B.动静结合 晚春
7、课内阅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解释词语。
故人:____
辞:____
烟花:____
下:____
唯:____
【2】这首送别诗写出了送别的地点:____;送别的时间:____;故人的去向:______。
【3】后人评说本诗是千古丽诗。请说说“丽”的具体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诗中用梅子黄、________、________、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2】诗歌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
【3】“惟有蜻蜓蛱蝶飞”这句话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
9、阅读题。
海上生明月
四周都静寂了。太阳也收敛了它最后的光芒。炎热的空气中开始有了凉意。微风掠过了万顷烟波。船像一只大鱼在这汪洋的海上游泳。突然间,一轮红黄色大圆镜似的满月从海上升了起来。这时并没有万丈光芒来护持它。它只是一面明亮的宝镜,而且并没有夺目的光辉。但是青天的一角却被它染成了杏红的颜色。
看!天空画出了一幅何等优美的图画!它给人们的印象,要超过所有的人间名作。
这面大圆镜愈往上升便愈缩小,红色也愈淡,不久它到了半天,就成了一轮皓月。这时上面有无际的青天,下面有无涯的碧海,我们这小小的孤舟真可以比作沧海的一粟。不消说,悬崖在天空的月轮月月依然,年年如此,而我们这些旅客,在这海上却只是暂时的过客罢了。
与晚风、明月为友,这种趣味是不能用文字描写的。可是真正能够做到与晚风、明月为友的,就只有那些以海为家的人!我虽然不能以海为家,但做了一个海上的过客,也是幸事。
上船以来见过几次海上的明月,最难忘的就是最近的一夜。我们吃过晚餐后在舱面散步,忽然看见远远的一盏红灯挂在一个石壁上面。这红灯并不亮。后来船走了许久,这盏石壁上红灯还是在原处。难道船没有走么?但是我们明明看见船在走。后来这个闷葫芦终于给打破了。红灯渐渐地大起来,成了一面圆镜,腰间绕着一根黑带。它不断地向上升,突破了黑云,到了半天。我才知道这是一轮明月,先前被我认为是石壁的,乃是层层的黑云。
【1】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
收敛( ) 万顷烟波( )
皓月( ) 沧海一粟( ) 闷葫芦( )
【2】仔细读短文,从中找出与下面词语意思相似的词语。
光芒( ) 皓月( ) 无际( )
【3】按短文内容填空,体会所填词语的作用。
(1)突然间,一轮( )满月从海上升了起来。
(2)这时上面有( )青天,下面有( )碧海,我们这小小的孤舟真可以比作沧海的一粟。
(3)与晚风、( )为友,这种趣味是不能用( )描写的。可是( )能够做到与晚风、明月为友的,就只有那些( )的人!我虽然不能以海为家,但做了一个( ),也是幸事。
【4】文章几处描写海上升起的明月,你最喜欢哪一处,把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写出几句古今文人描写月亮的诗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泥?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第二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来铺叙日子匆匆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用了比喻、反问的修辞方法,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白白走这一遭啊?”一句饱含着作者的什么感情?最能表现这种感情的是哪个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题。
宝岛台湾
台湾岛美丽、富饶,是祖国的宝岛。
台湾岛的西部平原盛产稻米和甘蔗,人们把它叫做“米仓”和“糖库”。台湾岛鲜果四季不断,出产最多的是香蕉和菠萝,一向享有“水果之乡”的美名。
台湾岛上树木繁茂。高山地区有密密层层的针叶林,森林面积占总面积的55%,是我国的木材重要产地之一,被称为“绿色宝库”。
台湾岛除了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还有许多矿产和水产。地下埋藏着石油、金等各种矿产110种。周围广阔的海洋有着丰富的水产。仅鱼类就有500多种,著名的有鲨鱼、鳗鱼等。
台湾岛的中部和东部都是山地。最高的一座山峰海拔将近4000米,是我国东部最高的山峰。山顶上冬天积雪,晶莹耀眼,远看如玉,所以叫玉山。
日月潭是岛上的天然湖泊。湖中有小岛,把湖面分为日潭和月潭。湖水清澈,湖面平滑如镜。岸边绿草如茵,花朵鲜艳。四周群山环绕,林山青葱,山水相映,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成了著名的游览胜地。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当前,海峡两岸人民正渴望早日团聚,实现国家的和平统一。
【1】短文具体写台湾岛富饶的是第 、 、 自然段;具体写台湾岛美丽的是第 、 自然段。
【2】短文中人们称赞台湾岛富饶的美名有米仓、 、 、 。
【3】概括第6自然段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过渡句和中心句分别是哪句?请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纸、墨、笔、砚号称“文房四宝”,而宣纸、徽墨、湖笔和端砚又是这“四宝”中的名品。
宣纸在唐代曾被朝廷封为贡纸。由于它产自宣城,故得名“宣纸”。宣纸的制作要用年左右的时间,经过一百多道工序,这洁白如雪、厚薄均匀、质地柔韧的宣纸才能问世。清朝,宣纸名贵蜚声海外。英国的一个贵族,曾以70金的高价买下过一束用宣纸扎的花。
徽墨,分松烟墨和油烟墨。相传河北墨工奚超为躲避战乱到了微州,看到黄山附近松多质好,就定居在此制墨为生。他们的墨具有“光泽如漆”“其坚如玉”的优点,研磨起来香气馥郁,书写后色泽鸟艳,墨迹见水不化,因而被誉为徽墨。
相传秦始皇的大将蒙恬监筑长城时,偶见城墙上粘有一撮羊毛,随手扯下,取枯木一枝, 将羊毛束在一端,造出了我国第一支毛笔。蒙恬曾在湖州居住,放奉为“笔祖”,当地便有了“湖笔”。一支湖笔要经过梳、结、装、择等七十多道工序精制而成,用它书写、绘画刚柔相济、得心应手。
端砚产于广东肇庆,问世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用端砚磨的墨经久、耐冻。传说晚唐时端州梁举人赴京会试,时值隆冬,人家的砚台都结了冰,只有此人砚上的墨水不冻,于是中了进士。所以,人们也称端砚为“神砚”。
【1】宣纸、徽墨、湖笔和端砚中,“宣”“徽”“湖”“端”指的是( )。
A. 四个名人 B. 四个传说 C. 四个朝代 D. 四个地方
【2】列数字是一种常见的说明方法。文章最后一段的带点词语“一千三百多年”,所要说明的是( )。
A. 端砚产于肇庆 B. 端砚问世很早 C. 端砚经久耐冻 D. 端砚也称神砚
【3】第二段中画线的事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一句赞美文房四宝的话,作为文章总结性的结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成功的境界
上个世纪初,有个犹太少年,他做梦都想成为象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他一有空就练琴。可是连他的父母都觉得这个可怜的孩子拉得实在太蹩脚了,完全没有音乐的天赋。
有一天,少年去请教一位老琴师,琴师说:“孩子,你先给我拉一首曲子吧。”少年拉的是帕格尼尼24首练习曲中的第三首,简直破绽百出。一曲终了老琴师沉吟片刻问少年:“你为什么特别想拉小提琴呢?”少年说:“我想成功,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出众的小提琴家。”老人又问:“那你拉琴快乐吗?”少年回答:“我非常快乐。”
于是,老琴师把少年带到自家的花园,对他说:“孩子,你现在非常的快乐,说明你已经成功了,对不对?你拉小提琴是了为成功,获得快乐,而现在你已经是这样,又何必非要成为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人呢?你看,一世界上有两种花,一种花能结果,一种花不能结果,可它们同样美丽,比如玫瑰,比如郁金香,它们在阳光下开放,虽没有任何明确的目的,但这也是就足够了。这才是成功的境界,一种大智慧!”
老人的一番话,让少年恍然大悟。
于是在后来的日子里,少年不再对拉小提琴那么狂热了,只把它当作调节生活获得快乐的一种活动。他做什么事情都变得从容冷静起来,不再刻意追求成功了。
20年的年后,这个少年成了名震天下的物理学家。他就是影响世界进程的伟人:阿尔帕特•爱因斯坦。
【1】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呻吟片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恍然大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位少年有可能成为伟大的小提琴师吗?说说文中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琴师是怎样使那位少年放弃成为伟大的小提琴师的梦想的?用“---------”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4】短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北京的春节》片段,回答问题。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 )是玻璃的,有的( )是牛角的,有的( )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 )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 走马灯们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在方框里填入合适的标点符号。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3】用“ ”画出写灯的句子。作者着力描写了灯的 、 。
【4】这两段的总起句是________________。总结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采用的段落结构是_______________。
【5】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将句子改成直述句。
1.总理对我说,他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我送来的稿子,他放在最后。叫我到隔壁 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傅对鲁班说,他要考考鲁班的木工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祖国的土地宽广、美丽。
改写成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的动人事迹令人难忘。
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间很小的牢房。(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改成反问句:
2.春天到了,映山红开了。请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这一美景。
3.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不比做什么,很值得观赏。
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接句子:
4.东东很聪明,就是学习上怕吃苦,爸爸想勉励他勤奋学习,就赠给他这样一句名言“ , 。”
18、单是闻着腊八粥的香气,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放开肚皮吃呢!(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5分)
(1)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改为陈述句)
(2)清澈的溪水流向远方。
改写成拟人句:
(3)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反让大夫取笑了。”(改为转述句)
(4)我最不中用。 我被派到这儿来了。(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5)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为肯定句)
20、将下列陈述句改成疑问句
①这幅奔马图是徐悲鸿的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刚吃过饭。
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每个人都有过成功或失败的经历,不管它是大还是小,被人承认还是不为人知,都会使人感受颇深,难以忘怀。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记下你的一次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写出自己的心理体验。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字数不少于4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