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不是表达爱国情感的诗句是( )
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D.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2、“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句话中的“沉寂”可以换成“寂寞”。
B.这个句子中的“沉寂”说明夜晚的威尼斯格外的寂静。
C.表面写“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实际上是在写周围的环境很幽静,很宜人。
D.这句话写出威尼斯的月亮与众不同,即便在晚上也不安静。
3、从“曹操的之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诸葛亮______,曹操______。( )
A.足智多谋 谨慎多疑;
B.勇敢机智 小心谨慎;
C.神机妙算 爱惜士兵
4、下面四组词语中的生字书写没有错误的是( )。
A. 裸露 茂蜜 沉浸 致意 琼楼玉宇 成千盈百
B. 聚焦 潜藏 溶岩 濒危 清晰可辨 卓有成效
C. 炫耀 桅杆 威胁 掌管 化险为夷 静影沉壁
D. 享誉 轮廓 笼罩 咳嗽 殊死拼搏 金碧辉煌
E. 叮嘱 恬静 雕像 絮语 日夜谦程 燃眉之急
F. 怒吼 铭记 脚趾 深涧 翘首遥望 清幽矿远
5、根据内容填空。
(1)《稚子弄冰》是_____代______的诗,其中最能表现儿童聪明伶俐、天真活泼和脱冰作戏的盎然意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是_____代______的诗,其中最能表现村庄儿女劳作繁忙、勤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儿童天真可爱、聪明能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从这首诗可以体会到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3)《村晚》是______代_______的诗,其中突出牧童的天真活泼、自由自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诗歌描绘了一幅幽静美丽、富有生活情趣的山村晚景图,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静”字组词填空。
水面上渐渐(______)下来,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四周(______)极了。(______)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
7、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只有……才…… 如果……就……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不是……而是…… 虽然……但是……
李老师经常教育我们:“( )你们现在还小,( )再过二十年,你们就是建设祖国的主力军,因此,你们( )要好好学习,( )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这样,你们( )能担当起这个重任。”
8、用一个字表示时间。
1、十五分钟叫(________)
2、二十四小时叫(_______)
3、七天叫(_______)
4、十天叫(_______)
5、三个月叫(_______)
6、十二个月叫(_______)
9、阅读。
事件:2017年,《战狼2》上映6天爆红,票房超过13亿元,不仅在国内叫好又叫座,还在海外电影院受热捧。下面摘录的是观影者的评论。
评论一:伟大的民族崇敬英雄。《战狼2》火了,它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充分彰显了致敬英雄的时代风尚,顺应了国人需要自己的“超级英雄”的需求。
“冷锋”这一荧屏英雄或可成为中国军人的一个特号和象征。通过“冷锋”,我们能更加清晰地看到中国军人的责任和担当:战争时期,他们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和平时期,他们戍守边疆,不惧艰险;他们离开亲人,忠肝义胆只为维护世界和平;他们在危难时刻,在人民需要的地方,冲在最前面……所以有人说,“致敬英雄”就是“致敬解放军”。
评论二:《战狼2》中,中国大使馆百般保护海外同胞,海军舰长大声怒吼“开火”,男主角单手撑着国旗带车队穿过交战区等细节,让不少观众感动落泪,感慨“我们不在安全的时代,但在安全的国家”。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当中国逐步走向世界,当更多国家将目光投向中国,那些藏在内心深处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心向往之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气质,必将变得更加显性、生动。……
近年来,国产电影中涌现出一批内涵丰富、制作精良的正能量影片,但也混杂着一批靠炒作、靠包装的“劣质品”。公众期待,《战狼2》的成功也能够给国产电影指明方向——只有付出百分之百的真诚和努力,充分尊重观众、尊重市场,才能拍出好的作品,传递正能量。
【1】文章评论一从什么同角度对电影《战狼2》进行评论?( )
A.“冷锋”的表演表现。
B.电影塑造的英雄人物,英雄精神。
C.对电影设置的情节的评价。
D.电影的制作质量。
【2】谈谈你对“‘致敬英雄’就是‘致敬解放军’”这句话的理解,请联系生活中事例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不在安全的时代,但在安全的国家”,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战狼2》吗?请你说一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猫(节选)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有时候的确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寒冷 ——( ) 贫乏 ——( )
胆怯 ——( ) 狡猾 ——( )
【2】缩句。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①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它很老实,又很 ;它很贪玩,又很 。它高兴时,会对主人表示亲热;不高兴时, ;它既什么都怕,又 。② 这三节写猫的性格有些古怪,实际上表达了作者 。
【4】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①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一定要把老鼠等出来!”
这两句话的意思相同。 (_______)
② “它有时候的确很乖”。“的确”一词起了强调“乖”的作用。(_______)
11、阅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
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解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他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人,冷冷地问:“你是干什么的?”
“邮局职员。”
“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病人微微一笑,说:“沃克医生,你说我是军人,我就是军人吧。”
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下来,他吩咐护士:“准备手术。”
【1】沃克医生“惊疑”说明了刘伯承的伤势______;“重新审视”说明_______。
【2】沃克医生能猜出刘伯承军人的身份,是因为( )
A.刘伯承给了沃克医生暗示。
B.只有军人才能在如此重的伤势下这样从容镇定。
【3】“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沃克医生的情绪变化为:_____→______。
12、阅读《白杨》片段,回答问题。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1】爸爸介绍的白杨树的特点是( )。
A. 生长范围广 B. 挺拔 C. 适应力强 D. 怕风
【2】“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像白杨树一样的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后来有人给富商出了个主意,让富商请人为茶楼题了一条向顾客征求下联的上联,悬挂在茶楼门口,并夸下海口,如有能对出下联者,到茶楼白喝茶一年,还赠特等好茶十斤。悬挂的上联是: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
这条上联挂出后,果然有不少文人墨客前来茶楼品茶对句,但始终没有妙句对出,不过,茶楼的生意确实红火起来。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海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人墨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始终(互为反义词):______ _______ ______
【3】“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的下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按文后要求去做。
___________
爷爷是个医生。他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给我们小辈树立了好榜样。
爷爷工作的医院,风景可美了:郁郁葱葱的树林,四季不谢的花朵,还有一个小小的人工湖,在我眼里成了不收门票的公园。可偏偏医院规定:本院职工家属(特别是小孩)不准进去玩。我试着去了几次,都被门卫挡住了。我从一次次的“失败”中想了一个好办法:以找爷爷为借口混进去玩。门卫果然被我瞒过了。
我像个获得自由的小鸟,在“公园”里尽情地玩着,还为自己的“小聪明”暗暗得意。谁知,我却被爷爷瞧见了。他喊住我说:“你怎么进来的,快回去。”我的高兴被一盆冷水浇灭了,只得悻悻离去,我担心会挨爷爷的批评。果真,爷爷一到家,便叫我到身边.我知道爷爷的脾气,什么事都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只好照实说了。爷爷见我认错了,便语重心长地说:“爷爷是个干部,一定要以身作则,医院的环境虽美,但这不是一般的公园,你不应该随便进去。如果别人看见干部的孙女进去玩,也让自己的子女进去玩,那还像个医院吗?你在班级里也是个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才好。”听了爷爷的话我羞愧极了,后来听说爷爷为这件事,还在医院的一次会上作了检讨呢。
这件事以后,我下决心改正自己的缺点,做任何事情都要以身作则,说到做到。我能够这样,不正是爷爷给我树立了好榜样吗?
【1】给短文加题目,写在短文前面的横线上。
【2】用“△”给短文分段,并写出各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4】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的词语。
语重心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概括短文中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选文,完成练习。
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普通感冒就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为病毒,少数是细菌。全年皆可发病,但冬、春季多发。普通感冒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多为分散发病,可在气候突变时流行。
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都能诱发普通感冒。此时,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原来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和细菌就可迅速繁殖,从而致人发病,尤其是老幼病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的人更容易患病。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高,易暴发流行。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流感患者,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通过接触和飞沫方式传染。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流感发病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北方一般是冬季,南方多在冬、夏两季。其特点是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量感冒病人,两到三周内达到高峰,主要发生于学校、单位、工厂及公共娱乐场所等人群集中的地方。后期呼吸道并发症增多,尤其儿童及老年人并发肺炎,病死率较高,一次流行约6~8周,流行后人群重新获得一定的免疫力。
对易感人群尚未发病者,预防流感的基本措施是接种疫苗。应用与现行流行株一致的灭活流感疫苗接种,可获得60%~80%的保护效果。预防流感很重要,尤其是在冬季,如果发现流感病人,除了马上把病人送往医院外,还要及时做好隔离工作,加强环境消毒,减少公共活动,以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1】短文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的知识。
【2】根据短文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 流行性感冒通过接触及飞沫方式传播。( )
(2) 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的人在气候突变时容易患感冒。( )
(3) 流行性感冒的特点是人群集中的地方突然出现大量感冒病人。( )
(4) 接种疫苗之后就不会再得感冒了。( )
【3】文中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流感发病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北方一般是冬季,南方多在冬、夏两季。”这句话中加点的词语可以删除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说:“流感就是普通感冒。即使得了,也没什么。休息几天就好了!”这种说法对吗?请结合短文内容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6】秋末冬初,上六年级的小芳预防感冒应该注意些什么?
(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16、快乐阅读。
冰淇淋的眼泪
朋友就读于一所师范学校,毕业后在父亲的努力下,去了县城的中心小学,日子过得平平淡,倒也有滋有味。
可是,朋友渐渐地对那种平淡的生活失去了兴趣,他想过得更为激情,更为精彩,于是就在一个青年志愿者协会发起的支援西部的活动中报了名,置亲朋好友的劝告于不顺,要求到西部支教。
朋友被安置到甘肃西部的一个小山村里。第二天就正式讲课了,三、四、五年级在一起上课,讲得匆匆忙忙的。不久,朋友就来信说,那里条件艰苦,工作也累,似乎想知难而退。
但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他的想法。
那天,班上最小的一个孩子问他:“老师,书本上说的冰淇淋是什么东西?为什么城里的孩子都喜欢吃冰淇林?”
“冰淇淋是一种冰做的食物,里面放有奶油、巧克力等物,吃着凉凉的、甜甜的,在夏天可食用,可消暑、增加人体能量……”他面对一群瞪大眼睛的孩子,忽然感到自已的解说是那样苍白无力,毕竟,要知道梨子的味道,是应该亲口尝一尝的。
“老师,巧克力是什么呀?”他刚刚顿住,另一个孩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看着孩子们迷惑的眼神,朋友感到了问题的棘手,就匆匆地应付了几句,孩子们听得似懂非懂的。
后来,一个偶然的会,朋友到县城去领一个邮包,正打算回去时,却无意中发现了那个县城唯一的冷饮店,他决定为班上的二十几个学生每人买一个冰淇淋带回去。好在那天天气还不是很热,他向老板要了一个塑料盒子,又找来一些棉花、布片,包着装有冰淇淋的食品袋,赶了近二十里的山路,朋友才回到了山村,
还好,冰洪淋才稍微化了一点。他将冰淇淋分给了孩子们,看到他们欢呼雀跃的样子,心里才稍稍多了一些安慰。
第二个星期,他看到了一个孩子的作文:“我们都很爱我们的老师,他是一个好人,给我们每个人买了一个冰淇淋,很好吃。我们以前谁都没有吃过冰淇淋,那时,我们感动得流泪了,冰淇淋也很感动,它流着白色的泪……”
【1】你能根据意思填出文中相应的成语吗?
(1)遇到了困难就放弃。(_________________)
(2)急迫得不能等待。(_________________)
(3)高兴地呼喊着,像雀儿一样跳跃起来。 (_________________)
【2】读句子,仔细体味,完成练习。
(1)他置亲朋好友的劝告于不顾,要求到西部支教。
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好在那天天气还不是很热,他向老板要了一个塑料盒子,又找来一些棉花、布片,包裹着装有冰淇淋的食品袋,赶了近二十里的山路,朋友才回到了山村……
①句子中的“赶”能否改成“走”?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冰淇淋的眼泪”表面上指_________,实际上指_______________。
17、阅读选文,完成练习。
一杯蜜是炼过几只蜂的(节选)
住处附近有一家卖野蜂蜜的小店,夏日里,我常常到那里饮蜜茶。我常觉得,在炎炎夏日喝一杯冰镇(zhēn zhèn)蜜茶,甘凉沁脾,是人生一乐。
今年我路过小店,冬蜜已经上市,喝了一杯蜜茶,付钱的时候才知道价格涨(zhàng zhǎng)了一倍有余。我说:“怎么这样贵?比去年涨了一倍。”照顾店面的是个眉目清秀的小女孩,讲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马上应答道:“不贵,不贵,一杯蜜是炼过几只蜂的。”
这句话令我大惑不解,惊问其故。
小女生说:“蜜蜂酿一滴蜜,要飞很远的地方,要探过很多花,有时候摘蜜,要飞遍一整座山头哩!还有,飞得那么远,说不定会迷路,说不定给小孩子捉了,说不定飞得疲倦(juǎn juàn)累死了。”
听了这一番话,我欣然付钱,离开小店。走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想着那位可爱的小女生说的话,一任想象力奔飞。
也许真是这样的,一杯在我们手中看起来不怎么样的蜜茶,是许多蜜蜂历经千辛万苦才采集来的,我们一口饮进一杯蜜茶,正如饮下了几只蜜蜂的精魂。
蜜蜂是一种奇怪的动物,飞来飞去,历遍整座山头、整个草原,搜集花的精华,一丝一丝酝酿(liàng niàng),很可能一只蜜蜂一生只能酿成一杯我们一口喝完的蜜茶吧。
蜜蜂虽不澡身,但是它每天啖蜜,让人们在夏季还能享受甘凉香醇的蜜茶。在啖蜜的过程中,有许多蜜蜂要死去,未死的蜜蜂也要经过许多生命的熬炼,熬呀熬,才炼出一杯蜜茶。光是这样想,就够浪漫了,够令人心动了。
在实际人生中也是如此。生命的过程原是( )的,情感的追寻则是( )的,如何在平凡的生命中酿出一滴滴的花蜜,这花蜜还能让人分享,还能流传,才算不枉此生。虽然炼蜜的过程一定是痛苦的,一定要飞过高山平野,一定要在好大的花中摘好少的蜜,或许会疲累,或许会死亡。
可是痛苦算什么呢?每一杯蜜都是炼过几只蜂的。
【1】给选文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短文中画横线的语段运用了( )等描写方法。
A.外貌、语言 B.神态 C.动作
【3】在( )里选择合适的词语。
A.平淡无奇 B.雪上加霜 C.出奇制胜
【4】画波浪线的句子,与诗句( )描写的意境是一致的。
A.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
B.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C.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一杯在我们手中看起来不怎么样的蜜茶,是许多蜜蜂历经千辛万苦才采集来的”一句中的“千辛万苦”具体指什么?请在文中用虚线画出相关的语句。
【6】“光是这样想,就够浪漫,够令人心动了。”此时的作者,对蜜蜂产生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⑴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索性:
②闻讯:
⑵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塌陷( ),鏖战( ),顿时( ),呐喊( )
⑶“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句话原句是
⑷这段话主要 ,赞扬了我人民子弟兵的 的精神。
19、课外阅读。
三顾茅庐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大业,他都没有见到诸葛亮。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根麻绳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这次你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在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堂屋,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弄云雾见到了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画“√”。
三顾茅庐(回头看 想要 拜访)
青翠欲滴(欲望 想要 将要)
【2】用“ ”短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它将 比作
【3】细读短文第三自然段,最能表现刘备对诸葛亮的态度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4】说说你喜欢短文中哪个人物?并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
改变词序,句子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2)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
(3)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4)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淮南的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楚王仗着自己国事强胜,想乘机侮辱晏子。(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脸了。(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写作
翻阅影集、日记回忆自己成长的历程,有没有某一个时刻、某一件事情让你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这次习作,写一件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感到自己长大了的“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要求:题目自拟。 把事情写具体完整,不要出现真实姓名或学校、班级。注意表达要清楚,语句要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