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亳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在正确的读音下“√”。(5分)

    pàn bàn)     成千百(yíng  yín)   临(bīn pín xiá   xié

    嚷 (rāng rang)  镐(xian    xin 屐( zhi   ji )浑身数(xie  jie

    lin    ling   吸( yun   shun  

     

  • 2、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徒(fēi)  躇(chóu B.持(jīn集(chóu

    C.暗(huī)  人( D.刻(juàn)  雳(

  • 3、为句子选择恰当的含义。

    1周瑜对诸葛亮说:“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

    A.军中真的缺箭周瑜请诸葛亮帮忙。

    B.周瑜设下圈套,企图为难和暗算诸葛亮。

    C.周瑜以公事为重,为打败曹军委托诸葛亮造箭。

    2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 )

    A.表示对曹操借箭的感谢。

    B.讽刺曹操上了当。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字典公公来帮忙。

    字按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音节是(   )。按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   ),再查(   )画,它的第三笔的笔画名是(   )。从造字法上看,字属于(   )字(象形   会意   形声)

     

  • 5、在括号里填带“然”字的两字词语。

    周瑜让诸葛亮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这_____是故意刁难,诸葛亮_____知道这是周瑜的阴谋,周瑜想不到诸葛亮______答应了,第三天,诸葛亮______借来十万多支箭。这令周瑜不得不_____起敬。

  • 6、看拼音写词语。

    mǔ zhǐ sāo yǎng jiē chù xiàng mào táng huá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iǎo xiǎo niǔ kòu mào xiǎn yǎng zūn chǔ yō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1)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可趁午间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

    请勿自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店家无奈,只好又给武松筛酒。

    店家无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

    喜不自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瞑目蹲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拱伏无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齿排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1)在作者笔下,花、鸟、虫子仿佛都有了____________,可以睡觉、乱逛、说话。

    (2)照样子,写句子:知了叫了,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可以改变的是态度

      有位老妇人请了一个油漆匠到家里粉刷墙壁。油漆匠一走进门,看到她的丈夫双目失明,顿时流露出怜悯的眼光。可是男主人开朗乐观,所以油漆匠在那里工作的几天,他们谈得很投机,油漆匠也从未提起男主人的缺陷。

      工作完毕,油漆匠取出(帐  账)单,老妇人发现比原来谈(托  妥)的价钱打了一个很大的折扣。她问油漆匠:“怎么少算这么多呢?”油漆匠回答说:“我跟你先生在一起觉得很快乐,他对人生的态度,使我觉得自己的境况还不算最坏。所以减去的那一部分,算是我对他表示的一点谢意,因为他使我不再把工作看得太苦!”

      油漆匠对这位太太的丈夫的推崇,使她淌下了眼泪。因为这位慷慨的油漆匠,自己只有一只手。

      态度就像磁铁,(   )我们的思想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我们(   )受它的牵引。而思想就像鞋子一样,使我们朝一个特定的方向前进。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我们可以改变人生观;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心境。毕竟,你的生活并非全数由生命所发生的事所决定,而是由你自己面对生命的态度与你的心灵看待事情的态度来决定。

    1.划去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字。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大方——(   ) 推重——(   )

    3.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4.填空。

      (1)“使我觉得自己的境况还不算最坏”一句中,“自己的境况”具体指______________。

      (2)初见男主人的时候,油漆匠对他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那是因为男主人______________;后来,油漆匠对男主人的态度变为______________,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下哪两句话说的是同一个意思,在括号里打“√”。

      (1)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我们可以改变人生观;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心境。(   )

      (2)油漆匠一走进门,看到她的丈夫双目失明,顿时流露出怜悯的眼光。(   )

      (3)你的生活并非全数由生命所发生的事所决定,而是由你自己面对生命的态度与你的心灵看待事情的态度来决定。(   )

      (4)我跟你先生在一起觉得很快乐,他对人生的态度,使我觉得自己的境况还不算最坏。(   )

     

     

  • 10、下面是阿司匹林泡腾片的使用说明书,请仔细阅读并完成下列问题。

    (药品名称)通用名:阿司匹林泡腾片(西药名)。

    (成分)本品每片含主要成分阿司匹林0.5g。

    (作用类别)本品为解热镇痛类非处方药品。

    (适应症)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痛经及关节痛等。

    (用法用量)温开水溶解后口服。成人一次1片,若发热或疼痛持续不缓解,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4片。

    (禁忌)

    ①本品易于通过胎盘屏障,并可由乳汁分泌,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禁用。

    ②哮喘、鼻息肉综合征、对阿司匹林及其他解热镇痛药过敏者禁用。

    ③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溃疡病活动期的患者禁用。

    ④服用本品期间禁止饮酒。

    (药物的相互作用)不应与含有本品的同类制剂及其他解热镇痛药合用。

    (贮藏)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有效期)2年。

    (批准文号)苏卫药准字(1985)第343401号。

    1该药品是( )

    A.中药 B.西药

    2该药品的保存要求是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否则画“×”。

    (1)该药品为处方药品。__________

    (2)哺乳期的妇女如果发热,不可以服用本品。__________

    (3)在服药期间禁止饮酒。__________

    42019年4月,小红发热了。她从家里找到了一盒2016年1月生产的阿司匹林泡腾片。请问这盒药小红还能服用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秦兵马俑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  )他们神态各异(  )有的               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  )战胜敌手(  )有的          )好像在暗下决心(  )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  有的          )好像随时准备出征(  )有的           )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1将下面词语选填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序号)。 

    ①紧握双拳,勇武干练          ③微微颔首,若有所思

    ②凝视远方                    ④眼如铜铃,神态庄重

    2将文中空缺的标点加上。

    3用波浪线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这段采用了________的结构方式来写的。

    4文中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________句,其中每一个分句都是先描写兵马俑的________,然后是由此产生的________,体现了兵马俑的________

    5最后的省略号省略了________,展开想象,请续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从这句话我体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被称为“________”,我国像这样体现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历史遗迹还有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可是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亮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亮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1】给文章拟一个标题。

    【2】刘备为什么拜访诸葛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表现刘备诚心诚意的词句有哪些?请用“ ”画出来。

    【4】说说你对画线部分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可以看出刘备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来时,便听说台北是个多雨的城市,尤其是冬季,雨下得更是非同凡响,为世界上许多城市所不能比。我不是专门到台北来看雨的,我从家乡来,我说家乡话,我唱家乡戏,我带着家乡情来看家乡人。为两岸的文化交流,我们一行20人,应台湾名伶刘海燕女士的盛情邀请,到台湾演出河南豫剧。

    演出可谓盛况空前。我们的观众有的是驱车200多公里赶来的,有的是被人用轮椅推进剧场的。有的一来便当起了“义工”,贴戏报、打水扫地、搬运道具,看到什么活儿都抢着干。“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时间,乡音乡韵一片,其情深深,其意切切,场面十分感人。

    对台北的河南老乡来说,他们来看家乡戏,主要是来找家乡情的。一位叫贾文斌的老人,在头一天看戏时,紧紧地抓住我的手久久不放开,他颤巍巍地说:“我一听到这梆子敲、板胡响就想回家……”80岁的老人说着说着就像小孩一样哭了起来。一位麻老先生对我们说:“我吃过台湾的几十种水果,世界上近百种水果,哪一种也没有家乡的榆钱和柿子有味,几十年不尝了,想啊!”台北河南同乡会乔律师说:“我是喝黄河水长大的,生是河南人,死是河南鬼……”他们跟我们谈这些的时候,那黯然的神情,那铿锵的声音,不正是深沉的思乡情愫在袒露吗?他们的生命源头在故乡,那里有生养他们的老祖宗,那里有他们的根哪!

    舞台上,一出《卖苗郞》、几句《寻儿记》就使台下看戏的老乡们大哭失声几回回。是想起了至今仍未找到的家乡的父母?是想起了年轻时手拉手陌上采桑的结发妻子?还是想起了当年挥洒“十八相送”的情景?数十年天各一方,演出的剧情勾起了他们人生际遇中最深刻的记忆,他们怎么能不悲伤、不痛哭呢?

    屋外的雨还在无休无止地下着,下雨的天气给人带来惆怅。雨如信使,传达着一种情思,创造着一种怆然悲凉的气氛。我们归来时,老乡们冒雨赶来送行。车开了,透过雨幕,我只看到了使劲挥动的手,却无法看清他们脸上流的是雨还是泪……我在心里向老乡呼唤:回家看看吧!春天,一串串肥嘟嘟的榆钱,晚辈们会采下让您尝鲜;秋后,房前屋后,坡上路边,柿子黄澄澄红丢丢的一片,晚辈们会摘下送您手边。再听几回地道的家乡戏吧,原汤原水原汁原味……

    雨,台北的雨,不停不歇,下着,下着……

    1作者到台北什么?(

    A. 观赏台北的雨 B. 到台湾看风景 C. 应邀演出豫剧 D. 去台湾看豫剧

    2紧紧”“”“久久颤巍巍四个词语,表现了贾文斌老人怎样的感情?( 

    A. 对河南豫剧的痴迷之情 B. 内心十分激动与喜悦

    C. 对家乡演出人员的喜爱 D. 看戏时被看剧情深深感动

    3老乡与我们交流时为什么神情黯然?(  

    A. 想家伤心 B. 被其他人感染 C. 对豫剧比较陌生 D. 义工有点累

    4作者到台北究竟看到了什么?(  

    A. 台北的雨很迷人 B. 河南老乡很热情

    C. 台北老乡很想家 D. 台北老乡爱看戏

    5文中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肥嘟嘟等语句,十分口语化,寓有地方特点,请从文中再找出一例,写在下面,并试着分析这样表达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通过对贾文斌老人、麻老先生、乔律师的语言、动作的描写,表达了他们强烈的情感,请你联系课文内容,发挥想象,抓住另一位老乡的细节描写,写出他的思乡之情。(字数不超过5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内阅读。

    小金花,不要哭了,擦干眼泪,再给我们唱个《捣米谣》吧!怎么?心里难过,唱不出来?你一向是个刚强的孩子啊!那一回,侦察员老王到敌占区去侦察,被敌人抓住了,关在一所小房子里,有一个班的鬼子看守着。你妈妈知道了,带着你(浑 混)进敌占区,偷偷地靠近了关着老王的那所小房子。你妈妈故意跟哨兵争吵,引出那个班的敌人。你乘机进屋里,解开老王身上的绳索,救出了老王。你回到村里,焦急地等待着妈妈。第二天传来(噩 恶)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了。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垛 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啊!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画“  ”。

    【2】小金花和她妈妈是怎样救出老王的?用“  ”画出有关句子。

    【3】文中加点的“钻”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  ”的句子,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中学习方法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狼牙山上,五壮士那惊天动地的喊声好像还在耳畔,五壮士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

    《狼牙山五壮士》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41年秋天,五位抗日战士顺利地完成了阻击敌人、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为了保证人群众和连队主力的绝对安全,他们放弃了生的道路,毅然走上绝路,把敌人引上悬崖。他们在子弹用尽的情况下,顽强地与敌人战斗,最后英勇跳崖。他们那种不怕牺牲、坚决和敌人斗争到底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读完这篇文章,我感慨万千。想想自己平时的表现,再看看那些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壮士,我感到十分惭愧。我作为一名少先队员,平时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就想打退堂鼓,遇到刮风下雨就不想去上学。与狼牙山五壮士相比,我的意志是多么薄弱啊!

    作为21世纪的小主人翁,我们更应该磨炼自己的意志,陶冶自己的情操,把保卫祖国、振兴中华作为自己最光荣的职责。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使自己从雏鸟变成雄鹰,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要全力以赴,奉献自己的一切……

    1这是一篇(  )

    A.记叙文 B.散文 C.读后感 D.说明文

    2请概括第二自然段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的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样的句子被称为什么句?(    )

    A.承上的作用 总结句

    B.启下的作用 总起句

    C.承上启下的作用 过渡句

    D.统领全文的作用 总起句

    4这篇文章详写了(  )

    A.文章的主要内容。 B.读完文章后的感受。

    5作者将自己的哪些方面与文中的人物作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读《狼牙山五壮士》的深切感受是什么?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链接阅读。

    荷兰的花

    荷兰,是世界地势最低的国家之一,沿海边,有一望无际的洼地。海风轻轻鼓起波浪,海水就会漫过浅滩,把荷兰成片成片的洼地淹没。于是,荷兰人在大海里,筑起一道宏伟的堤坝,像万里长城一样,把汹涌的海水挡在堤坝外,让泥土完完整整地显露出来。这样,荷兰人从海里掏出千倾土地。

    也许,这土地是用血汗换来的缘故,荷兰人对土地有着很深沉、很执著的感情。在新开垦的田野上,荷兰人种满了自己心爱的花儿,郁金香,风信子,百合花……春末夏初,这些花盛开时,像一片静谧的五彩的海,与远处波动的湛蓝大海交辉相映。

    在茫茫花海中,荷兰人最迷郁金香。那花有光滑碧绿的长叶,叶间伸出一梗壮实的花茎,上面托着朵柔美的花,活脱脱像只典雅的高脚酒杯。郁金香花色缤纷,而且每种颜色都有个美妙动听的名字:像烈焰般炽热鲜红的,叫“斯巴达克”;像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镶有浅红花边的白花,被誉为“中国女性”,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荷兰人的想象多妙!

    荷兰人迷郁金香都快成痴了。有个老板愿意用他的酿酒厂换一支罕见的郁金香,瞧瞧,代价多高!阿姆斯特丹有幢非常美丽别致的小石屋,就像童话里的一座皇宫,门前墙上一块石头上刻着:“此屋出售,价值三支郁金香。”荷兰人爱郁金香,并把定为国花。

    其实,郁金香原生长在我国的青藏高原,现在那儿还有野生的郁金香。很久以前,这花被荷兰人发现,便小心翼翼地捧回家,用那双能变沧海为桑田的神奇的手,轻轻抚弄暗淡柔弱的小花朵。一年,两年……好多年过去了,人们再也辨认不出它那小而可怜似的模样了。郁金香惊人的庄重、典雅,就像有位作家说的: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流连荷兰,你会觉得到处都是这双神奇的手所创造的美。 

    在城市高高的电线杆上,你一眼就能看见凌空悬垂着一个花篮,里面插满了洁白茂密的满天星,几枝浓艳欲滴的红玫瑰隐显其中。横跨江河的桥头,你会发现一盆活泼艳丽的扶郎花在微笑。  

    有时,你随意一抬头,会奇怪:荷兰人的窗户怎么不挂帘子?再仔细看看,窗口放满了粉红的百合花、白色的慈姑花和苍翠碧绿的蕨草,这不就是精美绝伦的窗帘吗?  

    荷兰人用鲜花装饰了生活,让生活显示出令人心驰神往的美。

    1解释下列词语。

    一望无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文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荷兰人最迷郁金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怎样理解“流连荷兰,你会觉得到处都是这双神奇的手所创造的美”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文中画直线的句子,然后仿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认真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白杨

    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

    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

    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爸爸,大孩子摇着他的腿,你看那树多高!

    爸爸并没有从沉禺中回过头来,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

    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

    哪有这么大的伞!

    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辩着。

    它是树,不是伞!哥哥肯定地说。

    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他微笑着,慢慢地抚摸孩子们的头,说:这不是伞,是白杨树。

    哥哥还不满足: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

    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比一比,再组词。_

    (   )晰( )介(   ) 疆( 

    (   )淅( )价(   ) 僵(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清晰——沉思——严肃——坚强——

    反义词:清晰——粗壮——坚强——动摇——

    3.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划线的词语,再仿写句子。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 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4.仔细读最后一段话,思考爸爸在沉思什么?为什么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 18、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读“磨脑子”的书

    书有许多种。有的明白晓畅,使人轻松;有的艰深晦涩,让人费解。而真正值得我们读的,往往是那些“磨脑子”的书。

    与一般的书籍比起来,“磨脑子”的书具有更加密集的信息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往往是前人思想的精华、阅历的浓缩。它不是那种读起来驾轻就熟的书,而是不静下心来深入思考就不能理解的书,是要经常在笔记本上记下大量困惑和疑问的书。读这种书的感受就好像啃骨头,虽然费劲,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吃现成的肉当然也好,但终究不如啃骨头来得有劲。

    读“磨脑子”的书,能够提高人的理解力和思维水平。生物学告诉我们,人的智力是用进废退的。能否经常给自己出难题,面对困难超越自我,本身就是一个人素质高下的集中表现。燕雀安于暖巢,只有雄鹰才能在风雨中翱翔。常读一览无余的书,会使原本聪慧的头脑退化。

    读“磨脑子”的书有点像高强度的体育运动,不花上吃奶的力气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惟其如此,它所带来的快乐才非同一般,它赐给我们的礼物才格外珍贵。试想,上珠穆朗玛峰的快乐岂是随便踏上哪个土包儿可以比拟的?

    俗话说,宁尝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磨脑子”的书正像鲜桃,而大量克隆的信息垃圾充其量只配叫做“烂杏”。读一本“磨脑子”的书,还是一次与智者的对话。它使人暂别琐碎与平庸、浮躁与虚妄而变得神清气爽、心灵宁静。对于这样一种难得的体验,聪明人是不该长久疏远的。

    真正的读书人都有同感,好书一定要精读。一目十行的读法或许适合一般读物,但对于“磨脑子”的书绝不适宜。真正的好书甚至使我们有意放慢阅读速度,就像一个贪婪的孩子舍不得一口吃完手中的糖果一样。

    要真正读一本“磨脑子”的书,还要学会适当地拒绝。著名作家李敖夜晚从不看电视,全用来阅读那些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老书”。不适当拒绝的话,什么时候“磨脑子”呢?

    【1】本文的作者主张要多读什么样的书?( )

    A.明白晓畅,使人轻松

    B.经过沉淀,使人聪慧

    C.一览无奈,一看就懂

    D.艰深晦涩,让人费解

    【2】短文第三自然段中“用进废退”是什么意思?( )

    A.采用先进的方法,废止落后的方法。

    B.引进先进的经验改变颓废的状态。

    C.采用进攻的方式,废除别人的退路。

    D.经常用会更发达,不经常用会逐渐退化。

    【3】“磨脑子”的书有什么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

    ①读起来驾轻就熟

    ②具有更加密集的信息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③要经常在笔记本上记下大量困惑和疑问

    ④不静下心深入思考就不能理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阅读时要经常面对困难,挑战自我,才能超越自我。

    B.“燕雀安于暖巢”在文中指经常阅读一览无余的书,会使原本聪慧的头脑退化。

    C.“现成的肉”指静心思考才能理解的书,“啃骨头”指读起来驾轻就熟的书。

    D.以“鲜桃”“烂杏”做比喻,生动形象地论述了读“磨脑子”的书能使人心灵宁静。

    【5】作者为什么希望人们多读“磨脑子”的书呢?请依据文本信息归纳作答,至少三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真正读一本“磨脑子”的书,要学会适当拒绝。除了像李敖那样拒绝看电视,我们还要适当拒绝什么?请列举一件你最需要拒绝的事,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课文精读。

    中南海,毛主席的卧室。

    写字台上,放着那封从朝鲜前线志愿军司令部发来的,由司令员彭德怀拟定的电报。

    我们今日7时已进入防空洞,毛岸英同3个参谋在房子内。11时敌机4架经过时,他们4人已出来。敌机过后,他们4人返回房子内,忽又来敌机4架,投下近百枚燃烧弹,命中房子,当时有二名参谋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烧死。其他无损失。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毛主席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他送到毛主席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回国后毛主席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1】上述选段叙述了__________殉职的事。

    【2】司令员彭德怀拟的电报共100个字(按照惯例,电报原文是不写标点的),语言极其精练,写清了时间是______,地点在_______,经过是先有4架敌机来侦察,后又来4架敌机________及高瑞欣来不及跑出,造成了使人万分痛心的严重后果。电文最后补充说明的“其他无损失”,言下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画出上述选段两处表现毛主席极其悲痛的语句。

    【4】用“     ”画出上述选段中插叙的语句。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完成下列的句子。

    (1)改为陈述句。

    ①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不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矜持不苟,舍己为公,不正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改病句。

    ①上课的时候,我们全班同学都在认真地听讲,只有三四个同学做小动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看到了王老师亲切的笑脸和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根据要求改写句子。(4分)

    (1)蜻蜓飞得那么快,我哪里追得上?(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祖父的园子》的作者是萧红写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改变句式。

    哪有这么大的伞!(把感叹句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本单元,我们遨游了神奇的汉字王国,在学习中感受着汉字的神奇魅力。在生活中,你一定也经历了许多与汉字有关的事,比如练书法、猜字,从识字不多到认识了许多汉字……从中选择你印象最深的写下来。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