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期末郑州六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形近字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照样子,写词语。   

    (1)面前——前面: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死(含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蠢蠢欲动(AABC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填空。

    (1)近水识鱼性,_________________,忠言逆耳利于行

    (2)“词抒情李清照的《如梦令》中______________抒发了她流连自然的情怀:“诗言志”,《石灰吟》中_____________表达了于谦的人生志向。

    (3)《夹竹桃》中这样写道: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____,夜蛾飞过,_____ ,我幻想它是一幅竹,我就真看到一画,_______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 4、判断下列广告词或歌词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将答案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1)让快乐张开翅膀,看梦想瞬间绽放。(梦想中国节目广告词) _____

    2)品味迎客松,独领中国风。(迎客松香烟广告词) _____

    3)幸福女人,钻石人生。(钻石广告词) _____

    4)营养做主,我行我素。(绿色蔬菜广告词) _____

    5)拥有东芝,拥有世界。(东芝电子广告词)   _____

    6××电子词典,我的掌上外语学校。   _____

    7)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   _____

  • 5、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1光阴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则谚语告诉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乐园

    赠刘景文①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②,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③时。

    (注释)①刘景文:北宋时人。苏轼看重刘景文,称他为“慷慨奇士”,与他交谊颇深。②擎(qíng)雨盖:指荷叶。③橙黄橘绿:橙子黄了,橘子绿了。

    1解释加点的词,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尽:____   犹有:_____

    诗句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前两句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诗看,写荷、菊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写菊“犹有傲霜枝”的景象,诗人要表达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1请在横线上写出这首诗的题目。

    2全诗3句,第1句提出___的现象,第2句描绘__的状况,第3句议论抒情:___

    3这首诗通过对萁豆相煎的描写,揭露了__________

    4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他的另一位兄弟是____________

  • 8、阅读。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往。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人王灼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试举一处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现代文阅读

    桃花心木

    乡下老家房屋旁,有一块儿非常大的空地,租给人家种桃花心木的树苗。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从前老家林场种了许多,已长成几丈高的一片树林。所以当我看到桃花心木仅及膝盖的树苗,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种桃花心木苗的是一个个子很高的人,它弯腰种树的时候,感觉就像插秧一样。

    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我住在乡下时,天天都会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种树苗的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我越来越感到奇怪。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的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我起先以为他太懒,有时隔那么久才给树浇水。

    但是,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

    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但是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

    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

    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重心长的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

    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1】本文采用的写作方法是_________

    【2】请给这篇文章分分层,并概括层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文章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时直接写出心理想说的话,抒发自己的情感。画出出文中这样的句子。

    【4】联系生活实际,你能想到哪些“不确定”?

    ____________________

  • 10、品读语段,完成练习。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             ),从我脚边(             )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             )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             )了。

    【1】以上文段选自课文《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2】按课文内容填空。这些词语写出了时间_________的特点。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的心情。

    【3】文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你也来仿写一句。

    下课的时候,日子从___________

    【4】时光匆匆流逝,请你写一句关于珍惜时间的名句或诗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阅读训练

    朋友

    据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那天到公园游春,这公园里恰巧有动物园,顺路就去拜访一次朋友。逛了一圈发觉我们的动物朋友虽然个个安居无忧,但骨子里却并不快乐。

    鸵鸟眼窝深黑,像纹过眼线涂过眼影的时髦女人,只是少了在沙漠乡下时的那份活气,心事重重,是乡愁吗?蓝孔雀昂首踱步,依然美丽依然骄傲也依然虚荣,囚禁中也不忘争艳之能事,笼外有亮丽的衣物闪动,它立即打开金碧辉煌的屏。可惜缺少了奇花异草的热带风光的烘托,雀屏很暗淡,好像从箱底翻出的一段陈年织锦。

    说暗淡,梅花鹿最暗淡。鹿之美,是动态的美:大大的温柔的双眸,警觉的耳,细瘦有力的腿,一盘丫丫杈杈的角像一丛漂亮的灌木,稍有风吹草动便四蹄生风绝尘而去,真神仙中物,我们的寿星和老外的圣诞老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它。而如今梅花鹿有些恹恹的,望望天嗅嗅地,有什么值得再奔跑一回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梅花鹿的神采飞扬之美是死于安乐了。

    狮笼前人声喧哗,一对慵怠的狮子对人们的热情呼唤置若罔闻,谁也别想听到它们振聋发聩的吼声。到了受制于人的田地,英雄懒寻旧梦。狮子的紧邻是东北虎,山大王失去了山林也就失去了王位的威严。铁栅外的人们敲击叫喊扔果皮扔瓶盖扔随手捡起的东西。笼中有一方小水池,杂物漂在水中,人们在自身绝对安全的条件下想欣赏山大王之怒。山大王终于被惹怒了,它奋身而起迈着虎步围着小池不停地兜圈子,同时甩出有力的虎尾一遍一遍横扫水面,水花泼溅开来溅湿了人们的头脸衣衫,人们更加兴奋地扔更多的杂物。山大王想跳涧,想过崖,想纵身一跃,想一扑一剪,但是,这小小的铁笼不是苍莽的大山,它只好潜伏爪牙忍受,只有更激烈地甩尾巴兜圈子。虎落平阳”“困兽犹斗这两条人类辞典中的成语,此时令我感同身受。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居高临下把朋友弄来园中关着供养,磨灭它们的个性,供我们收藏观赏甚而戏耍,动物们的骨子里真的很不快乐呢。

    1二段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段说鸵鸟心事重重,它的心事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写孔雀的雀屏好像从箱底翻出的一段陈年织锦,作者用这样的比喻意图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段写梅花鹿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匆匆》选段 (16分)

      去的尽管去了  来的尽管来着  去来的中间 又怎样地匆匆呢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 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太阳他有脚啊 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zhē  zē)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guà kuà)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把文段中缺了的标点补上。(3分)

    (2)找出括号内正确的读音。(2分)

    (3)写反义词。(4分)

    匆匆(   )   觉察(    ) 

    (4)概括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2 分)

    (5)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这是   句。(3分)

    仿照这一句的句式写一句话。

     

     

    (6)由于时间来去匆匆,请选一句珍惜时间的格言、名言送给同学。(2分)

       

     

  • 13、阅读课文精彩片段,完成练习。

    董存瑞向四周一看,这座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在哪儿呢?他两次把炸药包放到桥沿上,都滑了下来。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毁暗堡。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万分紧急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下,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1】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个英雄故事发生在哪个时期? (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朝鲜战争

    D.游击战争

    【2】“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这句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这句话写出了危急的局面。

    B.这句话写出导火索燃烧时很壮观。

    C.“哧哧”这个词摹拟导火索的燃烧声。

    D.这句话从声音和形态两个方面进行细致描写。

    【3】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       

    A.声音的延长

    B.语意的省略

    C.重复词语的省略

    【4】文中画“          ”的部分说明了(        

    A.董存瑞个头很高大。

    B.董存瑞意志非常坚定,视死如归。

    C.董存瑞力气很大。

    D.敌人的炮火十分猛烈。

    【5】用“ ”画出文中描写董存瑞动作的句子。

    【6】董存瑞为什么要去炸碉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董存瑞炸碉堡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了短文,你想对董存瑞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像董存瑞这样的英雄,你还知道谁?请写下他们的名字。(至少写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内阅读

    半截蜡烛(节选)

    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①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②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___________上,③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_________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1根据课文内容,在“_____”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①句中,“它”“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是因为___________

    3片段中,②句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将下列陈述句改为反问句,体会哪种句子语气更强。

    大王不能说齐国没有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到老师带病工作,我很受感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难道英语不难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______________

    (2)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

    (3)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

  • 18、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把”字句。

    (1)敌人杀害了李大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做好了八宝粥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读完了那本故事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例:乌云遮住了太阳。乌云把太阳遮住了。太阳被乌云遮住了。

    【1】我们消灭了全部敌人

    (改成“把”字句)  

    (改成“被”字句)  

    【2】其实我有的是时间,工作麻烦一点又何必介意呢?(改成陈述句)

    【3】小鸟在枝头跳来跳去唱歌。

    【4】赵虎说:我要向灾区人民捐100元。(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5】学校要开春季运动会,纷纷报名参加。(修改病句)

    【6】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 20、按要求写句子。

    1.黑松鼠在茂密的树林中嬉戏。

    (缩句)  

    2.用生气的不同词义造句。

    (1)活力;生命力。  

    (2)发怒;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3.可是,对于没有亲临其境的人,这一切我是无从描绘的。(用画线的词语造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题目:那件事让我难忘

    提示:请你写一件小学阶段最难忘的事,跟大家一起分享。可以是让你记忆犹新的,也可以是给你带来深刻教训的,还可以是鞭策你不断进步的……只要是“难忘”的就行。

    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叙事清楚,感情真挚。字数不少于450。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