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文积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
2.读书须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心插柳柳成荫。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5.《春夜喜雨》中常用来赞美老师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那些新生的、美好的事物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正如《游园不值》中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诗言志。李贺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快走踏清秋”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则表现了郑燮绝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于谦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2、认真拼读,准确书写。
lián luò qiān chuí wàn záo fén shāo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你的同学阳阳请假了,请你把下面这则通知的主要内容转告给他。
________
4、读拼音,写词语。
tān fàn suàn miáo chén cù jiǎo bàn zhǔ zhōu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luò tuo kū qì rán fàng nóng chóu shuǐ gāng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5、填空。
1.________________,学海无涯苦作舟 。
2.________________ ,得来全不费功夫。
3.康熙皇帝的庙号是(______________)。
4.《西游记》中的火焰山是今天的(______________)。
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是出自古诗(______________)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诗中的______既是说石灰______的颜色纯洁,又指人______的情操。现在人们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来描述志士仁人不畏艰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尚品格和美好名声。
【2】解释下列词语。
吟:__________________。 浑:__________________。
清白:_________________。 等闲:________________。
【3】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的烧炼,其实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三、四两句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的决心。
【4】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______)千锤万凿,(______)烈火焚身,(_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5】这首诗体现了石灰的哪些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农家望晴
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1】“尝”的意思是_____,“闻”的意思是_____,“尝闻”写出了人们对_____的关注。
【2】“如鹤立”比喻白发老农_____的站立姿态,形象地表现了他_____的迫切心情。
【3】《农家望晴》与《江上渔者》的共同点是:都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但在表达手法上有所不同,《江上渔者》主要运用_____的手法,《农家望晴》主要运用了_____的手法。
【4】用自己的话写写第一、二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诵读古诗,理解诗意,回答问题。
石灰吟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
【2】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若:好像。 B.等闲:平常。 C.浑:浑浊。
【3】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石灰的特点。
【4】这首诗吟的是石灰,表达的是作者怎样的志向?请用一个四字词语说明这种写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括号内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_____)千锤万凿,(______)烈火焚身,(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A.即使 B.不管 C.无论 D.也
9、阅读理解
春 酒(节选)
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十二个人,正(zhēng zhèng)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酒席是从城里叫来的“十二碟”,是最最讲究的酒席了。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地兴高采烈。我呢,一定有份坐在会首旁边,得吃得喝。这时,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
席散时,会首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的是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jiá xiá)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的。人家问她每种材料要放多少,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没有一定分量的。”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她常常说:“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
【1】用“/”画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酬谢——(_________) 讲究——(_________) 别致——(__________) 尺度——(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 )描写。
A.语言 B.心理 C.神态 D.动作
【4】短文讲述了两件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母亲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5】“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母亲手工制作鞋子、衣服时十分认真,一分一寸都十分留神。
B.手工制作鞋子衣服,一分一寸都要合适才行。
C.就像鞋子差一分,衣服差一寸都不合适一样,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尺度,要注意把握分寸。
10、课内阅读。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
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从选文中找出一个词语填空。
这个人在路口________了很长时间,好像迷路了。
【2】品读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说它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选文中的“”里填上标点符号,填好之后,读一读,说一说运用这些标点符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饱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我最棒。
“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是啊!孥孥说得对。”
“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噗……”锅内又叹了声气。八儿回过头来,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
【1】选文中共有三处省略号,其中作用相同的两处是( )
A.第一处和第二处 B.第一处和第三处 C.第二处和第三处
【2】对八儿说的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八儿等粥时急切心情的体现。 B.八儿对妈妈的感情很深。
C.八儿不喜欢大哥和爹,因此让他俩吃的粥少。 D.从中可看出八儿的天真可爱。
【3】从哪些地方看出锅内的粥快要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秋之神韵
我爱秋。不只爱它令人赞美的硕果,不只爱它奉献一生的落叶,我最爱它令人神往的神韵。
没有春的缠绵,夏的狂热,冬的冷漠;犹如原野上时而奔跑跳跃,时而戛然而止的骏马,犹如饱经沧桑豁达开朗的将军,犹如从容飘逸划过夜空的流星„„
秋天是清爽的。头上是高阔的天空,蓝蓝的不杂一丝云彩;脚下是平坦的大地,处处有成熟的金黄,恬静的小街道。风中飘洒黄叶的飒飒声,与清澈见底欢愉跳跃的小溪轻声伴和。一切都是那样的清纯与洒脱。
秋天是热情的。因酷暑而委顿的人们,在微微的凉意里振作起来了。学生们又满怀信心地开始了新的学年;年轻人也兴高采烈地于重阳远眺,一个个步履轻快,神采飞扬,他们
又有了新的期待。 秋天是真诚的。一阵秋风,吹散了平日的虚伪与私心,人们胸怀坦荡,以诚相待。在这自自然然爽爽快快的季节里,又怎么会容得下猜疑和做作呢?
清爽、热情与真诚,不加雕琢的自然流露,行云流水般的抒发自如,透露出一种沁人心脾的新意,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噢,秋之高洁,我钦佩你;秋之潇洒,我欣赏
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戛然而止(_____) 硕果(_____) 伴和(_____) 步履(______) 雕琢(______)
【2】把文中画“_____”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3】在作者眼中,春天的特点是_________,
夏天的特点是__________
冬天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秋天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作者把秋天分别比喻成了_____,_____,______。
【5】“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一句里的“这”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最喜欢文中的哪句(段)话,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认为秋天是清爽的、热情的、真诚的。
秋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仿照作者的表达方法写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看京剧
晚7时15分,能容纳上千名观众的梨园剧场演出大厅已是座无虚席,人头攒动。来自五大洲的各国游客,正翘首以待,等待着观赏今晚的剧目。
7时30分,开场的锣鼓骤然响起,观众席上灯光暗了下去。在清脆激扬的乐曲声中,身穿中国民族服装的演员出现在舞台上。《三岔口》《秋江》《水漫金山》等一出出京剧传统保留剧目展现在观众面前。精彩的武打、优美的舞蹈和圆润动听的唱腔紧紧地扣住了观众的心弦,显示出京剧艺术的无穷魅力。记者身处观众席中,偷眼向四周看,只见不远处,一位金发碧眼的女郎已被《三岔口》那出神入化的武打所吸引,每当打到紧要处,就不由自主地抓紧身边的男友的手。而当《秋江》的男女主人公出现在舞台上时,记者发现身边几位鹤发童颜的外国老人便陶醉在悠扬的旋律和美妙的舞蹈中,情动处,甚至伴着台上的①,用脚打起了拍子。
《水漫金山》的演出开始了,剧场内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白娘子、小青大战法海,那英武俊美的亮相,令人②的花枪,还有一连串的毽子小翻,都博得了满场叫好声。特别是白娘子力战群敌时的踢枪绝技,更是惊得老外们③,情绪高涨。
掌声,春雷般的掌声,在剧场内一次次滚动。观众席里,接连不断亮起闪光灯的白光。一位中年男子④地跑到台口,不住地按动照相机的快门。一些观众随身携带的摄像机也开始运转。
【1】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四个词语填入文中横线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轻歌曼舞 歌舞升平 眼花缭乱 目瞪口呆 瞠目结舌 情不自禁 应接不暇
【2】本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写出了京剧的魅力。
【3】“掌声,春雷般的掌声”一句所用的修辞方法有________和反复,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4】用“﹏﹏”画出两处作者描写观众观看京剧表演时的表现的句子。再写一写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传承京剧文化,很多中小学设置了与京剧相关的课程。京剧进课堂,引发了大家的广泛讨论。对此,一些人表示:“京剧进课堂,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值得鼓励。”另一些人则表示:“京剧进课堂,很难实现。京剧应该先进剧场,再进课堂。”还有一些人表示:“我国的戏曲种类众多,特色各异,仅仅限于京剧,并不合适。”对于“京剧进课堂”这一做法,你有何看法?请写一写。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清晰,语言通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蝶恋花 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1.画横线的诗句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其中的“杨”指的是_______,“柳”指的是_______。
2.翻译“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这句诗。
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5、将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①今天,人民子弟兵非把这段溃口堵上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 小树随风摇摆。,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重庆南滨路观赏夜景是件赏心悦目的事。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问外公:“你也回祖国去吗?”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穿过嘉陵江大桥,可以走到花卉园。
改为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汤姆的脸立刻变得煞白。(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法官说:“两周前我就让人把山洞的洞口封上了,钥匙在我这里。”(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在放学的路上,一个人向家里走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见义勇为的行为,让我们深受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品读下面的句子,完成相关练习。
(1)“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作者将_____________比作粥有声无力的叹气。其中,“有声无力”一词,呼应了八儿此刻____________的心情。
(2)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
这是对八儿的____________(描写方法),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内容,体现了八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1、加油!
提示:生活中,你曾为别人加油,别人也曾为你加油,你还曾为自己加油……请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