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拼音,写词语。
nǎo jīn(____)sǐ wáng(____)láo fáng(____)diū shī(____)gào bié(____)
2、世间有很多种“爱”,你知道哪些呢?填一填。
过分的爱叫(______)宽博之爱叫(______)
友好的爱叫(______)关怀之爱叫(______)
3、按要求完成诗词句的练习。
①行道迟迟,____________。
②晓看红湿处, ____________。
③君看一叶舟, 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千万和春住。
⑤山下兰芽短浸溪, __________________。
⑥百啭无人能解, __________________。
1.把上面的诗词句补充完整。
2.读上面的诗词句,按要求填空。
(1)第①句节选自《______》,它出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______》。
(2)第⑤句出自______ (填人名)的《______》,这是一首词,其中“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可以看作是这首词的______。词人在蕲水清泉寺看到一种与平常不同的现象,即____________,于是大发感慨。
(3)第⑥句出自_________ (填人名)的《__________》,在词中,作者到处追寻春的踪迹,词的上阕追问的对象是__________,下阕追问的对象是__________。
4、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归类。
银装素( ) 玉( )银末 ( )然无声 万籁( )寂
风刀霜( ) 前( )后继 锲而不( ) ( )天飞舞
(1)形容北国风光时,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围的环境很静,可以用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
(2)夏日的海边,踩着______样的沙子,浪花________、________地扑向岸滩。
5、查字典填空。
“旦”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再查音节(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再查(____)画。“旦”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早晨;②天,日;③传统戏曲里扮演妇女的角色。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通宵达旦(____) B.元旦(____) C.花旦(____)
6、古诗阅读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当春乃发生。 , 。
,江船火独明。 , 。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题目中的“_____”字是全诗的诗眼。作者称赞春雨为“好雨”是因为“ ________”。(用原文回答)
【3】“_____,_______。”是从视觉来写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诗人的想象。
【4】第三、四句写出了春雨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第七、八句中的个“_____”字表现了雨后花开的生机勃勃。
【5】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诗人运用拟人手法,仿佛春雨知道农时,应时而来。
B.中间四句,诗人分别以听觉和视觉落笔,写出了“好雨”润物之功,诗人爱雨之情。
C.最后两句,诗人想到雨后晨景:雨过天晴,成都城中处处落英缤纷。
D.全诗没有出现一个“喜”字,但从“潜、润、细、湿”等字却可体会出诗人的喜雨之情。
7、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1】解释下面诗句中加点的词。
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 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
【2】前两句诗描写出了景物_______的特点。
【3】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前两句诗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异曲同工之妙,表现了月光的皎洁。
B.第二句诗中的“湿”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
C.末句中的“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感,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D.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思念家乡和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情感。
8、按要求填空
戏为六绝句 (唐)杜甫
杨王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shěn)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这首诗里涉及到了初唐四杰,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对比阅读。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甲)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死也不倒下(节选)
(乙)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1】找出选段(甲)中描写父亲神态的句子,摘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段(甲)中“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句话中的“伟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乙)中画“____”的句子是对特务与吉鸿昌的对比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
【4】对题目“死也不倒下”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坐在椅子上死,可以不倒下。
B.他死也不愿倒下。
C.吉鸿昌临死也不向敌人屈服,体现了他大无畏的精神。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段(甲)着重抓住人物的神态进行描写,表现了人物的精神品质。
B.选段(乙)着重抓住人物的动作进行描写,表现了人物的精神品质。
C.这两个选段都表现了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解放,视死如归、不惧牺牲的崇高品质。
10、阅读
①美国心理学家保罗·罗津发现,食物基本单位的大小,是决定食物摄取量的重要因素。
②罗津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在一家公司进行实验。
③在大厅中,他们准备了一些糖果,告知公司员工可以随意享用。第一天,研究人员准备了80粒小糖果,每粒重3克。第二天,他们将摆放的糖果数量减少到20粒,但是,重量增加到每粒12克。然后,他们每日下午前来统计所食糖果数量。实验结果显示,研究人员将12克的糖果摆入大厅后,职员们摄入的糖果量相对更多了。
④也许有人会质疑这或许是一种巧合。为此,研究人员在美国一所高级公寓中,以相同的方式进行了一次实验。他们在公寓大厅放置了装满巧克力的容器及勺子,过往居民可以随意取用。
⑤第一天,研究人员在容器中摆放的是小勺,次日换成放大四倍的大勺。每天下午,他们都会检查巧克力的剩余量。
⑥结果不出研究人员所料,改换大勺以后,过往居民吃下了更多的巧克力。
⑦看来,人类的饮食量并不是完全由食欲决定的,它还取决于容器的大小。
⑧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论呢?研究人员认为这与人的心态有关。
⑨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将基本单位量认定为“最标准的平均量”。当碗较大时,人们就会产生一种内疚心理,认为吃不完是浪费,在内疚心理的驱使下,他们尽量扩充自己的食量;当碗较小时,人们虽然想吃,却会担心“我是不是吃得太多了”“会不会有人笑话我”,在这种不安感的作用下,他们的摄入量相对要少很多。
【1】文中的研究事例证明了“__________”这个观点。
【2】用“|| ”把文章分成两部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3】给文章取一个题目,你觉得最恰当的是 ( )
A.保罗·罗津 B.小勺与大勺
C.什么决定“饭”量 D.容器的大小
【4】读第9自然段,简要地写出人们饮食时的心理。
用大碗____________________,用小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听录音《天宫课堂》,完成练习。
天宫课堂
①“欢迎来到天宫课堂!”2021年12月9日16时许,一声清脆的声音,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的“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
②在大约60分钟的时长里,三位“来自天上的老师”介绍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让人仿佛置身于浩瀚太空之中,领略宇宙无穷的奥秘。
③能够亲眼目睹太空的细节、探寻飞天的故事,对孩子们来说殊为难得。当一件件太空用品的面纱被掀开、一个个太空实验的原理被揭晓,曾经遥不可及的距离也变得触手可及,印象里“高大上”的科学也变得通俗易懂。来自中国科技馆地面主课堂和广西、四川、香港、澳门4个地面分课堂的孩子们如饥似渴,在这场特殊的“天地对话”中收获颇丰。
④太空课堂的精彩纷呈,背后是中国航天的欣欣向荣。从“嫦娥奔月”到“祝融驭火”从“天和筑穹”到“墨子传信”……每一次腾空而起,是一个国家民族坚持不懈的进步,也是一代代航天人前后相续的脚步。
【1】按原文填空。
当一件件太空用品的面纱被掀开、一个个太空实验的原理被揭晓,曾经________的距离也变得触手可及,印象里“高大上”的科学也变得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三位“来自天上的老师”是指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 )
(2)天宫课堂设4个地面主课堂和1个地面分课堂。( )
(3)天宫课堂让孩子们能够目睹太空的细节、探寻飞天故事,( )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谢谢你,老师
①人生有许多事要学;人生有许多事要做。一生教你学做事的人,便是老师。
②人生有许多难做的事,而最难的事是做人。在这世上首先教你做人的人,便是老师。
③人生有许多东西令人珍重。而当你双鬓堆雪、归于宁静,你才会知道,这珍重之中的珍重,乃是真诚。在这世上,唯有老师,唯有老师啊,教你真诚。
④老师的职业,容不得虚假;老师的职业,排斥奸佞。诲人之心长在,哗众之意皆无。一切伪善、恶丑、买空卖空,损人肥己的言行,与老师的道德相悖,为老师的称号所不容。
⑤也许,你的一生,_______许多坎坷,_______过无数道台阶,终于_______辉煌,_______了顶峰。请你面对清风明月,扪心自问,你可记得,每一道沟坎,每一步阶梯,有几位老师搀扶你前行,用眉膀托你到高处去领受人生的风景。
⑥在每一个成功者的道路上,谁也数不清有多少老师的身躯,做了铺路的石子,让你踏着他们去开辟前程。小心地抬起你的脚吧,不要碾碎了他们的心灵。
⑦或许,你感喟一生的平庸,叹息命运的不公平:为什么荣耀的光环总套在别人的头上,只将寂寞、清冷、悲苦甚至不幸赏给自己。也请你静夜长思吧,有多少老师为你付出了同样的辛劳,甚至给你远超过给别人的呵护,为你微小的成功而高兴得热泪涔涔,就算你失败,跌倒,周围都是嘲讽的目光,也总有一双眼睛,充满怜爱地凝望着你。那就是老师的眼睛。不管你是灿烂还是黯淡,你都是老师心中的星辰。请你振作吧,别伤了老师的心。
⑧把老师比作母亲,比作人梯,比作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红烛,比作努力吐出最后一口丝线的春蚕,都不过分。这世上倘没了老师,人类将永远陷入混沌。老师是擎天的柱,润泽大地的春雨,人类绵延不绝的火种,假如人世上有一种专门吃苦而造福别人的职业,那便是老师,没有任何人比老师更神圣。
⑨不管是华发满头,还是青春年少,让我们手牵起手。躬下身,向所有老师恭敬地祝福,含泪说一声:“谢谢啦,谢谢你们,老师!”
【1】第⑤段的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 越过 踏上 步入 攀上 B. 越过 登上 走进 爬上
C. 踏上 超越 登上 攀上 D. 跨过 踏上 进入 爬上
【2】第⑧段中,作者把老师比作“母亲”“人梯”“红烛”“春蚕”,想一想,还可以把老师比作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一句尊敬老师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二)舍弃
古希腊的佛里几亚国王葛第士以非常奇妙的方法,在战车的轭上打了一串结。他预言:谁能打开这个结,谁就可以征服亚洲。一直到公元前334年,还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功地将绳结打开。这时,亚历山大入侵小亚细亚,他来到葛第士绳结之前,不加考虑,便拔剑砍断了绳结。后来,他果然一举占领了比希腊大五十倍的波斯帝国。
一个孩子在大山里割草,被毒蛇咬伤了脚。孩子疼痛难忍,而医院在远处的小镇上。孩子毫不犹豫地用镰刀割断受伤的脚趾,然后忍着疼痛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一位朋友到一家餐馆应征做钟点工。老板问:“在人群密集的餐厅里,如果你发现手上的托盘不稳,即将跌落,该怎么办?”许多应聘者的回答都不令老板满意。朋友答道:“如果四周都是客人,我就要尽力让托盘倒向我自己。”最后,朋友成功了。
亚历山大果断地用剑砍断绳结( )说明他舍弃了传统的思维方式( )孩子果断地舍弃脚趾( )以短痛换取了生命( )服务员果断地把即将倾倒的托盘倒向自己( )才保证了顾客的利益( )在某个特定的时候,你( )敢于舍弃,( )有机会获得更长远的利益。( )遇到难以避免的挫折,你( )要选择最佳的失败方式。
成功往往蕴含于取舍之间。不少人看似素质很高,但他们因为难以舍弃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忽视了更长远的目标。成功者有时仅仅在于抓住了一两次被别人忽视的机遇,而机遇的获取,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进行果敢的取舍。
(1)在文中的“( )”里加上标点符号。(2分)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2分)
只要……就…… 只有……才…… 即使……也…… 因为……所以……
(3)短文讲了哪三个小故事?请用小标题概括出来。(3分)
①
②
③
(4)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找出有关句子,用“ ”画出来。(2分)
(5)亚历山大剑砍绳结,你认为他是怎样舍弃传统思维方式的?(3分)
(6)孩子果断地用镰刀割断中毒的脚趾,你认为是否值得?为什么?(4分)
14、常识填空 (4分)
《问官军收河南河北》是___代诗人_________的作品,被称为_____________,诗歌中的“妻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青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一个日子,都不会错。(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的时候。
16、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每题1分,共7分)
(1)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缩句)
(2)老人又一次梦见了狮子。(扩句)
(3)天安门广场红旗翻动。(改为比喻句)
(4)小鸟在树枝上唧唧喳喳地叫。(改为拟人句)
(5)看到数十只幼龟成了食肉鸟的口中之食,我们懊悔极了。(改为反问句)
(6)铁路要经过许多高山,要开凿隧道。(改为双重否定句)
(7)蔺相如对秦王说:“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改为转述句)
17、感叹句:把下面句子改写成感叹句。
山林里的小鸟叫声清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的语段中有两处语病,请用修改符号修改。
孔子三十岁左右就从事教育事业,他时常为能培养出优秀弟子而感到安慰。他常常以谦虚严谨、知难而退的态度鼓励弟子勤奋好学。
19、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马是跪着的。
________
②天空出现一匹马。
________
20、人民不会忘记为祖国捐躯的英雄。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六年的小学生活中,有许多往事历历在目,我们也有许多心里的话想要倾吐。请你选择一件或几件事,围绕一个中心,向老师诉说你毕业前夕的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