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海拾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国春节习俗的_______
和_________。其中令人印象最深的片段是_________________ 。
(2)《藏戏》一文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_____________和丰富的___________。
藏戏的开山鼻祖是________________。
(3)《各具特色的民居》一文让我们了解到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____________和充满绿色的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匆匆》这篇课文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作者写到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被微风吹散了,如__________,被初阳__________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______,揭示了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不能__________的主题思想。
2.《那个星期天》一文采用倒叙的写法开头,以“________”为线索,讲述了“我”盼着母亲兑现星期天__________的承诺,从星期天的早晨到黄昏一直______________,最终却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3、解释句中带点的字词。
(1)京口瓜洲一水间
瓜洲:__________________
京口:__________________
(2)钟山只隔数重山 钟山:_________________
(3)春风又绿江南岸 绿:___________________
4、认真拼读,准确书写。
过去,大年初一,大家都要rán fàng(______)biān pào(______)来欢庆。西城外白云观的庙会十分热闹,xiǎo fàn(______)们忙着摆摊儿,广场上有赛jiào chē(______)赛马的,据说以前还有赛luò tuo(______)的。
5、写出反义词。
清白—________ 等闲—________ 不怕—________
6、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绝句两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山青花欲燃”这句中“燃”字有何妙处?试结合本句作出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墨竹图题诗
(清)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释)①衙斋:官衙中供官员居住和休息之所。②些小:很小,这里指官职卑微。③一枝一叶:用竹子枝叶来比喻百姓们的各种小事。
【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是( )
A.署:衙门。
B.萧萧:形容草木凋零。
C.吾曹:我们。
D.关情:牵动情怀。
【2】给诗句中的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疑是民间疾苦声(________)
①指(人民生活中的)困难和痛苦。②憎恶,厌恨。③因病引起痛苦;患病的痛苦。
(2)些小吾曹州县吏(________)
①细小;微小。②稍许;略微。③少许。
【3】“一枝一叶总关情”,诗人关情的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首题画诗,表达的是诗人怎样的感情呢?
(_______________)
【5】诗人写竹的诗很多,你还能再写出几首吗?
(_______________)
8、古诗阅读。
九日登高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①,他席②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释)①望乡台:古代出征或流落在外乡的人,往往登高或登土台,眺望家乡,这种台称为望乡台。②他席:别人的酒席。这里指为友人送行的酒席。
【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他乡:________________ 那: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描写的是中华传统节日__________节的情景,请在诗中用波浪线画出这一天的习俗。
【3】对诗的三四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心中已经厌烦了客居南方的各种愁苦,想北归不得,鸿雁你怎么还要从北方飞来呢?
B.我已经厌倦了南方的人情,感到很困苦,想北归不得,鸿雁你是从北方哪里飞来的呢?
【4】诗人用鸿雁从北方飞来与自己北归不得形成强烈对比,把内心情感融入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之中,抒发自己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5】因为一个援助项目,王小明的爸爸来到非洲工作,一到过节的时候,他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念祖国和亲人,每当这时就会吟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
9、阅读短文。
成功
什么叫成功?顺手拿过来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上面写道:“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言简意骇,明白之至。
但是,谈到“预期”,则错综复杂,纷纭混乱。人人每时每刻每日每月都有大小不同的预期,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总之是无法界定,也无法分类,我们不去谈它。我在这里只谈成功,特别是成功之道。这又是一个极大的题目,我却只是小做。积七八十年之经验,我得到了下面这个公式:______+______+______=成功。
“天资”,我本来想用“天才”,但天才是个稀见现象,其中不少是“偏才”,所以我弃而不用,改用“天资”,大家一看就明白。这个公式实在是过分简单化了,但其中的含义是清楚的。搞得太烦琐,反而不容易说清楚。
谈到天资,首先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天资是不相同的,这是一个事实,谁也否定不掉。十年浩劫中,自命天才的人居然大肆批判天才。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至今不解。到了今天,学术界和文艺界自命天才的人颇不稀见,我除了羡慕这些人“自我感觉过分良好”外,不敢赞一词。对于自己的天资,我看,还是客观一点好,实事求是一点好。
至于勤奋,一向为古人所赞扬。韩愈的“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更为读书人所向往。如果不勤奋,则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事理至明,无待饶舌。
谈到机遇,往往为人所忽视。它其实是存在的,而且有时候影响极大。就以我自己为例,如果清华不派我到德国去留学,则我的一生完全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
把成功的三个条件拿来分析一下,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工夫。在这里,古人的教导也多得很。还是先举韩愈。他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两句话是大家都熟悉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第一境写的是预期。第二境写的是勤奋。第三境写的是成功。其中没有写天资和机遇。我不敢说这是他的疏漏,因为写的角度不同。但是,我认为,补上天资与机遇,似更为全面。我希望,大家都能拿出“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来做学问或干事业,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1】根据文章内容,把下面的公式填写完整:______+______+______=成功
【2】作者认为成功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开头借助____________自然地引出论题;结尾提醒人们__________________,强化文章的中心。(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4】为本文补写两个有关勤奋的名人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说“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请就“天资”或“机遇”任选一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认真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青菜
可爱的青菜,土地美丽的女儿,请用你朴素的光辉照耀着我。
你感人的色彩是生命的象征。生动与纯粹,简洁与丰润,这些高贵品质的融会,于人何等艰难,于你何等自然。我不知道哪一种绿色能像你一样始终放射着家园的温xīn( )。
你紧紧依靠土地,又向天空缓缓伸展自己的身躯,以更好地承接阳光和雨水的恩泽。你的姿态永远是谦卑的,这谦卑绝不是出于某种动机的表演,而是与生俱来,并随着成长而逐渐完美的一种精神形态。孩子们任意拔掉狗尾巴草那根高高翘起的尾巴,笑嘻嘻地摘下灯笼草上那自我炫耀的灯笼,又在凌空悬挂的黄瓜上轻率地刻下伙伴的chuò( )号,但所有的孩子在菜qí( )间割草的时候,却总是那么小心翼翼。
你的根雄健而沉着,土地的血液从四面八方涌入你的根,然后上升到所有粗粗细细的脉管中,在你的全身汩汩流动,向世界显示着你绿色的活力。
你翩然走过土地的胸膛,顺着阳光的导引来到我的身边。你清澈的目光像泉水洗去我的烦恼和疲倦。我这个自以为高大的人,情不自禁地弯下腰来向你致敬。我的手轻轻地抚摩你洋溢青春活力的躯体,渐渐感到自己的灵魂也在长出根来。努力扎入土地内部。我会像你一样__ _、__ _、__ _吗?
啊,可爱的青菜,土地忠诚的女儿,请cì( )给我你蓬勃的生机和一切美德!
1.依据拼音,依次写出文中括号里所空缺的字。
2.照样子,写词语。
粗粗细细: 、 、
小心翼翼: 、 、
汩汩流动: 、 、
3.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出的词语是(只填序号)( )
A.既生动又纯粹 B.既朴素又高贵 C.既简洁又丰润
4.在文中找出与作者喜爱青菜的感情形成对比的句子,抄写下来。
5.起始句中,作者称青菜为“土地美丽的女儿”,结尾句中改称“土地忠诚的女儿”,为什么措辞发生了变化?
11、阅读下列断文,回答题后问题。
星光
吴宏一
童年已成过眼云烟,回忆起来,只是一片迷wǎng( ),但我永忘不了童年时候,依wēi( )在母亲的身边的情景----唉,童年的回忆中,母亲的怀里,似乎还有许多星光,一眨一眨地在闪shuò( )呢!
知道星星的名字,是在家乡的庭院里,菜瓜花棚下,母亲的膝上。记忆中,月光像水中的冰块,泻了一地幽凉;星光在微风浮动的的花丛间,忽明忽灭,好似含羞的眼睛;稀疏的花叶,投在母亲的脸上、身上。回忆中,那是一幅不曾tuì( )色的图案啊!
“妈妈,我要那星星,我要那星星玩。”
多少个夜晚,多少次的愿望,我指着那顶上的星星向妈妈说。但是妈妈总是轻轻地拍着我,笑着说道:“只要你长大,要摘几颗就有几颗了。星星是仙女的眼泪变的,谁也不能帮你摘,一摘就碎了。”
今晚的星光还是昨夜的星光,星光明灭中,我不知不觉的,已经由母亲的膝上爬下来,背着书包上学校了。
学校离家很远,每次放学回家,常常一是黄昏,或者黑夜。一路上尽是不知名的树,和高过人头的青纱帐。每到夏天的晚上,树丛间,青纱帐里都有萤火虫来往穿梭着。我第一次看到它以为是星星,便放下书包,追呀追的,要抓一只萤火虫回家,告诉母亲,说我已经抓到星星了。
但抓到萤火虫时,已经在树丛间迷了路,我找不到出口怕了,便放声大哭。母亲和家里人打着手电筒来寻我,不知道是谁,找到我时,就是一巴掌,亏得母亲赶过来抱住我······
回到家时,我悄悄地跟母亲说:“妈妈,我抓到一颗星星了!”
拿给母亲看时,萤火虫已死在我捏紧的手里,母亲紧抱住我,没说什么。但我看到母亲含在眼内的泪光,那么晶莹,那么清澈,我捏了一滴,但马上碎了。
“妈妈,你的眼泪像星星哩!”
妈妈笑了,笑容渐渐扩大。我沐浴在微笑的漩涡里,忘了留住童年,也忘了留住母亲的青春。等到母亲的鬓丝渐渐变成银白,我才蘧然惊觉,我已经得到了很多,也失落了很多了!
现在我已经长大了。但是,妈妈!我怎么还摘不到星光呢!
【1】根据拼音写汉字。
(1)迷wǎng(_____) (2)依wēi(_____) (3)闪shuò(_____) (4)tuì(_____)色
【2】选择最恰当的词语的序号填在句中的空格内。
(1)月光像水中的冰块,______了一地幽凉。(A.泄 B.洒 C.铺)
(2)星光在微风_______的花丛间,忽明忽灭,好似含羞的眼睛。( A.吹拂 B.拂动 C.吹动)
(3)稀疏的花叶,________在母亲的脸上、身上。(A.投射 B.投抹 C.投影)
【3】文章结尾说“我已经得到了很多,也失落了很多了”,你认为“我”“得到”的主要是 _________,“失落”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说“妈妈!我怎么还摘不到星光呢”,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通篇回忆。思路紧紧围绕___________展开,抓住_______ 个细节,表现出母亲____________
12、阅读下列文章,解答问题。
动物的眼睛
夏天傍晚,一只蚊子悄然进屋,围绕着屋里的人们伺机下口。在它的眼中,前方是充满诱惑的晚餐,后方则是自己振动的双翅,这两个景物同时出现在它的视野里,这让我们感到惊异,因为当我们注意前方的时候,无法看到自己的后背,但蚊子可以做到。
我们都知道,有些昆虫有特殊的眼睛,被称为“复眼”,顾名思义,复眼就是由许多小眼睛组成的,这些小眼睛独自感光成像,使得各个方向的物体都可以在视网膜上成像,这种眼睛可以获得超大的视野和清晰的图像,比我们使用的广角照相机更加厉害。
蜻蜓的复眼是由许多眼睛简单地并列在一起工作,每只眼单独成像,但是它们只需要把图像的一部分传给大脑即可,而不用将看到的所有信息都交给大脑处理,这样蜻蜓有限的大脑就能迅速处理环境中瞬息万变的信息。因此,蜻蜓具有极强的机动能力,在高速运动时,能敏锐地捕捉到同样高速运动的猎物,被称作“昆虫中的战斗机”。
蝴蝶在花间穿梭,我们可以看见它美丽的外形和鲜艳的色彩,可是反过来,蝴蝶眼里看到的人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当蝴蝶看到你的脑袋,它会认为是一个可以休息的地方。你的头发就像一捆绳子,每一根绳子都粗粗的,足以让它停得住脚。但如果蝴蝶不飞,或者人不动,那么,蝴蝶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动物所看见的主要是物体的动作。
一只蛤蟆一动不动地待在草地上。一只苍蝇飞了过来,等苍蝇飞近时,蛤蟆突然发起攻击,伸出它的舌头攫住苍蝇送进自己嘴里,接着,它又一动不动地待着,看上去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似的。对一只蛤蟆来说,花园就是一张灰色的屏幕,只有这张屏幕上的东西轻轻晃动的时候,蛤蟆才看得见。当蛤蟆跳跃的时候,它自身的运动让它看到了周围的景象;当它停下来的时候,所有的东西又会变成一片空白。
动物的眼睛与它们的需要和环境相适应。狐狸的瞳孔是上下长、左右窄,因为它更需要看清它上方和下方的东西,比如树丛里的一只鸟或草地里的一只鸡。马的瞳孔是左右宽、上下扁,像一个平放着的纺锤体。由于马大多生活在开阔的草原上,这种左右宽、上下扁的瞳孔能够帮助它们老远就能看见两边的敌人。猫的眼睛一日三变:在白天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它的瞳孔可以缩得很小,像线那样;在黄昏中等强度照射下,瞳孔又会变成枣核般的形状;在晚间昏暗的条件下,又会变得像满月那样圆。
【1】“顾名思义”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自然段画横线的部分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下定义 B.举例子 C.打比方 D.作比较
【3】蜻蜓被称作“昆虫中的战斗机”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蝴蝶看到人的脑袋,会认为是一个可以休息的地方,其原因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蝴蝶有复眼 B.蝴蝶飞累了
C.蝴蝶看不见不动的人 D.蝴蝶看不见人的脑袋
【5】最后一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动物眼睛里的瞳孔样式奇特多样,能一日三变。
B.动物的眼睛能与它们的需要和环境相适应。
C.动物的眼睛能根据需要产生各式各样的变化。
D.动物眼睛里的瞳孔样式及变化是为适应不同环境。
【6】“有些昆虫有特殊的眼睛,被称为‘复眼’”,这句话中的“有些”这个词可以省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围绕“动物的眼睛”写了哪些内容?用简要的语言把要点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玉兰花的记忆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每当我家院子里的玉兰花散放出清远的香味时,总有认识或不认识的邻人,专程前来要花。
玉兰花树约有两层半的楼房高。自我有记忆起,便有花香。父亲总是起个大早,趁花含苞时便给摘下。他把较细的竹竿末端削成剪刀口状,以辅助摘花。有时他亲自爬上树去摘,身手jiǎo jiàn( )。然后再把摘下的花,分别装在小袋子里,置于冰箱中保鲜,一有邻人闻香驻足,便可以方便相赠。
当然,父亲一定会留下枝头上那些用手可以够得到的花,让前来感染香气的邻居,也可以得到在绿荫中寻一抹清幽的乐趣。
念小学时,家人总要在我的书包里放些玉兰花,用手帕包好,以免损及象牙白的花瓣。然后再三叮咛,送给老师和同学。有时自己懒惰贪玩,便忘了。经常是老师提醒:“我又闻到花香哦。”我才猛然记起。
常常在送给老师后,玉兰花就所剩无几了,所以当同学向我要时,就显窘促,只好从亲近的同学开始送;一些偶有口角的,就给省下来了。这时想来,真自觉小家子气。
那时我一直不明白,何以小小的花朵,竟有如此大的魅力?因为我总是喜欢花的姿态,远远胜过它的香气。直到渐渐长大,才稍稍明了这是一种喜悦心情。二十几年前,物资并不丰富,用香水的人当然不多。能在夏日清早感染一身香气,并持续整天,的确令人喜悦。在要花的过程中,( )不认识的人,( )能透过花间说家常,增进友谊。真是情趣无限!
而父亲赶早摘花,想到会有许多人喜欢他种的花,并盘算着不知今天的花够不够时,这份可以与人分享的心情,更是令人欣慰啊。尤其某个夏天的清早,当我看见父亲摘下一朵沾露的玉兰花,小心翼翼地插在母亲的耳际,顺手理理母亲的头发时,我被这般美丽的父母深深感动。
我恍然大悟。原来,母亲身上的花影飘香,皆是父亲每天亲手插上去的。对父亲而言,这也许是极自然不过的一个举动,但跃入我眼里,却是温柔万分。我很难明确地miáo shù( )出这份感动,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对玉兰花我有很特别的记忆。我曾在它的枝干上,每年刻画一痕,以志成长;也曾和姐姐爬坐上树枝,吃着西瓜,享受风的摇摆。但这都只不过是父亲无形中带给我的一些生活上的启示。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口角(jiǎo jué) 沾露(zhān zhàn)
【2】根据拼音写词语。
【3】第6自然段中括号里应填入的一组关联词语是( )(填序号)
A.只要……就……
B.即使……也……
C.无论……都……
【4】下列对第2~3自然段写父亲摘花的过程所表现的性格特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
A.慷慨大方
B.助人为乐
C.热爱劳动
【5】文章第4自然段中的“再三叮咛”除了表现________外,还表现了________。
【6】文章第6自然段说小小的玉兰花朵“竟有如此大的魅力”,请结合这段文字写出“魅力”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7自然段中父亲给母亲插花这一细节令“我”深深感动的原因是( )(填序号)
A.父亲的这一举动反映了他与母亲间的温柔恩爱。
B.父亲的这一举动表现了他的童心未泯。
C.父亲的这一举动说明了他非常爱惜玉兰花,不舍得丢弃。
【8】第9自然段中加点的“这”指代什么?(请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父亲带给“我”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我喜爱红梅。我赞美它!
已是隆冬季节,冬姑娘给大地披上了一件白色的大衣。冬天的树木抖去了绿叶,缩着褐色的身子立着。当你看到那开得似火一样的红的梅花的梅树时,你有什么感想呢?我可是精神大(振 震)的。
那是一种美丽给人以力量的树。瞧,屈曲盘(旋 族)的枝干,片片鲜红的花(瓣 辨 辫),一丛鹅黄的花蕊,组成一朵朵玲珑的梅花。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幅美丽的画。它迎着 的寒风,傲然怒放,它浑身充满生机,使惨白的世界也有了生气——它是一种敢于向严寒挑战的花,一种给人以力量、给人以深思和勇敢的花,一种使人肃然而起敬意的花。
看到意志坚强的梅花,你是否会想到生活中的“梅花”,那些身残志坚的勇士们,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了风雪、冰霜,然而它们像冬梅一样,战胜了向自己袭来的无情的风雪,昂首阔步于生活的道路上。他们是生活的强者,是生活的勇士!他们那美好的心灵、顽强不(曲 屈)的性格和勇于 的精神,不正是那一朵朵充满 、芳香 的梅花吗?
我赞美红艳艳的梅花,更赞美那些生活中的“梅花”——顽强不屈的勇士们。
【1】将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字用“/”划掉。
【2】结合句意在文中“ ”上填上合适的词。
【3】文中有两处用了破折号,请分别说明其作用。
第一处:____________ ;第二处:____________ 。
【4】作者赞美梅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文章加上一个合适的标题。
【6】读了本文,你认为梅花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用划线的关联词造句)
_______
(2)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大约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修改病句)
_______
(3)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个句子采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
16、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修改病句。
我用了整整一年左右的时间读完了沈石溪的作品。
_______________
(2)修改下联,使之与上联组成对偶句。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容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请用关联词语将下面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狼认为守住山洞就可以捕获各种猎物。
狼堵上山洞的另一端,单等动物来送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改写句子,不要改变句子的意思。
例:我们怎么能忘记妈妈的爱呢?
我们不能忘记妈妈的爱。
我们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1)你们看见过这么劳苦、这么简朴的总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是我国的四大直辖市。(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秋天,树叶从枝头飘落下来。(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小学生活即将结束了,在这六年里,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最令你难忘的事又是什么?请你仔细想一想,写一篇习作。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