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人体衰老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B.线粒体数量增加
C.细胞呼吸明显加快
D.细胞核体积变小
2、首先用显微镜观察到植物木栓组织中的“小室”,并将其命名为“细胞”的科学家是
A.施莱登
B.摩尔根
C.达尔文
D.罗伯特·虎克
3、关于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氨基酸是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单位,由氨基和羧基组成
B.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都能在人体内合成
C.在鸡蛋清中加入食盐,会析出蛋白质,原因是蛋白质变性了
D.蛋白质参与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各种结构,执行多种多样的功能
4、下列有关生物学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淀粉、糖原、纤维素和麦芽糖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是不同的
B.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线粒体中,无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
C.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和卡尔文的小球藻实验均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D.细胞中吸能反应往往需要消耗ATP,放能反应往往产生ATP
5、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脂溶性物质较容易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借助转运蛋白,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C.果脯在腌制过程中慢慢变甜,是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糖分的结果
D.大肠杆菌吸收K+既消耗能量,又需要借助膜上的载体蛋白,属于主动运输
6、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
A.DNA和RNA
B.RNA和蛋白质
C.DNA和蛋白质
D.糖类和蛋白质
7、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重要作用的是( )
A.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B.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
C.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D.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8、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衰老总是与个体衰老同步进行
B.细胞分化使细胞数目增加
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
D.癌细胞不能够无限增殖
9、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不能体现“结构与功能适应观”的是( )
A.豚鼠胰腺腺泡细胞代谢旺盛,核仁的体积较大
B.人体细胞的细胞膜外侧分布有糖蛋白,有利于接收信息
C.肝脏细胞的光面内质网上能大量合成分解酒精的酶
D.植物根尖成熟区细胞含有大液泡,有利于调节细胞的渗透压
10、对于绿色植物来说,ADP转化成ATP所需能量的来源是
A.只来自光合作用
B.只来自呼吸作用
C.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只来自有氧呼吸
11、下图为正常绿色植物的叶绿素a的吸收光谱、叶绿体色素总吸收光谱以及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作用光谱代表各种波长下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以下对该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图示表明叶绿素 a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B.总吸收光谱是代表叶绿体四种色素对光能的吸收
C.图示表明只有叶绿素 a吸收的光能才能用于光合作用
D.总吸收光谱与光合作用光谱基本一致,说明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都能参加光合作用
12、下列具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 )
A.细胞膜、内质网
B.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C.高尔基体、溶酶体
D.液泡、核糖体、中心体
13、下列有关检测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个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脂肪的检测不需要显微镜
B.不止是还原糖的检测需要加热到50~65 ℃
C.三个实验的显色反应均不相同
D.检测还原糖、蛋白质所用方法相同
14、下图是马蛔虫受精卵有丝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该细胞所处的时期为( )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15、在进行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取一圆形滤纸,在滤纸中央滴一滴色素提取液,再滴一滴层析液,将会得到近似同心的四个色素环,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提取色素时加入少许CaCO3保护色素和少许SiO2有助于充分研磨
B.若提取的是缺镁叶片中的色素,则①②两圈色素环颜色较淡
C.①②两圈色素环的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D.①色素环呈现橙黄色,③色素环呈现蓝绿色
16、关于小麦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类囊体上产生的ATP可用于暗反应
B.夏季晴天光照最强时,小麦光合速率最高
C.进入叶绿体的CO2不能被NADPH直接还原
D.净光合速率为长期零时会导致幼苗停止生长
17、“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这是清朝诗人刘开描写亳州芍药花的诗句。下列有关芍药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它们的功能不同
B.它们都含有DNA
C.它们都含有多种酶,是代谢的重要场所
D.它们中都含有大量的自由水
18、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正确的是( )
A.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后要节约使用,以备下次再用
B.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色的脂肪滴
C.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 A 液和 B 液与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的浓度相同
D.在鉴定脂肪的实验中,苏丹Ⅳ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苏丹Ⅲ将脂肪染成红色
19、下列关于“可溶性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用甘蔗、西瓜等组织样液作为鉴定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B.脂肪鉴定中观察花生子叶切片细胞间也可能出现橘黄色小颗粒
C.鉴定蛋白质时,先加入 NaOH 溶液提供碱性环境,振荡后再加入等量的 CuSO4溶液
D.上述三个实验中所有剩余试剂都可以装入棕色瓶内,以便长期保存备用
20、枫糖尿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者氨基酸代谢异常,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下图是某患者家系中部分成员的该基因带谱,以下推断不正确的是( )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2号携带该致病基因
C.3号为杂合子的概率是2/3
D.1和2再生患此病孩子的概率为1/4
21、从发绿色荧光的海蜇体内获得一段DNA片段,并将其插入到小鼠的基因组中,可得到发绿色荧光的小鼠,由此不能得出海蜇的( )
A.该段DNA具有遗传效应
B.该段DNA可在小鼠中复制
C.遗传信息跟小鼠的遗传信息一样
D.该段DNA上的遗传信息可在小鼠中表达
22、下列有关细胞及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菠菜根尖细胞的增殖需要中心体的参与
B.没有光合色素的细胞不可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C.溶酶体内合成的水解酶可用于分解衰老的细胞器
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23、把分解酒精的酶(化学本质不是RNA)装进纳米级小笼子做成的“防护服”中,酶就不怕被消化液分解,可“安心”分解酒精分子。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用于分解酒精的酶可能是脂质
B.该酶进入人体后能分解人体内无氧呼吸的产物
C.“防护服”的主要功能是阻碍消化道内蛋白酶的作用
D.该成果中用于分解酒精的酶应放在最适温度下储藏
24、某离子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该离子是( )
A.K+
B.Ca2+
C.Fe2+
D.I-
25、科研人员用甜瓜的黄叶植株和绿叶植株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
杂交组合
杂交结果 | 第1组 | 第2组 | 第3组 | 第4组 |
黄叶♀ × 绿叶♂ | 绿叶♀ × 黄叶♂ | 第1组的F1♀ × 第2组的F1♂
| 第2组的F1♀ × 第1组的F1♂
| |
黄叶(株) |
|
| 132 | 122 |
绿叶(株) | 520 | 526 | 384 | 354 |
请回答问题:
(1)在第1、2组杂交和第3、4组杂交中互换授粉的对象,结果表明花粉的来源_________________(影响/不影响)杂交结果。
(2)由实验结果分析,黄叶是___________性状,且黄叶和绿叶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作出这一判断需要综合考虑___________组的实验结果。
(3)若第1组的F1与黄叶植株杂交,则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这一杂交可检验___________。
26、某昆虫的红眼与朱红眼、有眼与无眼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其中有一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且存在两对隐性基因纯合致死现象。一只红眼雌性个体与一只朱红眼雄性个体交配,F1雌性个体中有红眼和无眼,雄性个体全为红眼。让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 红眼 | 朱红眼 | 无眼 |
雌性个体 | 15/61 | 5/61 | 9/61 |
雄性个体 | 24/61 | 8/61 | 0 |
回答下列问题:
(1)有眼对无眼为_____________性,控制有眼与无眼的B(b)基因位于____________染色体上。
(2)若要验证F1红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能否用测交方法?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F2红眼雄性个体有_____________种基因型,让其与F2红眼雌性个体随机交配,产生的F3有___________种表现型,F3中无眼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
27、请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并回答问题。
你知道吗?长期、持久的生活习惯或环境改变,可能会让我们的基因发生适应性的改变,而发生改变的基因,或许会遗传给下一代。你高于同伴的水下憋气能力,有可能是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你的祖辈经历过的“创伤”,会在你的身上“完美”地复制下来;你现在不良的生活方式,也会对基因产生绝对性的影响。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你可以改变你的遗传特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生命不是由基因决定的。实际上,遗传基因以我们无法想象的方式,影响和塑造着我们的生活。
分子生物学研究揭示,某些环境因素虽然没有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却会引起基因序列等的特定化学修饰,即表观修饰,进而影响基因表达,且这种表观修饰还可能传递给后代,使子代表现型发生变化,这通常被称为表观遗传。甲基化作用是一种常见的表观修饰,甲基化的工作原理,就是将由氢和碳组成的三叶草状的化合物(—CH3,甲基),附加在DNA上改变基因结构,通过这种方式使细胞按照我们所要求的形式存在和行动,或是继续秉承上一代的要求活动。甲基化作用“标记”对基因的开启或关闭会带来癌症、糖尿病或出生缺陷,也能影响基因表达而让我们更健康、更长寿。
正因为表观遗传学效应对生物演化、适应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它造成的适应性状改变势必应该被遗传下来。内地人进入高原往往会产生严重的高原反应。研究发现,胚胎期或者发育期高原低氧有可能引起表观遗传的改变,导致机体对高原的长期适应。另一方面,一些环境造成的伤害也是遗毒甚远,哪怕当初的环境改变并没有持续。上世纪80年代,研究者追踪瑞典某小镇从小有暴食习惯的男性,发现他们孙辈的平均寿命竟比同龄正常进食男性的孙辈短32年。
案例表明,基因组似乎能够“记忆”它所接触的某些环境影响。表观遗传效应通常只影响成人的体细胞,关闭基因表达或调控基因活性;不过,有些表观遗传也能改变精子和卵细胞,这样就能将获得性状遗传给后代。
(1)有人认为“表观遗传效应一定会将表观修饰遗传给后代”,请结合文中内容和你对遗传信息的理解,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_______________
(2)通过阅读本文关于表观遗传的介绍,如何运用表观遗传学知识指导我们的生活? ___________
28、如图为一段DNA空间结构和平面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DNA分子具有规则的______结构,从图乙中可以看出DNA是由两条平行且走向___的长链组成的。
(2)与图中碱基2相配对的碱基是_______(填中文名称) ;由3、4、5组成的结构称为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一单链中,(A+T)/(G+C) =n时,在另一互补链中上述比例为_______,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该链碱基总数的_____,C占该链碱基总数的_____。
29、如图是某链状DNA分子放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图中序号所代表结构的中文名称:①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
(2)构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填上图序号),其化学元素组成为____________,该DNA分子应有_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3)从主链上看,两条单链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
30、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果蝇翅型的遗传机制,进行了如下实验:一只长翅果蝇和一只残翅果蝇杂交,取得受精卵。如果受精卵在25℃环境下培养,子一代全是长翅,子二代(A)出现长翅和残翅两种性状,且比例为3:1;如果受精卵在35℃环境下培养,子一代和子二代(B)全是残翅。
(1)果蝇翅型的显性性状是_________,是由______________决定的。
(2)子二代(A)中的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受精卵在25℃环境下培养,子三代中长翅和残翅果蝇的比例大约是_______,其中长翅果蝇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
(3)为了确定子二代(B)中某只果蝇的基因型,甲、乙两位同学的设计如下
甲:取子二代(B)中一只残翅异性果蝇和其交配,受精卵在25℃环境下培养,观察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乙:取子二代(A)中一只残翅异性果蝇和其交配,受精卵在25℃环境下培养,观察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比较甲乙同学实验设计的优劣,并陈述理由。____
31、长链非编码RNA(IncRNA)是长度大于200个碱基,具有多种调控功能的一类RNA分子。如图表示细胞中IncRNA的产生及发挥调控功能的几种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核内各种RNA的合成都以__________为原料,催化该反应的酶是__________。
(2)转录产生的RNA中,提供信息指导氨基酸分子合成多肽链的是__________,此过程中还需要的RNA有__________。
(3) IncRNA前体加工成熟后,有的与核内__________(图示①)中的DNA结合,有的能穿过__________(图示②)与细胞质中的蛋白质或RNA分子结合,发挥相应的调控作用。
32、下列示意图分别表示某雌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a)、染色单体(b)和DNA(c)含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并回答:
(1)图②中发生减数分裂的细胞是________。图①中Ⅲ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②中的________,图①中的数量关系由Ⅰ变化为Ⅱ的原因是________;由Ⅱ变化为Ⅲ,相当于图②中的________的过程。图①中Ⅰ、Ⅱ、Ⅲ、Ⅳ所对应的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
(2)一对夫妇,妻子表现正常,丈夫患色盲,生了一个染色体组成为XXY,且患色盲的儿子。可能原因是父亲产生精子时图②中________时期发生异常,也可能是母亲产生卵细胞时图②中________时期发生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