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已知定义在上的连续奇函数
的导函数为
,当
时,
,则使得
成立的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2、已知集合,则集合
( )
A. B.
C.
D.
3、已知m为实数,当m变化时,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不可能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4、已知椭圆和直线
,点A,B在直线l上,射线
分别交椭圆C于M,N两点.则当
面积取到最大值时,
是( )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都有可能
5、已知双曲线,其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A.3 B.2 C. D.
6、若方程在
上的解为
,则
的值为( )
A.
B.
C.
D.
7、函数在以下哪个区间内一定有零点( )
A.
B.
C.
D.
8、若复数z满足,其中i为虚数单位,则复数z的虚部是( )
A.
B.
C.
D.2
9、已知函数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若
有解,则
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10、已知集合,则
( )
A. B.
C.
D.
11、已知O为的外心,
,则
的值为( )
A.
B.
C.
D.
12、记为等比数列
的前
项和,若数列
也为等比数列,则
( ).
A.
B.
C.
D.
13、下列图像中,不可能是函数(
,且
)大致图像的是( )
A.
B.
C.
D.
14、的展开式中,含
项的系数为
,则
( )
A.1
B.
C.
D.
15、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
A.
B.
C.
D.
16、小姜同学有两个盒子和
,最初盒子
有6枚硬币,盒子
是空的.在每一回合中,她可以将一枚硬币从
盒移到
盒,或者从
盒移走
枚硬币,其中
是
盒中当前的硬币数.当
盒空时她获胜.则小姜可以获胜的最少回合是( )
A.三回合 B.四回合 C.五回合 D.六回合
17、已知圆周率满足等式
.如图是计算
的近似值的程序框图,图中空白框中应填入( )
A.
B.
C.
D.
18、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尺寸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半径为( )
A. B.
C.
D.
19、已知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满足:当
时,
,且
.若关于x的方程
有8个实根,则a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20、复数的虚部是( ).
A. B.
C.
D.
21、设满足约束条件
则当
取得最大值时,
_______.
22、直线被圆
截得的最短弦长为______.
23、的展开式中
的系数为__________.(用数字作答)
24、在等差数列中,
,则此数列的前13项的和等于____________.
25、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为
,
,过
的直线交椭圆C于P,Q两点,若
,且
,则椭圆C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
26、已知直线,
,且
,则直线
,
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
27、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次,每次中靶环数情况如图所示:
(1)请填写下表(先写出计算过程再填表):
| 平均数 | 方差 | 命中 |
甲 | |||
乙 |
|
|
|
(2)从下列三个不同的角度对这次测试结果进行
①从平均数和方差相结合看(分析谁的成绩更稳定);
②从平均数和命中环及
环以上的次数相结合看(分析谁的成绩好些);
③从折线图上两人射击命中环数的走势看(分析谁更有潜力).
参考公式:.
28、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F,直线
交抛物线E于A,B两点,当直线
过点F时,点A,B到E的准线的距离之和为12,线段AB的中点到y轴的距离是4.
(1)求抛物线E的方程;
(2)当时,设线段AB的中点为M,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N,使得
为定值?若存在,求出该定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9、高三学生小明这段时间比较焦虑,下表记录了小明高三阶段前次模拟考试的数学成绩:
第 | |||||
数学成绩 |
(1)由散点图可以推断小明的数学成绩与第
次考试线性相关,请预测小明在第
次考试(高考)的数学成绩大约为多少分?
(2)为取得更好的成绩,他现在准备突破导数问题,现假定他在训练某道解答题时发现有两种方法可以求解;第一种方法需要个独立步骤:每个步骤解题正确的概率为
,第二种方法需要
个独立步骤:每个步骤解题正确的概率为
,若以最终解题正确的概率高低为决策依据,小明在解该道导数题时应选择哪种方法?
参考公式:回归直线方程的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法估计公式分别为
,
.
30、已知正项数列满足
,
,且数列
是等差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记,
,试比较
与
的大小,并予以证明.
31、有一个“乱点鸳鸯谱”节目:每次邀请四对青年夫妻,先由每人随机抽签获得顺序展示才艺,再由观众通过投票的方式实施男女配对(观众不知道他们的真实配对情况).
(Ⅰ)求正确配对家庭数的期望;
(Ⅱ)设有对夫妻,记他们完全错位的配对种类总数为
.
①求,
,
;
②推导,
,
所满足的关系式.
32、如果数列满足“对任意正整数i,j,
,都存在正整数k,使得
”,则称数列
具有“性质P”.已知数列是无穷项的等差数列,公差为d.
(1)若,
,判断数列
是否具有“性质P”,并说明理由;
(2)若数列具有“性质P”,求证:
且
;
(3)若数列具有“性质P”,且存在正整数k,使得
,这样的数列共有多少个?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