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天津二模]天津市2024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解析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从社会发展来看,水与人们生活________,已经成为生命的源泉、工业的血液、城市的命脉,所以大家要养成节水的习惯。

    ②建设法治中国,人人都是受益者、参与者和践行者,因此,“法治中国”并不仅限于庙堂之论,而是与每个公民_________。

    ③作为人民公仆,只有与国家和人民_________,把个人的荣辱、安危置之度外,才会得到群众的赞成,受到百姓的拥护爱戴。

    A.休戚相关休戚与共息息相关

    B.息息相关休戚相关休戚与共

    C.息息相关休戚与共休戚相关

    D.休戚相关息息相关休戚与共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组是

    ①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②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③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④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⑤我何面目见之   ⑥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

    ⑦序天伦之乐事 ⑧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⑨ 大块假我以文章

    ⑩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A.①②⑨ B.③④⑩ C.④⑤⑧ D.①⑤⑦

  •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价格听证会是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途径,也是政府价格决策吸纳民意的措施。 。如果公众提出的意见很多,并且有一定道理,也不排除对原方案作较大的修改,甚至推翻听证方案。公开说“方案往往不会做特别大的修改”,则等同于宣布拒绝民意。

    A. 无论听证会提出的意见是否正确,政府制定价格时都应该考虑

    B. 只要听证会提出的意见是正确的,政府制定价格时就应该吸取

    C. 如果听证会提出的意见有一部分是正确的,政府制定价格时就应该吸取

    D. 如果听证会提出的意见很少,政府制定价格时就应该全部吸取

  •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鲁迅曾说,在文学战线的人还要。所谓韧,就是不要像前清做八股文的敲门砖似的方法。前清的八股文,原是进学做官的工具,    能做到起承转合,借以进了秀才举人,    可丢掉八股文,一生中再也遇不到它了,    叫做敲门砖,    用一块砖敲门,门一敲进,砖    可以抛弃了,    不必再将它带在身边。

     

    A

    只有

    /

    好像

    B

    只要

    便

    所以

    犹之

    /

    C

    只要

    如果

    /

    便

    那么

    D

    只有

    因为

    犹之

    便

    /

     

     

  • 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B.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C.形容枯槁

    D.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武生

    张国平

    剧团解散时,大家都心情沉重,女演员们掩面哭泣,男演员也多半躲在墙角抽闷烟,眼窝湿湿的。可侯三没哭,也不能哭。侯三演的是武生,都是铁打的角色。男儿有泪不轻弹,更何况英雄豪杰。

    就不信,茄秧上也能吊死人?侯三发出一声感慨。侯三出门时拿走了一把刀,那把道具刀已陪伴他多年,每次提刀登台侯三便豪气满怀。侯三舍不下那把刀。

    枝头的枯叶半死不活,秋天的气息已很浓了。侯三看渐渐远离了剧团,心里顿然虚了,虚得如团棉。其实侯三对未来也没底儿。

    剧团虽属三流,演员们待遇也不高,但有它在毕竟是个寄托,现在突然散了,便仿佛一座靠山蓦然坍塌了。

    侯三的老婆是一家超市的财务主管,自从她从收银员升为财务主管后,她的脸顿然肿得不行,对侯三指桑骂槐,剧团解散的事让她知道了,准又一阵狗血喷头。家不能回,侯三来到濮水河岸的草地上一躺,捧着刀唉声叹气。

    太阳少气无力斜到西天,侯三挥刀砍了一阵树枝才慢慢把气消了。解散的事女人迟早会知道,得尽快找份工作,这样才能堵住她的嘴。理清了思路,侯三提刀回家。

    哟,长出息了?想杀人呀?老婆看到侯三手里那把明闪闪的刀,口气里满是不屑。

    我的祖奶奶,借八个胆我也不敢动你一指头啊。侯三说,刚接了一个新角色,拿回家练练。

    练个屁!你看看你,有蹬三轮的挣钱多不?侯三被老婆一下噎住了。每提到钱,侯三便像撒气的皮球,再没舞台上那份豪情了。

    去招聘市场,侯三看到一块牌子,顿时兴奋了,牌子上写:招聘保安。可人家不要侯三,说是专解决下岗职工的。侯三的剧团虽不算草班儿,但也未正式纳编,侯三没有下岗证。这时被人拍了一掌,侯三回头看到一个很阔的人正对他微笑。那人问,找工作?侯三点头。那人说,除了跟头你还会什么?侯三说,会武功。那人说,耍一套看看。侯三便打了一套拳,虎虎生风。

    那人便说,就跟我干吧。不过是试用,试用期内这个数。那人伸两个指头。那人见侯三吃惊得张大了嘴巴,就说,过了试用期,就是这个数。那人伸出一个巴掌。侯三做梦也想不到会有这么优厚的待遇,笑得嘴角咧到了耳朵上。于是那人便成了侯三的老板。

    老板让侯三当保镖,只站在门外,屁事没有。侯三见进出的人都很神秘,插嘴问,咱公司做啥生意?老板脸一沉说,别不懂规矩,在这里要有眼也无眼,有嘴也无嘴。该看的看,不该看的不看。该问的问,不该问的别问。

    侯三忙闭嘴说,老板,我记住了。

    有天老板让侯三坐他的车办事,还没到地方便被人截住,侯三迷迷糊糊被几个彪形大汉绑架了。侯三虽有些功夫,但恶虎难抵群狼,侯三被推进黑乎乎的地窖。

    说,你们老板住哪里?怎么联系?侯三被打得遍体鳞伤,遭人盘问。侯三的嘴上像沾了封条,一个字也不说。反复多次,侯三死去活来,愣是没吐一个字。那帮人恼羞成怒,将侯三关在地窖里,一连三天不给饭吃也不给水喝。地窖里阴冷潮湿,侯三昏死过去。

    侯三看到地窖口闪进一道亮光,朦胧中下来一个人。侯三吃惊,下来的是老板。侯三胆怯地说,你也被抓了?不是我说出去的。老板笑了,说,你小子够意思,安心养伤吧。侯三问,你怎么知道我被藏在这儿?老板说,以后你就明白了。

    侯三几天便好了。那天侯三突然看到一个绑架他的人,才明白,原来是老板考验他。妈的!侯三咽了口吐沫。

    这天侯三陪老板出门,老板一脚踏坏了一卖艺瞎子的二胡。瞎子死抱老板的腿不放,非让老板赔。老板很没面子,对侯三吼,踢翻他!侯三见瞎子可怜,便掏钱,却被老板打在地上。老板说,我是随便赔钱的人?踢翻他!一分钱也不给。侯三犹豫着不肯动手。

    老板失望地过来拍侯三的肩膀,又掏出一沓钱说,你可以走了。为什么?侯三吃惊。老板说,你考试不合格。

    妈的。侯三接过钱朝瞎子走去。侯三把钱塞在瞎子衣兜里,拍他肩膀说,伙计,拿着。

    侯三转身离去,头仰的老高。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枝头的枯叶半死不活,秋天的气息已很浓了”这一环境描写烘托出侯三离别剧团的伤感之情及对未来的担忧之情。

    B. 文中写道“妈的!侯三咽了口唾沫”,意在说明侯三此时的胆怯,明知自己受到老板非人的考验后丝毫不敢反抗。

    C. “别不懂规矩,在这里要有眼也无眼,有嘴也无嘴”既传达出了老板希望侯三不要自惹麻烦之意,也表达了他对属下的关爱之情。

    D. 小说结尾采用对比的手法,将侯三与老板对盲人的态度进行对比,衬托了老板的冷酷无情,使读者增添了对盲人不幸的同情。

    2请简要分析侯三的形象特点。

    3小说叙写了侯三回家受到媳妇的奚落这一情节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亲情是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也是古代诗文的重要内容。李密在《陈情表》中用“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祖孙二人相依为命、不可分离的真情;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令人长号不自禁”抒写了物是人非、睹物怀人的伤痛。

    (2)中国古代诗歌源远流长,现实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并美。现实主义风格的《无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叙写了战士们同仇敌忾、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场面;浪漫主义风格的《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香草设喻,表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红楼梦》中晴雯抱屈而死,死前喊了一夜的娘,读来令人唏嘘,不免让我们想起了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姚鼐《登泰山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旭日倒映海面,上下辉映,海浪翻滚,红波摇动,犹如承托着太阳一般。

    (3)鹧鸪鸣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人的满腔愁绪,因此“鹧鸪”成为诗人词客表情达意的常用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四章》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做人如何能够实现自身的长久,达成真正的长寿。

    (2)《将进酒》中,诗人反客为主,与上文“千金散尽还复来”照应,要纵情买酒饮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书愤》中记述两次抗金胜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希望后主刘禅能广泛听取下属的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应该“妄自菲薄”,说些不合道理的话,“___________

    (2)李白的《蜀道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青泥岭上蜿蜒盘旋、曲折难行的山道。

  •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任选三题)

    (1)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相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4)_________________,响穷彭蠡之滨,__________________,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小题。

    广陵

    谈迁

    南朝旧事一芜城,故国飘零百感生。

    柳影天涯随去辇,扬花江上变浮萍。

    远山依旧横新黛,断岸还看散冷萤。

    今日广陵思往事,十年前亦号承平。

    (注释)①广陵:又称江都,今江苏扬州。清顺治二年(1645)四月,清军渡过淮水猝至扬州,破城大肆屠杀,持续十日,史称“扬州十日”。昔日金粉繁华的扬州顿成废墟。②芜城:即扬州故城。③《隋书·炀帝纪》:“大业十二年……上于景华官征求萤火,得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岩谷。”

    1下列对这首清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写作者飘零故国,因南明王朝覆亡、扬州城一片荒芜而百感交集。

    B. 首联中作者触景生情,面对已成为废墟的扬州城,不禁生发兴亡之感。

    C. 颔联以柳影、杨花的多情反衬扬州的冷落,以景语出之,意清而致远。

    D. 尾联以回首承平时代作结,抒发了作者沉浸悲悼之中不能自拔的情怀。

    E. 此诗借咏叹广陵旧事,表达了对清兵屠杀的愤慨和对南明的悲悼之情。

    2颈联在表情达意方面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小题。

    送虚白上人序

    (明)高  启

    余始不欲与佛者游,尝读东坡所作《勤上人诗序》,见其称勤之贤曰:“使勤得列于士大夫之间,必不 负欧阳公。”余于是悲士大夫之风坏已久,而喜佛者之有可与游者。

    去年春,余客居城西,读书之暇,因.往云岩诸峰间,求所谓可与游者,而得虚白上人焉。

    虚白形癯而.神清,居众中不妄言笑。余始识于剑池之上,固心已贤之矣。入其室,无一物,弊箦①折 铛,尘埃萧然。寒不暖,衣一衲,饥不饱,粥一盂,而逍遥徜徉,若有余乐者。间出所.为诗,则又纡徐怡 愉,无急迫穷苦之态,正与其人类。

    方春二三月时,云岩之游者盛,巨官要人,车马相.属.。主者撞钟集众,送迎唯谨,虚白方闭户寂坐如 不闻;及余至,则曳败履起从,指幽导胜.于长林绝壁之下,日入而后已。余益贤虚白,为之太息而有感焉。 近世之士大夫,趋于途者骈.然.,议于.庐者欢然,莫不恶约而愿盈,迭夸而交诋,使虚白袭冠带以齿其列, 有肯为之者乎?或以虚白佛者也,佛之道贵静而无私,其能是亦宜耳!余曰:今之佛者无呶呶②焉肆荒唐

    之言者乎?无逐逐焉从造请之役者乎?无高屋广厦以居美女丰食以养者乎?然则虚白之贤不惟过吾徒,又 能过其徒矣。余是以乐与之游而不知厌也。

    今年秋,虚白将东游,来请一言以为赠。余以虚白非有求于世者,岂欲余张之哉?故书所感者如此,

    一以风.乎人,一以省于己,使无或有愧于虚白者而已。

    (选自《高青丘集·凫藻集》卷三)

    【注】①箦 zé:床席。②呶呶:唠唠叨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巨官要人,车马相.属.   相属:相连接

    B. 指幽导胜.于长林绝壁之下   胜:美景

    C. 近世之士大夫,趋于途者骈.然.   骈然:两两相对的样子

    D. 一以风.乎人   风:风俗、风气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因.往云岩诸峰间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 间出所.为诗   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C. 议于.庐者欢然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

    D. 虚白形瘦而.神清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笔下的虚白上人,品德高尚,才能出众。他对达官贵人不屑一顾,而对志同道合的友人却是 唯恐招待不周。

    B. 作者在第三段通过描写居室环境的简陋凸显出虚白上人安贫乐道的形象特点。

    C. 作者在第四段采用对比的手法,是为了突出当时士大夫和僧人风气日坏。

    D. 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不仅赠给虚白上人,而且也为了“风乎人”、“省于己”,针贬时弊。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余于是悲士大夫之风坏已久,而喜佛者之有可与游者。

    (2)或以虚白佛者也,佛之道贵静而无私,其能是亦宜耳!

    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君 子 素 其 位 而 行 不 愿 乎 其 外 素 富 贵 行 乎 富 贵 素 贫 贱 行 乎 贫 贱 素 夷 狄 行 乎 夷 狄 素 患 难 行 乎 患 难 君 子无 入 而 不 自 得 焉。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②好而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②不珍视秋天的人,不会真正爱春天。

    ③春天的太阳甚至给那最卑微的小花也注入了新的生命。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装;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