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位法学家认为,即使在战争的剧烈震荡和风暴的时候,人类也必须遵循和服从它所拥有的自然法规范。他为战争创造了一部法典,为和平确立了一个纲领,后世给予他极高的荣誉,将其称为“国际法之父”。他创造的这部“法典”是( )
A.《十二铜表法》
B.《战争与和平法》
C.《拿破仑法典》
D.《查士丁尼法典》
2、近几年,网络订餐日益盛行,街头随处可见载着“美团外卖”、“饿了么”送货箱的快递车辆,这为许多上班族节省出更多工作、休息时间。这一现象反映了
A.互联网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城市公共交通推动了快餐行业创新
C.互联网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D.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人们的膳食结构
3、20世纪初,印度人民反英斗争中,主张联合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行一切形式的斗争,推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的国大党激进派领导人是
A.提拉克
B.阿拉比
C.甘地
D.尼赫鲁
4、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下列相关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国王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B.封君与封臣间形成契约关系
C.农奴必须向领主交纳什一税
D.庄园是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5、美国学者欧文·拉铁摩尔的《In Asian Frontiers of China》是一部围绕长城描述中国古代北方边地的著作。这部书传入国内后,书名被译为《中国的边疆》或《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对书名中的“中国”正确的理解是( )
A.地理概念:国家的中心城市
B.政权概念:全国性统一政权
C.民族概念:华夏主体的中华民族
D.文明概念:农耕文明的主体区域
6、当意大利发出最后通谍时,孟尼利克二世向全国颁布了《告人民书》:“敌人从海外入侵,……危及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我已忍无可忍!我要采取行动捍卫国家,抗击敌人。”其目的是( )
A.唤醒民族意识
B.维护国家统一
C.支持民族经济
D.加强军队建设
7、欧文忠《盘车图》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梦溪笔谈》)该诗描绘的绘画及其风格是
A.花鸟画,浓墨重彩
B.山水画,重视写实
C.文人画,重视写意
D.人物画,形神具备
8、自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欧洲人、非洲人来到北美大陆。伴随这些外来移民而至的还有致病的微生物,天花、麻疹、鼠疫等传染病,印第安人口因此锐减了近95%。从世界发展趋势角度看它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
A.西欧殖民扩张过程中病菌是第一“杀手”
B.全球化背景下防控疫情需加强国际协作
C.西方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落后国家脱贫
D.各国应对传染性疾病应该选择各自为政
9、1910年,上海某刊载:“一车辟易人百千,双轮足值价万钱。汽声呜呜向前进,按机四顾心雄然。未过泥城尘似烟,忽来马路灰扑天…行路难,行路难,逢窄路,真可骇。”据此判断,材料中的这种交通工具是
A.由英国人最早发明
B.上海新推出的公共交通工具
C.中国交通事业现代化的标志
D.以内燃机为动力的运输工具
10、从罗马共和国时期开始,儿童会在罗马宗教庆典活动和宗教职务中发挥一定作用,会参与诸如凯旋式游行、宗教庆典、政治活动甚至战争等公共事务活动。古罗马儿童参加公共事务
A.积极宣传对外扩张征服
B.助力培养儿童公民意识
C.侧面反映成人数量减少
D.浸润培养人文主义精神
11、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颁布推恩令,三十多年后20个诸侯国中,除6国未分封外,其余14国,王子封侯者已达165人。这说明实行推恩令( )
A.反而壮大了地方诸侯势力
B.分化削弱了各诸侯国势力
C.耗费时间长效果却不显著
D.得到各诸侯王的大力拥护
12、唐初,尚书省行使最高行政权,对中央诸司和地方府州发出政令,指挥其具体执行。安史之乱后,本掌握监察尚书省及其下属部门事务的御史台将上述部分事务转由自身负责。这体现了
A.三省六部制遭到破坏
B.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
C.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
D.御史台成为行政机构
13、有学者指出:“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时,世界各主要地区从区域时代进入全球时代,近代国家主权思想和运动以及国际法的.些原则也一定程度影响中俄两国,并在尼布楚谈判中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尊重和应用。”该学者认为《尼布楚条约》
A.确定了中俄西段边界
B.引发了清政府统治危机
C.维护了中国国家主权
D.改变了清政府的外交政策
14、西汉初年的《户律》规定,居民进行田宅买卖或者根据遗嘱分割田产,都要依法定籍(登记变更情况),并鼓励分割后独立建立户籍,如相关官吏故意为难拖延定籍,则给予处罚。这些规定意在
A.加强官吏的管理
B.抵制土地自由买卖
C.禁止农民的迁徙
D.保证政府财政收入
15、据下图可知,周朝( )
A.疆域面积日益扩大
B.政治构建受到社会转型影响
C.贵族统治趋于瓦解
D.诸侯国内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16、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说:“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在于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科学应用于现阶段的实践,把它同我国特殊条件尽可能紧密地结合起来。”为此,南斯拉夫
A.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B.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进行“新经济体制”改革
D.建设“福利国家”
17、清末上海的租界规定行车不能“雷轰电掣疾流星”,因为“车行太快本违章,竭力奔驰易溜缰”,同时要求“欲保安全维秩序,认明红绿两边灯”。材料表明( )
A.铁路成为陆路交通的主干
B.沿海城市已经普及汽车
C.交通工具改进加强了沟通
D.规则意识促进近代文明
18、新航路开辟后,阿姆斯特丹等大西洋沿岸城市逐渐崛起,来自更多其它不同地区的商人使用不同的货币进行大量商品交易,极为不便。于是,阿姆斯特丹银行发明了银行票据和支票账务系统。这说明( )
A.价格革命萌生信贷行业
B.世界市场已经基本形成
C.商业革命表现形式多样
D.资本输出助推殖民扩张
19、有学者认为:“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上,两宋时期更为开放的城市设计导致了全天候的生活方式的出现。而这相应地促进了本地市场和全国商业的发展”。这种“更为开放”“全天候”的城市景象表现在
A.夜市经营实现常态化
B.“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C.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监管
D.原有“市”的管理足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20、意大利的薄伽丘通过小说歌颂现实生活,反对等级观念;德国的马丁路德宣扬因信称义,挑战教皇权威;法国的伏尔泰等人主张天赋人权、民主自由,抨击专制制度。这反映出
A.反封建斗争形式日益多样化
B.人文主义深入发展
C.思想解放曲折反复
D.欧洲社会矛盾中心不断转移
21、1900年12月27日,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后成立的临时政府发表告谕:限定5日内将各类军械进行上交,如逾期不交,一经查出,军械没收,私藏者一律斩首。这说明
A.清政府已完全屈服于列强
B.列强强化对华殖民统治
C.八国联军已准备发动战争
D.《辛丑条约》走向了落实
22、1850年,美国引进的谷仓技术无需大量人力,收割机使几个人就能收获大量庄稼。1862年,林肯颁布了《宅地法》,人们通过极便宜的价格得到大片土地。随后40年里有5亿公顷土地加入农场行业。这说明美国农场业发展迅速主要得益于( )
A.《宅地法》维护农场主的利益
B.工业革命助力粮食规模生产
C.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日益壮大
D.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生产力
23、春秋战国时期,士人认为,“人”是域中“四大”之一,是“三才”之一,人能凭借道德和智慧“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诸子百家思想实现融合
B.儒家思想主流地位逐渐确立
C.知识分子主导国家命运
D.人文精神得到一定程度弘扬
24、刘邦晚年与心腹之军功大臣订立了“白马之盟”。一方面保证了刘氏皇室独享王位的权力,另一方面,军功大臣因功而侯,因侯而相,形成了以丞相为核心的政府权力机构,事实上造成了政府权力对皇权的分割。这表明汉初政权
A.形成了郡国并行的政治局面
B.实现了权力分配的政治妥协
C.践行了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
D.优化了中央各部门相互关系
25、请回忆课本知识将下列横线上所缺内容填充完整。
(1)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________社会的开端。
(2)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的________是几千年来我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成为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3)________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4)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是________。
(5)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________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6)毛泽东创建的________革命根据地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7)________起义标志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8)1935年________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9)国共两党组成________战线,在正面和敌后战场英勇抗战。
(10)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是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________战役。
26、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政治生活进一步民主化,确立了________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会议制定了《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7、________(填条约名称)是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定。
28、1803年,美国工程师________制成汽船。1814年,英国人________研制成功蒸汽机车。1866年,德国工程师________制成发电机。1876年,美国人________发明电话机。不久,他建立了电话公司。1903年,美国________设计制成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开创了人类交通事业的新纪元。1946年,________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29、《九国公约》的实质是________。
30、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构建知识结构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根据提示完成下表。
3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洗血了________捍卫了________。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________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________得到提高。抗战的胜利为________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强调制度与秩序。
33、完成表格
领域 | 时间 | 成就 |
国防 | 1958年 | 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________ |
1964年 | 第一颗________爆炸成功,标志着中国跨入核国家行列 | |
1967年 |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 |
1970年 |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发射成功 | |
医学 | 1965年 | 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
农业 | 1973年 | 袁隆平成功培育出________ |
34、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标志是1942年元旦《________》的签署
3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为题。
以下为王家范、张耕华、陈江编著的《大学中国史》的相关目录:
第九章 君主集权的帝国体制:
第一节 明朝的建立
………
第二节 明朝中后期的政局
………
第三节 一波三折的中外交流
………
………
——《大学中国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省略部分增加两条或两方面内容,并说明增加理由,需观点正确,理由充分,符合历史事实。
36、(1)17、18世纪,英.法.美三国人民摧毁旧制度的同时也进行了创建资本主义新型政治制度的探索。分别列出三国几经探索后形成的最终的政治体制形式及标志其政体形成的法律文献?
(2)德意志历史发展过程中政治体制的变化与三国相比,最大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在哪里?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37、中外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随之共振,并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
(1)在春秋战国这一重要社会转型时期,古代中国出现了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典型代表的两种思潮。体现这两种思潮的主要学派是什么?列举两派的思想主张。
(2)明末清初又是中国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出现了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以顾炎武为例,列举其主要观点。
(3)17-18世纪是世界迈向近代化的重要时期。为了建立近代民主政治,欧洲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哪些政治构想?(至少两点)
38、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性决策,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构想,更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有机结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汉代的丝织品,曾通过陆上“丝绸之路”远销到古罗马。罗马帝国时期,主要通过什么手段规范和调整贸易?其核心原则是什么?
(2)明朝末年,西班牙占领菲律宾后,马尼拉(属菲律宾)一度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中国的丝织品、瓷器等商品经此中转后远销世界。概括形成这种贸易格局的世界历史背景。
(3)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主要受哪一历史事件的推动?
(4)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20世纪末,哪一国际经济组织正式运行?该组织的主要宗旨?其成立有何意义
39、新中国成立后,在民主法制以及对外关系上取得特殊成就。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
(1)新中国初期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成就有哪些?
(2)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政治建设进入新时代的是?在历史新时期中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
(3)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总原则是?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是?
(4)20世纪70年代我国先后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