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朝规定各级官僚机构均以文书行政,“毋口请”,并形成了严密的文书行政管理制度,还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秦朝的这种做法( )
A.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B.实现了思想统一
C.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
D.导致了暴政统治
2、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30年代的农村革命与20世纪20年代的农民运动有所不同。30年代主要是在根据地进行“打土豪、分田地”,开展群众运动;20年代则是成立农民协会....
并配合北伐。这一变化折射出
A.中国革命性质逐渐转变
B.共产党在革命中的地位变化
C.中国革命形势不断高涨
D.农民问题是革命的中心问题
3、以下表格中,史实与结论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史实 | 结论 |
A | 1980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 |
B | 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中国义务教育体系形成 |
C | 2001年中国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 中国拓宽与发达国家的合作 |
D | 至2020年年底,在现行贫困标准下,我国贫困发生率降至为零 | 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
A.A
B.B
C.C
D.D
4、魏源在《道光洋艘征抚记》中记载,林则徐曾奏言:“自六月以来,各国洋船愤贸易为英人所阻,咸言英人若久不归,亦必回国各调兵船来与讲理……中国造船铸炮,至多不过三百万,即可师敌之长技以制敌。此时,但固守藩篱,即足使之自困。”由此可知,林则徐
A.奏言缓解了清廷当时困境
B.反思了当时中国近代化问题
C.认识到贸易逆差的危害性
D.已有“师夷制夷”的海防思想
5、武则天以皇帝的名义把《氏族志》改为《姓氏录》,规定凡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可入谱,只以官位定尊卑。同时,增加“殿试”,把初唐每年4—7个进士的录取名额增至20人,然后让这些人去巡视各地,并负责选拔推荐人才。这些做法的相同目的是
A.打击门阀贵族,加强皇权统治
B.削弱李氏家族,抬高武姓势力
C.提高官员地位,弱化宗法观念
D.扩大科举范围,笼络天下英才
6、观察如图,结合所学,下列对1893-1920年间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中国更深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获得较快发展
③西方国家对华进口总体呈下降趋势
④欧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持续增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7、1913年,张謇出任农林、工商总长后总结自晚清兴办公司20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推原其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于是在他主持下,农工商部很快颁布了《矿业条例》《商人通律》《公司律》《关于利用外资振兴实业办法》等法律。张謇意在( )
A.加大经济统制的力度
B.完善近代法律体系
C.巩固北洋政府的统治
D.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8、中国古代地域辽阔,交通不便,中央政府鞭长莫及,容易形成尾大不掉之势,通过建立巡视制度,防范分裂割据能够发挥较好的制衡实效。职掌巡察的监察机构通常实行自上而下的垂直领导,只对皇帝一人负责,不受其他部门干扰,便于独立行使职权。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根本目的是
A.澄清吏治缓和社会矛盾
B.调节统治阶级内部关系
C.保障国家机器正常运转
D.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9、据学者统计,从1912年到1936年,中国进口轻工业品下降的幅度约有3/4,从占进口总额的一半多,下降到只有14%。1926年,轻工业产品的出口则增加了一倍多。重工业产品主要是机器的进口,1912年占进口总额的13.7%,1936年则增至47%。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一战期间民族工业有了迅速的发展
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族工业仍有发展
C.抗战前轻工业产量得到迅速提升
D.我国已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10、某航海家在日志中写道:1492年8月3日早晨,我从(西班牙)帕罗斯出发,向西“前往位于大西洋上的加那利群岛,然后从那里出发前往印度。这次航海的任务是作为国王陛下的使节,完成国王陛下吩咐给我的任务,向彼岸的君主致以我们的问候。”该航海家
A.深信“地圆说”
B.途径了非洲最南端的海角
C.在东方实现了“黄金梦”
D.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11、下列属于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投产的是( )
A.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B.湖北汉阳铁厂
C.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D.大亚湾核电站
12、下图为中国邮政于2019年12月20日 发行的《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纪念邮票1套3枚。二十年前,我国从哪国手中收回了澳门主权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英国
D.美国
13、赫胥黎晚年出版的文集,其中第九卷是《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论文》。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节选自第九卷,在译文后面他添加了大量案语,表达自己的维新立场。1898年,《天演论》出版,产生巨大影响。该书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意义在于( )
A.睁眼看世界
B.宣传民主共和
C.思想启蒙
D.托古改制
14、唐贞观初年,户不满300万。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在籍户数380万户。而隋朝强盛时期的户数为891万户。到玄宗天宝十三年,有962万户,户数超过隋朝,此时经济发展,社会繁荣,达到了唐朝的极盛。对此,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
A.隋代户口数量有夸大成分
B.“贞观之治”名不符实
C.唐代的户口统计更为精确
D.户口数量反映社会盛衰
15、“夷夏之辨”在春秋时期曾经是诸侯争霸的舆论利器,而在战国晚期秦与六国的殊死较量中已经完全被遗弃了,诸侯国大多是站在政治道德角度予以攻击。这种变化表明
A.华夏与蛮夷之间文化冲突消失
B.天下一统的整体观念正式形成
C.礼乐制度下的尊卑秩序已崩溃
D.趋向统一的民族心理初步具备
16、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
A.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
C.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
D.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
17、公元前221年,秦结束分裂局面,实现统一。该时间可表述为
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3世纪早期
C.公元前2世纪末期
D.公元前3世纪末期
18、“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原来宰相的谋议也演变为议决而不仅是皇帝决策时的参考。”该观点认为三省六部制
A.集体决策、制约皇权
B.分工明确、民主运作
C.分散相权、强化皇权
D.宰相权重、威胁皇权
19、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政治清明
C.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
D.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工作效率提高
20、1917年5月,俄国有108家工厂倒闭,共有工人8700人。6月有125家工厂倒闭,共有工人38455人。7月,有206家工厂倒闭,共有工人47750人;65个省中有43个省都发生了农民暴动。由此可得出的事实是
A.经济困难催化了十月革命
B.专制统治已难以继续维系
C.民主革命的时机已经成熟
D.建立工农联盟有其必然性
21、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在游说君主时,往往强调“祖仁者王,立义者伯,用兵穷者亡”的观点,即是将仁、义视为“王、伯(霸)之道”的根本。这说明( )
A.诸子百家存在相互借鉴
B.儒家治国理念成为共识
C.社会重视个人道德修养
D.思想领域呈现百家争鸣
22、对比日本“大化改新”前后的统治结构示意图(大王后来改称“天皇”),可以看出“大化改新”后
A.政府机构更加精简
B.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建立
C.豪族地主转化为政府官僚
D.武士集团力量不断壮大
23、洪武十九年(1386年)浙江舟山46岛居民30000余人被强遣入内地,次年全国唯一的海岛县昌国县(今舟山市的前身)废除。对这一做法影响的分析,正确的是
A.有效加强对沿海岛屿的控制
B.断绝了中国与外国的交往
C.舟山成为推行这一政策的中心
D.有效维护了明朝的封建统治
24、立春,是春天之始,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历代将立春作为重要节日加以庆祝。如隋代,每年立春前五日,在各州府大门外的东侧,造青牛两头及耕夫犁具。这说明统治者
A.鼓励商业发展
B.加强中央集权
C.重视农业生产
D.强化思想控制
25、1955年新中国派代表参加________(这是以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会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成功召开,形成“万隆精神”。
26、填图题
请在A处填上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重要新式学堂的名称;在B、C、D处填上洋务运动时期重要军事企业的名称
27、医药学家李时珍的著名的药物学巨著________
28、陶器为人类共有,瓷器是中华民族祖先的伟大发明,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的主要历程,东汉时期烧出了________、南北朝时期________、元代进入了________时代。宋代的瓷都是________。
29、赫鲁晓夫针对粮食供应严重不足的情况,把 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30、迈入工业社会工业化是近代社会发展主要趋势和追求。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大事年表。
31、新时期奉行的________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加快了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2、二战后建立的三大国际经济组织标志着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请阅读下列案例,分析应该向哪个国际组织申请贷款。
2018年12月,乌克兰央行行长Yakiv Smoliy周三告诉路透社,乌克兰央行将继续推进通胀目标,并计划在明年选举期间进入下一个深化阶段以解除货币限制。如有需要,乌克兰央行会动用外汇和黄金储备来干预市场,并预计将在12月向_______(贷款),预计可使其外汇储备达到192亿美元。
2019年5月22日《今日报》消息,尼日利亚向_______贷款3.5亿美元用于电气化项目建设以提高农村地区、教育机构以及中小企业的通电率。
3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________
34、________破坏中国司法主权,也叫治外法权。允许外国人在通商口岸租借土地居住则成为________的来源。
35、 2011年既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纪念,又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诞辰145周年。缅怀孙中山及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对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辛亥革命老人吴玉章曾作诗说:“丧权辱国震人心,铁路风潮鼎沸腾。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该诗中反映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写出两例)
(2)孙中山在革命后颁布了哪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文献?其历史意义是什么?
(3)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认为呢?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言之成理,即可给分,只判断未有理由,不给分)
36、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早期表现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经济全球化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经济全球化的开始?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何时,推动其最终形成的历史事件是什么?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发生后,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什么措施阻碍了世界市场发展?
(3)二战后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包括哪两大体系?其有何特点?
(4)20世纪90年代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的政治因素是什么?有人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此,你如何理解?
37、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38、什么叫文艺复兴运动?
39、阿拉伯帝国的文化繁荣的原因和对世界贡献表现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