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元前 219 年,秦始皇弃儒生建议的简单质朴的原始祭山仪式而不用,而是亲自登上泰山(位于今山东)之巅 ,并立石歌颂其德“明其得封也”,由此开创了中国古代封禅泰山的祭天大礼。秦始皇意在
A.打击儒生推行文化专制
B.确立新的祭祀上天礼仪
C.彰显皇权来源的正当性
D.加强对山东地区的统治
2、严复选择用文言翻译西方书籍。他的文言书写是使其译本在士人阶层流行开来的一块敲门砖,而且历史表明他的这种做法是行之有效的。他的翻译作品在晚清风行二十年之久。这表明( )
A.西学成为社会主流
B.民主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C.洋务运动成效显著
D.语言认同助推思想传播
3、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下列对如图阴影部分内容,推测正确的是
A.都建立了统一的民主革命政权
B.都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C.都表现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D.都具备了反帝反封建的特征
4、马克思说,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亲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叶剑英元帅1979年故地重游,感慨系之,写下“西安捉蒋翻危局,内战吟成抗日诗。楼屋依然人半逝,小窗风雪立多时。”其中“内战吟成抗日诗”是指( )
A.抗日游击战争
B.北伐战争
C.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D.反蒋抗日
5、被誉为洋务派第一流人才的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自强。”这表明他
A.主张“中体西用”
B.未超越洋务派对西学的一般认识
C.认为造船、制器不重要
D.认识到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
6、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
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
B.孟子的仁政思想
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
7、对如图的解读准确的是
①西方列强开始在非洲建立殖民地 ②西班牙是非洲的最大宗主国
③英国和法国在非洲的殖民区域大致相当 ④整个非洲几乎被全部侵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武则天以皇帝的名义把《氏族志》改为《姓氏录》,规定凡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可入谱,只以官位定尊卑。同时,增加“殿试”,把初唐每年4—7个进士的录取名额增至20人,然后让这些人去巡视各地,并负责选拔推荐人才。这些做法的相同目的是
A.打击门阀贵族,加强皇权统治
B.削弱李氏家族,抬高武姓势力
C.提高官员地位,弱化宗法观念
D.扩大科举范围,笼络天下英才
9、1917年5月,俄国有108家工厂倒闭,共有工人8700人。6月有125家工厂倒闭,共有工人38455人。7月,有206家工厂倒闭,共有工人47750人;65个省中有43个省都发生了农民暴动。由此可得出的事实是
A.经济困难催化了十月革命
B.专制统治已难以继续维系
C.民主革命的时机已经成熟
D.建立工农联盟有其必然性
10、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教授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的发展“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东亚发展过程中)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材料表明
A.儒家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
B.东亚发展既吸取西方文明,又继承儒家文化
C.西方发展模式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
D.儒家学说难以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融合
11、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政治清明
C.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
D.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工作效率提高
12、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下列选项中准确描述幕府统治特点的是( )
A.天皇为首的朝廷掌握国家实权
B.幕府是名义上的最高国家政权机关
C.模仿隋唐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D.采用庄园制和武士集团的统治形式
1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
A.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
C.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
D.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
14、以下表格中,史实与结论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史实 | 结论 |
A | 1980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 |
B | 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中国义务教育体系形成 |
C | 2001年中国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 中国拓宽与发达国家的合作 |
D | 至2020年年底,在现行贫困标准下,我国贫困发生率降至为零 | 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
A.A
B.B
C.C
D.D
15、辛亥革命的首要任务是( )
A.推翻清朝统治
B.成立中华民国
C.谋求民族独立
D.发展资本主义
16、明清时期,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是
A.内阁的出现
B.南书房的设立
C.宰相制度的废除
D.军机处的设置
17、某航海家在日志中写道:1492年8月3日早晨,我从(西班牙)帕罗斯出发,向西“前往位于大西洋上的加那利群岛,然后从那里出发前往印度。这次航海的任务是作为国王陛下的使节,完成国王陛下吩咐给我的任务,向彼岸的君主致以我们的问候。”该航海家
A.深信“地圆说”
B.途径了非洲最南端的海角
C.在东方实现了“黄金梦”
D.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18、历史上最早设县的是楚国和秦国。春秋后期各国县数骤增,到战国时期成为较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秦汉时期推行全国,达千余县之多。春秋至秦汉时期郡县制的变迁
A.加强了君主专制
B.拓展了中国疆域
C.推动了官僚政治
D.实现了国家统一
19、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30年代的农村革命与20世纪20年代的农民运动有所不同。30年代主要是在根据地进行“打土豪、分田地”,开展群众运动;20年代则是成立农民协会....
并配合北伐。这一变化折射出
A.中国革命性质逐渐转变
B.共产党在革命中的地位变化
C.中国革命形势不断高涨
D.农民问题是革命的中心问题
20、德国著名法学家叶林格说:“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文中的第三次征服是指
A.罗马法成为维系罗马帝国统治的工具
B.罗马法对后世各国影响深远
C.罗马法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体系
D.罗马法成为资本主义各国的立法规范
21、下表是毛泽东生平大事年表(1924-1930年),据表可以窥知( )
1924年 | 1月,参加中国国民党,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
1926年 | 5-9月,主持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任所长 |
1927年 | 7-9月,参加八七会议,并领导秋收起义 |
1928年 | 2月,建立中共最早的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
1930年 | 1月,写给林彪的回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A.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B.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C.革命统一战线由建立到破裂
D.毛泽东思想从萌芽到最终成熟
22、对比日本“大化改新”前后的统治结构示意图(大王后来改称“天皇”),可以看出“大化改新”后
A.政府机构更加精简
B.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建立
C.豪族地主转化为政府官僚
D.武士集团力量不断壮大
23、正式绘制于康熙年间的《皇舆全览图》是我国全国性实测地图的开端,这份地图不仅是当时亚洲最好的地图,也是全世界最好的一份地图。这反映了( )
A.边疆危机日趋严重
B.近代地理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国家组织力量强大
D.西学东渐推动欧洲测绘技术普及
24、史学家戴逸论述:“汉唐宋明均以关内富庶之区为立足点,北筑长城,抵拒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而康熙不同……不以长城为内外之界,而是平定青海,安抚西域,驻兵于乌里雅苏台和巴里坤、哈密一带。”对康熙皇帝上述作为的评价,正确的是
A.奠定了近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
B.为清兵南下统一中原扫清道路
C.放弃长城使北方地区战事频繁
D.大规模用兵导致清朝财力衰竭
25、_______民营手工业和______,是中国封建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三种经营形态
26、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君主处于“________”的地位。国家权力中心在________,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法律上赋予英王的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
27、________的实施,使受援国被纳入了美国的势力范围,成为美国的商品输出市场,不但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受到美国的控制。
28、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________和________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29、1917年________的爆发,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形成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的局面。
30、新文化运动提倡________,反对专制和愚昧
31、1955年新中国派代表参加________(这是以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会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成功召开,形成“万隆精神”。
32、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________、________为大宗。
33、从汉到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________,即不断削弱相权,强化皇权;二是________,即不断削弱地方权力,把地方权力收归中央。
34、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民政府开展“________”,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取得美国援助发动内战,不惜大肆出卖国家主权。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________》,美国取得了在华的政治、经济等特权。
35、国家的宏观调控结果是怎样的?
36、东非文明
(1)东非国家产生的时间和原因是什么?
(2)东非国家的经济发展的表现是怎样的?
37、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38、冷战的发展
39、二战后,欧洲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现在欧盟是目前世界经济中最为成功的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是国际经济格局中重要的一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欧洲一体化进程起步的原因是什么?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在欧共体成立后,为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建设,采取了哪三项重大举措?
(3)世纪交替之际欧洲一体化有了“新发展”,“新发展”是指什么?其性质如何?在何种条件下取得了发展?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欧洲一体化作用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