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1、图2是中国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新建工业分布示意图。这两幅图反映当时我国( )
A.工业的区域分布重心已经发生转移
B.致力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C.实行战略调整以应对严峻国际形势
D.调整工业布局以期推进西部大开发
2、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下列选项中准确描述幕府统治特点的是( )
A.天皇为首的朝廷掌握国家实权
B.幕府是名义上的最高国家政权机关
C.模仿隋唐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D.采用庄园制和武士集团的统治形式
3、观察如图,结合所学,下列对1893-1920年间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中国更深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获得较快发展
③西方国家对华进口总体呈下降趋势
④欧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持续增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从康熙朝开始,清廷建立了“密折奏事”的制度。到了雍正朝,更规定科道等官(中级官员)每天一人以密折轮流奏事,事无大小,都可照实奏告,即使没有什么事可说,也须说明为什么没有事可说。密折的内容主要是各地粮价、雨水、收成、民间舆论、官员的清贪。据此说明密折制度
A.降低了行政决策的效率
B.反映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突出
C.影响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D.益于皇帝治理国家决策的制定
5、南北朝时期的典籍记载了很多北方迁到南方的名士如王导、谢安等人的言行作派,及其受南人崇拜模仿的事例。细如服饰用具,琐至音容笑貌,都被人悉意效拟。南方上层人士改操中原洛阳之音,也成为南士标榜身份的一种方式。据此可知,当时
A.南北方的语言逐渐趋于统一
B.经济重心南移消弭文化差异
C.经济文化实力影响社会风尚
D.南方社会的包容性强于北方
6、明朝嘉靖年间,政府征发永顺、保靖、西阳等土司家族参与东南沿海抗倭战争;明末土司秦良玉也受命参与镇压张献忠农民起义“征贼”、“平叛”战争,冉氏土司将治下的重庆酉阳李溪官坝、铜鼓潭等称为“忠孝坝”,土司衙署称“忠孝堂”、“忠义堂”。这反映出当时
A.汉族与其它民族间的隔阂消除
B.儒家伦理治国思想的确立
C.国家认同的文化心理不断加强
D.朝廷注重提高土司的地位
7、观察下边示意图,A、B两处可填入的最合适内容是
A.东周、开放与融合
B.战国、分裂与融合
C.东周、分裂与融合
D.战国、开放与融合
8、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
A.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
C.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
D.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
9、下图为中国邮政于2019年12月20日 发行的《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纪念邮票1套3枚。二十年前,我国从哪国手中收回了澳门主权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英国
D.美国
10、以下表格中,史实与结论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史实 | 结论 |
A | 1980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 |
B | 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中国义务教育体系形成 |
C | 2001年中国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 中国拓宽与发达国家的合作 |
D | 至2020年年底,在现行贫困标准下,我国贫困发生率降至为零 | 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
A.A
B.B
C.C
D.D
11、《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表达了楚地人再少也要复仇的强烈愿望。陈胜起义建立的政权也以“张楚(张大楚国)”为号。这说明
A.楚国旧地对秦的统一缺乏认同感
B.秦并没有建立起全国郡县制管理
C.秦的暴政不是秦灭亡的根本原因
D.楚国旧地人民企图重新统一全国
12、“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史书记载反映的是下列哪个王朝的兴起
A.宋
B.元
C.明
D.清
13、据学者统计,从1912年到1936年,中国进口轻工业品下降的幅度约有3/4,从占进口总额的一半多,下降到只有14%。1926年,轻工业产品的出口则增加了一倍多。重工业产品主要是机器的进口,1912年占进口总额的13.7%,1936年则增至47%。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一战期间民族工业有了迅速的发展
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族工业仍有发展
C.抗战前轻工业产量得到迅速提升
D.我国已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14、自筹办北京冬奥会以来,我国完成了12个主竞赛场馆建设,并通过了国际冬季单项体育组织认证;京张高铁、京礼高速等基础设施投入运营;我国组建了场馆医疗救治团队,建立赛时交通运行指挥中心,积极推进氢燃料、5G通信、云转播、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示范应用,北京、张家口实现全部场馆绿色电网全覆盖。北京冬奥会的高效筹办主要得益于
A.“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B.冰雪运动的建设和推广
C.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
D.大力推行绿色经济模式
15、1913年,张謇出任农林、工商总长后总结自晚清兴办公司20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推原其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于是在他主持下,农工商部很快颁布了《矿业条例》《商人通律》《公司律》《关于利用外资振兴实业办法》等法律。张謇意在( )
A.加大经济统制的力度
B.完善近代法律体系
C.巩固北洋政府的统治
D.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16、商鞅主持变法使秦国由弱变强,但他自己却因变法而惨遭杀害。下列变法内容中,为他招来杀身之祸的是( )
A.“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B.“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C.“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D.“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17、《史记》载:武王灭商之后“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又“褒封神农之后于焦(今河南陕县),黄帝之后于祝(今山东禹城),帝尧之后于蓟(今北京),帝舜之后于陈(河南准阳),大禹之后于杞(河南杞县)”。此举旨在 ( )
A.强化对落后边缘地区控制
B.笼络监视殷商贵族
C.彰显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
D.弘扬儒家仁政思想
18、立春,是春天之始,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历代将立春作为重要节日加以庆祝。如隋代,每年立春前五日,在各州府大门外的东侧,造青牛两头及耕夫犁具。这说明统治者
A.鼓励商业发展
B.加强中央集权
C.重视农业生产
D.强化思想控制
19、1946—1948年,华北和东北解放区有200多万人参军;山东有约580多万人、冀中有480多万人随解放军出征,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救伤员。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
B.国民党反动派统治腐败
C.共产党善于革命的宣传
D.三大战役取得决定胜利
20、赫胥黎晚年出版的文集,其中第九卷是《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论文》。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节选自第九卷,在译文后面他添加了大量案语,表达自己的维新立场。1898年,《天演论》出版,产生巨大影响。该书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意义在于( )
A.睁眼看世界
B.宣传民主共和
C.思想启蒙
D.托古改制
21、下图为安徽蚌埠市境内的钓鱼台遗址发掘现场,遗址中出土了大量西周时期的陶制圈足豆、鬲、爵以及砺石、石锛等生活器具,还出土了青铜镞、石镞和陶制纺轮、网坠等,其中两枚西周时期的玉璧,给考古专家带来意外和惊喜。(据蚌埠新闻网2014年10月23日讯)蚌埠钓鱼台考古发掘印证了( )
A.淮河流域的文明历史悠久丰富
B.今蚌埠地区是西周的重要封国
C.西周时期蚌埠境内开始有人类居住
D.该地区在西周时期青铜制造很发达
22、公元前221年,秦结束分裂局面,实现统一。该时间可表述为
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3世纪早期
C.公元前2世纪末期
D.公元前3世纪末期
23、魏源在《道光洋艘征抚记》中记载,林则徐曾奏言:“自六月以来,各国洋船愤贸易为英人所阻,咸言英人若久不归,亦必回国各调兵船来与讲理……中国造船铸炮,至多不过三百万,即可师敌之长技以制敌。此时,但固守藩篱,即足使之自困。”由此可知,林则徐
A.奏言缓解了清廷当时困境
B.反思了当时中国近代化问题
C.认识到贸易逆差的危害性
D.已有“师夷制夷”的海防思想
24、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探索与实践。在百余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201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B.民族觉醒、民族复兴、民族独立
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复兴
D.民族复兴、民族觉醒、民族独立
25、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民政府开展“________”,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取得美国援助发动内战,不惜大肆出卖国家主权。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________》,美国取得了在华的政治、经济等特权。
26、铁犁牛耕 ______时期出现,________时期逐步推广
27、________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但不是世界走向多极化的根源,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局多极化。
28、________把读书、考试与作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既扩大统治基础又提高官民文化素质。
29、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________。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________。
30、1980年,国家正式将“出口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深圳、________、汕头、________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31、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来源分别是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 。
32、宋朝:实行________。其特点:进一步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却减弱了对皇权的约束;职权过于分散,导致________,出现了冗官局面。
33、在 时期,农业发达区已经采用了牛耕技术和铁质农具。
34、1917年4月列宁发表《________》,指出俄国的形势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和平的方式),但________标志着和平夺权幻想的破灭。
35、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的表现是什么?
36、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是什么?(从王室支持、航海经验和造船业发展等思考)
37、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和影响是怎样的的?
38、美国南北战争
(1)美国南北战争是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2)美国南北战争过程是怎样的?
(3)美国南北战争影响是怎样的?
39、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的代表人物、主张和结果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