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小说,尤其是整本名著,我有自己的好方法: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2、将学过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沧海一( ) ( )高( )下 ( )露无遗 气( )山河
( )首( )胸 ( )然有序 烟雾( )绕 ( )然不同
(1)人们_______地走进了电影院,没有任何拥挤的现象。
(2)他们虽然出身于相似的家庭环境,但是性格却_______。
(3)五位壮士完成任务之后,带着胜利的喜悦,_______,相继跳崖。
3、阅读积累
(1)《书湖阴先生壁》中描绘山水美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南春》中“_____________ ,水村山郭酒旗风。”写出了江南的广阔和春意盎然。“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_ 。”诗人慨叹南朝的覆灭,流露出兴亡之感。
(3)《浪淘沙》中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出黄河磅礴气势的诗句是:“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五行: ____、木、水、____、土。
五谷:稻、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音:宫、商、角、________ 、__________。
五彩:黄、青、________ 、白、_________ 。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雷打________ ________苦辣 ________凛凛
5、课文回眸
1.《詹天佑》一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他根据居庸关、八达岭不同的山势创造性地设计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施工方法。
2.“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_______________。” 《唯一的听众》
3.“地球,这位___________,这个___________,是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一个地球》
4.《穷人》一文的作者是俄国作家___________________,课文写了桑娜和丈夫在邻居西蒙死后收养两个孩子的事,反映了穷人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品质。
6、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1】对古诗描写的时节,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早春 B.暮春 C.夏季 D.秋季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两句交代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以“热闹”的环境来反衬雨夜的“寂静”。
B.第三句点题,“有约”点出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等待时间之久。
C.第四句运用细节描写,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了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
【3】诗中的“__”字,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_”字,把诗人约客久等不至,内心十分焦躁的心境刻画得极为生动。
7、阅读理解。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把诗句补写完整。
【2】这两首诗的内容都写了:______,_______却不一样。选文《宿建德江》表达了诗人____,选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的是__________的景色。
8、赏析古诗
示 儿
(宋)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悲伤的是什么?他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我学:要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首先要把诗歌读懂,然后抓住诗句的关键词进行体会,如本诗我们可以抓住“悲”“九州同”进行分析。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鲁滨逊漂流记》中的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我的这些想法实在大大冤枉了这个可怜的老实人。为此,我后来对他感到十分歉意。其实,他和从前一样,既忠实,又感恩,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事情上去。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他既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又是一位知恩图报的朋友。
【1】“这个可怜的老实人”是指______,他感恩“我”的原因是________
【2】小逊同学整理了《鲁滨逊漂流记》的情节,请帮他找出不是该书内容的一项( )
A.遇到风暴触礁,漂流到孤岛上。
B.发现一群野人曾来岛上举行过人肉宴。
C.船搁浅,遇到土著人的攻击。
D.帮助船长制服叛乱的水手,夺回船只。
10、阅读天地
火星
①火星是一颗最具传奇色彩的行星,有着许多令人神往的故事。然而,真正的火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美好。
②在干燥的火星表面上,遍地都是红色的土壤和岩石,满目苍凉,是赤色的不毛之地。大气中的微尘使天空呈现橙红色。火星的红色之谜一直困扰着人们,通过对火星泥土的分析,我们知道原来火星土壤中含有大量氧化铁,由于长期受紫外线的照射,铁就生成了一层红色和黄色的氧化物。夸张地说,整个火星就像是个生了锈的世界。
③火星上另一个奇异特征便是每年都要刮起一次让人难以想象的特大风暴,风速之大是无法形容的。地球上的大台风,风速是每秒60多米,而火星上的风速竟高达每秒180多米。大风暴有时可以席卷整个星球。1971年,当美国“水手9号”火星探测器刚刚走了一半的路程时,就遇到了麻烦,整个火星被一场大沙暴所包围,火星表面70——80千米的高空被尘埃笼罩,白茫茫的一片,根本无法观测。这场特大沙暴竟连续不断地刮了半年时间才渐渐平息下来,火星开始露出了它的本来面目。
④现在,人类希望征服这个生锈的球体,虽然这里几乎没有氧气,而且温度极低,沙暴猛烈。即便如此,人类依然想要把它变成一个像伊甸园那样的花果园。
【1】请概括说说选文第②段主要介绍了火星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自然段中划线句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自然段中加点的“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这是一本发黄的日记。它的主人是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研究员、动物学家施密特博士。日记没有记完,它最末的一页上写着:
“体温很快到三十九度五。”
“胃剧痛。”
“燥热、耳鸣、睁开眼时眼皮疼……”
“四小时了,我的伤口、鼻、嘴开始出血……”
笔迹,越往下越不规整,一个个字母歪歪扭扭、颤颤巍巍。可以看出,这是由一个正在(剧烈 热烈)颤抖的人书写下来的。
原来,那一天下班后,施密特仍兴致勃勃地留在实验室里,观察一条南美洲毒蛇。一不小心,毒蛇猛地从玻璃缸里伸出头来咬了一下他的手指。不好!施密特迅速地将它关回去,然后急忙挤出伤口内的败血。头晕眼花的他,想打电话通知医院,偏偏室内的电话刚坏,别的办公室都锁了门,而此时再要走到大楼外面的警卫室打电话显然已经体力不支。呼天天不应,唤地地不灵。施密特斜靠在座椅上,只能长叹一声。
蓦地,从幼年起始的求学、投考、从师、做动物解剖、写学术论文……一幕幕情景交替在脑海中快速(闪现 凸现)。“难道我的科研生涯就此结束了?难道我就这样坐以待毙?”这位知道死神已经叩门的67岁的科学家痛苦地思索着。突然,一个念头(突现 浮现)出来了:还可以再作一番贡献。记录自己垂死时的感觉,这是一个中毒者临死前的不可多得的自我记录,对后人一定有研究价值。他顶住了,支撑着,记录下去。周围是静静的夜,许多人该是进入梦乡的时候了,谁都不知道在博物馆大楼深处的这个房间里正进行着一场特殊的搏斗。在被毒蛇咬伤五小时之后,施密特因脑溢血与世长辞。日记的最后一段记录是:“血从鼻子和嘴里流淌出来,疼痛消失了,软弱无力,我想开始脑充血了。”
一个有志者总是为着自己献身的事业(坚持不懈 坚贞不屈)地奋斗。你看,即使死神在叩门的时候,他还不撒手,不畏惧,非得留下最后一道刻痕不可!
(有删改)
【1】用“√”选择文中括号内合适的词。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不可多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本文加一个恰当的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波浪线的“不规整”,具体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文中的两个词语)
【5】文中画横线的“一场特殊的搏斗”是指____________;说它“特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6】本文赞颂了科学家施密特怎样的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比较阅读,回答问题。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长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浪淘沙
八月涛声吼地来,
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
卷起沙堆似雪堆。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是写______(江)大潮的,描写了______的景象。
【2】文中的浪淘沙这首诗是______(时代)______(作者)写的。这首诗和这篇课文都描写了_________
【3】这段文中与“八月涛声吼地来”描写内容相似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把文中与诗句“头高数丈触山回”描写景象相似的一句用“____”画出来,并结合画出的语句翻译这句诗__________________。
13、窑洞里的读书人
1969年1月,不满16岁的习近平赴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村插队。梁家河村村民王宪平说:“当时我们村里人去把他的行李拉回来。有一个箱子很重,那时候也不知道是习近平的,后来才知道他那个箱子里装的全是书。”
从此,七年的日日夜夜,梁家河村多了一个秉烛夜读的身影。
提起习近平的插队生涯,梁家河村村民武晖颇有感触:“你问我们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习近平插队期间最爱好什么?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习近平最爱看书。”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回到梁家河,他特意在一座山坡上驻足,追忆当年在山峁上读书的场景:“当时就把羊图在一个山峁儿上,然后我就坐在那儿看书、冥想了。”
“出门的时候怀里揣一本书,我那时候揣字典,《成语词典》《简明哲学词典》,背一个词的意思就去锄地,再找休息的时候再背一个词。”习近平这样描述自己曾经手不释卷。
曾任延川县通讯组组长的曹谷溪回忆,“近平的房东曾经跟我说,每天早上起来,近平的脸鼻孔都是黑的.眼眶是黑的,被煤油灯的烟熏黑了。”
“那个时候到处找书,到处看书,‘一物不知深以为耻’,当时提出了这样一个自我要求。”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出了当年给自己制定的读书座右铭
书,还让习近平找到了自己的“文学青年”朋友圈。后来凭借《平凡的世界》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陕北作家路遥,当年曾是习近平的书友。
见证了习近平与路遥书友情谊的曹谷溪说,“路遥和北京知青的交往很多,他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一种新的闪光的东西。近平不爱说话,路遥也不爱说话,他俩有话说,都是爱好文学的青年,文学青年准确一点,有文学情结的青年。读书的问题的交流,对一些时政的看法,国家民族前途的事情都谈。他们有共同的语言,所以彻夜长谈。”
梁家河村村民王宪平至今还保存着当年习近平送给他的笔记本和书。1971 年3月,作为村里爱读书的“文化人”,王宪平被招工到延川县工作,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2013年3月19日,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感慨道:“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已经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读各类书,我想,这是一个终身的爱好。”
【1】窑洞里的读书人指的是谁?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什么意思?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王宪平”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习近平爷爷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也许由于这里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过于狭小,连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也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宛若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 跌倒)下来;而月亮,从山顶上,顺着直立的深深谷壑,把它那(清冽 清澈)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下来。
【1】用“√”选出括号内恰当的词语。
【2】画“ ”的句子___ (是 不是)比喻句。
【3】这段话是按____顺序描写的。
【4】“连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的原因是( )
A. 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太狭小
B. 月亮出来得很晚
C. 天气状况不好,可能是阴天
【5】这段话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多选)
A. 赞美三峡秋天的美好风景
B. 热爱大自然或祖国山水
C. 对家乡的热爱
15、请写一句话,用上一个或者两个分号。
___________
16、母亲心疼地抱着小张,流着眼泪说:“不要再练了,我会一辈子陪着你。”(改为转述句)
_____
17、路边的小杨树在风中发出阵阵响声。(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
18、照例子,选择一个词语或自定词语,发挥想象,把一种情感写具体。
例句:(沉重的心情)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欣喜落狂、激动、沮丧、饿、愤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汤姆·索亚是美国圣彼德斯堡镇上一个淘气的机灵鬼。(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带着面具演出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的苹果。(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八儿对妈妈说:“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翻译成现代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自习课上,教室里十分安静。(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万花筒。
(1)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集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
(2)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
21、习作天地。
人生的道路上,酸甜苦辣我们都得经历。请把题目“我真 ”补充完整,可以填高兴、难过、烦恼、后悔……围绕题目选择一件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要求:语句通顺,字迹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