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谁读得准,写得好。
yōu jìng là zhú qín jiàn xiōng yǒng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阅读积累。
1.《伊索寓言》中有许多描写狐狸的故事,狐狸的特点各不相同。《狐狸和乌鸦》中的狐狸别有用心;《__________》中的狐狸奸诈狡猾;《___________》中的狐狸____________。
2.本学期,我从选读书目中选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本书,知道它们的主人公(或主要描述对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上合适的成语。
①小作者真是 _________,写出的文章构思 ____________,内容 _______________。
②音乐会上,既有_______________的流行音乐,也有_______________的世界名曲,一曲终了,_______________,令人回味无穷。
③这些冰雕艺术品太美了,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填空。
爱国之情是涌动在中华儿女血液中最真挚的感情。爱国名将邓世昌痛击日寇,他“捐躯赴国难,_________”的爱国精神令人动容;文学家鲁迅曾呼吁大众“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__________,________”;我们也要记得陆游的“位卑___________”,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祖国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5、我能给下面的词语写上恰当的解释。
逶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云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磅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泥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列诗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选自刘禹锡的《浪淘沙》)
【材料二】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选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材料三】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选自杜牧的《江南春》)
【材料四】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 。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补充【材料一、三、四】中空白处的诗句。
【2】中国北国的美,是恢宏庄重的,是大气磅礴的,是直击人心的;中国南方的美,是沁人心脾的,是温婉恬静的,是动人心弦的。请选择4则材料中2则,赏析诗人怎样抓住景物特点写出了南北风光的不同特色,表达出不同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
【3】1936年,红军准备东渡黄河对日军作战。期间,曾下过一场大雪,长城内外白雪皑皑,隆起的秦晋高原,冰封雪盖。天气严寒,连平日奔腾咆哮的黄河都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失去了往日的波涛。毛泽东见此情景,颇有感触,填写了这首词。请结合课本第二单元所学,评价一下领袖毛泽东。
__________________
【4】四则材料都用了一种共同的表达方式,即__________,请选择其中一则,具体说说这种表达方式的好处。并说说小学六年来你在学习古诗词中积累的2条经验。
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全诗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______________”是写实,“___________”是写虚。
【2】解释诗的前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的“东风”即是__________风。
【4】这首诗通过对春之景象的生动描写,表达出丰富的哲理。你从中领悟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江南春》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诗描绘江南春天之景,呈现出一派宁静、祥和氛围。
B.前两句诗中所选的景物色彩明朗绚丽,花鸟山水相互映衬。
C.后两句诗中的“烟雨”将前两句诗中的所有景象融化其中。
D.后两句诗中的“四百八十寺”为实指,强调庙宇数量之多。
9、我能读懂《匆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请你从修辞角度对文中划线句子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
(2)“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中“痕迹”指什么?从这两句话中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
(3)“赤裸裸地回去”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梅兰芳摔盆
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在台上擅长饰演旦角,也就是女性角色,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深受大众喜爱。可是,作名男性,要把握好女性角色的心理、表情,难度不小。
一次,为了表现一位女性吃惊的样子,梅兰芳一再思索,把女性吃惊的样子反复模仿了几遍,总觉得不够味儿。这天,一回到家里,梅兰芳趁正在整理衣服的妻子不注意,随手抄起一个瓷盆狠狠地往地上摔去。冷不防听到“咣当”一声巨响,妻子惊得身子一抖,大叫一声,手里的衣服也扔到了地上,半天才说出话来。妻子的这一吃惊的神情,梅兰芳看得清清楚楚。后来据此反复琢磨,巧妙地融进他的表演中,将人物演绎得更加活灵活现。
【1】用换词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活灵活现——_______
冷不防——_______
【2】京剧舞台上,角色的划分分为____________四大角色,其中梅兰芳擅长演的是________角。
【3】梅兰芳为了表现女性吃惊的样子做了一件什么事?他为什么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 )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 )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按原文填空。
【2】对于《月光曲》的内容,作者没有直接写,而是借皮鞋匠兄妹俩的______表达出来。文段中“____________”一词写出了波光的形态,“____________”一词写出了月光照射的范围。文中的省略号省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从美丽的画面、丰富的想象中,我们感受到贝多芬的音乐时而____________,时而____________,时而____________,时而____________,让我们不得不叹服贝多芬的高超技艺。
12、阅读训练。
听书
①“听书”,苏南俗语。这里的“书”指苏州评弹。评弹是评话和弹词的简称。
②书场一般开下午场和夜场两场。夜场书更受重视,总是演员的看家书目,场子里有提篮小卖,无非是西瓜子、南瓜子、花生米和五香豆之类的消闲小吃,我跟着大人去听书的本意就是为了这些小吃,后来耳濡目染,喜欢上了听书。
③起先,听唱是被迫的,后来居然就渐渐地听出些好处来了。蒋调的清雅,徐调的温软,琴调的潇洒,张调的激昂……到能接受弹唱的时候,我已经是个大孩子,再不好意思拉着大人的衣角进场听“白书”了,就有点尴尬。
④几个大孩子凑在一起量,想出了“派代表”的穷办法——每个人凑点钱,供一个人去听书,次日找个时间让他向大伙传达,派出的代表是我们中最能模仿说书人的,受此重托,竭力地绘声绘色,却远远没有原版的生动人,故事是有的,但听半天也“进不去”故事里。这是怎么啦?想想这个问题,多少使我悟出点艺术的真谛,说书人远远不只在讲故事,他们把难叙之事娓娓道来,把难状之物呈之目前,把难言之情诉出微妙,看似随口而出,其实句句都是有苦心的;有时细针密缝,有时一表千里,皆追求具体、生动、传神。这种追求是和小说一致的。那时候,我是非常钦佩那些评弹艺人的,惊讶于他们能凭一张嘴把故事说得悬念迭出引人人胜,把人物刻画得血肉丰满栩栩如生,把人情世事评点得练达洞明。在我少年的眼中,这些穿戴整齐温文尔雅、说古道今的说书先生是值得信赖、应当尊敬的。他们通过卓有成效的历史和道德知识的传播,在不经意间薪传着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这样的口头传播在乡村尤其重要,因为那时候的乡村比城里有着更多的文盲和准文盲,口头传播是他们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
⑤东园茶馆坐南朝北,书台背面是一排格子长窗,窗外便是练塘河。这就有了一种可能。总有泊在镇上过夜的船只的,快到开书时,我们几个就去说动一个船主,让他把船泊到东园那边去。这样,我们就能在船上听隔窗书了。听隔窗书不是全天候的,天凉,书场的窗子关起来,隔窗书就听不成了。天热,窗子开可,水上的蚊子多,得不停地和它们战斗。羊尖镇上有我的一个朋友叫李钟瑜,他们家和书场只隔一道墙,他可以睡在床上通过一个墙洞听书,真是美妙极了。房间在二楼,墙洞高踞于书场接近房梁的地方,书场老板是不会认真追究的。对这个宝贝墙洞,我只有羡慕的份,因为羊尖镇远在三十里之外。
⑥听隔窗书是难以过瘾的。总是有了阻隔,声音渺远飘忽,更重要的是看不见说书人,使评弹的魅力大为逊色。
⑦到了关键章回,我们只好老着脸皮混进场子去过把瘾了。书场是背靠着河的,而且书场还有一个“水后门”可以利用。卷起裤腿,沿着石驳岸蹚一段,就到了一个水栈(水后门),登上十几个石级,穿过厕所,再走一段小弄堂,就从侧门进入了书场。这时,书已开讲,一切都安定下来了。老听客是不会嫌我们的,因为他们小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他们的眼神里甚至还有些欣慰哩——有接班人确是值得欣慰的。
——作者:金曾豪,选自《蓝调江南》,有删改
【1】下列说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听“白书”指的是作者幼年时跟着大人进入书场,自己可以免费听书。
B.李钟瑜的事例体现了作者对其听书便利的羡慕与对自己的听书受限感到惋惜。
C.“这种追求是和小说一致的”,这里“这”指的是作者听故事的追求。
D.作者认为说书人值得信赖与尊敬,强调口头相传的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2】【多选题】第④段中,“故事是有的,但听半天也‘进不去’进不去故事里。”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_____
A.作为“代表”去听书的孩子年纪小,无法进去说书现场听书。
B.作为“代表”去听书的孩子模仿说书人没有原版精彩。
C.作者听着听着甚觉乏味,离开说书现场。
D.作为“代表”去听书的孩子没能领悟说书艺术的真谛。
【3】文中“我们”听书有好几种办法,请从第④—⑦段中概括出三种听书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⑦段中划线的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活中的艺术之美需要用心体会,打动你的也许是一段文字、几句歌词、一段旋律、一幅图画、一部影片……举例写写你欣赏过程中的感受或想象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老师把帽子拿给我,我知道我们要出去了,要到温暖的阳光中去。我们去到井边,有人吊水,我的老师把我的手放到水里。清凉的水涌到我的手上时,老师在我的手心中拼了“w-a-t-e-r” (水)这个字。开始她拼得慢,后来越拼越快,我的注意力全凝聚在她的手指上。 突然,我努力去回想一些模糊的事情,一种朦胧的印象……就在灵光一闪的当儿,我领悟了 w-a-t-e-r的手势指的正是那种奇妙的、清凉的、从我手上流过的东西。就是这个字唤醒了我的心灵,并使我的心灵得到了自由,因为这个字是活生生的。
1.为句中加线词找一个可以替代的词。
我的注意力全凝聚在她的手指上,,
“凝聚”可换为 。
2.用“清凉”一词修饰“水”好理解,而作者还用了“奇妙”一词修饰“水”,这是为什么呢?请谈谈你的理解。
3.沙利文老师用什么方法教会了作者“水”这个字?
4.谈谈学会“水”这个字对作者来说有什么意义,并在课文中画出写作者感受的句子。
5.这段话可分为三层,请用“||”在文中标出来。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田野中的哭声
东方欲晓,晨初露,我坐在田野里,同大自然倾心交谈。在那返璞归真、美不可言的时刻,正值人们或酣梦未醒,或睡眼蒙之胧之际,我在绿茵茵的草地
上,曲肱而枕,向我看到的一切探询什么是美的真谛,让眼前的一切告诉我,什么是真实的美。
当想象把我同人世隔绝开来,幻觉掲掉了遮蔽住我主观意识的物质破布时,我感到自己的灵魂在升华,致使我与大自然相亲相近,它为我阐释大自然的奥秘,让我通晓自然界万物的语言。
我正在此情此景中,一阵微风从树丛树叶间徐徐而来,它像一个贫苦无告的孤儿在长吁短叹。我问道:“习习的微风啊!你为什么叹息?”它答道:“炎炎烈日迫使我逃进了城里,可是在城里,我那纯洁的躯体却沾满了病菌,人类那有毒的气息也死缠着我不放。因此,我才这样忧伤。”
我回眸向万紫千红的花儿望去,只见它们簌簌滴下的不是露珠,而是泪水。我问道:“美丽的花儿啊,你们为什么要哭?”其中ー朵花儿抬起它那俏丽的脸,说:“我们哭,是因为人们将来到这里,掐断我们的粉颈,把我们带进城里。我们是自由的人,他们却要把我们像奴隶一样卖掉。晚上;我们蔫了,他们就会把我们丢进垃圾堆里去。人类残酷的手将使我们离开故土——田野,我们怎能不哭泣?”
过了一会儿,我听到溪水像失去儿子的母亲似的在号哭,于是我问道:“甘美的溪水呀,你为什么哭泣?”它答道:“因为我不得不流进城里,但在那里,人们却鄙视我,他们用萄酒代替我饮用,而用我去为他们洗涤污垢。不久,我这冰清玉洁的身体就会变成污泥浊水。我怎能不号哭?”
随后,我侧耳细听,又听到鸟儿仿佛号丧地在唱一道悲歌,我就问道:“漂亮的鸟儿呀!你们在为谁号丧唱挽歌?”ー只小鸟走近我,站在枝头上说:“人将带着一种该死的器具,像用刀割草似的把我们消灭掉。我们正在相互诀别,因为大家都不知道谁会幸免于难。我们走到哪里,死神就跟随到哪里,我们怎能不号丧唱挽歌呢?”
旭日从山后冉冉升起,为树丛戴上了一顶顶金冠,我不由得想:“人类为什么要破坏大自然创建的东西呢?”
【1】第2自然段中“遮蔽住我主观意识的物质破布”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自然段中,“此情此景”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自然创建的东西”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分别与谁进行了对话?对话的主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中的一些行为,你也可能每天在做。读过这篇文章后,你对自己的或你身边的一些行为会做一些改进吗?试举一两例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把下面两个句子用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①我们精心地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②地球会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_______________。
(2)仿写句子。
那票据好像黄叶跳着优美的舞蹈轻轻地落到地上。
________________。
16、 改成比喻句。
晨雾飘浮在黄海滩涂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缩句)
_________________
(2)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给句子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根据例句的提示,补写句子,写出对身边事物的感受。
例:我一直想养一只小狗,妈妈今天终于答应了。此时,路旁的花儿好像在对我微笑。
女足亚洲杯决赛中,中国女足在上半场0:2落后的情况下,毫不气馁,顽强拼搏,以3:2逆转韩国女足,时隔16年再夺亚洲冠军!_______________
(4)广泛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的关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难道不美丽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还算是个党员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还有比画眉鸟的叫声更好听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难道地球不可爱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我的家乡是湖北武汉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枫叶红透了。(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校不远处的书摊是我放学后流连忘返的地方。(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微风轻轻地吹着我的脸颊。(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忽然,雷阵雨来了,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像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比喻句补充完整)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那短暂的几秒钟,哪里容得了所有的学生都能跑出去?(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让他永生难忘!(将句子换一种说法,使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与表达。
题目:一次有趣的活动
要求:(1)写一次活动,要体现出“有趣”二字。
(2)注意要把活动的过程、场面写清楚,注意在写场面时,要点面结合,详略得当。还要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等进行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