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做题。
全神_____注 排山_____ 海 _____飘带舞 弄巧_________
沧海一_____ _____芳自赏 _____首挺胸 居高_________
(1) 再写一个和画“ ”词语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
(2) 以上词语中,形容极其渺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她本来有意露一手,慌忙间反倒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盐当糖撒了。 (选词填空)
2、填空
1.爸爸教育我读书的时候要专心致志,肯下苦功夫,这样的人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精妙,一字千金。我能想到的古训是:______________
2.老师经常教育我们年轻时要多读书,不然老了以后就会开始后悔。正所谓:______________
3.人总会死,但意义有所不同,张思德同志为人民利益而牺牲,正如司马迁说过:______________
4.写一句你喜欢的俗语或谚语:______________
5.哥哥提醒我要珍惜时间(写一句名言警句)
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_____)
2.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______)
3.五岭透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_____)(_____)
4.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_______)
4、请你比一比,再各组两个词。
缝( )( ) 削( )( ) 揭( )( )
篷( )( ) 稍( )( ) 歇( )( )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是按照“①接受任务→②_______→③引上绝路→④_______→⑤跳下悬崖”的顺序记叙的,其中②、_______、_______三部分是详写,这样安排文章的结构是为了表现五壮士______________的精神。
6、读下面的古诗,并完成填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诗题中“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这首诗写了____________的情境。
【2】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黑云/翻墨/未遮山
B.白雨/跳珠/乱入船
C.卷地风来/忽吹散
D.望/湖楼下/水如天
【4】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本诗是一首______(体裁),作者是______。
【2】下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逶迤:形容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B.金沙:指金沙县城。
C.云崖:像云彩一样美丽的山崖。
D.三军:这里指解放军。
【3】请你分析一下“金沙水拍云崖暖。”中“暖”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七律·长征·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解释词语
天翻地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句中的“霸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前四句着重于_________,后四句主要是___________,颈联是全诗的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
粽子里的乡愁
①异乡客地,愈是没有年节的气氛,愈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
②端午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时刻。想到她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子粽香了。“棕”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也有说“棕”和“宗”谐音,寓意“光宗耀祖”。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
③母亲的粽子,种类很多。莲子红枣粽只包少许几个。荤的豆沙粽肉粽、火腿粽可以供祖先,供过以后称为“子孙粽”。吃了将会保佑后代儿孙绵延。包得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和灰汤粽。一家人享受以外,还要布施乞丐。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准备一些,美其名曰“富贵粽”。
④我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那是用早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碱。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在灰汤中一段时间,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那股子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助于消化。过节时若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治疗法。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几十年来,一想起灰汤粽的香味,就神往童年与故乡的快乐时光。但在今天到哪里去找早稻草烧出灰来冲灰汤呢?
⑤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个是门庭若市。我帮着长工阿荣提着富贵粽,一个个地分,忙得不亦乐乎。乞丐常常高声地喊:“太太,高升点(意谓多给点)。明里去了暗里来,积福积德,保佑你大富大贵啊!”母亲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说:“大家有福,大家有福。”
⑥乞丐去后,我问母亲:“他们讨饭吃,有什么福呢?”母亲正色道:“不要这样讲,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福要靠自己修的。时时刻刻要存好心,要惜福最要紧。他们做乞丐的,并不是一个个都是好吃懒做的,有的是一时做错了事,败了家业。有的是上一代没积福,害了他们。你看那些孩子,跟着爹娘日晒夜露地讨饭,他们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过呢?”
⑦如今,每年的端午节来临时,我很少吃粽子,更无从吃到清香的灰汤粽。母亲细嫩的手艺和琐琐屑屑的事,都只能在不尽的怀念中追寻了。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灰汤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围绕“富贵粽”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下面句子的加点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个是门庭若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现代文阅读
良心
①父亲因腹痛难忍进医院急诊,B超显示是急性阑尾炎,肠腔上还有一个直径4厘米的不明包块,医生怀疑这个包块是癌。“如果在阑尾手术中病人因其他病灶的影响而死在手术台上,本院不承担医疗责任。同意的话,请你们在手术单上签字。”
②“你们”是指大哥和我。医生的话让大哥的脸“刷”地变白,手术单在他手中“噗噗”地抖动。他把目光投向我,突然的灾难让他的脸上充满同舟共济的企盼。他问,二子,你看呢?
③“签就签呗!”我漠然地说。甚至我还打了一个哈欠,不耐烦地说:“昨晚我打了通宵麻将,太困了,想早点回家,手术时你就一个人待在这儿吧!”
④我想,既然没有大祸临头的感觉,何必要虚张声势地悲伤。大哥最终还是忍住了愤怒,在手术单上赌博一样谨慎地写下自己的名字。
⑤我的冷血是存心的,因为我对父亲有着深深的不满。父亲原来是一名工人,45岁那年他病退回家,让与我同班读书的大哥辍学“顶替”。大哥比我大一岁,我俩的成绩不相上下,都是班上的尖子生。可那时家里穷,父亲怕我俩都考上又都读不“终局”,于是决定让大哥回来“顶替”。
⑥就这样,我和大哥开始了不同的人生。大哥进厂不久,厂里更新了机器设备,他的工作只是坐在电脑监控室里按电钮,轻松自在,养得白白胖胖,并按部就班地娶了妻,生了子,节假日一家三口共用一辆摩托车,像一串幸福的糖葫芦在大街小巷兜风,活得好不滋润。而我这个世纪末的大学生却赶上不包分配,在一个又一个人才市场里兜售了两年,赔尽了笑脸,仍然没能把自己推销出去,个中辛酸,一言难尽。正是我们兄弟俩截然不同的生活境况让我开始憎恨父亲,他明知我自幼体弱多病,为什么不以保险起见让我“顶替”呢?既然父亲把他的爱以最实惠的方式给了大哥一个人,那么就让大哥一个人来承担养老送终的义务吧!我虽然冷血却不矫情,言为心声是我最大的优点。所以我说要回家睡觉。
⑦“请你们帮着把病人抬上手术床。”医生对我们说。我只好跟着大哥来到父亲的病房。病床上的父亲已被自己的汗水淋湿,扭曲的表情昭示着体内的疼痛正像风暴一样肆虐。生命在这一刻显得无比脆弱,大哥的眼睛终于坚持不住漾出红红的雾气,这份柔情有悖于他一贯的钢铁个性。父亲瞬间明白了自己的病情,他忽然想起什么来,吃力地叮嘱大哥:“假如我万一就这么走了,你只能给我立一根孝子棒(我们的风俗,一个儿子立一根),写上你的名字……”
⑧“为什么?”大哥吃惊地问。我也对父亲的“遗言”感到不满。到死还在偏心眼儿,这不是变相地骂我不孝,不认我这个儿子吗!
⑨“因为二子是我捡来的孩子,我得把这个权利留给他的亲生父母,万一他们以后有机会相认,我可不能昧了良心……”父亲说着又把眼光移到我脸上,“二子到现在还没找到工作,我实在不放心。谁会料到大学生就业这么难。那时让他多读书,我是想不能亏待了人家的孩子……二子啊,你别怨爸,爸就这点儿能耐。往后,让大哥多照顾着点儿——大明,记着我的话,对弟弟要多帮衬,啊。”父亲艰难地说完这些,汗水已几乎将他淹没。他疼爱的目光久久地停在我脸上,眼眶里溢出浑浊的泪珠。而他对我二十多年的疼爱却得不到回报,他要把写有我的名字的孝子棒给别人——为了良心。
⑩我的身世让我震惊。我的狭隘让我羞愧。我的灵魂被父亲的良心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⑪我没有离开医院,直至手术结束。医生告诉我们,“不明包块”原来是肠腔积液,真是虚惊一场。
⑫而我,已学着乌鸦反哺的姿势,给父亲喂饭。我的良心会背负如山的父爱,走过今生。
【1】整个事件中“我”对父亲的思想感情发生怎样的变化,完成下列填空。
冷漠——( )——( )——感激
【2】选文第⑤⑥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选文⑦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⑨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怎样理解第⑩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以“良心”为题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地球自转一圈是23小时56分4秒,火星自转一圈是24小时37分;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有66度34分的倾角,而火星的倾角约66度1分,所以火星和地球昼夜长短相近,而且也有四季更替。更有趣的是,1877年,意大利的一位天文学家观察到火星表面有很多纵横的黑色线条,人们猜测这是火星人开挖的运河。人们还观察到火星表面的颜色随着季节而变化,有人认为这是火星表面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了颜色。
【1】文段是围绕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2】为了证明火星可能存在生命,作者说出了三个理由:
(1)_______;(2)______;(3)________。
12、阅读短文。
这个男孩
①坐了四个小时的长途,车子终于在高速休息区停了下来。
②我正准备吃饭,突然一个男孩不知从哪里跑了过来,猫着腰,一下子躲到我的桌子下,又时不时探出头来,朝我后面不停地张望。我正纳闷,就听到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有个粗重的声音夹杂着喘气声,朝这边喊道:“别躲了,都瞧见你啦。”
③小孩忙低下头,刻意掩饰行踪。
④“浑小子,看我不打死你。”男人越走越近,骂道,“赶紧给老子出来!”孩子一听,脸上没有显出害怕的神色,似乎思考些什么。男人可容不得他犹豫,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来,低身弯腰,想用蛮力把躲在下面的孩子拉出来。
⑤“有话好好说,可别伤到孩子!”我见状,出言劝阻男人。
⑥男人有点睡眼蒙眬的样子,没有理会我。
⑦“你给老子出来,我不打你。”男人对孩子说道。
⑧“说话算话,爸,动手打人是小狗。”孩子调皮地笑笑,从桌子下钻出来。
⑨原来是一家人,我终于明白他们的关系。
⑩“把钥匙还给我。”男人伸出大手。
⑪孩子小心地把钥匙递过来,带着些许不情愿。
⑫“还给你就还给你。不过,我现在又尿急了,得多上次厕所。你再等会儿啊。”
⑬说完,小孩不等父亲答应,飞也似的朝厕所方向跑去。
⑭“小孩子都这样,调皮,你可别气坏了。”我开玩笑地搭话。
⑮“唉,你不知道。”男人使劲叹了口气,答道,“这小子,鬼点子可多了,一路上折腾得我够呛。坐在我后边,不是唱歌,就是要讲故事给我听,一会儿把手机音量调到最大,一会儿又扮导航给我指路,吵得不行。刚才进站加完油他说肚子疼,要去上厕所,我便停在旁边等,等着等着我都迷迷糊糊睡着了,他都没回来。等我醒过来,发现半个小时过去了,吓了我一跳,再一瞧,车上的钥匙不知道被谁拔掉了……给我急的,再一瞧那小子在下边直乐,我就知道肯定是他搞的鬼……”从男人口中,我得知,他是个长途车司机,长年累月在路上跑,这次要送货进城,刚好儿子放假,就想着捎上孩子去亲戚家暂住两天。
⑯一根烟快抽完了,孩子还没有回来。男人急了,嘴上又开始骂骂咧咧,甩掉烟头,向着厕所疾步走去。谁知男人前脚刚走,小孩不知从何处冒了出来,胸前还抱着两罐红色的能提神的功能饮料。
⑰“叔叔,等下我爸回来,你跟他说我先回车那边了。”小孩礼貌地请我帮忙。我点下头,看了下不远处的大货车,嘱咐道:“乖点,别惹你爸生气啦。”
⑱“其实我是故意的!”孩子朝我挤了下眼,说,“他昨晚开了一夜车,我怕他疲劳开车不安全,才一路上故意气他,让他保持清醒。”我似乎有点明白了。
⑳我笑了,望着这个比实际年龄要成熟许多的孩子,转身一步一步走进阳光里。
【1】这个男孩为父亲做了哪些事?有目的地阅读相关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按顺序补充完整。
【2】我知道在读小说时要关注________、________,感受人物形象。结合小说中画横线的句子和加点的部分,体会这样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⑮自然段中爸爸眼中的儿子在“搞鬼”。如果后来爸爸知道真相,他心里又会怎么想这些搞鬼的事呢?请你根据这一自然段及全文内容展开联想,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的结尾如果改成“我笑了,望着这个比实际年龄要成熟许多的孩子,转身一步一步走进车里”好吗?请谈谈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乡村田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至先秦时代的( ),下至( )、( )、( )、( )、( )历代的( )和各种(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把第二自然段补充完整。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词语。
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
形容器物小巧玲珑,精致奇妙。( )
形容珍贵难得的宝物。( )
3.第一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圆明园在园林建筑上的三个特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 )句,起( )作用。
5.这两个自然段主要写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因此朗读时应体现( )、( )之情,语气( )、( ),语速宜( ),娓娓到来。作者之所以这样写是为了( )。
14、阅读材料。
不贪财的小偷
(美)艾萨·贝思克
我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要把我送来参加这个农场夏令营。我承认,我从未到过这样大型的农场,也没有见过这么多的农作物……可是,这里并不如我想象中好玩。尤其是当农场主肖恩大叔宣布,我们第一天的任务是帮他摘棉花时,所有人都流露出一丝不满的表情,剩下的全是不屑。
一大早,肖恩大叔就给我们分配了任务,每人摘10磅棉花。天哪!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天气很热,只是站在那里就难以忍受。况且,要让我们一直弯下腰或者跪下来摘棉花,这简直是一种折磨。
分配完任务后,肖恩大叔严肃地说:“我需要提醒一点,你们要提防小偷,他会偷走你们最宝贵的东西。”
我们看了下四周,又看了看彼此,并没有发现可疑之人。但每个人还是把自己的贵重物品放在了肖恩大叔提供的保险箱里。肖恩大叔走后,我们也悄悄地回到了宿舍。我们无所事事地在宿舍里度过了一天,听歌、玩游戏,或者干脆睡觉。虽然无聊,但比在棉花田里舒服得多。
肖恩大叔一整天都没有出现,直到第二个清晨,肖恩大叔来到宿舍把我们叫醒。他的表情看起来很 :“小伙子们,我不得不说,你们最宝贵的东西已经被偷走了。”
什么?这不可能!我们确定,昨天一天,没有任何人进入我们的宿舍,更不可能偷走我们的任何东西。
肖恩大叔摇了摇头:“他穿着隐身衣,悄悄地进入每个房间,从你们每个人身边走过,然后拿走了你们最宝贵的东西。”
听到肖恩大叔的话,每个人都迅速检查了自己的保险箱,手机、现金……所有东西都在里面,一样不少。
“不,小伙子们。”肖恩大叔摆摆手说,“他并不是一个贪财的小偷,他对你们的任何物品都不感兴趣。”
“可是我们什么都没有少呀!”我忍不住说。
肖恩大叔看着我们每个人,认真地说:“不,你们少了你们生命中宝贵的一天。这个小偷无时不在,随时打算偷走你们的时间,如果你们无所事事的话。但是,他没能偷走我的时间,因为我的时间留在了那里。”肖恩大叔指着门口,那里放着他昨天摘下来的20磅棉花。
来这里之前,我不知道有什么东西是值得珍惜的。但现在,我知道了。是的,那就是时间。即使你什么都没有少,只要你一无所获,你就已经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
(选自《意林·少年版》2021年第23期)
【1】文中“最宝贵的东西”指的是哪一项?( )
A.手机
B.现金
C.保险箱
D.时间
【2】第二自然段中,“我”认为“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以下不是其中原因的是哪一项?( )
A.要提防小偷
B.天气很热
C.弯腰摘棉花
D.跪下摘棉花
【3】填入第五自然段“ ”上的词语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
A.慎重
B.郑重
C.凝重
D.器重
【4】第一自然段“所有人都流露出一丝不满的表情,剩下的全是不屑。”下文中我们的行为与之相呼应是哪一项?( )
A.把贵重物品放在了保险箱里
B.无所事事地在宿舍里度过了一天
C.在棉花田里舒服度过
D.不相信最宝贵的东西被偷走
【5】文章以“不贪财的小偷”为题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
【6】父亲为什么要把“我”送来这个农场参加夏令营?请结合文本说一说原因。
________________
【7】“即使你什么都没有少,只要你一无所获,你就已经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从这句话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
15、句子加工厂。
(1)孩子们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孩子们在家中能照样有声有色地玩耍。(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邱少云牺牲自己。邱少云绝不暴露目标。(加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你体会以下句子的特点,照样子写一句。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地球之外还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1)我一看到好美丽的剪纸。我的脑海中就会想起慈祥的姥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种境界使人惊叹。这种境界叫人舒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霍金的魅力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霍金的魅力在于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以前在困难的时候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他认为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她非常着急。
改为比喻句:
2.语文课上,彭万里总是首先第一个举手回答问题。
修改病句:
21、书面表达
想一想:桑娜收养西蒙的孩子以后,他们家里的生活会如何呢?这两个孩子在他们家里生活得如何呢?请你展开想象,续写《穷人》,题目自拟,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