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句子。
轻歌(_______) (_______)绕梁 一望(_______) (_______)钉(______)铁
(_______)无遗 忘乎(_______) 汹涌(_______) 自(_______)自(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浪淘沙(其一)》一诗中,描写黄河万里奔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书湖阴先生壁》一诗中,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生动地描绘了江南美丽的田园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______。(《宿建德江》)
3、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咔嚓( ) 鸿鹄( ) 婆娑( ) 狞笑( ) 焖饭( )
fù( )盖 zāo( )糕 依wēi( ) 徘huái( ) biān( )策
4、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情境,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 )至如归 光明磊( ) 回( )无穷
①但清炒小螺丝,印象却特别深刻,真是( ),随时想起还会馋涎欲滴。
②客人一走进大门,扑鼻的是一阵幽香,入目的是绿蜡似的叶子和红霞或白雪似的花朵,立刻就感觉到仿佛走进了自己的家门,大有( )之感了。
5、读拼音,写汉字。
jiàn yōnɡ qiào tǎnɡ
(______)赏 (_______)肿 (______)门 (________)若
6、阅读长廊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 。
, 。
【1】诗中与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 诗句补充完整。
【3】从所填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兵的心情是( )
A. 悲哀、凄凉 B. 愉快 C. 无奈、无措
7、阅读理解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理解下列字词。
坚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竹石》的作者是________朝被称为“________”之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把第一句诗中的“咬”换成“站”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的意思,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一读,仔细体会“知音”的深意。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记载,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锺子期。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 摔掉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1】在这首短歌中,和“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意思一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短歌中最能直接表达伯牙痛失知音后的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霍金的脸上却依然充满恬静的微笑,他用还能活动的手指,艰难地叩击键盘,于是,随着合成器的标准伦敦音,宽大的投影屏上缓慢而醒目地显示出如下一段文字: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
我的大脑还能思维;
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
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
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心灵震颤之余,掌声雷动。人们纷纷拥向台前,簇拥着这位非凡的科学家,向他表示由衷的敬意。
【1】给这段文字加一个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霍金的脸上却依然充满恬静的微笑。”说一说霍金此时在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叩击”改为“敲击”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选文,我感到霍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5】像霍金这样身残志坚的人,你还知道哪些?请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童年的馒头
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那时候,我在上小学。6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一人拉扯着我和妹妹起早摸黑挣工分。(A)家里的日子清贫得像一串干枯的空笼花。
有一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给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馒头。开完典礼,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回家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皮也发出咕咕的叫声。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个。(B)三两口下去,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口水和肚子故技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干脆,把娘那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娘平时不是把麦粑(bā)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糊糊吗?娘说过,她不喜欢粑呀!……等我回到家时,手中的荷叶里空空的,连馒头屑也不见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娘笑笑,没吭声。
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大声地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你看我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家来了!”
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来了!你看嘛——”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二丫娘看看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拾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哇”的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1.选用下面合适的成语,准确概括文中画线的内容。
一尘不染 一贫如洗 狼吞虎咽 狼狈不堪
(A)处: (B)处:
2.读短文,感受“我”心理变化的原因。
(1)“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那是因为 。
(2)“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哇’的一声哭了。”那是因为 。
3.用“ ”在文中画出三句描写母亲神情变化的语句。
4.在下面句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或句。
(1)“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我”心中充满了对母亲的
和对自己行为的 。
(2)读了短文,你想对文中的“母亲”说: ;想对文中的“我”说: 。
11、阅读平台
春(节选)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báo bó )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bàn bàng )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yùn hūn )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cēng chēng )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用“ √ ”标出带点字正确的读音
【2】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稀稀疏疏———(_________) 安静———(________)
【3】认真阅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按要求做题
(1)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像……像……像……”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美国新泽西州郊外的一幢白色的房子里,每天黄昏,她总是百无聊赖地站在窗前眺望远方。四周一片寂静,只有棕色的山峦映衬着暗蓝的天。屋里响着的中国古典音乐,如流水般淌如她的心里。她预感今晚又将梦见中国。自从移居美国后,晚上做梦常常回到故乡,和父母、朋友们在一起。这样多少可以缓解思乡的情绪。
夜幕降临时,先生问她今晚吃什么,她决定自己动手做。她实在厌倦了那些美国的食物:牛排、猪排、火鸡和厚厚的番茄酱……
她总算是幸运的。她在美国的家舒适宽敞,上下三层,屋外有开阔的阳台,花园里她先生亲手栽种的苹果树和樱桃树,环绕在碧蓝的游泳池旁。那是一个美国人一生的梦想和奋斗的目标。
虽然如此,她还是想念中国,还是想回到故乡去。
(1)本文表现的是 之情,文中的“她”寄情于 和 。
(2)据上下文提供的语境,解释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①屋里响着的中国古典音乐,如流水般淌入她的心里。
②她总算是幸运的……
(3)本文采用 人称叙述,具有 、 的特点。
13、阅读《你是老师“亲爱的”》,完成练习。
你是老师“亲爱的”
七年级时,年过四十的韩老师教儿子的语文课,也是班主任。
一天放学回家后,儿子一脸潮红。才开学没几天,难道就又犯错挨训啦?赶紧问儿子。儿子迟疑地将一个簇新的语文家庭作业本,递给了我。打开一看,才刚做一页,和以往一样,字迹潦草,一看就是不用心的样子。作业后面,是一句红笔写的评语,“亲爱的,你的作业本,能不能像你人一样,长得一样清秀、干净、帅气呢?”一句“亲爱的”,把我吓了一跳,说实话,这还是我第一次看到老师用这样的称呼,写这样的评语。我看看红字,又看看儿子,儿子低着头,显然还没有从这句评语中缓过神来。儿子接过作业本,回自己的房间去了。那天,儿子一直在自己的房间里,写作业。晚上,儿子照例让我在作业本上签名,我惊讶地发现,儿子的作业本,第一次写得这么工整,几处写错的地方,都是用橡皮小心翼翼地擦拭干净,才重新写上的。
这个变化,完全出乎我的预料。儿子从小就是个小马虎,几乎每个老师都批评过他,我甚至为此骂过他,揍过他,都没有什么效果。那天的作业后面,韩老师的评语是这样的,“亲爱的,你今天的作业本,就像雨后的田野一样清爽,我喜欢!”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儿子慢慢喜欢上了语文,他对韩老师的好感也与日俱增。每次语文作业本一发到手,他就会迫不及待地打开,想看看韩老师对他昨天的作业,以及今天的表现写的评语。
“亲爱的,你忘记订正了。”“亲爱的,你这个解题方法很好,连老师一开始都没想到呢。”“亲爱的,今天的班会上,你怎么没有发言呢,男子汉,要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哦。”……通过这些评语,我看到了儿子的变化。想象着戴着近一千度近视镜片的韩老师,埋头在一本本作业本上批改,认真地写着评语,我的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亲爱的”,这是韩老师的标志性称呼。儿子说,他和班里的同学一样,习惯而且喜欢上了韩老师的称呼和评语,曾经很害怕也很讨厌老师的红笔,现在,韩老师的红笔评语,让他感到很温暖,像火一样。
毕业典礼那天,韩老师给了每个孩子一个最热烈的拥抱。我站在家长群,注视着这一切。那天,我也给了儿子一个长长的拥抱,那是儿子长得快和我一样高以来,我第一次拥抱他,很温暖。(有删改)
【1】选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儿子对待学习的态度发生了改变,由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
【2】联系文章内容,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亲爱的,你今天的作业本,就像雨后的田野一样清爽,我喜欢!”文中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在,韩老师的红笔评语,让他感到很温暖,像火一样。”“那是儿子长得快和我一样高以来,我第一次拥抱他,很温暖。”前一句的“温暖”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一句的“温暖”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3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站在家长群中,注视着这一切”,“我”此刻在想什么?请联系全文和此时情境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同学们关于“老师批评学生是婉转指出还是直接批评”展开辩论,联系文章内容,说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好的故事(选段)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
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色的碎影。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1】这篇课文选自散文诗集________,《好的故事》实际上是作者的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_________。课外你读过他的文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划线的句子是景物描写,与你平时遇到的写景的句子有什么不同?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是否重视课外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修改)
16、按要求写句子。
1.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
改为“把”字句: 。
2.这些话使我感到十分沮丧。
改为反问句: 。
3.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仿写一句话: 。
17、按要求写句子。
(1)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一诗中,描绘出一幅“走马传烛图”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2)《石灰吟》诗中表达了诗人以身报国、清白正直的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竹石》诗中表达了诗人刚正不阿的高尚情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4)你的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好好学习,虚度光明,你想用《长歌行》中的诗句劝他:______,______!
(5)鲁滨逊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这紧急关头,董存瑞只得用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学着用下面句子的表达手法,写一写你想象中的“风、雨、电”的样子。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19、燕子从湖面掠过。(扩句,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面句子改成用把字的句子。
①一座堤坝被汹涌的洪水冲垮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雨水淋湿了小菲的衣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一件让我 事。(要求:请你从生活中选择一件令你高兴(或悔恨、羞愧、烦恼、悲伤、难忘等的事写下来。内容要真实,主要部分要写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