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太原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十几年前写给旧友的信还压在箱底,可惜当时山水阻隔,无法送达,朋友至今也不能领会我的雅意,令人唏嘘感叹。

    B. 令嫒知书达理,聪明颖悟,好学上进,现在又秉承父志,走上了研究金文的道路,实在是令人羡慕,可喜可贺!

    C. 笔者仅是谈一谈自己的浅知拙见,当然,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需要我解答的,我也会倾其所有,不吝赐教的。

    D. 听说那位同学家庭困难,却积极乐观,刻苦学习,成绩优异,大家都表示愿意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鼎力相助。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句读者

    B.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于身也,则耻师焉

    D.既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 3、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C.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4、“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网络词语“刷朋友圈”表达的其实是“看朋友圈”的意思,“刷”这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看”的动作,加大了表达的趣味性。

    B.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将《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这标志着“南京1937”真正成为人类记忆的一部分。

    C.交通部发布了《驾驶员素质教育大纲》督促驾驶员牢记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和提前预防,以保证平安出行。

    D.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在借鉴西方城市规划经验的基础上,城乡封闭住宅小区的内部道路被要求逐步对外开放。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它当然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情结合。如果片面追求自然,花、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感动不了自己,更感动不了别人。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四句诗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象,却使人深深体会诗人深厚的友情。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诗画有了意境,就有了灵魂。

    山水画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达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写景就是为了写情,这一点,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是很明确的。无论写诗还是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毛泽东《沁园春》开头两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高度境界。山水画不强调“光”,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拿画松树来说,在山水画家看来,早晨八点钟或中午十二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画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一位画家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加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的、真挚的、朴素的感情,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达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愿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不会有意境的独创性。

    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但是有了意境还不够,还要有意匠;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匠的。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画家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

    (摘编自李可染《山水画的意境》,有删改)

    【1】下列关于山水画意境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画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深厚的思想情感,山水画如果没有了意境,也就没有了灵魂。

    B.意境在于有情趣有画意,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那些追求自然的画作说不上有意境,难以打动人。

    C.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源于画家对客观事物身临其境的长期观察和全面、深刻的认识。

    D.山水画创作中,画家表达自己亲身感受的愿望越是强烈,对所描绘的景物思想感情越是真挚、朴实,意境也就越是鲜明。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的是送别友人时的自然景象,没有直接抒写情感,而是情寓于景,读者能够体会诗人深厚的感情。

    B.齐白石对虾的神态和精神熟悉极了,虾才在他的笔下活起来,可见,画家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感悟越是深刻,画出的画越是传神。

    C.山水画画家并不注重表现“光”,而注重准确表现景物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木然地画画,客观景物就会成了标本。

    D.五代画家荆浩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有位画家写生十几天画了一百多张,可见,画作的数量影响着意境的创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优秀的诗人和画家都很明确写景就是为了写情这一关键,因此,创作时着力夸张渲染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太追求描摹景物的真实度。

    B.无论写诗还是作画,要创作出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作品,不能仅靠长期观察来反映现实,还应该站到高于现实的层面。

    C.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没有意境,画画时力量无处使,没有意匠,意境就会落空。因此,二者不可偏废。

    D.齐白石画画很讲究手段,杜甫作诗“语不惊人死不休”,可见,表现方法、手段对艺术家创造出感人至深的作品至关重要。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2)执手看泪眼,________________。(柳水《_________》)

    (3)姜夔《扬州慢》这首词下阙中运用了以乐景村哀情手法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名句默写(共6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描述周瑜轻松地指挥战争取得胜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卫风·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枯黄的桑叶来比女子憔悴的容颜。

    (3)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否定了生死等同的虚妄之说,这是作者超越了人生无常之痛的理性思考。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是但丁的名言。庄子在《逍遥游》中表达类似境界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宫殿、阁楼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3)“猿啼”是古诗文之常见意象,如郦道元《三峡》中引自渔歌的“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

  • 10、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①大自然的美有的是柔美,譬如,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写到的“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________”。

    ②大自然的美有的是壮美,譬如,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写到的“看________;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③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源的村民热情好客,在一定程度上则体现了社会的“和谐美”,譬如,“便要还家,____。村中闻有此人,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以“蓬”“雁”自比,暗写出诗人内心激愤和抑郁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虞美人》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在《师说》篇中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与《劝学》篇中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 12、补定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描写女主人公和氓青梅竹马的美好时光的句子是“ __________ ”。

    (2)《逍遥游》中用一种植物和一种动物形象说明生命须臾短暂的句子是“___________”。

    (3)欧阳修在《醉翁亭》中描写完两座山峰中间倾泻而下的酿泉之后,用“____________”两句指出这就是“醉翁亭也”。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外舅郭大夫①

    【宋】陈师道

    巴蜀通归使,妻孥且旧居。

    深知报消息,不忍问何如。

    身健何妨远,情亲未肯疏。

    功名欺老病,泪尽数行书。

    【注】①元丰七年五月,陈师道的岳父郭慨赴蜀任职,陈因家贫,无力赡养家室,所以妻子和三子女都随郭赴蜀。陈则留长安。此诗是分别后作。外舅:古代媳妇称公婆为“舅姑”,女婿称呼岳父为“外舅”。岳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首句说从演员的四川,回来一个带信的使者。一个“通”字,把“巴蜀”和“归使”串联起来,说明获知“巴蜀”之地妻子儿女消息的艰难。

    B. “妻孥且旧居”一句写妻子儿女仍在外家居住,这即使信使带来的消息,又是作者内心独白。

    C. 颔联中“深知”与“不忍”写作者明知道信使是报消息的,但又不忍心问,将作者想知道家人的消息但又害怕是坏消息的矛盾心理体现得淋漓尽致。

    D. 颈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距离遥远不算什么,亲情不会因此而生疏,关键是家人的身体要健康,这既是作者对妻儿的安慰,也是自我慰藉。

    E. 本诗含蓄委婉,慷慨悲壮,情真意切。首联情绪平静,颔联沉抑,颈联欢快,尾联感慨深沉,起伏跌宕,尽显真情之妙。

    2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①曹修古,字述之,建州建安人。进士起家,累迁秘书丞、同判饶州。宋绶荐其材,召还,以太常博士为监察御史。奏曰:“唐贞观中,尝下诏令致仕官班本品现任上,欲其知耻而勇退也。比有年余八十,尚任班行,心力既衰,官事何补?请下有司,敕文武官年及七十,上书自言,特与迁官致仕,仍从贞观旧制,即宿德勋贤,自如故事。”因著为令。

    ②修古尝偕三院御史十二人晨朝,将至朝堂,黄门二人行马不避,呵者止之,反为所詈,修古奏:“前史称,御史台尊则天子尊。故事,三院同行与知杂事同,今黄门侮慢若此,请付所司劾治。”帝闻,立命笞之。晏殊以击人折齿,修古奏:“殊身任辅弼,百僚所法,而忿躁亡大臣体。古者,三公不按吏,先朝陈恕于中书榜人,即时罢黜。请正典刑,以允公议。”

    ③久之,擢尚书刑部员外郎、知杂司事、权同判吏部流内铨。未逾月,会太后兄子刘从德死,录其姻戚至于厮役几八十人,龙图阁直学士马季良、集贤校理钱暖皆缘遗奏超授官秩,修古与杨偕、郭劝、段少连交章论列。太后怒下其章中书大臣请黜修古知衢州余以次贬太后以为责轻命皆削一官以修古为工部员外郎同判杭州。会赦复官,卒。既没,人多惜之。家贫,不能归葬,宾佐钱五十万。季女泣白其母曰:“奈何以是累吾先人也。”卒拒不纳。太后崩,帝思修古忠,特赠右谏议大夫,赐其家钱二十万。修古无子,以兄子觐为后,曹氏自修古以直谅闻,其女子亦能不累于利,世以是贤之。

    (节选自《宋史》)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后怒下其章/中书大臣请黜修古知衢州/余以次贬/太后以为责轻/命皆削一官/以修古为工部员外郎/同判杭州

    B.太后怒/下其章中书/大臣请黜修古知衢州/余以次贬/太后以为责轻/命皆削一官/以修古为工部员外郎/同判杭州

    C.太后怒下其章/中书大臣请黜修古知衢州/余以次贬/太后以为责轻/命皆削/一官以修古为工部员外郎/同判杭州

    D.太后怒/下其章中书/大臣请黜修古知衢州/余以次贬/太后以为责轻/命皆削/一官以修古为工部员外郎/同判杭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班行,朝班的行列,朝官的位次,泛指行辈、指朝官、朝廷等。班,朝官上朝。

    B.致仕,本指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C.笏,指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文中指一种竹制的刑具。

    D.赙,以财物助人办理丧事。文中说的是曹修古的幕宾佐吏凑钱为曹修古办丧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修古关心朝政,积极进言。当他看到有的官员八十多岁心力俱衰却依然在职,于是建议文武官员年七十岁应主动退休,概无例外,朝廷据此定为法令。

    B.曹修古恪尽职守,尽职尽贵。他身为监察御史,监察百官,整肃朝仪,不管是太监侮慢还是大臣失体,他都及时参奏,仗义执言,要求严惩以正典刑。

    C.曹修古不惧权贵,遇事敢言。太后侄儿刘从德死后,朝廷越级任用了一大批刘家亲戚乃至厮役,他极力反对,因此惹怒太后,被削官一级,外放地方。

    D.曹修古为官清廉,家无余财。在他死后,连扶灵枢回故乡安葬的费用都没有,还是他生前的部属和幕僚筹集五十万钱来资助他的家人,才办理了后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殊身任辅弼,百僚所法,而忿躁亡大臣体。

    (2)曹氏自修古以直谅闻,其女子亦能不累于利,世以是贤之。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朋友圈流传着一个“稻草定律”:路边的一根稻草如果没人理会,它永远只是一根稻草;但如果卖白菜的人用它捆绑白菜,它的价值就与白菜的价值一样,卖螃蟹的人拿它去捆绑螃蟹,它的价值就与螃蟹的价值一样了。人的价值有时也像一根稻草,与自身无关,就看与谁在一起。但也有人觉得“稻草定律”并非人生宝典,稻草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稻草,螃蟹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螃蟹,螃蟹的美味是稻草永远不会具有的。稻草不应通过攀附他人来提升自己的价值,稻草的价值在于它是稻米成长的母体,而它孕育的稻米的价值也是螃蟹所不具备的。

    要求:根据材料内容及范围,写一篇议论文;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