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俄直集贤院。以母忧去,终英宗世,召不起。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晚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忧”此指丁忧。古代官员在位期间父母去世,要辞官回乡为父母守制,是为“丁忧”。
C.“召”有征召、召唤、招致之意,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召来授予官职或另有调用。
D.参知政事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2、有学者认为,“君子”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因为君子有利人利天下、成人之美、周而不比、有礼知耻等内涵。下列各项中的“君子”没有这种内涵的一项是( )
A.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品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
B.(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C.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D.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稽(qǐ)首 剽(piáo)窃 扎(zā)辫子 度(duó)德量力
B.噱(xué)头 高涨(zhăng) 蒙(méng)蒙亮 悄(qiăo)然无声
C.牵累(lĕi) 筵(yán)席 脊(jǐ)椎骨 矢(shǐ)口否认
D.蹿红(cuān) 训诂(gŭ) 潜(qián)台词 钻(zuàn)木取火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这次大扫除中,班长首当其冲,第一个拿起铁锹开始铲草。
B.这场文艺演出十分精彩,台下观众都拍手称快。
C.孔乙己穷困不得志,却又“好喝懒做”,最终落得个马革裹尸的结局。
D.在迷人的天山牧场游目骋怀,我看到落日的余晖与碧绿的草原互相辉映,宛若一幅灿烂的油画。
5、午宴上,某中学生遇到父母的朋友劝酒,下列回应得体的一项是( )
A.下午还有两门课呢,别劝了,行不?
B.谢谢足下,家父从来不准许我喝酒。
C.不喝,不喝,中学生不是不能喝酒吗?
D.谢谢,我年龄还小,不能喝酒。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二 叔
宋显立
二叔是个木匠,做得一手好木匠活儿。
谁家粮食丰收了,没地儿装了,找二叔到家打个麦柜,箍个腰盆;哪家的闺女要出嫁了,请二叔到家做一套嫁妆;或是哪位老人年纪大了,请上二叔和几个木匠给老人收一副料,预备着……只要谁请到他,他一准儿去。他做出来的木活没话说,村里村外都竖大拇指。
我小时候,常常看二叔做木工活儿,他疾速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桠,直击那些厚厚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有力而不屈的穿梭,木屑纷落,他的刻刀细致而委婉地游弋……
可二叔一直娶不到媳妇儿。为啥?除了家里穷之外,关键二叔个子矮。三十来岁的人了,个头不到一米六,比我当时还矮一大截子呢。但臂膀是壮实的,一双粗糙的大手与身高极不成比例,倒是很有劲儿。做木活时,两手抓起刨子,几个来回,木头就开了花。
分家时分给他两间靠山根的土房子,阴暗潮湿,谁愿意嫁给他啊。
后来,倒也是天不绝人,二叔三十二上娶到了二婶。二婶模样很俊,瓜子脸,皮肤白净,辫子上扎着根红毛线绳,穿着花布的确良的衫子,就是一双大眼睛总是流漏出悲哀的神色。我记得结婚当天二婶还给我吃了两颗糖,家里来了几个亲戚邻居,放了一挂鞭炮,简单的吃了一顿擀面条,算是明了人,他们就那样结了婚。
有一天,二婶正在用簸箕簸黄豆,突然就倒在了地上,簸箕撂倒一边,黄豆撒了一地。只见她口吐白沫,脸色煞白,四肢抽搐,把我们吓得不敢到跟前去,还是有经验的邻居说二婶这是“羊羔疯”,一会儿就会好的。果不其然,半个小时后,二婶醒来了,就漫无目的地到处游走,还不时自言自语。
二叔知道后,也只是无奈地叹了口气。邻居说,让二叔带二婶到省城里瞧瞧病,说不准能看好,二叔问得人家不好意思:“你借给我钱?”结婚两年后,二婶生了个儿子,儿子倒也白净,就是瘦弱不堪。一家人脸上有了几分喜色,日子过得清贫,倒也顺畅。他们的儿子不知不觉就四岁了。腊月的一天,天阴沉沉的,冷的渗人,屋外飘起了鹅毛大雪。二叔早早的去给人家做木工活儿了。二婶在家带着儿子在炕头的火炉边烤火。谁知犯病了,滚到火炉里,醒来是身上已是血肉模糊,孩子只是站在一边,哭个不停。
春天刚冒出头,河边的柳树发了芽,河里的鸭子自在的漂浮在水面上,山上也青翠了,屋后的玉兰花开出大朵大朵白色的花。二婶死了。二叔一句话也不说,神情黯然,只是自顾忙着办理后事。
九十年代中期,木匠活已经不吃香了。自动化代替了手工制作,家家户户都在城里定制购买新式家具,二叔的活儿渐渐的少了。同村的木匠们纷纷转行,到城里学起了装潢,不到二年,就在村里盖起了二层小洋楼。二叔还是在他两间阴暗的土房子里坚持着他的木工活儿,像四五岁的孩子专心地搭着他的积木城堡。
一次暑假我回家,见到二叔耳朵上夹着一支铅笔,斧头在他手上上下翻舞,木屑四处飞溅。他在做小板凳。我就问:“二叔,你还在做木工啊?这板凳卖得好吗?”
“好个球,一年只能卖出去十来个,也不值钱。”
“二叔,你咋不去改行搞装潢啊?你有这么好的木工底子,肯定能挣到大钱。”我试着问他。
他没看我,抽了一口纸烟,慢慢的吐出烟雾。
“我不想去。”隔了半天,才缓缓的说了一句。
我就再不敢说啥了。
十多年过去了,村子里家家户户都盖起了小洋楼,二叔还住在那阴暗低矮的两间土房里。这房子被洋楼包围着,就像二叔站在高个子的人群中。二叔被包围着,吞噬着。
(选自《牛背梁》2015第二期)
【1】下列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交代了二叔是个好木匠,并且“做得一手好木匠活儿”,起到了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作用。
B.二婶因为患有“羊羔疯”,二叔才能够娶她,并且给他生了个儿子,她是为救跌在火炉里的儿子而死了。
C.文中的结尾部分写出了二叔的保守, 他是被城市化进程淘汰的一代人的代表。也反映出城市化对传统手工业的冲击。
D.小说中人物对话比重很大,不仅凸显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还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2】二叔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全文分析。
【3】文中划线的文字有何作用?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一文中,以桑树起兴,借桑树的茂盛喻女子青春年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奇特想象描写雪后美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云:“君子先择而后交。”可见古人在交友上的慎重。《陋室铭》中体现了陋室主人类似的择友观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手法,描写月光与竹柏的影子,想象清奇,趣味盎然。
(2)《庄子·逍遥游》中,以宋荣子为例,指出他能做到不介意世人的赞誉或指责的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
(3)《淮南子·原道训》中有“夫建钟鼓,列管弦”的记载,从此“管弦”作为乐器的泛称或音乐的代称,常出现在古代诗文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致。
(3)《曹刿论战》中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证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并不是起笔便开门见山地提出“十思”,而是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阐明了天下安定的基础。
(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晚秋时节江流及峰峦的壮美。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运用互文、比喻等手法来写自己从早到晚精勤修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柳宗元《种树郭囊驼传》中,官府对百姓在纺织上提出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以雪为喻描摹汹涌澎湃的波涛,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登高,常绘山水之景。黄庭坚《登快阁》“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出山水宁静澄澈的特点。
(2)贾谊的《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手法表述秦国没有任何耗费就让来犯的九国之师陷入困境。
(3)文人笔下的“门”时常是关闭的,别有意趣。《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如此,《客至》中“___________”亦如此。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壮士篇
(晋)张华
天地相震荡,回薄①不知穷。人物禀常格,有始必有终。
年时俯仰过,功名宜速崇。壮士怀愤激,安能守虚冲?
乘我大宛马,抚我繁弱弓②。长剑横九野,高冠拂玄穹。
慷慨成素霓③,啸咤起清风。震响骇八荒,奋威曜四戎。
濯鳞沧海畔,驰骋大漠中。独步圣明世,四海称英雄。
【注】①回薄:指天地生生息息,不停运动的过程。②繁弱弓:名为“繁弱”的大弓。③素霓:即白虹。据说荆轲刺秦王时,有白虹贯日。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八句中“守虚冲”三个字代表了一种老庄式恬淡无为的人生哲学,这是诗人所反对的。
B.“慷慨成素霓”一句暗用荆轲的典故,表达诗人奔赴战场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悲壮之情。
C.本诗语言注重铺排,“乘我大宛马”以下十句全为对偶,显示出乐府体诗歌的形式之美。
D.本诗侧重从人生意义、生命价值的角度表达情感,读来比较深切,更能予人们以激励。
【2】这首诗是张华诗歌当中为数不多的颇具“风云之气”的作品,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玄宗开元二年。旧制,雅俗之乐,皆求太常。上精晓音律更置左右教坊以教俗乐命范及为之使选伎女置宜春院给赐其家张廷珪袁楚客皆上疏以为上春秋鼎盛宜崇经术迩端士深以悦郑声好游猎为戒上虽不能用,咸嘉赏之。中宗以来,贵戚争营佛寺,奏度人为僧,兼以伪妄;富户强丁多削发以避徭役。姚崇上言:“但使苍生安乐,即是福身;何用妄度奸人,使坏正法!”上从之。丙寅,命有司沙汰天下僧尼,以伪妄还俗者万二千余人。薛王李业之舅王仙童,侵暴百姓,御史弹奏;业为之请,敕紫微、黄门覆按。姚崇、卢怀慎等奏:“仙童罪状明白,御史所言无所枉,不可纵舍。”上从之。由是贵戚束手。二月,丁未,敕:“自今所在毋得创建佛寺;旧寺颓坏应葺者,诣有司陈牒检视,然后听之。”闰月丙子,申王李成义请以其府录事为其府参军,上许之。姚崇、卢怀慎上言,“臣窃以量材授官,当归有司;若缘亲故之恩,得以官爵为惠,踵习近事,实紊纪纲。”事遂寝。由是请谒不行。或告太子少保刘幽求、太子詹事钟绍京有怨望语,下紫微省按问。姚崇、卢怀慎、薛讷言于上曰:“幽求等皆功臣,乍就闲职,微有沮丧,人情或然。功业既大,荣宠亦深,一朝下狱,恐惊远听。”戊子,贬幽求为睦州刺史,绍京为果州刺史。紫微侍郎王琚亦坐幽求党贬泽州刺史。上以风俗奢靡,秋,七月,戊戌,敕:“百官所服带及酒器、马衔、镫,三品以上,听饰以玉,四品以金,五品以银,自余皆禁之。其旧成锦绣,听染为皂。自今天下更毋得采珠玉,织锦绣等物,违者杖一百,工人减一等。”罢两京织锦坊。
臣光曰:明皇之始,自刻厉节俭如此,晚节犹以奢败;甚哉奢靡之易以溺人也!《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可不慎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精晓音律/更置左右教坊以教/俗乐命范及为之使/选伎女/置宜春院/给赐其家张廷珪/袁楚客皆上疏/以为/上春秋鼎盛/宜崇经术迩/端士/深以悦郑声好游猎为戒/
B.上精晓音律/更置左右教坊以教俗乐/命范及为之使/选伎女/置宜春院/给赐其家/张廷珪/袁楚客皆上疏/以为/上春秋鼎盛/宜崇经术迩/端士/深以悦郑声/好游猎为戒/
C.上精晓音律/更置左右教坊以教俗乐/命范及为之使/选伎女/置宜春院/给赐其家/张廷珪/袁楚客皆上疏/以为/上春秋鼎盛/宜崇经术/迩端士/深以悦郑声/好游猎为戒/
D.上精晓音律/更置左右教坊以教/俗乐命范及为之使/选伎女/置宜春院/给赐其家/张廷珪/袁楚客皆上疏/以为/上春秋鼎盛/宜崇经术/迩端士/深以悦郑声/好游猎为戒/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常,文中指太常寺,封建社会中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主管官员为太常卿。
B.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供奉时的名号,开国君主一般为祖或宗,中宗是中兴之主。
C.敕,指敕令,是我国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名称之一,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等。
D.品,文中指古代官吏的等阶。九品,常指古代官职的九个等级,北魏时每品分正、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佛教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唐玄宗接受姚崇的建议,命令有关部门筛选淘汰全国的和尚尼姑,后来又发布诏命不允许新建佛寺。
B.薛王李业的舅父王仙童因欺凌百姓被弹劾,李业为舅父求情,在姚崇、卢怀慎等人干涉下,王仙童没有得到宽宥,皇亲国戚们有所收敛。
C.姚崇、卢怀慎、薛讷进谏,陈说利害,刘幽求、钟绍京得以减轻处罚,没有因有不满言论被捕下狱,参与处理此案的王琚被贬为刺史。
D.唐玄宗认为社会风俗日益奢侈腐化,他颁布敕命,制定措施,对金银珠玉锦绣制品的使用提出要求,还撤销了设在东西两京的织锦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事遂寝。由是请谒不行。或告太子少保刘幽求、太子詹事钟绍京有怨望语,下紫微省按问。
(2)明皇之始,自刻厉节俭如此,晚节犹以奢败;甚哉奢靡之易以溺人也!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 12 月4日13 时,望江县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接到报警:望江县城吉水桥边有一女子欲投河自尽。接警后,出警民警立即赶到现场处置。在民警安抚劝导过程中,女子突然扑向深水区。出警民警展开施救,后将该女子打捞上岸,该女子经抢救无效死亡。此事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责难民警施救不力,有人质疑不够专业,有人质疑态度不够端正,有的媒体甚至用“民警凝视女孩溺亡”这样的描述作为标题。
对此,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