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阿克苏地区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刘备投靠刘表驻扎新野,曹操派大将夏侯惇进攻新野,诸葛亮在新野设下埋伏,令赵云去诱敌深入,准备火攻。夏侯惇果然中计,大败而归。

    B. 《风波》中的赵七爷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顽固、守旧、凶狠、狡诈、投机、贪婪是其性格本质,是破坏和镇压革命的凶恶敌人。

    C. 克劳狄斯以首相波洛涅斯的儿子要复仇为由,要将哈姆莱特送往英国,准备借英王之手除掉哈姆莱特。哈姆莱特识破克劳狄斯的诡计,中途返回丹麦。

    D. 冯眉卿之所以与赵伯韬扯上关系,是因为丧心病狂的父亲冯云卿。他想探听赵伯韬在公债市场的消息,便使用“美人计”,把唯一的女儿冯梅卿送给了赵伯韬。

    E. 《边城》中用了插叙的手法,由今年的端午节回忆起一年前端午节的事,追溯翠翠爱情的历程,有利于展现人物执着专情的形象特点,结构也更加紧凑。

     

  • 2、下列有关《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两项

    A. 黛玉夜访宝玉,因晴雯拒不开门而闷闷不乐;眼见宝玉送宝钗出来,误会更深。第二天,她独自在沁芳闸桥畔借落花悲叹自己的命运。

    B. 宝玉挨打后,宝钗手托丸药前来探视并当众交待调剂之法,这既显示了她沉稳的个性,也透露出她想借机表现自己对宝玉感情的心思。

    C. 初秋季节,探春提议成立诗社,李纨自荐担任掌坛人。第一次咏白海棠,蕉下客薛宝钗夺魁;第二次作菊花诗,潇湘妃子林黛玉折桂。

    D. 湘云为人率真豪爽,趁兴时大块吃肉,忘形时挥拳拇战,偶尔男儿装扮,甚至和衣醉卧芍药裀,真不愧为粉黛群中“英豪阔大”之人。

    E. 凤姐为贾琏偷娶尤二姐而大发雷霆,在设计将尤二姐赚入大观园后,先是利用秋桐折磨她,后又挑唆张华告状,终致尤二姐吞金自尽。

     

  •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比尔·布莱森在他的《万物简史》里介绍了超级火山的巨大破坏性。以美国为例 境内有一座超级火山喷发 其产生的巨大能量将摧毁数千公里范围内的所有东西无数人会因此丧命 会导致整个国家被深达6~20米的火山灰覆盖随后 会出现其他许多可怕后果。 目前人类还无法预测美国超级火山会在何时喷发 了解了它的杀伤力有利于我们制订各种减损预案。

     

    A

    一旦

    /

    即使

    然而

    B

    倘若

    那么

    进而

    /

    由于

    所以

    C

    假如

    甚至

    /

    那么

    D

    只要

    /

    而且

    虽然

     

  •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风骚”一词起源于《诗经》和《楚辞》。“风”是《诗经》中传统的表现手法,“骚”指楚辞开创者屈原的代表作《离骚》,“风骚”并称,后来成了文学的泛称。

    B.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而散曲又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元代著名杂剧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小令,元代睢景臣的《[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则属套曲。

    C.元明清三代的小说尤以章回体长篇小说光辉夺目。继元明两代产生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之后,到了清代又产生了《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长篇小说名著,达到古典小说顶峰。

    D.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从1918年起,先后发表了《狂人日记》《祝福》《阿Q正传》《药》等小说名篇,后来收入小说集《呐喊》。

  • 5、下列括号内的缩句,与原句的基本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花草生机盎然。)

    A. 那一天,是我上学以来感觉最快乐和幸福的一天。(我感觉快乐和幸福。)

    B. 山谷里遍布的小树林,草场和鲜花盛开的灌木丛,犹如一座座人工建造的风景园林。(灌木丛犹如风景园林)

    C. 春光明媚的四月,人迹罕至的山谷中盛开着一片片野花。(四月盛开着野花。)

    D. 一场春雨过后,辽阔草原上的花草一派生机盎然。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进入多层次、多元化问题交融阶段,单一或局部简单的方式无法解决世界面临动态开放的复杂发展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总结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经验,预测人类全球化共同未来,提出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014年3月2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被国际舆论称为“新文明观”和2014“文明宣言”的演讲,系统地提出文明交流互鉴思想。同年,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关于正确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的演讲,进一步阐释了文明交流互鉴思想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什么是文明交流互鉴?文明交流是指存在于那些对于社会文明发展能够发生不同社会作用的不同社会主体,即不同社会文明群体之间平等、友好并以客观公正态度来从事双方主体或多方主体之间的交往活动过程。这是人类文明史的发展主流。文明互鉴表现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相互借鉴与融合。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非洲文明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都对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推动了世界文明的交流、融合与发展。

    如果以时间与空间格局审视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将世界文明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公元1500年前后为界限,世界各地在分散中发展,在初步接触中互相了解与学习;第二阶段从公元1500年至2000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帝国主义国家对于其他地区的殖民,世界各地联系愈发紧密,冲突也进一步加剧。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不平衡发展与帝国主义侵略所导致的最严重状况,给人类文明带来巨大的伤害。联合国的成立,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曙光。然而,冷战的延续,南北差距的加大,使得“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并没有受到普遍重视。21世纪是第三阶段的开始,我们可以称之为“文明共享的世纪”。这个阶段的文明交流互鉴必将更为深入,文明成果也将不会被少数国家霸占。

    中国是世界的舞台,世界是中国的舞台。这既宣示了我们开放包容博大的文化胸怀,又宣示了我们的文化信心和文化理想。因为文化交流是双向的和多向的,其目的是交融和再生,当然也会有交锋甚至碰撞,但交流的结果必然是推动文化融合中的多样化发展,推动世界文化的丰富和繁荣。人类历史在追求共同价值中拓展伸延,当我们享受工业文明的成果而又不得不清理工业文明的精神杂质和生态后果时,我们已经进入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数字文明时代了。但未曾改变的还是文明交流互鉴的规律:文明是人类发展的成功路径,文明是遥远曲折的成长路程,文明的价值始终存在,不断升华;人类文明的交流与展示、传播与传承、学习与互鉴就是世界的历史记忆与生存反思、补偏救弊、和谐发展与进步创新的动力。

    (摘编自《文明交流互鉴思想影响世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习近平主席于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系统地提出文明交流互鉴思想,这一思想被国际舆论称为“2014文明宣言”。

    B. 文明交流互鉴指的是不同社会文明群体之间平等、友好、公正地从事双方或多方主体之间的交往活动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相互借鉴与融合。

    C. 人类的文明交流互鉴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公元1500年前后为界限,第二阶段从公元16世纪初至20世纪末,第三阶段从21世纪开始。

    D. 在21世纪,世界进入多层次、多元化问题交融阶段,文明交流互鉴也将会更加深入,将会有更多的国家和人民共同分享文明成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所面临的动态开放的复杂发展问题,已经不能依靠单一或局部简单的方式解决了,当今时代需要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习近平发表了演讲,这是对文明交流互鉴思想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的进一步阐释。

    C. 在16世纪前,不同社会文明群体是分散的,文明交流互鉴是浅层次的,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各文明群体的联系加强了,但矛盾也随之加剧。

    D. 中国是世界的舞台,我们有志气有信心,能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充分展示中华文明风采。世界是中国的舞台,我们有博大的胸怀为世界文化交流提供平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习近平提出的“文明交流互鉴思想”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因为它顺应了时代发展,用文明交流互鉴思想能够解决当今世界许多复杂的发展问题。

    B. 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非洲文明,这些不同的社会文明群体,都对推动世界文明的交流、融合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C. 文明只有在交流互鉴中才能得到发展,不同的文明同处于一个地球,本该有着共同的命运,然而这种思想在冷战时期并没有受到重视。

    D. 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过程就是世界的历史记忆与生存反思、补偏救弊、和谐发展与进步创新的过程,无论是工业时代,还是信息时代,都不能改变这一点。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进山走了六七里之后,发现了酿泉优美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曾用“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有几回闻”对音乐给予高度评价,白居易《琵琶行》中也有类似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歌女唱的歌曲,大多是以哀怨、孤独、漂泊等为主题的商调,旋律低缓悲哀。故称“商女”。古诗词中出现商女的语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      两句,表现了曹操能文能武的

    英雄气概。

    (2)屈原《离骚》中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  

    (3)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出师表》中的两句名言是:____  _________ ____  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开头的“泛舟”“月出”遥相呼应,生动描绘主客乐而忘归的场景。

    (2)古人常用“鸥鸟”抒情言志,如黄庭坚在《登快阁》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3)杜甫在《客至》中,表达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疚之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孟子《鱼我所欲也》

    2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____________,抚孤松而盘桓。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一句通过动作描写,说明了六国获得珠宝玉石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一句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秦人对待珠宝玉石的态度。

    (2) 鸟是古典诗歌的常见意象,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和杜甫《登高》“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描绘了鸟儿月夜悲啼和沙洲飞旋的画面。

    (3)《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描绘日、星、山的情状,侧面描写洞庭湖的恶劣天气,为下文写迁客骚人的悲伤埋下伏笔。

  •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古人常化用前人诗文为己用,如张先《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 面,花艳眉相并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文笔豪迈奔放,有江河一泻千里的气概,词中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于豪迈之外,稍含不满之请的两句是    

     3《阿房宫赋》中作者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繁华奢靡,与老百姓的劳作吃穿作对比,其中描写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对比的句子是: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题。

    汉寿城春望

    刘禹锡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注】这首诗是作者贬任朗州司马时所作。刍狗:古化用茅草扎成的狗作祭品,祭后就被抛弃。东瀛:东海。东瀛变,指沧海桑田的变化

    【1】古人认为此春望诗,最奇,请指出这首诗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杜黄裳,字遵素,京兆万年人。擢进士第,又中宏辞。郭子仪辟佐朔方府,子仪入朝,使主留事。李怀光与监军阴谋矫诏诛大将,以动众心,欲代子仪。黄裳得诏,判其非,以质怀光,怀光流汗服罪。于是诸将狠骄难制者,黄裳皆以子仪令易置,众不敢乱。入为待御史,为裴延龄所恶,十期不迁。贞元末,拜太子宾客,居韦曲。时中人欲请其地赐公主,德宗曰:“城南杜氏乡里,不可易。”迁太常卿。时王叔文用事,黄裳未尝过其门。婿韦执谊辅政,黄裳劝请太子监国,执谊曰:“公始得一官,遽开口议禁中事!”黄裳怒曰:“吾受恩三朝,岂以一官见卖!”即拂衣出。皇太子总军国事,黄裳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于是,节度使韩全义谄佞无功,因其来朝,黄裳白罢之。俄而刘辟叛,议者以辟恃险,讨之或生事,唯黄裳固劝不赦,因奏罢中人监军,而专委高崇文。凡兵进退,黄裳自中指授,无不切于机。崇文素惮刘澭,黄裳使人谓曰:“公不奋命者,当以澭代。”崇文惧,一死力缚贼以献。蜀平,群臣贺,宪宗目黄裳曰:“时卿之功。”始,德宗姑息藩镇,每帅臣死,遣中人伺其军,观众所欲立者,故大将私金币结左右,以求节制,晏年尤甚,方镇选不出朝廷。黄裳每从容具言:“陛下鉴贞元之弊,整法度,削损诸候,则天下治。”元和二年,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河中、晋绛节度使,俄封邠国公。明年卒,年七十,赠司徒,曰宣献。黄裳达权变有王佐大略性雅澹未始忤物初不为执谊所礼及败悉力营救既死表还其柩葬焉 尝被疾,医者误进药,疾遂甚,终不怒谴。

    (节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黄裳达权变/有王佐大略性雅/澹未始忤物/初不为执谊所礼/及败/悉力营救/既死/表还其柩葬焉

    B.黄裳达权变/有王佐大略性雅/澹未始忤物/初不为执谊所礼/及败/悉力营救/既死/表还/其柩葬焉

    C.黄裳达权变/有王佐大略/性雅澹/未始忤物/初不为执谊所礼/及败/悉力营救/既死/表还/其柩葬焉

    D.黄裳达权变/有王佐大略/性雅澹/未始忤物/初不为执谊所礼/及败/悉力营救/既死/表还其柩葬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擢,提拔、选拔之义,在古代用于提升官职,其义同迁、拔、徙、加封等。

    B.中书,即中书省,古代官署名,掌机要、发政令,隋唐时为全国政务中枢。

    C.藩镇,亦称方镇,是唐朝时期设立的军镇,“藩”有保卫之义,“镇”为军镇。

    D.谥,即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或褒或贬或同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杜黄裳能够明察秋毫。黄裳揭穿了李怀光和监军假托皇帝诏令诛杀大将的阴谋李怀光被质问后流汗服罪。

    B.杜黄裳深受皇帝宠爱。宦官想请求德宗把韦曲这个地方赐给公主,德宗认为这是黄裳家族的故乡,不可变动。

    C.杜黄裳富有军事才能。刘辟反叛,黄裳罢免宦官监军,委任高崇文全权指挥,自己从中指点,全都切合战机。

    D.杜黄裳能够宽以待人。黄裳生病时,医生给他用错了药,导致病情加重,他最终并没有发怒,也没责备医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于是,节度使韩全义谄佞无功,因其来朝,黄裳白罢之。

    (2) 崇文素惮刘澭,黄裳使人谓曰:“公不奋命者,当以澭代。”

    5面对德宗姑息藩镇引起的后果,杜黄裳有何建议?请简要概括。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当代正经历复杂而深刻的变革,风险与挑战与之相随,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要危中寻机,化危为机。

    疫情期回,在线办公、云端上课、线上消费等宅经济迅速崛起,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这些都是危中有机的现实写照。

    老字号餐厅主动触网,增设外卖窗口,打通线上线下;农业部门推出网上订购、网上培训、网上贷款等春耕备耕新方式……虽然疫情给经济发展带来严峻考验,但反应及时、应对有方,有助于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俗话说:“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疫情结束后,面向未来,也要善于化危为机,更要善于创造和把握发展的新机遇。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