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长治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劳作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真有点令人匪夷所思

    ③从文章风格看,《庄子》奇幻,《孟子》雄辩,《荀子》浑厚,《韩非子》峻峭,实在是各有千秋

    ④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其自,一部分男性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⑤到博物馆这站时,我想总算可以松快一点了,没想到上来了更多的人,反倒挤得我前仰后合

    ⑥李克强总理的回音如同空谷足音,使得吉林大学白求恩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的热情瞬间被点燃,守望相助的正能量传遍社会的每个角落。

    A. ①④⑤   B. ③④⑥   C. ②③④   D. ④⑤⑥

  • 2、下列语句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③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④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⑤何以汝为见  ⑥皆为陛下所成就  ⑦拜送书于廷  ⑧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⑨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⑩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A. ①⑤/②/③⑥⑨/④⑦/⑧⑩

    B. ①⑤⑧/②/③⑥/④⑦⑨/⑩

    C. ①⑤/②/③⑥/④⑦/⑧⑨⑩

    D. ①⑤⑧/②/③⑨/④⑥⑦/⑩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杭州巷10号

    夏  阳

    幸福路作为一条商业步行街,每天人流密集,左边有一条非常不起眼的小岔路,叫平安街,顺着平安街进去百余米,一拐弯,眼前生出一条南北向小巷,便是杭州巷。

    杭州巷狭窄细长,仅容得下两人并行,麻石板铺就的巷道,伴随着墙脚一线湿湿的青苔,一直延伸到尽头。巷子两边的建筑,古朴、荒凉,被圈在高高的院墙内。透过门缝,可隐约窥见一些雕梁画栋,当然还有断壁残垣。小巷里,渺无人烟,只有寂寞的风,顺着寂寞的巷道穿过,轻轻吹拂着墙头几株寂寞的茅草。步行在小巷里,抬眼望去,四周就像一幅油画,挂在墙上沉睡不醒。

    我此行的目的地是杭州巷10号,那也是整个小巷唯一的住户。我去的时候正值深秋,碧空如镜。上午的阳光嫩黄羞怯,在墙头瓦楞上探头探脑,却无法照进小巷。行走在小巷里,头上是一片金灿灿的阳光,人却站在岁月的阴凉中。驻足10号门前,我感慨颇多,犹豫良久,那两扇厚重的木门还是被我轻轻地叩响了。

    须臾,一个老太太站在门口。她的目光和善,完全没有都市人惯有的那种警惕。我结结巴巴地说自己是摄影发烧友,爱好用镜头来捕捉历史。老太太把我迎进院内。院子很大,里面种了不少花草。秋天的菊花开得正艳,五彩缤纷,白如雪,粉似霞,而黄的,则黄得热闹,亦黄得伤感。院内飞檐斗角,回廊石阶,曲径通幽。难以置信,在现代都市林立的高楼大厦脚下,竟然藏着这样的深居大院。

    老太太说自己有八十高龄,有个留学海外的儿子,如果现在还活着的话,明年也将花甲之年了……老太太说她姓李,从十八岁结婚那年起,已经在这院子里生活了六十多年。六十多年里,女儿夭折,儿子客死他乡,佣人被遣散,老伴过世,一个个亲人相继离去,昔日门庭喧闹的大宅子里,最后只剩下她一个孤老婆子了。老太太说这话时表情恬淡,似乎是在谈论别人家的事情,看不出有任何的悲伤。

    我问:“这巷子为何叫杭州巷,和杭州有什么历史渊源吗?”

    老太太说:“现在知道这巷子来历的人应该不多了。说来话长,早在清朝末年,有一批杭商集体迁移来此,他们开茶庄、丝绸店和当铺等。买卖做大了,赚钱了,在这里扎根,抱团买地置业,于是就有了这杭州巷。你可别小看这巷子,它可是当年这座城市的心窝窝呢。巷道之所以修得这么窄,就是为了减少闲杂人员的进入。无论多大的官来访,文官落轿,武官下马,就是皇帝来了,也得老老实实从巷子口步行进来。”说到这里,老太太得意地笑了。

    我吃了一惊,没想到杭州巷在当年是如此的尊贵显赫。望着老太太一脸甜蜜而略带羞涩的回忆神情,我依稀看到了当年一个情窦初开的妙龄女子,被浩大的迎亲队伍捧进了这杭州巷。

    在杭州巷10号,如置身于山野的一处宅院里,都市的喧嚣和车流的嘈杂似乎远去。空气里,有花的阵阵清香,在明朗的阳光下,微微发酵。和老太太坐在一块儿喝茶聊天,真是一种享受,仿佛在翻阅一本厚厚的历史书。

    我拍了几张照片后,告别老太太,告别杭州巷10号,重新回到巷子里。我默默退出杭州巷时,一个磨刀师傅正挑着担子站在巷子口,高声叫喊着:“磨剪子嘞,戗菜刀!”他抑扬顿挫的叫喊声跌落在小巷里,溅起一巷子清脆的回音。磨刀师傅喊了数声,站了片刻,却没有走进小巷。

    我回到单位。主任问我:“老太太同意拆迁了?”

    我默默地望着主任难看的脸色。他的身后,悬挂着这座城市的规划蓝图,上面一条条粗大笔直的线路,纵横交错,气势凌厉。

    我向主任建议道:“按照老太太目前的身体状况,是很难熬过这个冬天的。要不,我们等到明年开春再说,如何?”

    主任沉默不语。

    (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人物不多,人物关系也不复杂,也未设置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但非常注重营造小说的环境氛围。

    B. 杭州巷10号是整个小巷唯一的住户,小说写户主老太太没有搬走,体现了老太太对宅子的眷恋。

    C. 小说结尾只有一句话,写主任沉默不语,但主任内心可能并不平静。结尾意蕴悠长,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D. “我”在征求户主老太太是否同意拆迁时,非常犹豫,既体现了拆迁工作的难度,也体现了“我”对老太太的同情。

    2小说第二自然段对杭州巷的环境进行了描写,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写了关于城市拆迁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取向。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6分)

    我国古代不乏有爱国之士,他们的爱国言行、情怀与精神在一些传世的诗文中常常有所体现,如:屈原《国殇》中的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即通过楚国爱国将士的行动表现了他们奋死抗敌、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凭谁问     等句则借历史故事曲折地表明了词人自己人老心不老,志在恢复中原、为国效力的爱国情怀;《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夜缒而出游说秦伯之举同样表现了其一片爱国之心,其说辞从秦、晋围郑,   开始,至 ,唯君图之收束,从多个角度剖析利害关系,最终说服了秦伯。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春江花月夜》中运用比拟的手法描写月光无处不在、离愁排除不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天姥山顶让人毛骨悚然的景象。

    ⑶《李凭箜篌引》中发展了“银瓶乍破水浆迸”思维和意思、描写乐音高亢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补出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悟已往之不谏, __________

    ②云无心以出岫, __________

    ③木欣欣以向荣, ___________

    ④臣生当陨首, __________

    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形影相吊。

    ⑥《逍遥游》中,描写鹏鸟由北溟徙于南溟的壮观图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

    ⑦《逍遥游》中,用对待“誉”和“非”的态度来说明“定乎内外之分,变乎荣辱之境”的境界的两句是___________

  • 7、(1)《过秦论》中,贾谊认为秦始皇为了防止百姓反抗,实行愚民政策,具体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代迁客骚人流连于山水之间,借以吟咏情性,舒展身心,发散出一种高度的生命意识、民族意识和责任感。这些借景抒情的诗篇常常借用“松”这个意象,如李白《蜀道难》中描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离骚》中,屈原面对群小诬陷、风气败坏的环境,在发出忧愁苦闷、走投无路的慨叹后,仍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高》一诗中,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和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都运用了“杜鹃”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的凄苦。

    (3)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描写在滕王阁上远眺,所见到的关于落霞与秋水的美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密在《陈情表》中表达自己孤苦无依,只有影子与自己相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对自己的过去做了反思,对将来也进行了安排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是但丁的名言。庄子在《逍遥游》中表达这种类似境界的文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逍遥游》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南朝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山曲

    谢眺

    天明开秀愕,澜光媚碧堤。

    风荡飘莺乱,云行芳树低。

    暮春春服美,游驾凌丹梯。

    升峤既小鲁,登峦且怅齐

    王孙尚游衍,蕙草正萋萋

    [注]①小鲁,语出《孟子·尽心》“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②怅齐,语出《晏子春秋·谏上》“齐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涛去此而死乎?”。③末二句化用淮南小山《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招隐士》极言深山老林环境险恶,招募隐士出山做官。尚,爱好。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句以“光”喻水,以“碧”写岸,“媚”字活画出“澜光”“碧堤”的生机。

    B.三、四句写风使莺乱,行云被芳树吸引,写出了风的顽皮和云的多情。

    C.五、六句由写景转叙游。“暮春”总括前四句写景,又暗示此时节正合登临游赏。

    D.七、八句由叙游转抒情。诗人登山想到孔子和齐景公,感慨应该建功立业。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程千里,京兆人。身长七尺,骨相魁岸,有勇力,本碛西募人,累以戎勋,官至安西副都护。天宝十一载,授御史中丞。十二载,兼北庭都护充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后有,移献忠部落,隶幽州,献忠素与禄山有隙,惧不奉诏,乃叛归碛北,数为边患。玄宗愤之,命千里将兵讨之。

    十二载十一月,千里兵至碛西,以书喻葛禄,令其相应。献忠势穷,归葛禄部。葛禄缚献忠并其妻子及帐下数千人,送之千里,飞表献捷,天子壮之。十三载三月,千里献俘于勤政楼,斩之于朱雀街,以功授右金吾卫大将军同正,仍留佐羽林军。禄山之乱,诏千里于河东召募,充河东节度副使、云中太守。

    十五载正月,迁上党郡长史、特进,摄御史中丞,以兵守上党,贼来攻城,屡为千里所败,以功累加开府仪同三司、礼部尚书、兼御史大夫。

    至德二年九月,贼将蔡希德围城,数以轻骑挑战。千里恃其骁果,开悬门,率百骑,欲生擒希德,劲骑搏之,垂将擒而希德救兵至,千里敛骑而退,桥坏坠坑,反为希德所执。仰首告诸骑曰:“非吾战之过,此天也!为我报诸将士,乍可失帅,不可失城。”军人闻之泣下,昼夜严兵守城,贼竞不能拔。千里至东都,安庆绪舍之,伪署特进,囚之客省。及庆绪败走,为严庄所害。

    其年十二月,上御丹凤楼大赦,节文曰:“忠臣事君,有死无貳;烈士殉义,虽殁如存。其李憕、卢奕、袁履谦、张巡、许远、张介然、蒋清、庞坚等,即与追赠,访其子孙,厚其官爵,家口深加优恤。”自是赦恩,无不该于节义,而程千里终以生执贼庭,不沾褒赠。

    (选自《旧唐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突跃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

    B. 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

    C. 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

    D. 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宝,唐玄宗年号。古代的纪年方式有多种,除年号纪年之外,常见的还有王公年次纪年、干支纪年等。

    B. 诏,告知之意,多用于上对下。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C. 大赦,封建帝王以施恩为名,赦免犯人。如在皇帝登基、更换年号、立皇后、立太子等情况下,常颁布赦令。

    D. 追赠,授予官职之意。古代朝廷对在世的功臣本人或其祖上授予官职、勋位的一种表彰方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京兆人程千里,身长七尺,相貌魁梧伟岸,勇猛有力。他本来是被招募到碛西的军人,凭借多次的战功,做官做到了安西副都护。

    B. 李献忠因为跟安禄山不睦而背叛唐朝朝廷逃回到碛北,并多次侵扰边疆。唐玄宗对李献忠感到很愤恨,下令程千里率兵讨伐他。

    C. 贼将蔡希德在至德二年九月包围城池,多次带领骑兵前来挑战。程千里自恃骁勇果敢,打开悬门,率领骑兵,活捉了他。

    D. 朝廷要求臣子忠心事君,表彰了一批杀身报国的忠臣烈士,而程千里因曾被叛贼活捉过,未能以死报国,所以没有得到褒扬和追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葛禄缚献忠并其妻子及帐下数千人,送之千里,飞表献捷,天子壮之。

    (2)非吾战之过,此天也!为我报诸将士,乍可失帅,不可失城。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说,法国科学家法布尔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这种毛毛虫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总是跟随着前面的毛毛虫走。法布尔把若干个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20厘米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最爱吃的松针。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一图又一圈地走。一个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毛毛虫们还是在不停地“团团转”,一连走了七天七夜,它们终于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死去。

    其实,这样的场面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也并不罕见。孔子也许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在《论语》中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以上材料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