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晋中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义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悦亲戚之情话

    B.将有事于西畴

    C.既窈窕以寻壑

    D.善万物之得时

  • 2、横线的字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火尚足以   以事秦之心天下之奇才   仓皇

    B逸豫可以   李牧连   会盟而谋

    C梁君臣之首     时人之,为诗云尔   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其家之,乃投水而死   招损、谦受益 身死国为天下笑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猫生

    葛亮

    汤圆长到一星期大时,小姨带回家一只花坛边捡来的小奶猫,黑白相间,背上有一个黑色的T形的花纹。小姨说,毛毛,你看,这像不像个榔头。

    于是,这只小猫,从此被命名为榔头

    榔头是一只很壮健的小猫。这一点,同时体现在它的性格和生长。相对于汤圆,它长得更快。并且,它有天然的争取的欲望。它吃奶的时候,就是用尽了吃奶的力气,占据最优越的位置,还时不时地把汤圆往旁边挤。而汤圆呢,则有些逆来顺受的性情,当然,也可称之为随遇而安,似乎并不介意榔头侵占了它的母爱。榔头有时会爬到芒果的肚皮上,四仰八叉地,还打起了呼噜。小姨就嘲笑地说,它可真不把自己当外人啊。

    这时候,芒果就默默地将汤圆用嘴巴叼起来,放在离自己更近的地方,不厌其烦地舔它,彷佛以示爱的公平。

    汤圆两个月的时候,家里人才看出了它的异样:一直艰难地爬行。准确地说,是用两只前腿在爬,拖着后肢,努力地爬行。你可以体会到它对世界的好奇,体会到它站起来的盼望。可是,后面那两条腿,却软软地使不上力气。看它努力地昂起头来,像是一条在岸上喘息的鱼,这模样十分让人心疼。

    这时候,我们都很清楚,汤圆是一只先天残疾的小猫。

    但是与行动不便相对照的是,汤圆是一只极其热爱洁净的小猫。它从不会随便便溺。所以,总是要非常艰难地爬到猫砂盆,安静地解手,然后用猫砂细细地盖上。这让我们都十分惊异,为它的自律,也因为它没有因残疾而放弃自己,这更为让人心疼。

    而榔头则走向了另外一极。它大小二便,都要跑到外公的小花园里解决。偶然也会在床底下不羁地撒上一泡,当有尿骚味弥漫上来,必然是它的作品。外公叹一口气,在它脑袋上拍了一记,假装呵斥它:怎么说都不听。

    长大以后,我在科学画报上读到,猫科动物,总是用便溺来做出记号,对其他动物表明自己的势力范围。也许这个家,对于榔头而言,就是一座丛林吧。

    这年的秋天,芒果死了。榔头在芒果死后的第五天,失踪了。吃饭时,也没有出现。外公隔一段时间,就去猫窝里看一看。只看到汤圆静静地卧在那里,不吃也不喝。小姨抚摸它一下,要把它抱出来喂食。它挣扎着,用前脚抵住箱子的边缘,不愿意出来。

    外公叹一口气,说,由它吧,这窝里有它娘的味儿呢。

    我们都觉得,榔头不会再回来了。

    但是隔了两天,看到堂屋里黑影一闪。我们赶紧走进去,看到猫窝里放着大半条红烧鱼。

    隔了一天,我们又发现,汤圆正在窝里啃一只酱猪蹄。

    终于有邻居上门投诉,话说得很不客气,说你们家的猫,干什么不好,老来偷我们家的菜,就真少它一口吃的吗?

    外公叹一口气,狠狠心,将堂屋大门底下那个供猫出入的小门,给封上了。

    有天半夜里,我们听到了咯吱咯吱抓门的声音。走出去一看,果然是榔头。

    不理它,它就在外面抓个不停。它抬着前脚,支起身体站着,将门使劲抓得更响了。锲而不舍,足足抓了半个小时。

    外公终于为它开了门。它刺溜一声冲了进去,径直冲到了猫窝跟前,松了口,把一只麻雀送到了汤圆的嘴边,然后拱一拱它。

    那应该是它的猎物。

    然后,榔头自己退到了墙角里,卧了下来。再看我们,是一脸浑不吝的神情。

    外公远远看着,对我说,娘没了,它知道要照顾弟弟啊。

    我看见外公眼里星星点点的,声音也有些酸楚。外公回了房间,拿出工具,蹲下身,将堂屋封住猫洞的木板给拆掉了。

    以后,榔头仍然经常回来。但更多的时候,是在外面流浪。它慢慢长成一只大猫了。有一次,在附近的公园里,我看到了蹲踞在一个水泥砌成的乒乓球台上的榔头,身边有其它一些野猫,围绕着它。在环视中,它看到了我和外公,猛然站起身,摇摇尾巴,向我们致意。

    榔头每次回家,照例会带礼物给汤圆。

    汤圆也长大了。虽然行动不便,依然安静,但可以看出它的乐观。虽然无法蹦跳,但它的前脚因为使用得更多,变得发达,可以拖着后腿飞快地前行,好像是到处游动的一尾鱼

    每次榔头回来,它就目光闪亮,十分兴奋。它们在院落中打闹,如同小时候一样。当它们累了,就窝在一起,相互舔舐。这时榔头的眼光,温柔而涣散。

    每次,榔头都不会逗留很久。有时它听到风吹草动,耳朵立即警觉地支棱起来。然后站起身,毫不犹豫地跳上屋顶,飞檐走壁地消失了。

    过了这一年的暑假,我要上小学去了。

    临走时,我抱起汤圆,才发现它已经很重了。我说,汤圆,你要好好听外公的话,我会再回来看你的。汤圆对我叫了一声,然后轻轻地舔一舔我的手。

    亲戚们把我送到门口。我回过头,忽然看到,墙头上有道黑影一闪,就不见了。

    我希望,那是榔头吧。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我”的视角来叙事,写出儿童对于家中动物成员的细致观察和独特感受,使故事显得真实可信。

    B.“我看见外公眼里星星点点的”一句中,细节描写的成功运用,有力地表现出人物内心细微而复杂的感情。

    C.小说对母猫“芒果”虽然着墨不多,寥寥数语,但也生动描绘出它对于残疾小猫“汤圆”的偏爱和疼惜。

    D.小说文字细腻,意味隽永,能在平常事物中写出对日常生活的独到观感,平和而温暖,真切而动人。

    2小说前后两次将“汤圆”比作“一条鱼”,有何作用?

    3萧伯纳曾说过“世上最不平凡的美,是家里的美”,试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是知也。

    (2)《论语》中孔子认为违背道义而得来的富贵毫无价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君子以仁存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礼者敬人。《孟子》

    (4)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一文中告诫统治者,如果不吸取经验教训,就会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局。

    (2)“明月”“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李煜的《虞美人》中运用这两个意象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称出游时的食物都可来自山间,肥美的鱼从溪水中捕捞出,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①《行路难》表达作者自信乐观精神和坚定的信心和勇气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石潭记》中描写潭周围树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人生路上并非一帆风顺,当你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只要你鼓足勇气挺挺,你就会越过道道坎坷,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真正含义。

    ④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收束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庄子写到,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下的以死明志,表达自己视死如归、忠心报国、名垂靑史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__________

    (4)苏轼的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语句是: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湘夫人》中被后人称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

    (2)《蜀相》和《书愤》均有由诸葛亮想到自身的句子,分别是《蜀相》___________________。《书愤》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不仅写到孙权也已无处寻得,还用“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句子感慨当年的亭台楼阁之间的流风余韵已被岁月洗涤净尽。

    (2)《望海潮》下阕中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一句“_____________”就写出了周瑜风雅闲散间就挫败了敌人,曹军的战船被焚毁。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①间。

    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

    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

    胡公能辍赠,笼寄野人还。

    [注]①琪树:仙境中的玉树。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赠诗胡公直接表达求取白鹇之意,“双白璧”极言白鹇价值之高,也表明诗人心意之殷切。

    B.最后两句与开头呼应,诗人再次恳求胡公割爱相赠,最好把白鹇装在笼子里,让仆人带回来。

    C.“玩之坐碧山”为虚写,诗人想象自己在青山中与白鹇融洽无间地玩耍,意在以此打动胡公。

    D.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浑然天成,开头四句均有“白”字,却不显啰嗦,且富有独特的美感。

    【2】古代文人有寄情于物的传统。诗中对白鹇的描写寄寓着诗人怎样的志趣?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罗隐,字昭谏,钱塘人也。少英敏,善属文,诗笔尤俊拔,养浩然之气。乾符初举进士,累不第。广明中,遇乱归乡里,时钱尚父镇东南,节钺崇重,隐欲依焉。进谒,投素作《过夏口》云:“一个祢衡容不得,思量黄祖谩英雄。”镠得之大喜,以书辟曰:“仲宣远托刘荆州,盖因乱世;夫子乐为鲁司寇,只为故乡。”隐曰:“是不可去矣。”遂为掌书记。镠初授镇,命沈崧草表谢,盛言浙西富庶,隐曰:“今浙西焚荡之余,朝臣方切贿赂,表奏,将鹰犬我矣。”镠请隐为之,有云:“天寒而麋鹿曾游,日暮而牛羊不下。”作者称赏。

    (节选自《唐才子传》卷九)

    罗隐在科场,恃才傲物,尤为公卿所恶,故六举不第。时长安有罗尊师者,深于相术,隐以貌陋,恐为相术所弃,每与尊师接谈,常自大以沮之。及其累遭黜落,不得已始往问焉。尊师笑曰:“吾子之于一第也贫道观之虽首冠群英亦不过簿尉尔若能罢举东归霸国以求用则必富且贵矣两途吾子宜自择之”隐懵然不知所措者数日。邻居有卖饭媪,见隐曰:“天下皆知罗隐,何须一第然后为得哉!不如急取富贵,则老婆之愿也。”隐闻之释然,遂归钱塘。初,隐费窘,因谒邺王罗绍威,贻书叙其家世,邺王为侄。幕府僚吏皆怒曰:“罗隐一布衣尔,而侄视大王,其可乎!”绍威素重士,曰:“罗隐名振天下,王公大夫多为所薄,今患然肯顾,其何以胜!得在侄行,为幸多矣,敢不致器,诸公慎勿言。”于是拥旆郊迎,一见即拜,隐济不让。及将行,绍成赠以百万,他物称是。

    (节选自《旧五代史·梁书·列传十四》附《五代史补·罗隐东归》)

    【1】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子之于一第也/贫道观之/虽首冠/群英亦不过簿尉/尔若能罢举/东归/霸国以求用/则必富且贵矣两途/吾子宜自择之/

    B.吾子之于一第也/贫道观之/虽首冠群英/亦不过簿尉尔/若能罢举/东归霸国以求用则必富且贵矣两途/吾子宜自择之/

    C.吾子之于一第也/贫道观之/虽首冠/群英亦不过簿尉/尔若能罢举东归/霸国以求用/则必富且贵矣/两途/吾子宜自择之/

    D.吾子之于一第也/贫道观之/虽首冠群英/亦不过簿尉尔/若能罢举/东归霸国以求用/则必富且贵矣/两途/吾子宜自择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昭谏,是罗隐的字,“昭”和“隐”意义相反,这是古人常用的取字方式。

    B.荆州,是汉代十三州之一,刘表曾任该州刺史,所以用“荆州”称呼他。

    C.拥旆,是古代出郊迎宾的礼节,文中用来对人表示归顺或依附时的诚意。

    D.家世,指家族的世系,罗隐排列罗姓世系,意在拉近他与罗绍威的关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罗隐想要投靠钱镠,把自己之前写的一首诗给钱镠,试探他是否能够容纳自己。

    B.罗隐之所以科举不顺遂,除了恃才傲物得罪人之外,还因为他的相貌非常丑陋。

    C.罗尊师和卖饭姐都劝罗隐回故乡,只不过罗尊师说得委婉,卖饭姐说得更直接。

    D.罗绍威一向重视读书人,他容忍了罗隐的做慢,礼遇罗隐,得到了世人的赞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浙西焚荡之余,朝臣方切贿赂,表奏,将鹰犬我矣。

    (2)罗隐一布衣尔,而侄视大王,其可乎!绍威素重士,曰:“罗隐名振天下,王公大夫多为所薄。”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即便是最伟大的作家,也只是在书写他的偏见而已。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