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唐山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古代文言文中常常会涉及一些职官制度方面的文化常识,有同学把它们整理出来,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滕王阁序》中,“宇文新州”指的是新州刺史宇文氏,刺史又称刺使,原为巡查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军事长官,隋唐以后成为一州最高行政长官。

    B.“郎中”在战国时为宫廷侍卫,隋唐以后六部设置郎中,成为尚书以下、侍郎以上的高级地方官员。

    C.李密自述曾被推举为孝廉,这种察举制是汉代以来举荐人才的一种方式。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D.“除”指授予官职,“出”指出京受任,“补”指补充缺职或由候补而正式任命,“擢”指提拔。

  • 2、下列加横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则遣从事一少牢告庙

    B. 庄宗受藏之于庙 言有尽情不可终

    C. 嬴而不助五国也尔三矢

    D. 无忘乃父之志 惟恐非梦,又惟恐其是梦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斯人独憔悴

    迟子建

    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

    每个人都有独具个性的生命存在方式,每个人都尽可能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比较充分地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我当然也未能免俗。

    细细算来,从我开始小说创作至今所发表的三十万字作品,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写下层人的生活的。这一回顾连我自己也略为吃惊。

    我出生在北极村漠河,在那里度过了我孤独寂寞的童年时光。那里有我的外婆和外祖父,他们曾经给我讲过许许多多的民间故事。我现在还常常回忆起当年讲故事的情景来。

    晚饭过后,农人家里忙过了该忙的事情,就要聚在一起谈天说地。生活太单调,他们疲惫的呵欠声常常同日头一起落山。而且,那里一年难得看上一场电影,那么,晚饭之后的茶水和故事就是生活中最好的消遣了。每逢这个时刻,我就带着我心爱的狗(它叫傻子,后来我把它写入第一部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和这条狗一起挤入听故事的人中,直听得心儿不知飞到哪里,仿佛魂都丢了似的。

    那便是我最早的启蒙文学。它不是唐诗宋词,而是来源于民间的那种质朴而又奇诡、光怪陆离的故事。

    于是,我在十九岁那年坐在夕阳西下的窗前,看着天边飞涌的那一团团金色的晚霞的时候,我仿佛在绚丽的晚霞中又看到了童年生活的每一个片段,我的心难以平静,我开始断断续续地记载我的童年生活,二十岁那年把它整理成中篇小说,发表在一九八六年第二期的《人民文学》上。

    从此,我真正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这实在不是一条坦途,这实在不是一个美差。

    我需要读大量的书来丰富自己的心灵,我需要走南闯北去看世界,而时间和日常琐事又常常打乱我的计划。

    因而我的创作有它不可否认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它还没有达到从一个宏观领域的高度去把握和观照生活的那种让人叹服的洞察力。

    必须承认,我将来如果不超越自己,只是在我的童话世界里流连忘返,那么我的艺术生命也就终止了。而超越自己是多么艰难。它要养精蓄锐几时、苦苦求索几时,才能获得一个瞬间的辉煌。

    但我仍要孜孜以求那辉煌。不管它最终实现与否。

    今年五月,在泉州附近的静峰寺山上,我看见了弘一法师的手书遗言:“悲欣交集”四个字。据说,他的出家一直是个谜,他出家后他的妻子曾跪在寺门外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他也不动一丝恻隐之情。我以为他伟大。而他临终的遗言却使我对他的伟大产生了怀疑。因为真正的出家人,无所谓悲,无所谓喜,而他生命之终极之时,仍能感受到“悲欣交集”,可见凡心难泯,他未能来一个彻底的超脱留与后人传说。但我左思右想,仍然认为他是伟大的。

    他的伟大便在于他把自己难以超拔的心态毫不保留地馈予人间,还给人间一个真实。他便是不朽的了。

    我又想起了一个故事,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写作的故事。巴尔扎克作为现实主义艺术大师,留给人间的十部不朽的作品,早已闻名世界。他一生中唯独喜欢咖啡。每逢写作之时,他总要把咖啡壶放在写字桌旁,一杯一杯地饮下去。他创作的欲望和情绪在膨胀,而他的身体却在一天天地垮下去。丰富的精神生活把他推到一个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可渐渐衰竭的体力却把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

    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销蚀的过程。

    我们要完善自己,因而不怕销蚀。

    (选自《姹紫嫣红开遍》,有删改)

    【1】下列对散文有关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直听得心儿不知飞到哪里,仿佛魂都丢了似的”,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地写出了质朴的民间故事动人心脾的艺术感染力。

    B.时间的缺失和琐事的干扰使作者没有办法全身心地投入创作前的准备,无法超越自己,作者对自己的创作感到失望。

    C.作者在偏远的山村长大,熟悉下层人民的生活,这为她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激发了她创作的灵感。本文回顾了自己文学创作的经历,认为文学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与销蚀的过程,行文看似闲散,实则紧凑有序。

    D.弘一法师的临终遗言表明他尚且无法超越自己,更何况一般人,作者借弘一法师的例子旨在宽慰苦闷的自己。

    【2】文中写道:“丰富的精神生活把他推到一个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可渐渐衰竭的体力却把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3】文章为什么以“斯人独憔悴”为题目?请结合文本加以探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星宿文化在传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李白《蜀道难》中写到星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好的诗文往往表现在情景交融上,姜夔《扬州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虚实对比,描绘了战争洗劫后扬州城的荒芜景象,令人感叹。

    (4)李密自小命运不好,遭遇不幸,在,《陈情表》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李密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5)《望海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化用屈原《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表现出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石潭记》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醉翁亭记》中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岳阳楼记》中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里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子》中以高台为喻说明万事万物都是从微小发展壮大起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江花月夜》运用想象和“鱼雁传书”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书信不能往来,暗含相思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四章》中指出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的危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的《离骚》虽然描写的是寻常事物但含意却极宏大,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酒之缘历史悠久,诗人高兴时“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闲适时“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忧愁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桂枝香·金陵怀古》说六朝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此时只剩凄凉秋色,反映词人吊古伤今的情绪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离骚》中,屈原用“香草美人”象征忠君爱国的政治理想,后世文人对此多有沿袭,苏轼《赤壁赋》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是如此。

    (3)陶渊明《桃花源记》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描写老人和小孩们的自得其乐,表现了桃花源人们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歌,完成各题。

    送董判官

    高适

    逢君说行迈,倚剑别交亲。幕府为才子,将军作主人。

    近关多雨雪,出塞有风尘。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点出友人即将远行。“倚剑”二字是关键字眼,它不仅使“行迈”、“别交亲”既悲既壮,而且暗示了友人是从戎远行。

    B.诗的颔联写诗人对友人赴边后即受重用的祝贺,表达了对董判官的赞誉和慰勉。于此同时,还流露出一股羡慕之情。

    C.作者多次出塞,因此诗中对于边塞的“多雨雪”和“风尘”的描写并非夸张之笔,而是作者实写出关塞的景物特点。

    D.诗的最后一句以高昂的情调使开头“行迈”颓丧之气为之一振,使作品显得气势流畅,格调雄健,毫无一般送别诗的儿女离别之态。

    2本诗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③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1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①孔子用于楚,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②于其身也,耻师焉

    B. ①于是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②必以长安君为质,兵

    C. ①赐,志不远矣 ②某所,母立于兹

    D. ①人不我信也 ②郯子徒,其贤不及孔子

    2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不同类的一项是

    A. 予一以贯之

    B. 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

    C. 吾何为于此

    D. 人之不我信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

    A. 陈国、蔡国大夫的所作所为都违背孔子的心意,且孔子又是贤人,因而当得知楚昭王要派人聘请孔子时,他们考虑到孔子入楚对己不利,就共同调发役徒将孔子围困在野外。

    B. 孔子一行被困在陈国时,粮食断绝。随从一一饿倒,生命危在旦夕,就连被孔子称为最勇敢的子路这时也沉不住气了。而孔子临危不忘义,处变而不惊,用自己的行为为他所倡导的士节写下了形象的注解。

    C. 子路、子贡对孔子“为什么受困在这里”的回答,虽然角度不同,但都对孔夫子之道表示质疑,表现了二人“穷”境之中的信仰危机,所以遭到了孔子的批评。

    D. 颜回认为正确的主张不被别人采纳,自己仍坚持下去,这才显出君子的修养。颜回对孔子的回答,做到审时度势而又笃信其道坚守操行,正符合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孔子听了颜回的议论感到欣慰,许诺将来让颜回拥有许多财产,自己愿给他当管家。

    4请把上面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

    (2)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

    (3)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小视频用户调查显示,百分之九十都在二十四岁以下,这个年纪或在读书或刚刚进入社会、进入职场。为什么不断刷小视频?因为你在猎奇,你总在等待着,还有更新鲜的事物呈现在你的面前。刷多了小视频之后,我们会形成一种惯性:没有耐心和精力去读一本书,没有精力去思考某一件事情。我们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只是选择靠这些软件去虚度时光,那我们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提升自己了。

    尼尔波兹曼曾言: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哪些认识或感想?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