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成语考查,并没什么高深莫测,它就在身边,就在课本中,要做有心人,到时就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B. 唐玄宗本想着要和杨贵妃比翼连枝,最终却落得个“六军驻马美人死”的悲惨结局。
C. 为了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
D. 誓言往往诞生在风雨如晦的阴霾里,诞生在沧海横流的风暴中。
2、下列各组词语中,找出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恭疏短引 控蛮荆而引版越
B.犹蒙矜育 不矜名节
C.躬亲抚养 外无既功强近之亲
D.夙遭闵凶 夙兴夜寐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售棉大路
莫言
黎明时分,杜秋妹被冻醒了。这时,天忽然黑起来,暗蓝的天幕变得黝黑。天幕上寒星点点,空气冰冷潮湿,一会儿,黑暗渐渐褪去,天色也变淡了,天空也变高了。太阳虽然还没出来,但天已经亮了。赶马车的人们纷纷吹熄灯光,收拾起草料架子,准备赶车向前了。直到这时候,杜秋妹才算看清了这条长蛇般的车马大队,也搞清了自己的排子车在这条长蛇阵中的位置。她连夜拉着八百斤棉花走了四十里路,跌跌撞撞赶了几个小时,原以为能排在前头好早点卖了棉花,哪曾想到是这等阵势。
杜秋妹的排子车前是一辆装得像小山般的马车,马车主人是个小伙,脸平常得像一块方方正正的砖坯,浑身上下都好像带棱带角。杜秋妹是第一次来卖棉花,心里没底,便高声向年轻的车把式打听起来。马车右边那台拖拉机的主人狠瞪了杜秋妹一眼,仿佛责怪她打断了他的美梦。
到了十二点光景,车马大队再一次像死蛇一样僵在路上。太阳当头照耀,一点风也没有,骡马耷拉着脑袋,人垂着头,忍气吞声地受着“秋老虎”的折磨。车把式请杜秋妹替他照看牲口,他去打点水来润润人的喉咙,也饮饮牲口。想着杜秋妹同时顾不了两辆车,他把杜秋妹的排子车拴在马车尾巴上,这样马车就能拖着排子车前进。
车马大队蠕动起来,杜秋妹手忙脚乱地招呼着牲口,右边的拖拉机手却不停地猛踩油门,使没有充分燃烧的柴油变成一股股黑烟,喷到杜秋妹身边,把她包围在肮脏的烟雾里。车把式终于提着一桶水回来了。杜秋妹抢上前去,把嘴贴到水面,咕咚咕咚灌了一个饱。车把式招呼拖拉机手:“哎,伙计,喝水不?”拖拉机手坐在驾驶座上连头也不回,聋了似的一声不吭,一支接一支地抽烟。
行进中,杜秋妹忽然闻到一股棉布或是棉花烧着的气味儿。她一边翕动着鼻翼,一边检查排子车。“八成是拖拉机上什么烧着了,刚才他还抽过烟。”杜秋妹腾腾跑上前去,高叫着:“停车!”拖拉机手瞪了她一眼,并不理睬。这时,杜秋妹已经看到了车上那只冒着白烟的棉花包,急忙大叫道:“你车上着火了!”拖拉机手一回头,脸唰地白了,急忙刹住车,跳上车斗,把着了火的棉花包扔下地来。棉花包一落地,呼啦一下子腾起了半尺高的火苗。杜秋妹一猫腰,拖着棉花包就滚下了道沟。人们一齐拥下沟去,捧土将火压灭……
众人经过反复检查,确信没有余烬,才纷纷议论起来:“伙计,你今天好大的灾福!再晚一会儿,这车棉花就算报销喽!”
“连我们也要跟着‘沾光’!还不闹个火烧连营!”
人们一齐又把赞赏的目光投到杜秋妹身上,看得她不好意思起来,她的手上烫起了几个大水泡,裤子也烧了一个鸡蛋般大的窟窿。
拖拉机手红着脸,嗫嚅着:“……大姐,您宰相肚里跑轮船,刚才……”可杜秋妹扭过身不去理他,这时,车队又开始蠕动,前进了一段距离,又彻底停住。拖拉机手带的收音机里播起天气预报:“今天……局部地区有雷阵雨……”雷阵雨!人倒不怕,权当洗个凉水澡,棉花可就完了。加工厂是不会要湿棉花的,还得拉回家去,再晾、再晒,但再晾再晒也白搭,棉花让雨一淋就会发黄、发红、降级、压价、少卖钱,还得再来排队、熬夜……
大家都抬头看天,东北方向的天空像有千军万马在集结待命,乌压压,黑沉沉,仿佛只要一声令下,就会冲过来。杜秋妹、车把式、拖拉机手这几个不打不相识的朋友聚在一起,冷静地分析了情况:走是不现实的,路上的车一辆接一辆,要想并转车头抢在雷雨之前赶回家,简直比登天还难。只有留在这里,采取一些防护措施。拖拉机手有一块篷布,车把式车上有一块塑料薄膜,把三辆车上的棉花通通卸下来垛在一边,上边用篷布和塑料薄膜蒙住,在一般情况下可保无虞(忧虑)。
棉花盖好了,人无处躲藏,就一齐坐在马车上,静候着雷雨的到来。真是幸运极了,这场外强中干、虚张声势的雷阵雨并没落下多少,雨过天晴,车马大队又开始前进。从前面传过来消息说,县委书记亲临加工厂解决问题,清理通道,赶铺新垛底,增设了新磅秤。开始人们还将信将疑,但一会儿工夫,队伍前进的速度果然惊人。不到两个小时,杜秋妹坐在高高的马车上已经清清楚楚地看见了棉花加工厂挂在门口的大牌子以及门口挤成一个蛋的人马车辆。阳光照耀着杜秋妹欣喜的笑脸。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有两重矛盾冲突:一重矛盾冲突存在于卖棉者与卖棉的客观形势之间,另一重矛盾冲突存在于卖棉者杜秋妹与拖拉机手之间。
B.小说写杜秋妹“扭过身不去理”拖拉机手的道歉,说明尽管杜秋妹帮拖拉机手解决了棉花着火的问题,但并没有马上原谅拖拉机手。
C.小说题材独特,讲述的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期农民“卖棉难”的现状,富有时代特色,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D.从小说结尾写县委书记亲临加工厂后,售棉队伍就不再停滞拥堵来看,本文意在告诫地方政府应办实事,着力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结尾的“不到两个小时”与前文的“到了十二点光景”相呼应,用对比的手法表明棉花加工厂工作效率提高后,售棉队伍行进速度加快。
B.小说善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如将车把式的脸比喻成“一块方方正正的砖坯”,将滞慢的售棉队伍比喻成“僵在路上”的“死蛇”。
C.小说注重情节的波澜起伏,卖棉者在缓慢前进中先后遇到“救火”与“防雨”两件大事,险象环生,增加小说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D.小说语言委婉细腻,注重对人物细节的刻画,如写杜秋妹救火的情节,“猫”“摇”“滚”三个动词准确生动地展现了她动作的敏捷。
【3】小说为什么以“售棉大路”为标题?请简要分析。
【4】小说多次写到天气变化,有什么效果?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燕歌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一实一虚,既写出了战士们打仗的辛苦,又写出了家中妻子对远征战士的思念之情。
(2) 《兰亭集序》中用来表明自己关于生和死、长寿和短命的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正面写乐声,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构思奇特,形神兼备。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 。”
(2)李煜的《虞美人》中,有两句写出了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 , 。
(3)苏轼在《赤壁赋》中讨论了人生的短暂和时间的永恒,用“ , ”两句从“不变”的角度表达作者“而又何羡”的具体原因。
6、(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表现了自己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处境,也蕴含着要与生命进行顽强抗争的精神。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师说》在阐述师生关系时,以“________,________”来说明学识有早晚,能力各有所长的师生观。
(4)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
7、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如礼何?(《论语·_______________》)
(2)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子》)
(3)《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行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一夫当关,_____。(李白《蜀道难》)
(2)_____,____。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____,____。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___,___,天堑无涯。(柳永《望海潮》)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道理千古不变,正如《阿房宫赋》中杜牧指出,六国足以抵御秦国而保全自己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但仍然经常遭到贬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月光与水波一起荡漾,闪烁着金光,月光的倒影沉浸在水底,宛如一块美玉。
(4)《送东阳马生序》中,写作者吃穿用度都比别人差,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甫《望岳》中,写细望所见,表现诗人心情激荡、眼界开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观大散关图有感①(节选)
陆游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②。
二十抱此志,五十犹癯儒③。
大散陈仓间,山川郁盘纡。
劲气钟义士,可与共壮图。
【注】①乾道九年(1173)十月,陆游摄知嘉州(今四川乐山),看了宋与金交界的要塞地图——大散关图后作下此诗。②《魏书》卷七十《傅永传》:“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惟傅脩期耳。”③癯(qú)儒:瘦弱书生。癯,瘦。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前两句作者以文武双全的傅脩期自况,“击”与“草”勾勒出作者年轻时勇武洒脱的形象。
B.“抱”字写出了诗人年轻时立志坚定,“犹”字写出了时光流逝,壮志未酬的辛酸与无奈。
C.“陈仓”让人想到汉高祖“暗度陈仓”的往事,暗示了大散关与陈仓乃兵家用武决胜之地。
D.山郁郁青青,河盘绕曲折,好一派壮美的景象!诗人在用眼前所见之景,抒胸中豪迈之情。
【2】本诗七八两句“劲气钟义士,可与共壮图”与陆游《书愤》尾联两句抒发情感有何异同?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元稹,字微之,河南人。后魏昭成皇帝,稹十代祖也。父宽,比部郎中、舒王府长史。稹八岁丧父,其母郑夫人,贤明妇人也。家贫,为稹自授书,教之书学。稹九岁能属文,二十八应制举,登第者十八人,稹为第一。制下,除右拾遗。
稹既居谏垣,不欲碌碌自滞,事无不言,即日上疏论谏职。又以前时王叔文、王伾以猥亵待诏,蒙幸太子,永贞之际,大挠朝政。是以训导太子宫官,宜选正人。乃献《教本书》,宪宗览之甚悦。又论西北边事,皆朝政之大者。完宗召对,问方略。为执政所忌,出为河南县尉。丁母忧,服除,拜监察御史。
四年,奉使东蜀,劾奏故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违制擅赋,又籍没涂山甫等吏民八十八户、田宅一百一十一亩、奴婢二十七人、草千五百束、钱七千贯。时砺已死,七州刺史皆责罚。稹虽举职,而执政有与砺厚者恶之。使还,令分务东台。浙西观察使韩皋杖决湖州安吉令孙澥,四日内死。徐州监军使孟升卒节度使王绍传送升丧柩还京给券乘驿仍于邮舍安丧柩稹并劾奏以法河南尹房式为不法事稹欲追摄擅令停务。既飞表闻奏,罚式一月俸,仍召稹还京。
与太原白居易友善。工为诗,善状咏风态物色,当时言诗者,称元白焉。宰相令狐楚一代文宗,雅知稹之辞学,谓稹曰:“尝览足下制作,所恨不多,迟之久矣。请出其所有,以豁予情。”稹因献其文,楚深称赏,以为今代之鲍、谢也。
太和初,就加检校礼部尚书。三年九月,入为尚书左丞。振举纪纲,出郎官颇乖公议者七人。四年正月,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御史大夫、武昌军节度使。五年卒于镇,时年五十三,赠尚书右仆射。
(节选自《旧唐书·元稹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徐州监军使孟升卒/节度使王绍传送升丧柩还京/给券乘驿/仍于邮舍安丧柩/稹并劾奏以法河南/尹房式为不法事/稹欲追摄/擅令停务/
B.徐州监军使孟升卒/节度使王绍传送升丧柩/还京给券乘驿/仍于邮舍安丧柩/稹并劾奏以法/河南尹房式为不法事/稹欲追摄/擅令停务/
C.徐州监军使孟升卒/节度使王绍传送升丧柩还京给券乘驿/仍于邮舍安丧柩/稹并劾奏以法河南/尹房式式为不法事/稹欲追摄/擅令停务/
D.徐州监军使孟升卒/节度使王绍传送升丧柩还京/给券乘驿/仍于邮舍安丧柩/稹并劾奏以法/河南尹房式为不法事/稹欲追摄/擅令停务/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郎中,始于战国,即帝王侍从官。隋唐时各部皆设郎中分掌各司事务,为尚书侍郎之下的高级官员。
B.待诏,唐初置翰林院,凡有专长者,均待诏值日于翰林院,使待诏命,唐玄宗时遂为官名,称翰林待诏。
C.表,就是奏章,又称“表文”,是臣属给君王的上书,用来谢恩的文体,如《陈情表》,与“疏”相同。
D.刺史,汉文帝始设,以巡行郡县监察各地,后来职权进一步扩大唐代刺史就是地方的军事行政长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稹家世显赫,少年丧父,后来家境贫穷,其母郑夫人的亲自教育下,最终学有所成,参加科举考试而高中状元,被授予右拾遗的官职。
B.元稹担任谏官后,事无不言,鉴于前有下流品行的人担任要职而扰乱朝政,于是主张选用正直有品行之士任宫官,并呈献《教本书》给皇上。
C.元稹奉旨出使东蜀,上奏弹劾东川节度使严砺违规征收赋税,东川所辖七州的刺史都因此遭受责罚,也引起与严砺关系深厚的人对他的嫉恨。
D.元稹与白居易齐名,被时人并称为元白。诗作引起当朝宰相令狐楚的欣赏,令狐楚读了元稹的诗作后认为他就是当时的鲍照、谢灵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宪宗召对,问方略。为执政所忌,出为河南县尉。
(2)尝览足下制作,所恨不多,迟之久矣。请出其所有,以豁予情。
【5】元稹身上有哪些突出特点?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两次飞行、三次太空授课的航天员王亚平是英雄,那曾受胯下之辱的韩信是英雄吗?圣地亚哥连续84天在海上一无所获是英雄吗?坚守岗位、履职尽责的基层和社区工作人员是英雄吗?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请你回眸历史,关注现实,谈谈什么样的人才能算得上英雄。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文体议论文。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