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三门峡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最后几年,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小家电生产企业加速整合,目前只剩下五六家分庭抗礼,占据了全省60%的市场份额

    这座小镇三面环山,一面正对松花江,山高水低,过境洪水和山上的来水都通过这里的九道沟泄入江中。

    杨绛女士对中国的责任,对国家和民族的爱,都非常纯碎,格调非常之高,令知道她的人对她高山仰止。

    ④月圆之夜,“天宫二号”成功发射,举国上下弹冠相庆。“天宫二号”翱翔天外,标志着中国载入航天进入空间应用发展的新阶段。

    ⑤再回首,穿过岁月的重重幕帐,透过吉光片羽一样的古代名人家书,我们能看到其背后悲欣交集的人生历程和向上向善的谆谆教导。

    ⑥这次会谈并没有其他人员参加,她们两个人又都一直讳莫如深,所以会谈内容就成为一个难解之谜。

    A.

    B. ⑤④

    C. ⑤⑥

    D. ④⑤

  • 2、下列句子句式相同的最佳的一组是(  )

    A.①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② 不忍杀之,以赐公

    B.① 敢问何谓也   ②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C.① 日食饮得无衰乎   ② 年几何矣

    D.① 然今卒困于此   ② 吾闻汉购我头金千斤,邑万户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现实”与“历史”和“未来”形成对应关系,尽管历史和未来题材创作同样可以表达现实意蕴,但现实题材创作对现实生活的介入更为直接,更容易对社会现实产生显见的作用,因而,国家历来重视以现实主义精神引导创作,这是很自然的,也有利于文学创作获得强盛的历史生命力。现实主义的本意包括正视现实、不回避现实、如实写照现实的要求。肯定这一要求,表现了国家的自信。

    新时期以来,我国的主流文学,基本与现实主义文学同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获得了国际声誉,正说明现实主义道路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繁荣发达的主要途径。当然,现实主义不是文学发展的惟一样态,近年来大众文学、网络文学的兴起,在相当规模上带来了浪漫主义创作的新气象,打破了现实主义的一统天下,甚至获得了更广泛的受众,但现实主义创作依然是体现中国当代文学主潮和最高水平的创作。特别是在反映当代社会的全面发展(以报告文学创作为代表)和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以小说创作为代表)两方面,具有大众文学、网络文学无法比肩的优势,更集中地显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

    现实主义的力量,还体现于其深厚的美学价值。现实主义主张客观地、如实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正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意识。现代人以更成熟的目光审视世界,少有浅薄的冲动,重视事实,习惯独立思考,不愿意在文学阅读中随便迁就作者的教化,更以真实感为审美感觉的基础,这些都决定了现实主义创作必然成为文学读者、尤其是高层次文学读者的主要需求。

    作为文学创作形式之两翼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又从来是互有补充的,人们不仅需要真实的观照,也需要理想的想象。正由于主流文学在一个长时期里将现实主义定为一尊,忽视了身旁一大片荒芜的文学土壤,才使大众文学和网络文学赢得异军突起的广袤余地。最初,有青春文学的兴起,几乎在一夜间征服了无数青年读者的心,其本原正出自浪漫情怀。以后,网络创作以言情、武侠、侦破、玄幻、奇幻、穿越等样式蔚为大观,其内质也来自浪漫的想象,而这些样式都是以往正统主流文学所不为的。某种意义上,传统文学是现实倾向的文学,网络文学是理想倾向的文学,代表着不同文化气质。传统文学以揭示真实为最高目的,主张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再现世界;幻想文学首先看重愿望,依照理想的面貌制造幻象。网络文学更迎合人的本性,传统文学则无意屈从于人的善良愿望。所以网络文学是一种轻松消遣的文学,传统文学是一种严肃的文学。

    理想的写作也有其鲜明的美学特征,它们满足了人们关于美好、善良、正义、理性和瞭望未来的愿望,弥补了现实主义的冷酷。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可以同时改变两种文学的样态。

    (摘编自胡平《刍议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现实题材创作比历史题材和未来题材创作更直接地介入现实生活,更容易作用于社会现实。

    B. 国家自信的表现之一,就是肯定现实主义创作正视现实、不回避现实、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

    C. 新时期以来,我国的主流文学创作形式是现实主义,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国际社会所注目和赞誉。

    D. 近年来具有浪漫主义特点的大众文学、网络文学,获得了比现实主义作品更多的受众,成了主流文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在反映当代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这两个方面上,现实主义创作具有浪漫主义创作无法比肩的巨大优势。

    B. 现实主义创作与浪漫主义创作都是文学发展的样态,但是现实主义创作更集中地显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

    C. 现代人以更成熟的目光审视世界,重视事实,习惯独立思考,因而现实主义主张客观地、如实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

    D. 青春文学和以言情、武侠、侦破、玄幻、奇幻、穿越等为样式的网络文学,分别以浪漫情怀和浪漫的想象征服读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们国家都重视用现实主义精神引导文学家进行反映现实生活的创作,这样,文学创作可以获得强盛的生命力。

    B. 我国文学创作既要坚持以现实主义创作为主,又不能排斥浪漫主义的创作,否则,就会失去一部分读者,文学就不会全面繁荣发展。

    C. 现实主义以揭示真实为最高目的,其作品适合高层次文学读者阅读;浪漫主义依照理想的面貌创作,其作品只适合浅层次文学读者轻松消遣。

    D. 浪漫主义创作能表现人们对美好、善良、正义、理性的追求和瞭望未来的愿望,它与现实主义创作相结合,可互取其长互补其短,产生相得益彰的效应。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礼记·大学》中写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就是说只有达到“至善”的境界,志向才能坚定不移;志向坚定不移才能心不妄动。

    (2)《无衣》中写道“修好我们的铠甲和兵器,我跟你共同行动奔建战场”。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暗示鸿雁和鱼儿不能传书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

    (2)在《鱼我所欲也》中, 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_______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_________”。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写万古寂寞之愁,充分肯定“饮者”的地位。

    (2)屈原在《离骚》中常用美人香草作比喻,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作出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贾谊在《过秦论》中将陈涉与秦王朝对比,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极言陈涉起义时装备简陋,但却影响巨大,豪俊并起,以致强秦亡于一朝。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江城子》______________两句用白描手法简约生动地勾勒出词人四处奔波、生活艰难、仕途坎坷、心力交瘁的形象特征。

    (2)《将进酒》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3)《书愤》中描写作者曾经经历过的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用“_________”两个对偶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

    (3)李煜的《處关人》中那美好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劈头怨问苍天,你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这句诗是:“______”。

  • 9、名篇默写题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句子是:  

    2)写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对本诗的内容赏析,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A. 首联写田家,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是诗人山上静观所见,使人想见农妇田夫那怡然自乐的心情。

    B. 颔联写自然景色,白鹭飞行,黄鹂鸣啭,同样是诗人静观所得,面对美景,诗人感慨万端,心生归隐之情。陶醉不已。

    C. 颈联写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参木槿而悟人生短暂,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显示出诗人的孤独寂寞及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D. 尾联两个充满老庄色彩的典故,一正用,一正反,两相结合,抒写诗人淡泊自然的心境,而这种心境,正是上联所写清斋习静的结果。

    E. 这首七律,形象鲜明,兴味深远,流露出诗人对淳朴田园生活的深深眷爱,是王维田园诗的一首代表作。

    2前人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试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为例,说说他画出了怎样的意境。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曹洪子廉,太祖从弟也。太祖起义兵讨董卓,至荥阳,为卓将徐荣所败。太祖失马,贼追甚急,洪下,以马授太祖,太祖辞让。洪曰: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遂步从到汴水,水深不得渡,洪循水得船,与太祖俱济,还奔谯。扬州刺史陈温素与洪善,洪将家兵千余人,就温募兵,得庐江上甲二千人,东到丹杨复得数千人,与太祖会龙亢。太祖征徐州,张邈举兖州叛迎吕布。时大饥荒,洪将兵在前,先据东平、范,聚粮谷以继军。太祖讨邈、布于濮阳,布破走,遂据东阿,转击济阴、山阳、中牟、阳武、京、密十余县,皆拔之。以前后功拜鹰扬校尉,迁扬武中郎将。天子都许,拜洪谏议大夫。别征刘表,破表别将于舞阳、阴叶、堵阳、博望,有功,迁厉锋将军,封国明亭侯。文帝即位,为卫将军,迁骠骑将军,进封野王侯,益邑千户,并前二千一百户,位特进;后徙封都阳侯。

    始,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群臣并救莫能得。卞太后谓郭后曰:令曹洪今日死,吾明日敕帝废后矣。于是泣涕屡请,乃得免官削爵土。洪先帝功臣,时人多为觖望。明帝即位,拜后将军,更封乐城侯,邑千户,位特进;复拜骠骑将军。太和六年

    (选自《三国志·曹洪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

    B.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

    C.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

    D.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表字,人的别名。古人出生后,在命名的同时往往还要命字。

    B.从弟,同族的伯伯或叔叔的儿子中年纪比自己小的人,即堂弟。

    C.文帝,后人写史,一般用谥号或庙号称帝王;“文帝”中的“文”即是谥号。

    D.薨,古代用来称诸侯之死,后世也用来称有爵位的大官之死。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洪识大体。在太祖失去马的时候,他认为太祖比自己更重要,主动把自己的马让给太祖骑,自己步行跟随。

    B.曹洪善用人脉资源。他凭借与扬州刺史的交情,亲自带领家兵到扬州,在那一带招募到士兵数千人。

    C.曹洪屡建奇功。攻打徐州时,他冲在前面,率先占领东平、范县;吕布败逃后,他又转攻他地,接连攻克十多个县。

    D.曹洪本性吝啬。文帝年轻时曾假装向他借钱,以此考验他,但是曹洪不答应,文帝因此对他怀恨在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扬州刺史陈温素与洪善,洪将家兵千余人,就温募兵。

    (2)以前后功拜鹰扬校尉,迁扬武中郎将。天子都许,拜洪谏议大夫。

    【5】汉文帝要处死曹洪时,卞太后为何极力替他求情?请简要说明。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媒体报道,2017年8月4日,福建莆田车主蔡先生驾车时远远看见一位老人站在路边,就停车让老人先通过斑马线,让蔡先生感到意外的是,老人竟然脱帽向他糊躬致谢!事后,当记者采访这位老人时,老人说:“我对师傅说谢谢,他不一定能听见,我就给他鞠个躬。”而司机却说:“斑马线就是行人的生命线,对于司机来说,每一个行人就是一盏红灯。避让行人,敬重生命,是做司机应尽的职责。”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