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 。
(2)在芦山地震灾难面前,基层党组织就是一个 的战斗堡垒,他们行动迅速,组织有力,帮助群众有序疏散,及时救治伤员,成为灾区百姓的主心骨。
(3)长期以来,杀虫剂、除草剂、增效剂等各种农药所导致的污染,严重侵害着与农业、农村、农民 的城市环境与市民生活。
A. 南辕北辙 无坚不摧 休戚相关
B. 买椟还珠 无坚不摧 息息相关
C. 南辕北辙 坚不可摧 休戚相关
D. 买椟还珠 坚不可摧 息息相关
2、下面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没有风浪,就不能显示船帆的本色;没有曲折,就无法品味人生的乐趣。
B.“假如回到童年”话题征集活动,意在让人们回顾童年,真实感受时代的进步。
C.长篇报告文学《大美昆曲》是一部赞美中国戏曲艺术,讴歌民族优秀文化的作品。
D.是让你的生命更加朝气勃勃?还是让暮气滋长而举步不前?拷问着人生的选择。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暗物质:迷失的大多数
周宇峰
暗物质最早由荷兰天文学家卡普顿提出,指可通过星体的运动间接推断出的其周围可能存在的不可见物质。但卡普顿对太阳系附近星体运动的研究未能发现暗物质存在的确凿依据。1933年,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兹维基首次在实验中找到暗物质存在的证据——他利用光谱红移测量了后发座星系团中各个星系相对于星系团的运动速度,发现它们运动得太快,以至于仅靠星系团中可见星系的质量提供的引力无法将它们束缚在一起。他由此推断,后发座星系团之所以能够保持现在的状态,其中应该存在大量暗物质。
然而这一革命性的结论在当时未能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但之后不断有研究支持他的观点。决定性的证据出现在1970年,其时,美国天体物理学家鲁宾和福特对仙女座星云中星体旋转速度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两位科学家利用高精度的光谱测量技术,精确地测算出非常遥远的星体绕星系的旋转速度和距离的关系,按照万有引力定律,如果星系的质量主要集中在星系核心区的可见星体上,那么星系外围的星体的速度将随着距离变大而减小。但他们的观测结果却表明,在相当大的范围内,星系外围的星体的速度是恒定的。这意味着要么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是不正确的,要么星系中有大量的不可见物质分布在星系的非核心区,并且其质量远大于发光星体的质量总和。
经过大量的后续研究,暗物质存在这一推论逐渐被天文学界广泛认可。但正如前文所说,观测到的现象也有可能意味着万有引力定律是需要修改的,而并非由暗物质引起。目前尚未找到一个修正的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论,能够统一解释主要的观测事实,而引入暗物质的概念来理解这些观测事实,要相对容易得多。
暗物质虽不可见,但我们能通过其他方式发现它们存在的蛛丝马连。比如,根据广义相对论,引力能导致光线弯曲。如果暗物质大量存在,其所产生的引力必然会改变“路过”它们的光线的走向。科学家在天文观测中发现,我们看到的星系的形状和它们的实际形状不相符,这说明星系发出的光线“变形”了,因此推测星系团中可能存在大量暗物质。科学家已经通过微波背景辐射确定宇宙中暗物质的总量:目前的观测表明宇宙总物质的85%以上由暗物质贡献,构成天体和星际气体的常规物质只占15%。
然而我们对暗物质属性的了解仍然很少——目前我们只知道暗物质不是什么,但并不知道它是什么——暗物质应是有质量的,能够参与引力相互作用,但单个暗物质粒子的质量大小还不知道;暗物质应该很难衰变,因为在宇宙结构形成的不同阶段都有暗物质存在的证据,其寿命起码要长过宇宙年龄;暗物质基本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暗物质与光子的相互作用必须非常弱,以至于其基本不发光。
更重要的是,暗物质不应是常规物质。人类已知的物质世界几乎全部由原子核,即质子和中子构成,并且这种常规物质的总量是确定的,如此大量的暗物质不可能来自常规物质,它是一种完全未知的新的物质类型。我们已知的所有常规物质都能够用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来解释,但暗物质的存在对这一模型的完备性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集中力量探测暗物质属性,我国也正在积极推进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我国已经在四川锦屏建成了小型暗物质探测实验宝,同时,我国第一颗暗物质探测卫星“悟空”号己经在轨道空间收集了一年的数据,相信这些探测将会为最终解开暗物质之谜作出贡献。
(摘编自2017年2月9日《光明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暗物质这个概念最早由荷兰天文学家卡普顿提出,他通过星体运动间接推断出暗物质可能存在,但未能发现其存在的确凿依据。
B. 美国天体物理学家鲁宾和福特的观测结果表明,在仙女座星云相当大的范围内星系外围的星体的速度恒定,而非随距离变大而减小。
C. 科学家在观测中看到星系发出的光线“变形”,由此推测星系团中可能存在的暗物致所看到的星系形状与其实际形状不相符。
D. 目前人类对暗物质属性了解依然很少,只知道暗物质不应是常规物质,而应是有质量的、很难衰变的、且基本不发光的某种新的物质类型。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兹维基利用光谱红移测量发现后发座星系团中各个星系相对于星系团的运动速度太快,进而推断该星系团中确有大量暗物质存在。
B. 从暗物质概念的提出,到暗物质存在的推论被广泛认可,其间大量运用假设和推断而没有实际探测,所以人类对暗物质属性了解依然甚少。
C. 科学家已经通过微波背景辐射确定字宙总物质大部分是由不可见的暗物质贡献的,这些“迷失的大多数”已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焦点。
D. 这篇科普文章围绕暗物质这一科学话题,从概念提出、证据发现、属性推测、研究现状等方面对人类探索暗物质的情况做了介绍。
E. 我国在探测暗物质属性方面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包括建成小型暗物质探测实验室和发射暗物质探测卫星,这些探测已经取得一些研究成果。
【3】结合文章,概括暗物质的探测对人类科学研究方面的影响。
4、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指出,即使吃粗劣的食物喝冷水,枕着胳膊睡觉,也可以乐在其中;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3)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___________”;月亮时圆时缺,“___________”。
(4)《论语·子罕》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阐明,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志向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下片开头引用南朝刘义隆草率北伐,招致大败的历史事实影射现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李煜的《虞美人》中,运用想像手法,抒发物是人非的感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是苏洵讽谏北宋王朝要吸取历史教训,正如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的警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肯引以为鉴,就要重蹈覆辙。
(2)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沦陷区人民安于异族统治这一令人痛心景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中的江行奇景令人惊叹,郦道元在《三峡》中也写到了这段水路,并通过比较,形象地写出船行之快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遭难》中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在《劝学》中指出,只要“_____________”,就能有让听的人听得特别清楚的效果;只要借助船只,不会游水,也能做到“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制”有所反映。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3)李密《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一外一内都强调一个“无”字,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家中乏人的困苦境遇。
9、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与“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表意相同的句子是:“ _________ ,_________。”
(2)自我夸耀常常只得一时风光,难以维持。《老子》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正好说明这个道理。
(3)《大学之道》中的“_________”说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而“ _________”是说通过对事物的探究,才能认识充分。
(4)在《春江花月夜》中,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一句有着相同内涵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
(5)《诗经·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下衣的句子:“岂曰无衣,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满江红①
柳永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②,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③吟,从军乐。
【注】①词人中进士后,被授予睦州团练推官,此词为赴任途中所作。②成底事:一事无成。③仲宣: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有《从军行》五首。《乐府解题》曰:“《从军行》皆军旅苦辛之辞。”
【1】对这首词内容和情感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写天将暮时,又起小雨,水蓼疏淡如烟,阵阵苇风,带来凉意。通过写雨后秋夜的疏淡、萧索之景烘托作者凄凉的心情。
B.上片“几许渔人飞短艇”中,“几许”犹云多少,加上“飞”字,表现了渔人们带着一天的劳动果实回到家中的匆忙劳累。
C.下片前六句,句短调促,语意连贯,一气呵成,描写了江山之美。其中“严陵滩”三字为下文抒情埋下了伏笔。
D.这首词从夜晚泊舟写到心绪,再从早上舟行写到日后的打算,脉络清晰多变,感情愈演愈烈,读来倍觉委婉曲折、荡气回肠。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上下片加以分析。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旦,字子明,大名莘人。旦幼沉默,好学有文。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及第。真宗即位,拜中书舍人。帝素贤旦尝奏事退目送之曰为朕致太平者必斯人也大中祥符初为天书仪仗使从封泰山为大礼使进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受诏撰《封祀坛颂》,加兵部尚书。会契丹修和,西夏誓守故地,二边兵罢不用,其宗以无事治天下。旦谓祖宗之法具在,务行故事,慎所变改。帝久益信之,言无不听,凡大臣有所请,必曰:“王旦以为如何?”旦与人寡言笑,默坐终日,及奏事,群臣异同,旦徐一言以定。归家或不去冠带,入静室独坐,家人莫敢见之。旦弟以问赵安仁,安仁曰:“方议事,公不欲行而未决,此必忧朝廷矣。”天下大蝗,使人于野得死蝗,帝以示大臣。明日,执政遂袖死蝗进曰:“蝗实死矣,请示于朝,率百官贺。”旦独不可。后数日,方奏事,飞蝗蔽天,帝顾旦曰:“使百官方贺,而蝗如此,岂不为天下笑耶?”宫禁火灾,旦驰入。帝曰:“两朝所积,朕不妄费,一朝殆尽,诚可惜也。”旦对曰:“陛下富有天下,财帛不足忧,所虑者政令赏罚之不当。臣备位宰府,天灾如此,臣当罢免。”继上表待罪,帝乃降诏罪己,许中外封事言得失。寇准数短旦,旦专称准。帝谓旦曰:“卿虽称其美,彼专谈卿恶。”旦曰:“理固当然。臣在相位久,政事阙失必多。准对陛下无所隐,益见其忠直,此臣所以重准也。”帝以是愈贤旦。旦疾甚,遣内侍问者曰或三四,帝手自和药赐之。薨,年六十一。帝临其丧恸,废朝三日,赠太师、尚书令、魏国公,谥文正,又别次发哀。
(选自《宋史•王旦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帝素贤旦/尝奏事退/目送之曰/为朕致太平者/必斯人也/大中祥符初/为天书仪仗使/从封泰山/为大礼使/进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
B.帝素贤/旦尝奏事退/目送之曰/为朕致太平者/必斯人也/大中祥符初/为天书仪仗使/从封泰山/为大礼使/进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
C.帝素贤/旦尝奏事退/目送之日/为朕致太平者/必斯人也/大中祥符/初为天书仪仗使从/封泰山/为大礼使/进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
D.帝素贤旦/尝奏事退/目送之曰/为朕致太平者/必斯人也/大中祥符/初为天书仪仗使从/封泰山/为大礼使/进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平兴国,宋朝第二位皇帝赵光义的年号,一般一个皇帝的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B.宫禁,一指宫中的禁令,二是汉以后称皇帝居住、视政的地方,三借指帝王后妃。文中是第二个意思。
C.陛下,原指帝王宫殿的台阶,后来就成了臣子与帝王或太子面对面应对时对他们的尊称。
D.薨,古称诸侯或有爵位大臣的死,也可用于皇帝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封王贵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旦年少好学,仕途通畅。王旦小时候沉默寡言,却好学不倦,颇有文才;进士及第,步入仕途,深受真宗的器重,成为皇帝的肱股之臣。
B.王旦深谋远虑,劝帝慎改。契丹倡和,西夏与宋朝边境的军队被解除,真宗以无事治理天下。王旦认为祖宗的法制都在,务必谨慎地有所改变。
C.王旦作风正派,不喜逢迎。发生了大蝗灾,皇帝把得到的死蝗虫给大臣看,大臣当即说蝗虫死了,应该庆贺,唯独王旦不同意,几天后蝗灾又起。
D.王旦雅量过人,宽厚惜才。寇准多次在皇上面前说王旦的坏话,皇帝也直言其事,王旦首先反省自己的错误,还推崇寇准,认为是忠直的表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旦与人寡言笑,默坐终日,及奏事,群臣异同,旦徐一言以定。
(2)帝以是愈贤旦。旦疾甚,遣内侍问者日或三四,帝手自和药赐之。
1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9年9月,在第十三届女排世界杯比赛中,中国女排以十一连胜的骄人成绩夺得了冠军,成功卫冕。女排精神再次被人们谈论、称赞。
郎平:只要穿上带有“中国”的球衣,就是代表祖国出征。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
习近平:中国女排天天坚持训练,咬牙克服伤病,默默承受挫折,特别在低谷时仍有一批人默默工作、不计回报。正是因为有这么一批人,才有了中国女排今天的成绩。
顾拜旦: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生活的本质不是索取,而是奋斗。
假如生活就是“赛场”,那么你将如何发扬“女排精神”,以更好地应对生活的“赛场”?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