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绍兴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老旧小区的提升类改造内容可以进行“点单式”选择,可以精准解决居民最关心、最急迫的环境卫生、健身设施、水电气配套,从而增强小区居民的参与动力。

    B.探月工程自立项以来,国家航天局组织全国2000多家单位、数十万名科技工作者,团结协作、集智攻关,高质量高效益完成了六次探测任务,实现“六战六捷”。

    C.垃圾分类,必须严格执法倒逼;因垃圾分类不到位,杭州海底捞一门店被责令限期整改,这不仅给全社会上了堂环保课,还给相关企业敲响了警钟。

    D.平凡折射伟大,在2020年生日夜,詹姆斯创造了得分连续1000场上双(10分)的纪录,17年里一拨又一拨的对手盛极转衰,只有詹姆斯还如磐石一般屹立在华山论剑的巅峰。

  •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烟波无际,天水相接,固然旷阔可观,-湾浅溪的明净,也使人感到宁静与亲切。

    B.《史记》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通史”,主要是因为它是研究古代典章制度、人文历史、自然科学、经济文化的重要史料的原因。

    C.拙政园中的远香堂山水明秀,花木繁茂,其名字便体现了莲花“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是观莲的首选胜地。

    D.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近代以后,仁人志士忧患的是民族自强、复兴和独立。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你跑什么跑

    安谅

    那天上午我们低年级没课,有同学就提议到学校附近去玩。

    学校的围墙外,还是一片农田。种植的是什么,已记不真切了。也许当时压根儿就不识五谷,也就无所谓记忆了。但似乎齐膝高,阡陌小道则隐没其间,笔直延伸。

    高年级学生正在操场做操。高音喇叭的声音可以传到数里之外,在空旷的田地回响。一位体育老师正在高喊着口令,这也是常常带我们跑操的那位老师。

    我们中的一个同学突然就喊叫了起来,隔着围墙,叫的是体育老师的名字,叫得几乎撕破了喉咙,一声接着一声,尖锐而高亢,在口令的间歇间,非常清晰和响亮。

    我在一边傻乎乎地站着,没喊,但心里也被这喊叫声激越着,快乐着。

    校园内的广播消停了。高年级学生做完操,陆续返回教室了。

    忽然,围墙的一扇小门被打开了,体育老师飞奔而来。我们如惊弓之鸟,迅速四处跳窜。那个喊叫的同学腿快,很快跑成田地里的一个点儿了。我也没命地往前跑,终究落在了后面。高大健壮的体育老师一把逮住了我。

    我被带进教育楼时,高年级同学还正逗留在走廊里,我当时一定很狼狈,他们的目光尽是幸灾乐祸。

    我的姐姐正同校,比我高几级。体育老师把我交给我的班主任,班主任把她找来了。

    我说我真的没喊呀。不过是谁喊的,我也闭口不说。出卖朋友,就是叛徒,做叛徒是最可耻的。我们从小深受这样的教育。《红岩》里的甫志高、《红灯记》里的王连举就是这样的人,为我们所唾弃。

    那你跑什么跑呢!不知谁说了一句。我哑口无言。

    在我家二三里路的地方,有个工厂。是生产什么的,也早就忘记了。

    工厂的后边,是农田。墙脚则杂草丛生,沟渠蜿蜒。还有一个厕所,是厂子里用的,对外,开了几扇通风的窗子。

    我们常去那儿捉蟋蟀,抓蝈蝈。玩得忘了时间。

    那天下午,邻居一个顽皮的大男生又带我去了那儿。瞎玩一阵后,那大男生说他要上厕所,就从窗口攀爬了进去。我不敢爬,就在墙外等他。但左等右等不见他出来,我还叫唤了几声,也不见回音。我很纳闷,不知什么原因,也有点焦急和担心。天色渐渐暗了,我还拿不定主意:是继续等他,还是自行返回。

    有一个大人快步向我走来,仿佛是冲着我来的。我转身就跑,但没几步就被他抓住了衣袖,甩也甩不掉。

    我被带到了工厂的门卫室。那个大男生也在,一脸委屈地杵在那儿。

    我遭到了严厉的讯问。两个大人让我们自报家门,还让我们交待有什么企图。我矢口否认。大人说:你没什么事,为什么看到我就跑?

    是呀,你跑什么跑!我自己问自己,也听不见自己的回答。

    有一年冬天,江南下了一场大雪。这是好多年不见的景象了。雪花还在飘扬,很多人就玩起了雪球。

    我们几个邻居小伙子,把一个墙脚下的废物箱作为靶子,一次次地扔去雪球。但这废物箱摇摇晃晃地,像个不倒翁。

    我们又一阵阵地将雪球砸了过去,好久,都未能击倒目标。

    雪花飘舞,已让我们装扮为一个个雪人儿了。

    这时,一个身上也是裹满了雪花的路人走来,他从地上抓起一块石头,就砸了过去。也许,他是想把那个废物箱击倒。但他甩出去的不是雪球,他击中的目标,竟也不是废物箱。

    他击中了废物箱上方的一户玻璃窗。玻璃顷刻尖叫碎裂。那人见闯祸了,脚上像踩着雪橇,带出一阵雪雾,就跑没影了。

    一如树倒猴狲散,刚才还玩得忘我的伙伴们,也四下逃离了。我一步也未挪动。看着他们逃逸,心里充满鄙夷。

    那户人家有人出来了,看见了我,径直朝我走来。

    我没有跑。我神情淡定。从未有过的从容。

    走近的人气汹汹,兴师问罪:是你砸的吗?”

    我坚决地摇了摇头:不是。是刚才一个路人砸的。他是要砸废物箱的,砸偏了。

    对方将信将疑。

    我又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我没说假话,那人已经走了。

    说完,我也转身走了。我这次没跑。

    我此时年轻的背影,一定很坚挺。(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的同学隔着围墙喊叫体育老师的名字,让老师感到受了侮辱,虽没有喊,但内心充满了激越与快乐,这也是跟着别人逃跑的原因。

    B不敢爬进窗口,只是在等爬进窗口的邻居的顽皮的大男生,结果被抓,这一切都是大男孩告密并且将责任推卸到身上的结果。

    C.当被砸破玻璃窗的主人向走来时,没有跑,而是神情淡定和从容,说明内心已经不再惶恐,决意要勇敢面对,勇于担当。

    D.小说构思巧妙,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来凸显意蕴。前两个故事是时空不同,但故事意蕴相同;而最后一个故事,叙述形式相同,但故事意蕴突变。

     

    E.小说的叙述视角非常独特,增强了小说的亲切感。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全知叙述视角,其目的在于体现故事的现实主义特征。

    2)小说在刻画这个形象时,突出了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为什么要以你跑什么跑为题?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小说前两部分写跑,最后一部分写没有跑。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集芙蓉以为裳。(屈原《离骚》)

    (2)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悟已往之不谏,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_______________,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定风波》)

  •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______。(《大学之道》)

    ______,忠而被谤。(司马迁《屈原列传》)

    ③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______。(贾谊《过秦论》)

    ④知人者智,______。(《老子》四章)

    ⑤《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方面,摒弃不好方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 6、孔子借物候现象比喻高尚节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则》

     

  • 7、⑴故观于海者难为水,___________

    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

    ⑶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

    ___________,收之桑榆

    ⑸老当益壮,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坠青云之志

    ___________,俭以养德

    ⑺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

    ___________,败而不怨

    ⑼落木千山天远大,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一水中分白鹭洲。

    (11)是处红衰翠减,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_______,抚孤松而盘桓。(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渔舟唱晚,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④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________(杜甫《登岳阳楼》)

  • 9、按要求填空。

    ①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______________。(《大学之道》)

    ②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______________,则无败事。(《老子》第六十四章)

    ③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______________,江月年年望相似。(《春江花月夜》)

    ④课文《<老子>四章》中老子以“______________”喻指“自是”“自伐”“自矜”等不良品行。

    ③《论语·里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可以使我们联想到唐太宗的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点绛唇·感兴

    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注)①王禹偁(chēng):巨野(今属山东)人,北宋最早改革文风的诗文家。在朝为官,因直言讽谏而屡遭贬谪。这首词是作者被贬为长洲(古地名,今属江苏苏州)知县任上所作。②如缀:排列成行很整齐,如连缀在一起。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南多雨,容易引起人的愁闷,然而在苦雨愁云之中江南却依然美丽。上片前两句欲扬先抑,用雨恨云愁来反衬江南的美丽。

    B.“水村渔市”是最具江南水乡地域特色的典型意象,词人置身于此,以“一缕孤烟细”点出了环境的萧瑟、寂寥。

    C.词人遥见冲天远去的大雁,触发了“平生事”的联想,他恨世无知音,愁身无双翼,不能像“征鸿”一样展翅高飞。

    D.本词格调沉郁而高旷,寓情于景,因情绘景,情感表达委婉深沉,含而不露,语言清新自然,不事雕饰。

    2本词的“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和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在手法和情感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段(一)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节选自《石钟山记》)

    文段(二)

    东坡《石钟山记》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至今游石钟山者,皆以坡语为然。余亲家翁彰雪琴待郎……驻江西最久,语余云:湖口县钟山有二,一在城西,滨鄱阳湖,曰上钟山;一在城东,临大江,曰下钟山,下钟山即东坡作记处。然东坡谓山石与风水相吞吐,有声如乐作,此恐不然。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吰镗鞳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衣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黏着,俨然鳞甲。润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最上层则昏黑不可辨。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复宽广,可容三人坐。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又云:‘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也。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节选自俞樾《春在堂笔记》卷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

    B.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

    C.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

    D.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丰,皇帝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B.公元前522年周景王铸造了一套名叫“无射”的大型编钟。无射是十二律中的第十一律,因钟声合乎无射的意律,故用“无射”作钟名。

    C.笔记,一种随笔记录的文体,笔记文包括史料笔记、考据笔记和笔记小说。

    D.丹房,指道教炼丹的地方,后指道观;也指神仙的住所。本文指的是神仙的住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段(一)通过记游来发表议论的别开生面的文章,它既有记叙文写景状物形象生动的特点,又有议论文剖析事理,探讨问题的性质。

    B.文段(一)中作者用栖鹘和鹳鹤的声音渲染了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使人心惊胆战,侧面凸显出了作者的不怕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

    C.文段(二)认为苏轼只看到了下钟山的山形似钟,而没看到上钟山亦然。

    D.文段(二)认为苏轼考察石钟山,以为其得名是因风水相吞吐而为声,这也没有探察到问题的根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吰镗鞳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

    (2)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

    【5】请简要分析彭雪琴批驳苏轼对石钟山命名看法的思路。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黄河入海口,盐碱地上,一派绿意撞入眼帘——昔日盐碱地,今朝新粮仓!放眼麦田,空无一人,唯有四辆农机来往穿梭。定睛一瞧,这农机造型炫酷,形似变形金刚。神奇的是,车上并无农机手,是如何运转的呢?在这呢!一位工程师晃了晃手中的平板电脑,我们研发的新一代智能农机,设计灵感来自科幻片,无人驾驶,远程遥控,不用到现场,在办公室就能操作。

    材料二:一起向未来,科技赋能让北京冬奥更精彩。如比赛场馆绿电(风能、太阳能)全覆盖并采用二氧化碳制冰造雪,交通服务使用氢燃料电池汽车实现零碳排放,开幕式运用黑科技创新演绎中国浪漫,更有智慧服务、转播技术……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感慨:科技的潜力令人惊叹,北京冬奥会在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挖掘了这种潜力。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任选一则或综合两则材料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