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衡水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看似虚无缥缈、超浪漫主义的武侠小说,能够转化出无可估量的影视文化产品生产力,因此金庸称得上是当仁不让的文坛霸主。

    B.美国对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蛮横地挑起贸易争端:中国出台了“有理、有利、有节”的反制措施,对美国进行“反戈一击”。

    C.老板靠着我们的鼎力相助顶住了竞争压力,打开了局面,现在找个借口要把我们抛开,这不是卸磨杀驴吗?

    D.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导演借助匪夷所思的特技,为银幕前的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魔法的大门。

  • 2、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1945年,声名显赫的德国贝尔森集中营,在纳粹溃逃后,宁静的中午,一个孩子走在遍布尸体的营地的路上。

    ②《三国演义》中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果敢之举,将他排除万难、矢志于义的信念表现得无微不至

    ③父爱应该受一定的原则支配并提出一定的要求,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不应该是咄咄逼人和专横的。

    ④在动物身上,无论从形态结构、生理过程,还是从行为方面去分析,尽可能节省能量的例子比比皆是

    ⑤巴金《家》中的觉新,处在长房长孙的特殊位置,加上受封建礼教较多的约束,养成了委曲求全、懦弱顺从的性格。

    ⑥特朗普早在大学时代就孜孜不倦地汲取商业领域新知,加上父亲耳提面命的教诲,年轻的特朗普就已蠢蠢欲动,欲在商界闯出一片天地。

    A. ②③⑤   B. ①②⑥   C. ①⑤⑥   D. ③④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狼叫

    甘应鑫

    三只羊乡的光棍表叔秃顶那年,刚过56岁,随村里人去市火车站当临时搬运工。

    有一天,路过站外一处垃圾堆,忽然听见婴儿啼哭,觉得蹊跷,揭开脏包一看,是女婴,已经生命垂危。他心软了,说:“天送的,我收养了。”最后牢牢地抱了回去。

    转眼十年过去。养女吃着百家饭,纳着百家福长大了,而表叔已不经熬,刀耕火种,骨瘦如柴,又害眼疾,为了养女上学,多攒点钱,上山采药又摔伤腰椎,差点见阎王。

    当年表叔家日子过得实在太苦,餐餐清汤寡水,顿顿眼泪水泡饭。父女俩去赶集,村民指指点点,句句戳心。有夸他行善添寿,有骂他窝囊造孽,自己吃不饱肚,还捡个小孩养……表叔听过苦笑一声,便默不吭声,照旧当成亲生的养。

    最近几年,乡政府抓精准扶贫,划拨出专款补贴,鼓励村民自筹资金挪窝,到乡里建洋房,表叔拿不出足够自筹款建房,一直与山相依、以水为伴。

    以往,村里人能关照则关照他,如今人畜搬走,他就成了单身独户,住在村东山脚下一栋毛南族木楼,上面住人、下面养牛。逢上刮风下雨,烧瓦裂缝漏雨,房梁摇摇欲坠,有时还掉落下蛇鼠,住得心惊肉跳。好在,乡干部经常来慰问,又帮他落实贫困户补助金、五保供养金、农村低保金,生活改善了,心坎压的石头也落地了。

    村上生源少,小学教学点早就撤销,邻近村小学和初中,合并为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方圆二十多公里内的小孩,得走路去乡里读书。表叔家去乡小学,步行至少一个小时方穿过雾气笼罩的莽莽森林,途中一段险滩要趟过小溪,一段险路要从悬崖巨石间挤过去。这里山高水深,荒无人烟,却一点也不寂静,鸟鸣兽啸,奇香弥漫,连大人都惧怕,嫌远,更何况小孩;所以家境好的小孩转学,家没钱的小孩,有的就辍了学。养女想退学,表叔对养女说:“凭一口气,点一盏灯,有我吃就有你吃,你要念好书,争口气!”然后卖掉了家畜。从此,天麻麻亮养女又出门上学,放学又随着星辰到家。

    有一天傍晚,养女放学路过老坟山,乌鸦乱叫,她见一堆新坟招魂幡下,猛蹿出一只白兔,吓得她背脊发冷,中邪似的絮絮叨叨一晚胡话。另一夜,一群野猪又把表叔家稻田拱得颗粒无收。打那以后,表叔为给养女壮胆,想出一个护身秘法,并教会她:学狼叫。

    过了这么多年,又听见狼叫了,消息传开去,人们觉得怪。

    记者们驱车到了乡里探秘,不少人说亲眼见过狼。看见她牵牛出门,记者好奇地问:“山里有狼,你不怕吗?”她苦笑答:“不怕,我有办法对付狼。”记者一愣,是小瞧了女孩,瞪大眼一瞄,女孩天生一双鸳鸯眼,眼珠子左边幽蓝色、右边褐橘色,一眨一眨,璀璨,勾魂。记者问:“你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她鼻子有些酸,说:“去打工赚钱,照顾爸爸。”在一旁的表叔听了搂住养女无声地抹泪。表叔边招呼记者坐下吃五彩糯米饭,边烧水泡茶,说:“小女从上小学起,成绩在年级里数一数二,非常懂事乖巧,平时放学回家,就主动做家务……”

    记者们蔫头耷脑钻进密林,喘气爬上磐石,忽听见山崖背后 “嗷呜——嗷呜——”的哀声与风声从极远之地呼啸而来,在人迹罕至的山谷间激荡,那声浪足以将人掀下山崖。记者们疑心是风声作怪?是狼嗥?是人喊?

    记者们走后,清明阴雨就来了,断断续续,没有放睛过,偶尔还打几个炸雷,屋顶上的瓦被震落下来,门前一株古树被劈开了花。万幸的是,石楼没塌,父女俩躲过了一难。

    表叔没想到,过完分龙节不久,乡政府忽然安置他去了一家养殖场帮忙;还为他养女找到寄养家庭,是一对没有孩子且富裕的中年夫妇。

    终于,三只羊乡里没了狼叫。

    (2017年9月28日《河池日报》)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描写光棍表叔家餐餐清汤寡水、房梁摇摇欲坠、门前古树被劈等细节、有利于突出对贫困人口实施精准扶贫的必要性。

    B. 记者在乡里和女孩分别不久就听到了“狼叫”,因此发现了真相。在他们努力下,乡政府终于对父女二人做出了适当的安置。

    C. 养女是一个懂事的乡村少女形象,她在学习上十分努力,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她主动做家务,她希望将来能挣钱孝顺养父。

    D. 开头交代地名“三只羊乡”,暗示了地瘠民贫;交代表叔的光棍身份,以及他当搬运工的事,为下文写他收养孩子作了铺垫。

    2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展开的?请结合内容简要概括。

    3小说以“狼叫”为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侧面描写表现箫声的幽怨,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由欢乐转入悲凉。

    (3)《师说》中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疑怪昨宵春梦好,________________。(晏殊《破阵子·春景》)

    ⑵泪眼问花花不语,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⑶酒入愁肠,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________________,苒苒物华休。(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⑸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________________,尘满面,鬓如霜。(苏轼《江城子·记梦》)

    ⑺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__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说做人不讲诚信无法立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是说鹏离开要凭借六月的大风,“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解释山中雾气、空中尘埃是怎样产生的。

    (2)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虞美人)一词中作者想象故国江山、旧日宫殿,如今已物是人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用拟人手法赞美大自然绚丽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子罕》中孔子认为:人应像松柏一样,要有骨气、有远大志向且要经受得起各种严峻的考验,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为政》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李煜《虞美人》)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途中寒食

    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1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唐代诗人宋之问被贬泷洲途中,作者借用途中遇到的景物抒发复杂的感情。

    B. 寒食,亦称为"禁烟节"、"冷节",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后因距清明较近,人们把它们合在一起,只过清明节。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等风俗。

    C. 诗的首联使用互文手法,表现季至暮春,时逢寒食,诗人行走在被贬南方的行程之中。

    D. “北极”和“南溟”,前者说明皇上的位置,后者说明逐臣将去之地,暗示距离遥远。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方面的复杂感情?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蒯通,范阳人也,本与武帝同讳。汉将韩信引兵将东击齐。闻汉王使郦食其说下齐,信欲止。通说信曰:“将军受诏击齐,而汉独发间使下齐,宁有诏止将军乎?何以得无行!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舌,下齐七十余城,将军将数万之众,乃下赵五十余城。为将数岁,反不如一竖儒之功乎!”于是信然之,从其计。齐王以郦生为欺己而亨之,因败走。信遂定齐地,自立为齐假王。蒯通知天下权在信,欲说信令背汉。信曰:“汉遇我厚,吾岂可见利而背恩乎!”通曰:“语曰:‘野禽殚,走犬亨;敌国破,谋臣亡。’且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信遂协通。

    后信谋反被诛,临死叹曰:“悔不用蒯通之言!”乃诏齐召蒯通。通至,上欲亨之,曰:“若教韩信反,何也?”通曰:“狗各吠非其主。当彼时,臣独知齐王韩信,非知陛下也。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高材者先得。天下匈匈,争欲为陛下所为,顾力不能,可殚诛邪!”上乃赦之。

    至齐悼惠王时,曹参为相,礼下贤人,请通为客。初,齐王田荣怨项羽谋举兵畔之劫齐士不与者死齐处士东郭先生在劫中强从及田荣败丑之入深山隐居客谓通曰:“先生之于曹相国,拾遗举过,显贤进能,齐国莫若先生者。先生知东郭先生世俗所不及,何不进之于相国乎?”通曰:“诺。臣之里妇,与里之诸母相善也。里妇夜亡肉,姑以为盗,怒而逐之。妇晨去,过所善诸母,语以事而谢之。里母曰:‘女安行,我今令而家追女矣。’即束缊请火于亡肉家,曰:‘昨暮夜,犬得肉,争斗相杀,请火治之。’亡肉家遽追呼其妇。故里母非谈说之也,束缊乞火非还妇之道也,然物有相感,事有适可。臣请乞火于曹相国。”乃见相国。

    (节选自《汉书·蒯通传》)

    (注)①齐悼惠王:汉高祖刘邦庶长子刘肥,汉高祖六年受封齐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齐王田荣怨项羽谋举兵/畔之/劫齐士/不与者死/齐处士东郭先生在劫中/强从及田荣/败/丑之/入深山隐居/

    B.齐王田荣怨项羽/谋举兵畔之/劫齐士/不与者死/齐处士东郭先生在劫中/强从/及田荣败/丑之/入深山隐居/

    C.齐王田荣怨项羽谋举兵/畔之/劫齐士/不与者死/齐处士东郭先生在劫中/强从/及田荣败/丑之/入深山隐居/

    D.齐王田荣怨项羽/谋举兵畔之/劫齐士/不与者死/齐处士东郭先生在劫中/强从及田荣/败/丑之/入深山隐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讳,即同名。古人讲究避讳,蒯通原来名叫蒯彻,因为与汉武帝刘彻同名,所以后人将他改称为蒯通。

    B.假王,文中指暂代之王。假,即“临时的,代理的”,文言文中与“署”“权”“摄”等有相近的含意。

    C.处士,是对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者的称呼,也泛指未做官的士人。“士”,是官吏与知识分子的通称。

    D.拾遗,文中指捡取他人遗失之物。后演变为一种官衔,如唐代左右拾遗,专司讽谏,以匡正人主之过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蒯通谋略高超,助韩信扩张权势。在郦食其成功游说齐国投降的情况下,蒯通仍然鼓动韩信攻齐,韩信最终平定齐地,自立假王;而郦食其不幸惨死。

    B.蒯通识见敏锐,劝韩信背叛汉王。蒯通以“江山稳固之后,国君就会残害功臣”来劝诫韩信,并预料韩信功高震主的危险结局,极具洞察力和预见性。

    C.蒯通辩才无碍,使刘邦赦免自己。面对高祖的责问,蒯通用典取譬,一番花言巧语,成功隐瞒了自己曾游说韩信背汉自立的事实,最终得以死里逃生。

    D.蒯通能力出众,替曹参谋议政事。作为幕宾,他善于检举过失,全力辅佐曹参,有人评价其在识才荐人方面,齐国无人能及,请他向曹相国荐举贤才。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军受诏击齐,而汉独发间使下齐,宁有诏止将军乎?何以得无行!

    (2)天下匈匈,争欲为陛下所为,顾力不能,可殚诛邪!

    【5】请指出蒯通所说的“臣请乞火于曹相国”句中“乞火”一词的意思。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卡布奇诺”、“罗托鲁拉小镇”、“普罗旺斯”、“BOHO天明圆”、“广汇•PAMA”这样的地名并非位于大洋彼岸,而就在我们身边。当前我国城市的新兴建筑,特别偏爱“洋名称”,而与此同时发生的是古老传统地名的消亡和具有民族特色地名的弱化。为此,央视《焦点访谈》、《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对地名洋化现象的泛滥给与了批评。网友们也议论纷纷,有人说:“老地名承载着古老文化,记载着古代的地理人文,是祖先留给我的宝贵财宝,是我们的根,绝不能被洋化。”有人说:“放着本国、本民族的名称不用,乱用一些外国的名字,这是崇洋媚外。”也有人说:“这不算什么,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何必抱残守缺呢。”也有人说……

    对于地名洋化,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