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盐城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廊腰缦回 回:曲折

    B. 蜀山兀 兀:高耸

    C. 独夫之心 独夫:残暴的统治者

    D.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鉴:以之为鉴

  • 2、下列有关文化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归去来兮辞》是篇辞赋,辞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篇幅长短不限,句子以五言七言为主,可以错落参差。一般都比较讲究文采,内容上以抒情为主。

    B.刘勰《文心雕龙·章表》云:“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可见,汉魏晋时臣下以“表”上奏,是陈述衷情的。历来论“表”之所以推《出师表》、《陈情表》,正是因为它们最能体现“表”的文体色彩。

    C.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一名潜,字元亮,自号靖节先生,因宅旁长有五棵柳树,世人以"五柳先生"称之。

    D.古人的姓名字号十分复杂。名是人们之间相互区别的符号,一般在出生几个月后由父亲命名。字是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后才起的,和名没什么关系。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因此又叫“别号”。帝王将相死后还有谥号。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一些无序的过度开发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城市悬浮物和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降低,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雾霾天气已经逐渐被列为灾害性天气。

    水平能见度小于10.0 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称为霾或灰霾,其是由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的。霾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远处光亮物体微带红、黄色。空气中的有机碳氢化合物、灰尘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浑浊,因能见度恶化导致视野模糊,这种非水性形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在水平能见度小于10.0 km时,该现象称为霾或灰霾。雾霾天气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混合物,还没有被列入气象观测规范。

    雾与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或饱和。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小于60%,且能见度小于10.0 km时的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大于90%、能见度小于1.0 km时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因此,霾和轻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大多是在相对湿度为60%-90%时的条件下发生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这点与雾、云存在差异,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且霾粒子的分布较为均匀,其粒子是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飘浮颗粒物,粒子大小为0.001-10.000 μm,平均直径为1-2μm。

    通常在低层大气中,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某些情况下会出现逆温现象,气温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逆温层是指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在逆温层中,较暖而轻的空气位于较冷而重的空气上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严重地阻碍着空气的对流运动。对流运动受阻导致近地层空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汽车尾气、烟尘以及水汽等,只能飘浮在逆温层下面的空气层中,无法向上向外扩散,有利于云雾的形成,导致能见度降低,甚至由于空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时向大气中扩散,造成大气污染加重,给人们生产生活及交通安全带来严重的危害。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这些超细灰尘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是雾霾有害颗粒的重要组成部分。雾霾天气时,大气中的气溶胶使空气浑浊受污染,进入人体后不易排出,停留在肺泡,会造成危害。长期吸入易致鼻炎、支气管炎等症。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病人在雾霾天长期停留,病情会加剧。雾霾天气还会使人们的心情灰暗压抑,影响心理健康。气溶胶颗粒凝聚后悬浮在空中,还会造成视程障碍,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摘编自王润清《雾霾天气在气象学中的界定与防范》

    【1】下列对于雾霾这一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由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0.0 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即为霾或灰霾。

    B.雾霾天气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混合物,还没有被列入气象观测规范。

    C.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小于60%,且能见度小于10.0 km时的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

    D.雾霾天气时,大气中的气溶胶使空气浑浊受污染,进入人体后不易排出,停留在肺泡,会造成危害。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由于城市悬浮物和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降低而形成的雾霾天气目前已经被列为灾害性天气。

    B.霾和轻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大多是在湿度为60%-90%时的条件下发生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C.在逆温层中,形成了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对空气的对流运动会产生严重的影响,这个空气层是由位于较冷而重空气上面的的较暖而轻的空气组成的。

    D.雾霾天气不仅会导致鼻炎、支气管炎等症,而且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如若造成视程障碍,则必会造成交通事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些无序的过度开发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烟煤尘和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不断增多,雾霾天气的出现在所难免。

    B.雾与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较小,小于60%;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或饱和,大于90%。霾和轻雾的混合物会共同造成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

    C.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且霾粒子的分布较为均匀,其粒子是肉眼看不到的空中漂浮颗粒物,因此,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

    人们在雾霾天气长期吸入易导致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病,心情也会变得灰暗压抑,更为严重的可能造成精神抑郁症。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个体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一诗中体现诗人要坚持美与善的理想和坚定信念,九死不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的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填空题。

    (1)吴宫花草埋幽径,________________。(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黄庭坚《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用了六朝诗人谢眺的诗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3)诗眼是一首诗歌的最出彩之处,有时也是主旨集中体现的地方,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此诗的诗眼。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悟已往之不谏,___________________,实迷途其未远,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策扶老以流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

    (3)悦亲戚之情话,___________________

    (4)木欣欣以向荣,___________________

    (5)富贵非吾愿,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___________________

    (8)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___________________

    (9)庄子理想中的最高境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但以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11)本图宦达,___________________

    (12)乌鸟私情,___________________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学之道》中,齐家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修身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

    (3)在《老子》中,充分说明了解他人和认识自我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阿房宫赋》中,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掉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能遨游于无穷无尽之境,从而不再“有所待”。

    (2)有人将书斋取名为“寄傲斋”“容安馆”,出处应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3)为了打消晋武帝可能有的猜忌,李密在文中表明自己很想官职显达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离骚》中,屈原感慨叹息,表达对百姓生活困苦的深深同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

    (2)白居易的《琵琶行》表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__________

    (4)《劝学》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①

    向子諲②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③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

    (注)①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丧失,至今已近十年。②向子諲: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③同:通“彤”。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片后两句写远望中原的情形。词人在阴云密布的天空下遥望“三关”,只见群山连绵不断,可是见不到国都汴京和中原父老,令人肝肠寸断。

    B. 下片前三句运用反衬的手法。“消除此恨难”的“难”字,与前面的“可”字“能”字对应,天老、海翻之可能,倍加反衬出消除此恨之不可能。

    C. “鸾辂”本指帝王所乘的车驾,这里代指被金人掳到异域的徽、钦二帝,词人多次听说朝廷派遣使者问候他们,只是不知二帝何时归来。

    D. 这首词在写法上以乐景写哀请,通过对景物深入细致地刻画,委婉地传达出了词人心中不便名言的情感,情景交融,取得了感人至深的效果。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答罗整庵少宰书(节选)

    (明)王阳明

    某顿首启:昨承教及《大学》,拨舟匆匆,未能奉答。晓来江行稍暇,复取手教而读之。恐至赣后人事复纷沓,先具其略以

    来教云:“见道固难,而体道尤难。道诚未易明,而学诚不可不讲:恐未可安于所见而遂以为极则也。”幸甚幸甚!何以得闻斯言乎?其敢自以为极则而安之乎?正思就天下之道以讲明之耳。而数年以来,闻说而非笑之者有矣,诟訾之者有矣,置之不足较量辨议之者有矣,其肯遂以教我乎?其肯遂以教我,而反复晓谕,恻然惟恐不及救正之乎?然则天下之爱我者,固莫有如执事之心深且至矣,感激当何如哉!夫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孔子以为忧而世之学者稍能传习训诂即皆自以为知学不复有所谓讲学之求可悲矣!夫道必体而后见,非已见道而后加体道之功也;道必学而后明,非外讲学而复有所谓明道之事也。然世之讲学者有二,有讲之身心者,有讲之以口耳者。讲之以口耳,揣摸测度,求之影响者也:讲之以身心,行著习察,实有诸己者也。知此,则知孔门之学矣。

    来教谓某“《大学》古本之复,以人之学但当求之于内,而程、朱‘物’之说不免求之于外,遂去朱子之分章,而削其所补之传。”非敢然也。

    平生于朱子之说,如神明蓍龟,一旦与之背驰,心诚有所未忍,故不得已而为此。“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盖不忍抵牾朱子者,其本心也;不得已而与之抵牾者,道固如是,不直则道不见也。执事所谓“决与朱子异”者,仆敢自欺其心哉?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天下之公也,公言之而已矣。故言之而,虽异于己,乃益于己也。言之而非,虽同己,适损于己也。益于己者,己必喜之;损于己者,己必恶之;然则某今日之论,虽或于朱子异,未必非其所喜也。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其更也,人皆仰之;而小人之过也必。某虽不肖,固不敢以小人之心事朱子也。

    嗟乎!执事所以开导启迪于我者,可谓恳到详切矣,人之爱我,宁有如执事者乎!仆虽甚愚下,宁不知所感刻佩服;然而不敢遽舍其中心之诚然而姑以听受云者,正不敢有负于深爱,亦思有以报之耳。秋尽东还,必求一面,以卒所请,千万终教!

    【1】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具其略以                                 请:请教

    B.而程、朱“物”之说不免求之于外 格:击打,格杀

    C.故言之而               是:正确,对

    D.而小人之过也必        文:掩饰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闻说而非笑之者有矣    皆出于此乎

    B.有讲之身心者          久之,能足音辨人

    C.以人之学但当求之于内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鱼肉

    D.虽同己,适损于己也    故燕王欲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十分感激罗整庵对他的关心爱护,虚心接受其“不能安于自己的见识而把自己的观点当作学问的最高标准”的批评教诲,并为此感到非常荣幸。

    B.作者认为圣道是天下共同的道,圣学是天下共同的学,而不是朱熹、孔子个人私有的。对天下公有的东西,应该说公道话,所以,只要说得对,即便与自己的见解不同,也对自己有益;说得不对,即便与自己的见解相同,也对自己有损害。

    C.作者一生始终把朱熹的学说奉做神明,一旦要与它相背离,内心是很煎熬的,但他更不敢欺骗自己的心,可见,在学问与思想上,作者尊重个人自我意识。

    D.作者在回罗整庵的这封信中虽多用敬辞,语意谦恭,语气和缓,用语得体,但也不掩论辩的锋芒,体现其思想独立的精神。

    【4】用“/”给文中加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夫 德 之 不 修 学 之 不 讲 孔 子 以 为 忧 而 世 之 学 者 稍 能 传 习 训 诂 即 皆 自 以 为 知 学 不 复 有 所 谓 讲 学 之 求 可 悲 矣!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其更也,人皆仰之。

    ②然而不敢遽舍其中心之诚然而姑以听受云者。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淮南子·说山训》一文,有“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的句子;苏洵《辨奸论》则有“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句子,意为:月晕出现,预示将要刮风;础石湿润,意味着将要下雨。比喻从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将会发生的事情。

    以上材料对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启示意义和思辨色彩。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