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扬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各句中,引号表达特殊含义的一项是(     

    A.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

    B.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障壁”太难了。

    C.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D.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有人以为,谣言往“敏感”上靠,就可以占领话语权高地,谣言编得越“敏感”,辟谣者越会投鼠忌器

    ②导弹发射室内,崔玉晓果断地按下发射按钮,而碧海之上,导弹腾空而起,拖着震人心魄的尾焰一蹴而就

    ③市场监管局在“春安行动”节日食品大排查中,帮助两家脏乱差的馒头店进行规范整治、改头换面,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

    ④章士钊跟黄兴是刎颈之交,却不曾投身于黄兴主持的华兴会;他与李大钊是君子之交,却拒绝了对方的美意,不肯加入中国共产党。

    ⑤对待西方文化,不可一味排斥,但也不能东施效颦,学些文化跟哲学的皮毛;应以持平的……心态看待中西文化各自的优劣。

    ⑥中方对4月3日发生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地铁的恐怖袭击事件深感震惊并予以强烈谴责,对一切危害公共安全的言行不赞一词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内河小火轮

    茅盾

    已经是满舱的人,这条船虽则要经过不少“码头”,但照例十之八九是我的故乡的旅客;十年前如此,现在仍然如此,就不知道再过十年将怎样。

    船,已经不是十年前那条船,但船中的布置,形形色色的旅客,挤来挤去的小贩,都和十年前没有什么两样。

    只多了一两位剪发时装的女郎算是一九三二年的记号。

    船头上仍旧挂着一块“木板”,淡墨的字是沿途所到各市镇的名儿,并肩排作一列;另一行大书“准一点半开船”,却是照例不“准”,照例要延迟。

    我看自己的表,还只有十二点钟;我只好耐心坐在那里等候了。

    渐渐儿从嘈杂的人声中辨出两三个人的对话来。一望而知都是小商人,很热心地在谈论上海战事的将来。他们以为中日间的“不宣而战”,还要继续与扩大,而结果一定是日本军的败北。他们中间一位剃了和尚头的十多岁的人,很肯定地说:

    “定规还要打!不打,太呒交代。东洋小鬼就是几只飞机兵船厉害,东洋兵是怕死的!东洋兵笨手笨脚,不及中国兵灵便,引他们到里厢。东洋的兵船开勿进来,飞机不认识路,东洋兵一定要吃败仗!”

    “荸荠呀!拴白荸荠呀!”卖荸荠的江北小孩子猛然觉醒过来似的本能地喊卖起来。

    这一声叫卖虽然是职业的响亮而且震耳,但在此嘈杂的“无锡快”中却也并不见得出众地讨厌。

    “讨厌!卖荸荠的出去!江北人顶惹厌!上海要捉江北人!”

    同船的人都哄然大笑,也一叠声喊着:“江北人出去,出去!”那边房舱里的客人也被惊动了。小江北人提起荸荠篮怔了片刻,就慌慌张张跑到后艄去了。另一个卖花生酥的黄脸男子,门牙都落在嘴唇皮外,又怪样地留着一抹黄须的,就填补了那个小江北人遗下来的地盘。

    不知道是何因缘,那卖花生酥的黄脸汉子认定了我是一个好主顾,用了苍蝇叮血那样的韧精神来向我兜售他的货品了。他翘起他那乌黑的长爪甲的手指,从他的托盘内取出一盒花生酥打开来,拈了一块直送到我的鼻子尖,一面夸奖他的货色:

    “闻闻看,喷香,鲜甜,时新货!你先生是吃惯用惯!上一趟你交易了十盒去,送送朋友,大家称赞!今回还是十盒罢?另外买一盒,船里消消闲!”

    我真有点窘了,碰见这样生意经烂熟的小贩。居然硬派我是他的老主顾,并且上一趟还交易过十盒。已有十年之久,我不曾坐过这条船!何来“上一趟”的交易呀!但是这位黄脸汉子,当真有些儿面熟。哦,想起来了,前年五月我送母亲回家,曾到这轮埠来过,许就是那时见过这卖花生酥的黄脸汉。至于时新货的花生酥,我在上海棋盘街商务印书馆发行所门前,时常碰到,我实在很不喜欢此类甜点。可是被他这一纠缠,我不能再静听老乡们议论军国大事了;我只好逃开,也是往船艄上一钻。

    当下我爬上后艄,立刻又被另一批小贩包围了。我应付不开,便取了不理的态度,一面在口袋里掏出卷烟来。哪知道当即有人划着火柴送到我眼前。我一怔,就站起来了;还没有看清是什么人送火来,却已经听得那人带笑说:

    “客人,请坐罢!——便的,便的!交易几包瓜子大王罢?船里消消闲!”

    我这才明白又是一位小贩。我忍不住微笑了,但心里却是一阵酸。虽然我素来不喜欢咬瓜子“消闲”,此时却觉得不交易几包似乎太对不起人了。我便买了几包所谓“瓜子大王”塞在衣袋里,转身去找船上的茶房攀谈:

    “客人已经塞满了,还等什么呢?

    “等邮政包封呀!

    是异常不客气的回答。

    我又微笑了。我以为船上茶房之类大概是不大会客气的。但是我这决定立即被推翻。又来了一个中年灰皮色脸的男子,那位不客气的茶房立即就变成异常“君子之风”,一简直可以说是过分的巴结。他撩起身上的“作裙”,在一张凳上抹了又抹,陪笑地请那位灰皮色脸的男子坐下,又赶快找出话来报告道:

    “四先生,你看!前面两只装米的杭州船被兵营里扣住了,装了子弹!四先生,你看船脚多少重呀!”

    小贩们的兜卖不绝地向我下总攻击。好像他们预先有过密约,专找我一人来“倾销”,并且他们又一致称我为“老主顾”。可是我实在并没“异相”可以引起他们的注意,而且自从上船以来除买了瓜子,也没撒手花过半个钱,而何以我成了他们“理想中”的买主呢?后来我想得了一个比较妥当的解释:因为其余的旅客大都常乘这班船,小贩们已经认得,已经稔知他们不肯买时就硬是不买;而我呢,则是生客,又且像是一个少爷,——所谓吃惯用惯,因而就认为是有缝可钻的蛋,拼命地来向我咷卖了。而也因为是生客,所以虽得小贩们的热烈包围,却不能得到船上茶房的较为客气的接待。

    不用说,在等候船开的一个半钟头内,我这位生客很叫那些拥上前来又拥向后去的小贩们失望了;和不客气的船上茶房却成立了一笔生意,我泡了一壶茶。

    一点半又过二十分,拖带我们这“无锡快”的柴油引擎小轮方才装足了然料,发出了第一次的马达声和第一声的汽笛。

    我松了一口气。为的终于要开船,而且为的小贩们都纷纷上岸了。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强调十年前后满舱的旅客、船上的布置和挤来挤去的小贩等似乎没什么变化,表现“我”回到故乡的感受。

    B.文中写小商人们谈论上海战事时认为“一定是日本军的败北”,意在表现当时人们对于国家的热爱和对抗日战争必胜的信念。

    C.文中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将茶房对“我”和对“四先生”的态度进行了刻画,突出了茶房做事圆滑、阿谀奉承的形象。

    D.本文语言朴实自然,又极具地方色彩,描绘了20世纪30年代故乡的社会风貌与人民生活,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关注。

    【2】作者在文中先后两次写到“微笑”,其用意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3】本篇为茅盾《故乡杂记》中的一篇,在布局谋篇上独具匠心,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2)沧海月明珠有泪,       。 (李商隐《锦瑟》)

    (3)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

    (6)   ,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而成的千古名句是“_____ ,__________”。

    (2)《湘夫人》中,借秋景来渲染和深化这相约未见愁情,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3)《长恨歌》中通过对比烘托描写杨贵妃貌美无比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庄周《逍遥游》里表达了类似的意思,文中写到大鹏展翅高翔前“水击三千里”,而后“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2)崔护曾有名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表达桃花依旧却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之感,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表达了这种物是人非的苍凉之感。

    (3)《红楼梦》中“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描写出了薛家的豪富奢侈之气,《阿房宫赋》中与之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____________”描写鹏鸟迁徙南溟时,从水面奋起而飞,直上九万里高空。

    (2)教室需要张贴正面鼓励大家在学习上只要坚持钻研不放弃,终将克服苦难的标语,《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两句非常合适。

    (3)偶然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离家在外生活不如意的人很容易发出《琵琶行》中“____________”的感慨。

  • 8、默写

    (1) ___________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

    (2)戎马关山北,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

    (4)开琼筵以坐花,____________________

    (5)卧龙跃马终黄土,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_________

    (7)会桃花之芳园,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惟有幽人自来去。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中,作者评价屈原的《离骚》文辞平常,但意义重大;列举的事例虽浅近,但含义深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秦论》中,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防御措施,其中写他对南部边境的措施是: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对北部边境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燕歌行》中,描写汉将出征时,金鼓震天、旌旗如云、大摇大摆开赴战地的场面。为失利时狼狈情景做反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滕王阁序》中的“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描写了音乐响遏行云之魅力,在《李凭箜篌引》中与之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锦瑟》中,诗人从“追梦”中醒来,知道那梦已经远去,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情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书愤》中,诗人以诸葛亮自况,以此自勉,表明他敬仰诸葛亮、渴望建功立业,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方虚日斜再行宿乌山二首(其二)

    杨万里

    多稼村村过,垂杨店店迎。

    偶然逢客子,问得好山名。

    投宿欣犹早,斜阳落更明。

    仆人休进扇,得似晚风清。

    [注]这首诗是诗入隐退前于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秋,以秘书监外补江东转运副使(宋代以金陵、太平、宁国、广德为江南东路)巡察溧水东南一带时所作。方墟即今南京市溧水经济开发区柘塘东侧的一个村庄,宋代在此设方墟铺,乌山,县城西北25里,宋代在此设乌山铺。

    1下面对本诗内容分析概括和艺术手法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描写各村庄、店旁的庄稼长势很好,“垂杨店店迎”用的是比喻的手法。

    B.全诗以时间为顺序,描写诗人由方墟到乌山的沿途见闻,所见所感写得很真切感人。

    C.诗的颈联写他们到达乌山时的情景,当时斜阳西落,晚霞满天,照得大地一片明艳。

    D.诗人移步换景,运用白描手法,描写沿途所见风景,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沿途水墨画。

    2诗歌主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孟轲,驺(zōu)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其后有驺子之属。

    (节选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第1、5章)

    孟子尝有言矣:“人能充其无欲害人之心,而不可胜用也。人能充其无欲为穿窬之心,而不可胜用也。”……故曰:其道始于至粗,而极于至精。充乎天地,放乎四海,而毫厘有所必计。呜呼,此其所以为孟子欤!后之观孟子者,无观之他,亦观诸此而已矣。

    (节选自苏轼《孟轲论》)

    【注】①比:替。②耨(nòu):锄草。③梃:棍棒。④穿窬(yú):穿墙(偷盗)。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B.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C.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D.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合从连衡:战国时六国诸侯联合抗秦的谋略,称为“合纵”;秦国联合一些诸侯进攻另外一些诸侯国的谋略,称为“连衡”。从,同“纵”;衡,通“横”。

    B.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周朝制度,天子出兵车万乘,诸侯出兵车千乘,后世以“万乘”称天子。

    C.孝悌忠信:儒家八德中的内容。儒家八德包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儒家倡导的做人的根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孝悌”指的是对父母要孝顺。

    D.仁义:是儒家的重要伦理范畴,本意为仁爱与正义。备受孟子推崇,与“礼、智、信”合称为“五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的思想主张并未被梁惠王等君王采纳,因为当时各国君王信奉的是“攻伐”之道,而孟子对此是深恶痛绝的,因此退而跟弟子著书立说。

    B.孟子面对梁惠王利国的急切心态,先表明自己施行仁义的观点,然后论证阐明施行仁义的意义,最后指出施行仁义的具体措施。

    C.孟子批评那些不实行“仁政”的君王使老百姓陷于痛苦之中,也直接地批评了梁惠王“东败于齐”“西丧地于秦”“南辱于楚”的根本原因。

    D.苏轼认为孟子推崇的仁义之道,并不是神秘高深,而只是从最粗浅的办法做起,不害人、不偷盗而已。因此孟子的观点不是靠空虚的道理来支撑,更简洁明了,易懂易行。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2)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5】梁惠王想洗雪耻辱,向孟子询问对策。孟子给出的建议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1)当代著名作家池莉说:“一个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做好一件事。”

    (2)法国画家雷杜德一生只画玫瑰,整整二十年,他记录了170种玫瑰的姿容,绘成了被誉为“玫瑰圣经”的《玫瑰图谱》,至今无人逾越。

    (3)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建树广泛的通才形象:苏东坡是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

    以上材料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根据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