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是《红楼梦》中哪个人物的判词?( )
A. 林黛玉 B. 薛宝钗 C. 王熙凤 D. 贾探春
2、下列两组句子中对加点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问征夫以前路 ②农人告余以春及
③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④且举世誉之而不加沮
A. ①②相同,③ ④不同 B. ①②相同,③ ④相同
C. ①②不同,③ ④不同 D. ①②不同,③ ④相同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爸爸的黄羊
马知遥
我不知道没有了动物的山梁还是不是我的故乡。
——题记
我之所以要到依麻木来是因为父亲说:他可以带我打到黄羊。
依麻木是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小镇。在山上,我可以发现依麻木其实就在一片戈壁深处,戈壁滩上的垒垒顽石包围着它,那些老石头从远处看像千军万马,像长着翅膀的马,在大风里往这边来了。好在有这么多比天还高的钻天杨死死地守在依麻木的外面,“马”突然停了,它们的脚在钻天杨的威势下放慢了速度,风速也就减下来,却因为惯性的力量将整个杨树林吹得仰天直嘶。
我们走到林子外面碰见了那停驻的千军万马,那漫漫的黄沙和石头气势汹汹。父亲这时候把一只手搭在了我的肩膀上。我看见阳光刺眼地照着我们,我们的影子很矮小。我们面对的是一望无际的大戈壁,我们成了一两只可笑的蚂蚁,试探性地往前走,试探性地从嘴里哼出歌。
“有时候我们需要等待而不是出击。”出了林子父亲说了头一句话。他竟然开始靠着石头闭眼养神。静静的沙地上不能看见什么,除了石头就是石头。青草和河流在杨树林里,离开我们很远很远。
一只野兔是这时候进入我的视野的,它金黄的皮毛和诱人的眼睛在金色的午后的戈壁上模糊而闪亮。最为奇怪的是它好像就是为了让我注意它并抓它。它不住地往我这里望,含情脉脉,望了一阵,看我无动于衷就向前挪了挪,然后就停住,故意别过脑袋,眼睛却斜视着,看我还是一动不动的,它又往我这边挪了挪。
“爸,这有一只野兔。”我望望父亲。
父亲睡着了。
我小心翼翼地操起了身边的木棍,然后高高举起。
野兔就在那时候往前跑了。我随即提起身子猛追,感觉身轻如燕,耳边是呼呼的风声。野兔的轨迹多变,一会儿往东,一会儿突然折向北,我不得不不断地调整路线。野兔忽然停住了,它好像无所畏惧地冲着我扑过来的方向,高昂着它的头,我挥舞着手中的大棍,打出去,冲着那野兔的头顶打过去。木棍就在要出未出之际,我看清了那只野兔的眼睛,慈爱的眼睛里盛满了母爱的柔情,我惊出一身冷汗。我忽然停住了,抓住了要扔出去的大棍,我看见那野兔已经逃了很远,它在很远处转身看了看我,然后消失在一片黄尘中。
我回身往后看,希望能看见我的父亲或者那块石头。无边的戈壁大海一样地淹没了那巨大的石头,更没有父亲的影子。我想冲着有树的地方走就能到达依麻木,可我看不见树木的影子。那些绿色,刚刚还伴在我身边的那些河流的声音突然销声匿迹,我意识到我迷失在戈壁深处了。
我听见了由远及近的巨大的脚步声,我能感受到我内心的恐惧和不安。
“黄羊——”我惊呼起来。这时,就看见了一只我想象中的黄羊,那绝对是一只黄羊,金色的皮毛闪闪发光,照亮了整个大山,照亮了整个沉闷的戈壁。它高耸着它巨大的如同戈壁岩石的头,木然地盯视着这块土地。
也就在我叫出这一声的时候,我听见了一声沉闷的枪响,如同从河流深处传来的一声波浪,如同沉睡中的一声惊叫,拍打着翅膀冲着这边过来了。
我看见那只金色的黄羊一头栽倒在山梁上,然后它沉重的身体慢慢顺着山梁开始往下滑。我快步向它冲过去,我不顾一切。
我终于到了黄羊的身边,它深情的眼睛说:“我的孩子,我一直在等待你的到来。你终于来了。”它说完就闭上了眼睛。接着我又听见了形同拍打着翅膀飞来的子弹的沉闷的呼啸声,接着我扶着黄羊的手臂上开始流下鲜血。我趴在黄羊温暖而潮湿的胸前,我能听见那有力的心脏的跳动。然后我感到自己的眼里注满了泪水,身上开始寒冷。我感到自己正侧身躲进黄羊的体内,慢慢地变大变大,最后躺在山梁上的黄羊就成了我,而真正的黄羊如一阵清风悠悠而去。
我接着听见了父亲的脚步声在走近。接着,父亲用力将我扛在肩上,如同扛着一头牛。我想大声喊,可我听见发出的声音是;只家养的绵羊发出的可怜兮兮的叫声。那声音时断时续,如同含混不清的梦呓。最后我只有温情的眼神,我的眼神正对着父亲的眼神。父亲看了我一眼就转过身去,他大声地唱着歌,然后大叫着我的名字:“儿子,快来,看父亲给你打着黄羊了。父亲不是吹牛皮。”
我看见了父亲的得意,我想父亲无非是想把这份得意在自己的儿子面前表露出来,现在他的愿望已经实现了。我无法再目睹找不到儿子的父亲是怎么惊慌失措地调动所有的当地人开始寻找,是怎么百思不得其解,儿子到哪里去了?为什么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村里人在父亲伤心沉闷的时候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剥我的皮了,他们喜气洋洋。在传说黄羊已经被宰杀干净的时节里,猎到了一只黄羊,这无论如何是该庆贺的事情。“黄羊好呀,浑身是宝,明天拿到集市上可以卖个好价钱,管它是不是自己的祖先呢!”一把刀熟练地取走了我的心,接着是我热乎乎的肝脏,我的皮被几个高手完好无损地剥下来,这可是金黄色的少见的黄羊皮。一村的人都围过来,排着队等着分我的肉——我再也无力看下去,我闭上了我的眼,当一把砍刀冲着我的肋骨砍下去的时候。
那时候我知道了“依麻木”,它的含义就是黄羊之乡。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目《爸爸的黄羊》,“黄羊”既指爸爸猎杀的黄羊,又指后来成为黄羊的“我”,将人与自然的关系隐含其中,耐人寻味。
B.小说对野兔和黄羊的神态尤其是眼睛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的情感,彰显出作者对自然界生命的赞颂。
C.小说叙述“我”追野兔走入戈壁滩时看见黄羊,“‘黄羊——’我惊呼起来”,这句话写出了“我”看到黄羊时所感到的突然和惊喜。
D.父亲打死黄羊,把黄羊扛在肩上时,“父亲看了我一眼就转过身去”,刻画了此时父亲对于打死黄羊已经感到后悔的心理。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将笔触伸向戈壁滩,对“依麻木”的环境进行了描写,营造了苍茫、悠远、厚重的意境,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
B.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在广袤的大自然面前,人类是何其的渺小。
C.小说情节荒诞而发人深省,直接表达当人类不能与自然和平共处的时候,那最后的一枪所射杀的必定是我们自己。
D.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从“我”的角度叙述父亲打死黄羊的经过,笔法自然,使文章更具真实性。
【3】和《百年孤独》一样,本文体现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特点,这一特点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4】小说对“抓野兔”的情节着墨较多,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2)______________,则芥为之舟。
(3)_____________,而后乃今将图南。
(4)______________,蟪蛄不知春秋。
(5)____________,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6)___________,此亦飞之至也。
(7)_____________,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8)____________,泠然善也。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渲染蜀道山峰的高峻和绝壁的险要。
(2)杜甫在《登高》一诗中,直接点明羁旅漂泊之意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暗写愁绪无法排遣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学》中用雕刻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道遥游》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说明鹏在迁徙过程中的活动范围和气势之大。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作者对过去官场的悔悟,对未来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月光闪耀着千万里的光辉朗照在茫茫春江之中的景象。
(3)杜牧《阿房宫赋》中借秦的天亡警醒当朝者不吸取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____________”,就不能实行礼,就不能运用乐;而曾子则告诉士人“____________”,因为士人责任重大,路途遥远,表达了有抱负的人要担当大任,就应该胸怀宽广、意志坚定。
(2)在《屈原列传》(节选)中,作者司马迁连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忠诚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为下文写屈原心生怨气并创作《离骚》作了铺垫。
(3)在《陈情表》中,李密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自己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写蜀道形成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
⑵今人常用杜甫《登高》中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将向前之意的两句是:______ ,_______ 。
⑶《秋兴八首(其一)》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直接抒发作者故园之思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___ 。
⑷《琵琶行》中借环境描写和听众反应展现音乐魅力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 。
⑸《琵琶行》中的“_______ ,_______ ”常被用来表达生活不如意的人在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时而产生同病相怜的感慨。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在庄子看来,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做到“无所待”,才能达到“逍遥游”。
(2)《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深秋九月山水之美。
(3)《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②老莱衣:相传为春秋时隐士,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
(1)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颈联进行赏析。
(2)这首诗情感丰富,请简要分析全诗表达了哪些情感。
1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报任安书(节选)
司马迁
①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②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③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④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 去就:离开和靠近。此指死和生。
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 独身:没有成家。
B. 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缧绁:拘系犯人的绳索,这里指囚禁。
思垂空文以自见 空文:指文章著作。不能以文章建立功业,故称“空文”。
C. 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稽:考察。
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责:责任。
D.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下流:卑鄙龌龊。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B.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C.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D.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3】下列各项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司马迁既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精神上难以形容的痛苦,又赞颂了许多境遇悲惨而德才不凡的历史人物,表明自己发愤著书、雪耻传名的顽强意志。
B. 选文列举历史上著名人物受罚就刑的态度,发愤著书的事例,《史记》的内容和写作意图等等,一事接着一事,一例接着一例,用重叠排比的句式,情辞真切。
C. 选文第四段,作者在用“肠一日而百回”描述自己的痛苦之情后,说明自己虽然身处要职,有权力“推贤进士”,但自己的意愿和世俗都不允许这样做。
D. 人们历来推崇司马迁“文有奇气”。这种奇气,主要是由作者蓄积已久的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内心强烈的悲愤之情凝聚而成,在字里行间表现为忧愁幽思和激愤慷慨。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
②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伴随着各式各样的读书活动、社交媒体的好书评选、电商平台的促销推送如期而至,新媒介、新场景、新形式改变了阅读的习惯、拓宽了阅读的内涵。然而,“刷屏”式阅读,在让阅读习惯触手可及、方式灵活多变的同时,也带来了注意力碎片化、内容娱乐化、思维简单化、理解庸俗化等不同程度的问题,屡屡引发争论与担忧。
作为新时代青年,对于“刷屏”式阅读,你有怎样的思考?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