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加点的“于”用法和意义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仲尼岂贤于子乎 ②于斯三者何先 ③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④君子之至于斯也
A.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原先的南门溪污染严重,恶臭逼人,经过有关部门一年多的治理,南门溪终于河清海晏。
B. 他看上去一副弱不胜衣的样子,实际上,他身体健康,骨骼强健,耐力和速度非一般人可比。
C. 房客们对自己的开销和享受到的相应服务锱铢必较,在这样一种氛围下,乔伊斯对当前这波打折后将出现一轮相似的房价上调的推论持怀疑态度。
D. 尽管伊叙两国政府也受到国内丛生的各派武装力量的牵制,但极端组织在两河流域的命运已然日薄西山。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催粮差
赵树理
催粮的差人叫崔九孩。有一次南乡的催粮差事派到他头上,他觉得油水少,不想去,就雇了个人。这人一到村里,闯入二先生家,不知深浅,挨了二先生一耳光。拘票也被扣下了。崔九孩只得亲自出马,先到二先生家,赔礼说好话,把票要了出来。见票上有个叫孙二则的农民,打听知道是个种山地的,住在红沙岭,就决定去。到了庄上一问,才知孙二则早就去世了,有个孙子叫甲午。孙甲午被找来,崔九孩二话不说,掏出小铁绳套在孙甲午的脖子上,用小铜锁“崩”的一声锁住。甲午和刘老汉都吃了一惊。
甲午老婆和女儿黑女都哭着跑来。甲午老婆向刘老汉哭道:“大伯!黑女他爹闯下什么祸了?”刘老汉道:“没有什么祸,粮缴得迟了。”甲午老婆也不懂粮缴得迟了犯什么罪,只歪着头看甲午脖子上那把铜锁。
崔九孩把票折好包起来,就牵住铁绳向刘老汉道:“老邻长,你在吧!我把他带走了!”又把绳一拉向甲午道:“走吧!”说着就向门外走。
甲午老婆和黑女都急了,“哇”一声一齐哭出来。
刘老汉总还算有点经验,便抢了几步到门外拦住道:“人我保住,要说到一点什么小意思啦,也不要紧,总要打发你喜喜欢欢地起身啦!”
刘老汉又向九孩道:“老头,我保住他,你暂且把他放开吧,他是一手人,借个钱跑个路都得他亲自去。”
九孩见这老汉还能说几句,要是叫他保住,他随便给弄个块儿八毛的,又把人弄个不见面,难道真能把他这保人带走?便道:“人是不能放呀!住一夜倒可以。”刘老汉道:“不放也不要紧。你也累了,到炕上顺便歇歇,咱们慢慢商量!”九孩便把甲午拴到桌腿上,躺到炕上休息。刘老汉见他躺下了便问他道:“你且躺一下,我给你看饭去!”
刘老汉到了甲午家,天也累了,庄上人也都回来了,都挤在甲午家里话弄这件事。刘老汉一进去,大家都围着他问情形。
刘老汉说:“不怕!他不过想吃几个线,祭送祭送就没事了。”甲午老婆问:“不知道得几个钱?”刘老汉道:“你们不要多到他跟前哭闹,只要三两个人来回跑跑路,里外商量商量,要叫他看见咱不十分着急,才能省个钱。”大家又选了两个会说话的人跟刘老汉一同去,都向刘老汉说:“大伯的见识高,这会儿全凭你啦!”
九孩吃过饭,刘老汉他们背地咬着甲午的耳朵给他出了些主意。又问了他一个数目,有个青年去借了一块现洋递给刘老汉。刘老汉拿着钱向九孩道:“本来想给老头多借几个盘货,不过甲午这小家人,手头实在不宽裕,送老头这一块茶钱吧!”
那时候,一块钱可以买两斗米,数目也不算小,可是住衙门的这些人,到了山庄上,就看不起这个来了。崔九孩说:“小家人叫他省个钱吧!不用!我也不在乎这块儿八毛。带他到县里也没有多大要紧,不过多住几天。”
庄稼人最怕叫他在农忙时候误几天工,不说甲午,别人也替他着急了。那个青年又跟甲午咬着耳朵说了一会儿话,又去借了两块钱,九孩还不愿意。一直熬到半夜多,钱已经借来五块了,九孩仍不接,甲午看见五块钱摆在桌上,有点眼红了,便说:“大伯!你们大家也不要作难了,借人家那么些钱我指什么还人家啦?我的事还是只苦我吧!不要叫大家跟着我受罪。把钱都还了人家吧!明天我去就算了!”
九孩接着道:“对!人家甲午有种!不怕事!你们大家管人家作甚?”说了又躺下自言自语道:“怕你小伙子硬笨啦?罪也是难受着啦!一进去还不是先挨一顿板子?”
甲午道:“那有什么法?没钱人还不是由人家摆弄啦?”
刘老汉也趁势推道:“实在不行也只好由你们!”把桌子上的几块钱一收拾,捏在自己手里向那个借钱的青年——伸。青年伸手去接,刘老汉可没有立刻递给他,顺便扭头轻轻问九孩道:“老头!真不行吗?”
九孩看见再要不答应,五块现洋“当啷”一声就掉在那个青年手里跑了,就赶紧改口道:“要不是看在你老邻长面子上的话,可真是不行”刘老汉见他改了口,又把钱转递到他手里道:“要你被屈了!”九孩接住钱又笑回道:“这我可爱财了!”
九孩把手往衣袋里一塞,装进了大洋,掏出钥匙来,开了锁,解了铁绳,把甲午放出。
第二天早上,崔九孩又到别处催粮,孙甲午到集上去粜米。
文本二:
中国古代小说在叙事时间上基本采用连贯叙述,在叙事角度上基本采用全知视角,在叙事结构上基本以情节为结构中心。在20世纪初,外来小说形式的积极移植与传统文学形式的创造性转化,共同促成了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现代中国小说采用连贯叙述、倒装叙述、交错叙述等多种叙事时间;全知叙事、限知叙事、纯客观叙事等多种叙事角度;以情节为中心、以背景为中心等多种叙事结构。赵树理小说则绕过了大多数人走的这条路,顽强地继承了中国白话小说脱胎而来的叙事传统。
(刘俐俐《今天怎样阅读赵树理的小说——赵树理〈催粮差〉的文本分析》)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崔九孩在二先生家赔礼道歉,在红沙岭催粮却态度强硬,作家借比较他在工作中“方法”的不同,强化了讽刺意味。
B.孙甲午被锁住时,刘老汉说的话体现了他作为老邻长敢于担当的品格,以及他对崔九孩锁拿孙甲午真实目的的洞察。
C.孙甲午看到五块大洋还不能打发走崔九孩时,假意说要随崔九孩到城里去坐牢,崔九孩不愿放过即将到手的钱,便放了他。
D.小说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不仅交代了崔九孩和孙甲午的去处,而且说明了苛政酷吏对农民的剥削和农民生活的困苦。
【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文本一中的故事背景离我们较远,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人物的语言、农民与差人的冲突中获得审美体验。
B.文本一使用了大量的语言描写,且人物语言富有地域特色,为读者营造了一个身临其境的阅读氛围。
C.文本一中细节描写生动传神,甲午老婆“只歪着头看甲午脖子上那把铁锁”活灵活现地刻画其憨痴神态。
D.文本二介绍了中国古代小说和中国现代小说的叙事模式的区别,而《催粮差》在叙事模式上更偏重于后者。
【3】文本一中画线部分连用了五个动词来描写崔九孩释放孙甲午时的动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样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4】《催粮差》是怎样体现赵树理独特的叙事特点的?请结合文本从叙事时间、叙事角度、叙事结构三方面简要叙述。
4、名篇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挥斥方遒。(《沁园春·长沙》)
(2)千乘之国,___________。(《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登高》)
(4)月出于东山之上,___________。(《赤壁赋》)
(5)山不厌高,___________。(《短歌行》)
(6)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7)___________,王子皇孙。(《阿房宫赋》)
(8)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___________。(《六国论》)
(9)一日之内,一宫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阿房宫赋》)
(10)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___。(《劝学》)
(11)_________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
(12)良辰美景奈何天,___________________!(《游园》)
5、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归去来兮辞》中认为自己走入迷途还不太远的自恕自慰之词是:__________,________。
(2)《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了作者乐天安命,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尽头的思想。
(3)《滕王阁序》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
(4)《逍遥游》中说明小智慧不了解大智慧,寿命短的不了解寿命长的强调说明人在认识上的大小区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
6、名句默写
(1)在《庄子·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用对待“誉”和“非”的态度来说明“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境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其中把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进行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而明月依旧高悬空中,“卒莫消长”。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类似的思考。
(2)古代诗歌描写音乐往往把多种感官体验熔铸于一炉,正如李贺所写箜篌之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啼鸟拟声,以花容写境,可听可看,甚至可触可感。
(3)《过秦论》评述秦的过失,揭示其顷刻覆亡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代史伶官传序》论说后唐的谬误,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乃自然之理,是后唐庄宗迅速败亡的根由。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氓》中,用“淇水、湿地”的有界来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离骚》中,屈原面对昏聩的国君,十分失望,庆幸自己迷途未远,从而表达了不愿与昏君奸佞同道共游的决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_______”;月亮时圆时缺,“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提倡有所作为,但在老子看来,若超过限度、过于偏执、妄自作为,反而会失败,正如他在《老子》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古诗词常以“月”烘托情谊,互诉衷肠,表达深切的思念之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晚泊七里滩
许浑
天晚日沈沈①,归舟系柳阴。江村平见寺,山郭远闻砧。
树密猿声响,波澄雁影深。荣华暂时事,谁识子陵②心。
[注]①沈沈:通“沉沉”。②子陵:严子陵,与刘秀是同学好友。刘秀后来登基做了皇帝,次征召子陵做官,严子陵婉言拒拒,后隐居于七里滩(今浙江桐庐县)。
【1】颈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景?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体现了许浑什么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刘勔,字伯猷,彭城人也。祖怀义,始兴太守。父颖之,汝南、新蔡二郡太守,征林邑,遇疾卒。勔少有志节,兼好文义,家贫,为广州增城令,广州刺史刘道锡引为扬烈府主簿。
元嘉二十七年,索虏南侵,道锡遣勔奉使诣京都,太祖引观之,酬对称旨,除宁远将军、绥远太守。
太宗即位,加宁朔将军,校尉如故。江州刺史晋安王子勋为逆,四方响应,勔以本官建平王景素辅国司马,进据梁山。会豫州刺史殷琰反叛,征勔还都,假辅国将军,率众讨琰,甲仗三十人入六门。复兼山阳王休祐骠骑司马,余如故。破琰将刘顺于宛唐,杜叔宝于横塘。除辅国将军、山阳王休祐驃骑诰议参军,不拜。琰婴城固守,自始春至于末冬,薛道标、庞孟虬并向寿阳,动内攻外御,战无不捷。善抚将帅,以宽厚为众所依。将军王广之求勔所自乘马诸将帅并忿广之叨冒劝勔以法裁之勔欢笑即时解马与广之复除使持节、督广交二州诸军事、平越中郎将,不拜。及琰开门请降,勔约令三军,不得妄动。城内士民,秋毫无所失,百姓感悦,咸曰来苏。百姓生为立碑。改督益宁二州诸军事,又不拜。
还京都,拜太子左卫率,封部阳县侯,食邑千户。
元徽初,桂阳王休范为乱,奄至京邑,加勔领军,置佐史,镇扞石头。既而贼众屯朱因雀航南,右军王道隆宿卫向朱雀,闻贼已至,急信召动。勔至,命闭航,道隆不听,催动渡航进战。率所领于航南战败,临陈死之,时年五十七。
(节选自《宋书·刘勔传》)
【注】①索虏:南北朝时南朝对北方民族的蔑称。索指发辫,古代北方民族多有发辫故称。②来苏:形容百姓盼望来解脱其苦难。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勔以本官领建平王景素辅国司马 领:率领
B. 琰婴城固守,自始春至于末冬 婴:环绕
C. 改督益宁二州诸军事,又不拜 拜:接受官职
D. 加勔领军,置佐史,镇扞石头 扞:保卫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将军王广之求勔所自乘马/诸将帅并忿/广之叨冒劝勔/以法裁之/勔欢笑/即时解马与广之/
B. 将军王广之求勔所自乘马/诸将帅并忿/广之叨冒/劝勔以法裁之/勔欢笑/即时解马与广之/
C. 将军王广之求勔所自乘马/诸将帅并忿广之叨冒/劝勔以法裁之/勔欢笑/即时解马与广之/
D. 将军王广之求勔所自乘马/诸将帅并忿广之叨冒劝勔/以法裁之/勔欢笑/即时解马与广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勔战功卓著,多次打败敌军。在平叛殷琰反叛的过程中,他在横塘、宛唐先后打败殷琰的将领刘顺和杜叔宝。
B. 刘勔心系百姓,治军严谨。在殷琰开门请降时,他约束命令军队,不让军队随意行动,使百姓感激高兴。
C. 刘勔一心为国,淡泊名利。他为国平定叛乱,屡获战功,朝廷三次加封官职,但他都先后拒绝。
D. 刘勔很有战略眼光,军事能力出众。在朱雀之战时,他曾命令关闭朱雀航道,右军王道隆没有听从他的建议,导致他战败身亡。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道锡遣勔奉使诣京都,太祖引见之,酬对称旨。
(2)征勔还都,假辅国将军,率众讨琰。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一位摄影师在挪威冰湖捕捉到一只青蛙被死死冻住、无法动弹的画面。报道分析称,当地气温突然回升,青蛙可能以为冬天已经过去,于是决定去湖对面寻找伴侣。然而,湖面可能一夜之间就又冻住了,青蛙于是被冻在湖中央。那位摄影师认为这个难得的画面是如此的美,看上去是一只青蛙在睡觉,但再也不能跳起来。他推测,青蛙当时正打算从冰面上钻回水里,被冻住了。他感到格外伤心:“可怜的小家伙显然没有能做到,就死去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