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始速祸焉
A.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 B.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C. 汝之子始十岁 D.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白云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云山,一团团的白云,有的在山坳,有的在山腰,等爬到山顶,但见群山起伏,云浪翻腾,栩栩如生。
②. 字写得太好了,我把它贴在门框上的时候,我抱着逢人说项的想法,介绍朋友的大作,大家赞叹不已。
③.7月30日,在朱日河,新中国成立后我军首次举行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的盛大阅兵,展示中国的实践能力,真是大快人心。
④.人们以为世界上每一寸土地都被探索和记录过,没什么新地方可去了,但也许我们司空见惯了这些地方,尤其我们居住的城市,需要被再次探索。
⑤.电视剧《孔子》虽博得了有关专家的一致好评,但终因曲高和寡,收视率不高。
⑥.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尽量打破“亡羊补牢”的思维定式,对待工作既不凑合也不麻痹,恪尽职守,力求做到曲突徙薪。
A. ②⑤⑥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⑥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上午九时十分,我在日本东京湾内美国超级战舰“密苏里”号上,离日本签降代表约两三丈的地方,目睹他们代表日本签字,向联合国投降。
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七十年来的奇耻大辱。这一幕,简单、庄严、肃穆,永志不忘。天刚破晓,大家便开始准备。我是在七点多钟随同记者团从另一艘军舰乘小艇登上“密苏里”号的。“密苏里”号舰的主甲板有两三个足球场大,但这时也显得小了。走动不开。到处都是密密簇簇排列着身穿制服、持枪肃立的陆战队士兵,军衣洁白、折痕犹在、满脸笑容的水兵,往来互相招呼的军官以及二百多名各国记者。灰色的舰身油漆一新,十六英寸口径的大炮,斜指天空。这天天阴,灰云四罩,海风轻拂。海面上舰船如林,舱面上人影密集,都在向“密苏里”号舰注视着。小艇往来疾驶如奔马,艇后白浪如练,摩托声如猛兽怒吼,几乎都是载着各国官兵来“密苏里”号舰参加典礼的。陆地看不清楚,躺在远远的早雾中。
仪式开始
九时整,各国代表按照签约程序依次签字……全体签字毕,各国首席代表离场,退入将领指挥室,看表是九点十八分。我猛然一震,“九一八”!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寇制造沈阳事件,随即侵占东北;一九三三年又强迫我们和伪满通车,从关外开往北平的列车,到站时间也正好是九点十八分。现在十四年过去了。没有想到日本侵略者竟然又在这个时刻,在东京湾签字投降了,天网恢恢,天理昭彰,其此之谓欤!
投降书脏了
按预定程序,日本代表应该随即取了他们那一份投降书(另一份由盟国保存)离场,但是他们还是站在那里。原来加拿大代表签字时低了一格,随后各国代表也签错位置了。协商之后,有关代表做了更正。倒霉的日本人,连份投降书也不是干干净净的。
傍晚时分,日本代表团顺着来路下舰,上小艇离去。在他们还没有离舰时,十一架超级堡垒排列成整齐的队形,飞到“密苏里”号上空,随着又是几批超级堡垒飞过。机声中,我正在数架数时,只见后面黑影簇簇,蔽空而来,那都是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飞机,一批接一批,密密麻麻,不知有多少架,顷刻间都到了上空,然后向东京方向飞去。大战中空军将士厥功甚伟,理应有此荣誉,以这样浩浩荡荡的阵势,参加敌人的投降典礼。我听见临近甲板上一个不到二十岁满脸孩子气的水手,郑重其事地对他的同伴说:“今天这一幕,我将来可以讲给孙子孙女听。”
这水兵的话是对的,我们将来也要讲给子孙听,代代相传。可是,我们别忘了百万将士流血成仁,千万民众流血牺牲。胜利虽最后到来,代价却十分重大。我们的国势犹弱,问题仍多,需要真正的民主团结,才能保持和发扬这个胜利成果。否则,我们将无面目对子孙后辈讲述这一段光荣历史了。旧耻已渝雪,中国应新生。
(节选自朱启平《落日》,有删改)
材料二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唐朝的韩愈写过《伯夷颂》,颂的是一个对自己国家的人民不负责任、开小差逃跑、又反对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颇有些“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伯夷,那是颂错了。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多少一点困难怕什么。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老子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反动派,对于我们,不但“以死惧之”,而且实行叫我们死。闻一多等人之外,还在过去的三年内,用美国的卡宾枪、机关枪、迫击炮、火箭炮、榴弹炮、坦克和飞机炸弹,杀死了数百万中国人。现在这种情况已近尾声了,他们打了败仗了,不是他们杀过来而是我们杀过去了,他们快要完蛋了。留给我们多少一点困难,封锁、失业、灾荒、通货膨胀、物价上升之类,确实是困难,但是,比起过去三年来已经松了一口气了。过去三年的一关也闯过了,难道不能克服现在这点困难吗?没有美国就不能活命吗?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的美国殖民政府如鸟兽散。司徒雷登大使老爷却坐着不动睁起眼睛看着,希望开设新店,捞一把。司徒雷登看见了什么呢?除了看见人民解放军一队一队地走过,工人、农民、学生一群一群地起来之外,他还看见了一种现象,就是中国的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也大群地和工农兵学生等人一道喊口号,讲革命。总之是没有人去理他,使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什么事做了,只好挟起皮包走路。
中国还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和其他人等存有糊涂思想,对美国存有幻想,因此应当对他们进行说服、争取、教育和团结的工作,使他们站到人民方面来,不上帝国主义的当。但是整个美帝国主义在中国人民中的威信已经破产了,美国的白皮书,就是一部破产的记录。先进的人们,应当很好地利用白皮书对中国人民进行教育工作。
司徒雷登走了,白皮书来了,很好,很好。这两件事都是值得庆祝的。
(节选自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
【1】根据两则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投降签字前宏大场景描写渲染了庄严肃穆而又欢乐喜悦的气氛,烘托出胜利者心中的喜悦之情。
B.材料一节选自《落日》,文章题目一语双关,一方面点出写作背景和时间,另一方面日落象征着日本军国主义的失败。
C.《别了,司徒雷登》与《别了,不列颠尼亚》两篇文章标题形式相似,内蕴的民族感情深厚,都表达了民族强盛的自豪感。
D.材料二指出以闻一多、朱自清为代表的我国近代知识分子都能认清帝国主义的真实面目,毛泽东在文中极力赞扬了他们的民族英雄气概。
【2】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采用小标题,像是用一个个生动的镜头来展现签字的过程,使整篇文章条理清晰。
B.材料一除了顺叙外,还插叙了“九·一八”事件等,联系历史,充实内容,感动人心。
C.《别了,司徒雷登》语意双关,表面说司徒雷登离开中国,实则隐寓美帝对华侵略政策的失败。
D.材料二以一“走”,一“来”结束,这个对比既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对题目和文章开头的照应。
【3】下列选项中,论点和论据不匹配的一项是( )
A.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国民党反动派亲附美国。
B.君子喻于义。——闻一多拍案而起,朱自清宁饥不屈。
C.无恻隐之心,非人也。——百万将士痛击日寇。
D.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美国回击轰炸日本广岛长崎。
【4】结合文本内容,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色。
【5】新闻通讯具有真实性、文学性、评论性等特点,材料一是如何体现以上特点的?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面对一去不复返的旧日时光,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说道:“____,___”;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表达了相似的含义。
(2)庄周在《逍遥游》中以浅水只能浮起芥草而无法浮起杯子为例,目的是类比出“_____,_____”的道理。
(3)《庄子·逍遥游》中的“____,____”,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现出的心态大致相同。
(4)《陈情表》中,李密面对各级官员的层层催促,以“____,___”两句写出想要赴任但祖母病体渐重的情状。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与一般人有相同点,更有不同之处。
(2)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一句从空间角度极写漂泊异乡之愁,“______________”一句则从时间角度写尽年老体衰之苦。
(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说自己尽管在吃穿方面比不上别人,但因内心愉悦而浑然不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句名篇默写
(1)江畔何人初见月, 。 人生代代无穷已, 。
(《春江花月夜》)
(2)但看古来歌舞地, 。(《代悲白头翁》)
(3) ,天寒梦泽深。(《与诸子登岘山》)
(4) ,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5)铁衣远戍辛勤久, ,少妇城南欲断肠, 。(《燕歌行》)
(6)熊咆龙吟殷岩泉, 。云青青兮欲雨, 。 ,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7)永结无情游, 。(《月下独酌四首》)
(8) ,但愿长醉不复醒。呼儿将出换美酒, 。(《将进酒》)
(9)明月隐高树, 。(《春夜别友人二首》)
(10)雪暗凋旗画, 。(《从军行》)
(11) ,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12)力拔山兮气盖世, 。(《项羽本纪》)
(13)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刺客列传》)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青年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正如曾子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
(2)手机让现代人成为一座座孤岛,人们不禁怀念起那个纸短情长的年代;然而身在唐朝没有手机的张若虚也曾有过“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怨叹。
(3)魏征曾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告诫君人者“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老子也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必须从始至终保持谨慎,越到收官结尾处越要小心。
8、按要求写出名句。
(1)庄子《逍遏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现宋荣子看淡世间的荣辱,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世人毁誉的牵制。
(2)杜牧的《阿房言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字短语,写出了秦人对六国的金银珠宝不甚珍惜。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列传》中,司马迁用“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赞美屈原的志向可与日月争辉。
(2)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摹写乐声激越动听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自咏示客
陆游
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
羞将枉直分寻尺,宁走东西就斗升。
吏进饱谙箝纸尾[注],客来苦劝摸床棱。
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注】箝纸尾:县丞有职无权,属吏抱来文书,左手挟卷正文,右手指着纸尾,要县丞签署,却不许看公文内容。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句正面写诗人衰老颓唐的形象,第二句以上元灯火反衬其落魄潦倒。
B.诗人不屑寻找尺子区分是非枉直,宁可东奔西走做俸禄少的低级官吏。
C.朋友极力劝说诗人遇事时要学会模棱两可、假装糊涂,不要固执己见。
D.“羞”和“笑”是读懂诗人的关键,从中既可见其尊严又可见其眼泪。
【2】有人认为,“归隐”是本诗的主题。你是否同意?请简要分析。
11、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河东平阳人。票骑将军击匈奴,道出河东,还,乃将光西至长安,时年十余岁,任光为郎,稍迁诸曹侍中。去病死后,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岀入禁闼三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上病笃,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武帝崩,太子袭尊号,是为孝昭皇帝。帝年八岁,政事壹决于光。光与左将军上官桀结婚相亲,光长女为桀子安妻,有女年与帝相配。桀因帝姊盖主内安女后宫为婕妤,数月,立为皇后。光时休沐出,桀辄入代光决事。桀父子既尊盛,而德长公主。公主近幸河间丁外人。桀、安欲为外人求封,光不许。又为外人求光禄大夫,又不许。长主大以是怨光。而桀、安数为外人求官爵弗能得,亦惭。由是与光争权。燕王旦自以昭帝兄,常怀怨望。御史大夫桑弘羊欲为子弟得官,亦怨恨光。于是皆与燕王通谋,诈令人为燕王上书,言光专权自恣,疑有非常。候司光出沐日奏之。桀欲从中下其事,桑弘羊当与诸大臣共执退光。书奏,帝不肯下。明旦,光闻之,止画室中不入。有诏召大将军。光入,免冠顿首谢,上曰:“将军冠。朕知是书诈也,将军亡罪。”而上书者果亡,捕之甚急。后桀党与有谮光者,上辄怒曰:“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自是桀等不敢复言,乃谋令长公主置酒请光,伏兵格杀之,因废帝,迎立燕王为天子。事发觉,光尽诛桀、安、弘羊、外人宗族,燕王、盖主皆自杀。光威震海内。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 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
B.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 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
C.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 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
D.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 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讳,字面意义是指不可隐讳,又常常用作对尊长者死亡的一种委婉的代称。
B.结婚,文中指男方女方两家之间结成婚姻关系,现代指男性与女性结为夫妇。
C.休沐,字面意义是休息沐浴,古代官员每隔一段时间休沐,也就是请假休息。
D.发觉,文中指败露,现代指发现、觉察,败露也可以理解为被发现、被觉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霍光得到提携,又受武帝重托。他由兄长去病带至长安,仕途上屡获升迁,直到侍奉皇上;武帝临终,将少子托付给他,要他行周公辅佐之事。
B.霍光主持大局,得罪一干权贵。他秉公处事,拒绝权臣的无理请求,因此遭到怨恨,以致后来受到上官桀父子、桑弘羊等皇亲国戚的抱团诬告。
C.霍光遭到陷害,昭帝主持公道。政敌想扳倒他,让人假托替燕王上书,说霍光专权放纵,或将发生意外之变;昭帝却不予理会,表示霍光无罪。
D.霍光挫败政敌,威名天下传扬。昭帝力挺霍光,政敌再也不敢发声,于是转而暗中谋杀霍光,结果弄巧成拙,被一举铲除,霍光因而威震海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桀因帝姊盖主内安女后宫为倢伃,数月,立为皇后。
(2)上辄怒曰:“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
(3)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5】文末说到霍光最终一举清除政敌,其政敌最为严重的罪行是什么?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据近期一项中学生课外文化娱乐生活调查,中学生较为关注的关键词有:最强大脑、电子书、网红直播、偶像、战狼、新闻周刊、动漫、王者荣耀、创客,高考等。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写一篇文章,向老师家长呈现你所了解的中学生活,并表明你的观点、立场。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6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