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学以致用”的“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C.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D.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2、下列句子中,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北冥有鱼 ②此小大之辩也 ③幼稚盈室 ④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⑤而御六气之辩
⑥聊乘化以归尽 ⑦田园将芜胡不归 ⑧常在床蓐 ⑨三餐而反 ⑩祖母今年九十有六
⑾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⑿零丁孤苦
A. ①②④⑤⑩⑿ B. ③④⑤⑦⑧⑾ C. ③⑥⑧⑨⑩⑾ D. ①②⑥⑦⑨⑿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乞 丐
契诃夫
“仁慈的老爷!行行好,请顾念一下我这个不幸的挨饿的人,我三天没吃东西了……我当了八年的乡村教师,现在失业了。请帮帮忙,行行好!”
律师斯克沃尔佐夫打量着他,瞧瞧他那件灰蓝色的破大衣,混浊的醉眼和脸上的红斑。他觉得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人。“听着,在前天,我好像在花园街遇见过您,”他说,“不过那时您说您是被开除的大学生,没有说是乡村教师,还记得吗?这很下流,这是诈骗!”
斯克沃尔佐夫大发脾气,毫不留情地痛斥这个求告的人。这家伙一味说谎,利用别人的仁慈,恰恰亵渎了他出于纯洁的心灵喜欢周济穷人的一片好意。破衣人起先一再辩解,后来不作声了,羞愧得低下了头。“先生!”他说,一手接到胸口,“确实,我……说了谎!我曾在俄罗斯合唱团里任职,由于酗酒,我被赶了出来。不说谎又有什么办法呢?”
“什么办法?”斯克沃尔佐夫大喝一声,逼近他,“工作呀,这就是办法!您应该工作!”
“这个我自己也明白,可是上哪儿去找工作呀?去当看门人吧,谁也不会要我,工厂也不会要我,工人要有手艺,我却什么也不会。”“胡说!您总能找到借口!那么,您愿意去劈柴吗?在我家里劈柴您愿意吗?”“好吧,我可以劈……”
斯克沃尔佐夫高兴地搓着手,把厨娘叫了出来。对她说:“奥莉加,把这位先生领到板棚里去,让他劈木柴。”斯克沃尔佐夫赶紧走进餐室,那里的窗子正对着院子。斯克沃尔佐夫看到他们进了院子。奥莉加气呼呼地打量她的同伴,打开锁着的板棚,砰一声恶狠狠地推开了门。那个冒牌教师和冒牌大学生坐到木墩子上,用拳头支着红腮帮,想起心事来。厨娘把一把斧子扔到他脚旁,破衣人迟疑地拉过一块木柴,把它放在两腿中间,胆怯地用斧子砍下去。木柴摇晃起来,倒了。那人又把它拉过来,很小心地砍下去。木柴又倒下了。
斯克沃尔佐夫的气愤已经消散,他感到有点不安,有点惭愧。他回到书房里,“我这样做是为了他好。”一小时后,奥莉加来报告,木柴已经劈好。“拿着,把这半卢布交给他,”斯克沃尔佐夫说,“要是他愿意,让他常来,活总是有的。”
从此,他经常出现:有时把雪扫成堆,有时收拾板棚里的杂物。斯克沃尔佐夫搬家时,雇他来帮忙。破衣人没有喝酒,很少说话。搬运完之后,斯克沃尔佐夫吩咐人把他找来。
“噢,我看得出来,我的话对您起了作用,”他说着,递给他一个卢布,“这是给您的工钱。我看得出来,您没有喝酒,也不反对工作。您叫什么?”“卢什科夫。”
“那么,卢什科夫,我现在介绍您去做另一份工作。您拿上这封信,明天去找我的一个同行,他会给您一份抄写的工作。好好工作,把酒戒了,别忘了我对您说过的话。再见吧!”斯克沃尔佐夫很得意:自己总算把这个人拉到了正道上。
两年过去了。有一天,斯克沃尔佐夫站在剧院的售票处付钱买票,看到身旁站着一个身材矮小的人,翻着羊羔皮领子,戴一顶旧的海狗皮帽子。“卢什科夫,是您呀?”斯克沃尔佐夫问,“喂,怎么样?现在做什么事?日子过得好吧?”
“还可以,现在我在一位公证人那里工作,每月拿三十五个卢布,先生。”
“哦,谢天谢地。太好了!我为您感到高兴,非常非常高兴,卢什科夫!要知道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我的孩子。要知道这是我把您推上了正道。”
卢什科夫说:“我既感激您,也感激您家的厨娘,求上帝保佑这个善良而高尚的女人身体健康!说实在的,真正救我的是您家的厨娘奥莉加。”
“这是怎么回事?”
“当初我去您家劈柴,我一到,她总是这样开始:‘噢,你这个酒鬼!你这个天地不容的人!’然后发起愁来,瞧着我的脸,哭着说:‘你是个不幸的人!你活在世上没有一点快活,就是到了另一个世界,你这酒鬼,也要下地狱!你这苦命人啊!’您知道,尽是这类的话。但重要的是,她替我劈柴!先生,我在您家里连一根柴也没有劈过!为什么她要挽救我,为什么我瞧着她就决心痛改前非,这些我对您也解释不清。我只知道,她的那些话和高尚的行为使我的心灵起了变化,是她挽救了我,这件事我永世不忘。该入场了,里面正在打铃。”
卢什科夫鞠躬告辞,找他的楼座去了。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卢什科夫以冒牌教师、冒牌大学生身份行乞,实在是因为失业、挨饿,才沦落到如此地步。虽然他工作能力强,有手艺,但别人不要。
B.斯克沃尔佐夫开头毫不留情地痛斥乞丐,是因为乞丐利用了他的仁慈,亵渎了他的好意。这与两年后他见到卢什科夫时感到非常高兴形成鲜明的对比。
C.斯克沃尔佐夫“高兴地搓着手”“气愤已经消散”。说明他被乞丐的可怜身世感动了,动了恻隐之心,想要帮助他,为下文埋下伏笔。
D.奥莉加先“恶狠狠地推开了门”,后骂“到了另一个世界,你这酒鬼,也要下地狱!你这苦命人啊!”,可见他对乞丐始终没存丝毫好感、同情。
【2】小说在刻画卢什科夫形象时,突出了他哪些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
【3】有人说结尾两段画龙点睛、构思巧妙,请结合材料多角度分析其妙处。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同样表达了江河不改,青山依旧,但历史却是风云变幻、物是人非的情感。
(3)李清照的《醉花阴》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出词人重阳节那天黄昏赏菊东篱、借酒浇愁的情景。
5、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变化才是真正的道遥游。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秦统治者生活极尽奢侈,任意挥霍财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离骚》中,面对污浊的看不到希望的环境,屈原感到烦闷忧郁、潦倒失意、走投无路,从而发出了痛苦而无奈的慨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白在《蜀道难》中描写入蜀山用路途之高之险,就连黄鹤猿猴都望而却步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煜的《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作者对江山易主、物是人非的怅恨和叹惋.
(7)辛弃疾的《水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结果吃了败仗,慌忙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陆游《书愤》“___________________,”镜中衰鬓已先斑。“_____________________,”千载谁堪伯仲间。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以“____,____”两句回忆当年恋爱时的情景,这与成语“青梅竹马”的意境相仿。
(2)《离骚》中写时间更替很快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中李白以“_______,_____”两句突出描写蜀道奇险的风光。前句从山川之险夸饰山峰之高,后句则是衬托绝壁之险。
(4)《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 。”
(5)《望海潮》词中的“_______”写街巷河桥的美丽;“_______”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6)姜夔《扬州慢》用“_______,_______”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战争在人们心灵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
7、名句填空
(1)《诗经·卫风·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从变的角度,描述天地万物均永恒变化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 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通过写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独自酌酒,表现了诗人的孤独、苦闷。
(4)《蜀道难》中,“____ ,____”两句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写蜀道的来历,为诗歌增添了浪漫气息。
(5)《离骚》中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________ ,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提出了“积”的重要性,文中说如果水积得不够 ,那么“__________________”;如果“________________”,那么负载巨大翅膀便没有力量。
(2)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改编而成,剧名来自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3)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有表示情愿相爱永不变心的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句)
(1)《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写出河水、池沼都有边界,借以反衬男子心意无常,没有拘束和限制。
(2)荀子在《劝学》中先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思与学的关系,再以“跂而望”和“登高而招”作比进行论证。
(3)曹操《短歌行》这首诗引用《诗经》中写姑娘思念情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用来比喻渴望得到贤才之心。
(4)在《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含蓄地告诫当代以及后世的统治者:如果不以历史为鉴,就会重蹈覆辙。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晚景怅然简二三子
李峤①
楚客秋悲动,梁台②夕望赊。
梧桐稍下叶,山桂欲开花。
气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
长歌白水③曲,空对绿池华。
【注】①李峤(645~714):曾三度拜相,晚年因被追究韦后之乱时“身为宰相,不能匡正”的罪责而被贬地方。②梁台:南朝梁的禁城,代指宫城。③白水: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后用作誓词,表示信守不移。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晚景”实指傍晚之景,也暗含诗人晚年之景,“怅然”二字统摄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颈联以“晚霞”对“寒露”,对仗工整,露水清寒,晚霞绚烂,别有韵味,情感深沉。
C.“长歌白水曲”简单几笔描画出诗人池畔放歌的画面,表现了作者通达不羁的性格。
D.“绿池华”描绘清丽之景,“空”字与首句“悲”字相照应,刻画出诗人的独特心境。
【2】请结合全诗,概述作者“怅然”的具体内涵。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藩,字叔翰。少恬淡修检,雅容仪,好学。父卒,家富于财,亲族吊者,有挈去不禁,愈务散施。年四十余未仕,读书扬州,困于自给,妻子尤之,晏如也。
王绍持权,邀藩一相见即用,终不就。王仲舒、韦成季为郎官,朋党辉赫,日会聚歌酒,慕藩名,强致同会,藩不得已一至。仲舒辈好为讹语俳戏,复召藩,坚不去,曰:“吾与仲舒辈终日,不晓所与言何也。”后果败。
张建封在徐州,辟为从事。杜兼为濠州刺史,带使职,建封病革,兼疾驱到府,阴有觊望。藩与同列省建封,出而泣语兼曰:“仆射公奄忽如此,公宜在州防遏,今弃州此来,欲何也?宜疾去!不若此,当奏闻。”兼错愕不虞,遂径归。建封死,兼悔所志不就,怨藩甚,因诬奏藩建封死时摇动军中。德宗大怒,密诏杜佑杀之。佑素重藩,因出诏,藩览之,无动色。佑曰:“慎勿出口,吾已密论,持百口保君矣。”德宗得佑解,亟追藩赴阙。及召见,望其仪形,曰:“此岂作恶事人耶!”乃除秘书郎。
元和四年冬,帝顾谓宰臣曰:“前代帝王理天下,或家给人足,或国贫下困,其故何也?”藩对曰:“古人云:‘俭以足用。’盖足用系于俭约。诚使人君不贵珠玉,唯务耕桑,则百姓既足,国孰与不足!若人君竭民力,贵异物,风俗日奢,衣食益乏,则百姓不足,国孰与足!今陛下永鉴前古,躬尚勤俭,自当理平。”帝曰:“俭约之事,是我诚心。一有逾滥,极言箴规,此固深期于卿等也。”藩等拜贺而退。
时河东节度使王锷赂遗权幸,求兼宰相。藩与权德舆在中书有密旨曰王锷可兼宰相宜即拟来藩遂以笔涂宰相字奏上云不可。德舆失色曰:“纵不可,宜别作奏,岂可以笔涂诏耶!”曰:“势迫矣!出今日,不可止。日又暮,何暇别作奏!”事果寝。元和六年卒,年五十八,赠户部尚书。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九十八》,有改动)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藩与权德舆/在中书有密旨曰王锷可兼/宰相宜即拟来/藩遂以笔涂/宰相字奏上/云/不可
B. 藩与权德舆在中书/有密旨曰/王锷可兼宰相/宜即拟来藩遂/以笔涂宰相字奏/上云不可
C. 藩与权德舆/在中书有密旨曰王锷可兼/宰相宜即拟来/藩遂以笔涂/宰相字奏上云/不可
D. 藩与权德舆在中书/有密旨曰/王锷可兼宰相/宜即拟来/藩遂以笔涂宰相字/奏上云/不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密诏是指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帝给大臣们下达的秘密诏书,区别于平常皇帝分封大臣与颁布政令的圣旨。
B. “元和”是唐宪宗的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由汉武帝首创。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C. 节度使是汉代开始设立的管理地方军事事务的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而得名。唐朝原只设在边境诸州,中后期内地遍设,造成藩镇割据。
D. 赠分“赠谥”“赠官”等等,此处是“赠官”。“赠官”是古代朝廷对功臣父祖或本人死后追封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藩安闲淡泊。父亲去世了,前来吊祭的亲属中,有人拿走东西他不禁止。读书扬州时,用度困难,妻子儿女都责怪他,他泰然自若。
B. 李藩交往慎重。郎官王仲舒、韦成季等人结成私党,地位显赫,每日聚会饮酒,尽管他们仰慕李藩的名望,李藩却不愿与他们交往。
C. 李藩刚直不阿。因他的阻碍,濠州刺史杜兼的企图没有得逞。皇帝知道实际情况后,非常生气,准备让杜佑杀掉杜兼。
D. 李藩反对奢侈。他劝谏皇上俭省用度,认为如果国君耗尽民力,爱好珍宝,就会奢侈成风,衣食日益缺乏,造成家贫国困的后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建封病革,兼疾驱到府,阴有觊望。藩与同列省建封。
(2)亟追藩赴阙。及召见,望其仪形,曰:“此岂作恶事人耶!”乃除秘书郎。
12、根据材料,完成作文。
面对熙熙攘攘的人群,梵高只把他们分成两类,一类人是千方百计地让自己活出“样儿”来,一类人则是怀着平常心只图活出“味儿”来。
谈谈你自己的理解。要求:观点明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