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年来,政法机关忠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重大职责,努力创造让人民群众安业、安居、安康、安心的良好社会环境。
B.《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讲的是时任国家乒乓球队男队总教练的蔡振华带领丁松、马文革、王涛、刘国梁、孔令辉五名运动员在天津世锦赛绝地反击。
C.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郭树清表示,2023年金融政策走向是稳中求进,多渠道增加受疫情影响下的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
D.2023年,我国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国税务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B.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C.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武侠小说的江湖世界
何云波
武侠小说构建了一个独特的江湖世界。江湖中人何为?上者仗义行侠,除暴安良;中者为报家仇,浪迹天涯;下者纯粹只为争个天下武功第一,不惜身入魔道,视生命如草芥。一句话,都是在刀剑丛中讨生活,说得俗一点,便都是在杀人。
《笑傲江湖》中的魔教教主任我行有一句名言:老夫一生杀人如麻,快意恩仇。那些大魔头们视杀人为家常便饭,看哪个不顺眼就可以拎来宰掉,甚至可以拿活人的脑袋,炼九阴白骨爪之类,这里且不去说它。那些身负血海深仇之人,学艺寻仇,餐风露宿,忍辱负重,历尽千辛万苦,最终便是为求手刃仇敌那一刻的快感。于是乎,如果仇敌已为他人所杀,寻仇之人会茫然若失,痛心疾首。剩下来的杀人,便是名门正派之侠客,为驱除邪恶、执掌正义,正大光明之替天行道了。据说,这不仅可快一己之心,还可大快他人之心。
问题是,侠客自掌正义,不问官府也不求法律,自己认为该杀便干净利落一刀了断,这里面难免带有很大的主观性、随意性。《射雕英雄传》中的洪七公,自谓一生杀了241人,其中没有一个是好人。这里凭借的是道德律,况且,好与坏本身便是相对的。一人以为是的,可能另一人以为非,何来客观标准?比如侠客们最为嫉恨不耻的所谓淫贼淫妇,人家相好,哪怕是偷情,其实也不关你事,侠客偏要千里迢迢为民除害,岂不多管闲事?何况,侠客也是人,是人即有人作为动物的共通的劣根性,侠客也难免有杀得性起的时候。将人的生命维系在某一个人的主观好恶之中,这正是武侠的可怕之处。
如果说人类的噬血性、攻击性行为,本身便是人性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以爱好和平著称的中国人在这方面似乎并不逊于西方。在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草菅人命、滥杀无辜之事,可谓平常之极。鲁迅先生曾讲过,中国人有两类:一类是作示众的材料,一类是看客。看人杀头,乃成国人的一大乐趣。一刀下去,血花纷飞,刺激,过瘾,乃至当阿Q被枪毙,看客们竟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周作人在二七大屠杀之后的一篇题为《怎么说才好》的文章中曾大为感叹:我觉得中国人特别有一种杀乱党的嗜好,无论是满清的杀革命党,洪宪的杀民党,现在的杀共党,不管是非曲折,总之都是杀得很起劲。
武侠小说,在某种意义上暗合了国人潜藏的嗜血习性。同为通俗小说,西方的侦探小说则更强调法律意识、人道意识。它只再现寻找犯罪嫌疑人的过程,而不担负惩罚的职责。因为惩罚自有法律,每个人都无权擅自处置他人的生命。中国的武侠小说,则具有一种非人道倾向。在惩恶的幌子下,千刀万剐,杀个痛快,嗜血欲望通过杀奸人而获得变态的满足,更何况,他们杀的远非个个都是十恶不赦的奸贼。而读者,在武侠小说的杀人如麻快意恩仇里,大约也获得了一种极大的满足。不知这是不是武侠得以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A. 作者将江湖中人分成三类,指出都是在杀人,对不同类的人的行为,作者虽然有区别对待,但都不是完全认同。
B. 作者认为人类的噬血性、攻击性行为本身便是人性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中国人在这方面似乎并不逊于西方。
C. 作者认为,不管是杀人如麻的魔教教主任我行,还是除暴安良的名门正派的侠客,其行为都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
D. 文中引述鲁迅兄弟的言论、介绍西方侦探小说的特点,都是为了说明人类具有噬血习性及攻击性行为。
【2】文章最后说:不知这是不是武侠得以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作者所说的原因是什么。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词人遥望汴京,眼前无数山峰让他触目伤怀心生恨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周邦彦的《苏幕遮》,得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构图精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姜夔《扬州慢》上片“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由昔时繁盛转入现时荒凉景象,在对比反衬中蕴含黍离之悲。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李煜的《虞美人》词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侧重从人们的主观感受侧面描写阿房宫错综复杂的建筑特点。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晚唐诗人许浑在《金陵怀古》一诗中以“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作结,感叹英雄逝去,功业不再,而北宋的苏轼也曾在《赤壁赋》中借“客”之口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达了类似的感慨。
(2)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犒赏军队、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描写以酒祭奠江月,寄托词人旷达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书愤》中采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幅堂堂正正、浩浩荡荡军容画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阿房宫赋》用“ , ”两个对偶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掠夺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穷奢极侈浪费无度的情况。
⑵《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的舍人(门客)看到自己的主人对廉颇隐忍避让后,表明他们追随蔺相如的原因语句是“ ”。
⑶《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反用西晋张翰弃官归乡的典故,写自己登临非为思乡的句子
是“ , , ?”
8、理解性默写
⑴《阿房宫赋》中指出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掠夺之上,并且还挥霍无度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杜甫《登高》中用落叶和长江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
⑶《蜀道难》的中心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指出,人们做事常常是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即“________________”;如果能做到“________________”,就不会失败。
(2)《大学之道》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上自天子,下至平民,一切都要以修身为做人处世的根本,
(3)“梦”是课内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或写梦中景梦中事,或忆梦中人梦中情,或借梦抒怀等,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唐)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①隔山川。
乍见翻②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③。
(注释)①几度:几年。②翻:反而。③共传:一起举杯。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运用倒叙的手法,先想象离别之后相思的情景,再写忽见之喜,再抒又将别之情,不胜黯然,情感起伏,波澜曲折,富有情致。
B.久别相逢,乍见后反疑为梦境,因分离太久而相互问年龄。“翻疑梦”,把诗人欣喜、惊奇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
C.诗人与老友久别重逢,悲喜交加,在孤灯下饮着离别的酒,不觉恋恋不舍,表现出两人的情谊及对友谊的珍惜。
D.结尾表面上是劝饮离怀,实际上却是总写伤别。“更”点明了即将再次离别的伤痛。“惜”表现出彼此珍惜情谊和恋恋不舍的离情。
【2】颈联中“寒”“暗”二字向来为人称赞,请结合诗歌内容对这二字进行赏析。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及孝文崩,孝武皇帝立,举贾生之孙二人至郡守,而贾嘉最好学,世其家,与余通书。至孝昭时,列为九卿。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节选)
[注]:受釐xǐ,一种祈神降福的仪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B.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C.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D.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秀才,汉代为了选拔人才,有察举制度,考察和推举人才。秀才指优秀的人才。
B. 太傅:古代官职名,掌管官员的考核与任命,也指教导、辅佐帝王或王子的人。
C.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拜,授予官职,“拜官”为旧时的常用语。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
D. 九卿:秦汉时的中央行政长官,像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等,管宫廷总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贾谊年少时精通诸子百家的学问,二十多岁时被文帝征召,担任博士,成为博士中最年轻的一个。
B. 贾谊到长沙四年后,被汉文帝召见,文帝因感鬼神之事,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也就周详地讲述了所以会有鬼神之事的种种情形。
C. 贾谊多次上疏,说诸侯的封地太多,有的诸侯的封地甚至广连几个郡,和古代的制度不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
D. 汉武帝时,提拔贾谊的两个孙子担任郡守,贾嘉最好学,担任了九卿的职位。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央视热播的革命历史剧《绝密使命》,呈现了上世纪30年代土地革命期间,大埔青溪交通中站站长潘雨青、伯公坳小站站长邹叔宝等共产党人战胜凶狠狡猾的敌人,输送物资、传送情报、护送干部进入中央苏区,筑起了一条摧不垮、打不烂的红色交通线的故事。
潘雨青原型是曾经护送过周恩来等人的蔡雨青,邹叔宝的原型则是伯公坳学识胆识兼具的邹作仁。邹氏家族有30多人参加红色交通线的革命工作,包括邹作仁在内,牺牲了13条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选择这条路再出发,我们只知道出发点,却不知有没有归途。”
“保密重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
“未来的路靠你们,眼下的路靠我吧!”
剧中平凡质朴的金句生动地展现了当年大埔的红色交通员对党的无限忠诚与对革命事业的奉献精神。
昌都一高举行“砥砺理想信念,勇担时代责任”的主题演讲活动,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演讲稿,向同学们表达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