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阳泉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正唯弟子不能学退,故进之

    B. 不义富且贵 子温而厉,威不猛

    C. 吾从大夫之后 而谁易之

    D. 又闻君子远其子也 抑为不厌,诲人不倦

     

  • 2、图漫画《跳绳》寓意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换一个角度看问题,长处或许正是短处。

    B要正确认识自己,根据自身条件发展自己。

    C学会扬长避短,才能减少失败的可能性。

    D找到合适的竞争对手,才能砥砺自己成长。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和我的时代(节选)

    杨遥

    ①有一天,父亲突然打来电话,让我加他的微信,帮他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一下视频。我欣喜父亲终于有变化了,赶忙加上他的微信,打开发来的视频。父亲在施肥,他穿着脏兮兮的蓝色中山装,头.上脸.上都是土,不多的头发被风扬起,上面沾着碎草屑。他施的肥黑乎乎的,父亲捧着一捧,用我们老家的方言说:“这是纯天 然的羊粪,我们的农产品不用化肥、不打农药,是真正的绿色食品。”视频中的父亲样子很认真,像背课文的小学生。因为他的认真,方言听起来特别生硬、难听。

    ②原来父亲让我转发这样的内容。看架势,他要卖啥农产品了。

    ③现在父亲竟要做微商了,我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想起微信圈里被我屏蔽掉的那些卖东西的朋友,做微商一定很难,怎样能让别人信任你,买你的东西?我们镇坐落在山西中北部,一半盆地,一半山丘。人们在盆地种些玉米、高梁等大田作物,山坡上种谷子、荞麦、胡麦、豆类等小杂粮,没啥特别的东西,谁买呢?而且想到父亲邋遢的样子,如果被朋友们看到……我便没有帮他转发,想过段时间,父亲或许会知难而退。他不适合干这个。

    ④没想到到了晚上,父亲在微信里问我:“怎么没有看到你转发的视频?”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父亲,便索性装作没看见他的信息。侥幸地想,父亲刚用微信,大概不太熟悉它的功能,能糊弄过去;或者,他能猜测到我的想法,不再问。但是第二天一早,刚打开手机,就窜出父亲的微信。他还是问怎么没有看到我转发的视频。没办法搪塞了,想到父亲的执拗,便不情愿地转发了。

    ⑤第二天早上,父亲的微信又来了。这么多年,我们从来没有这么频繁地联系过。这次他是来批评我的,他说朋友圈要互动,你不回复别人的留言,人家就不会给你点赞、留言了。我好奇父亲怎么知道我没有给别人回复,打开微信,老家的那些同学和亲戚们居然都是父亲的微信好友,而且他们每个人都转发了父亲的视频。父亲在每一个人转的视频下都点了赞,还说谢谢。看着父亲邋里邋遢的样子出现在一个又一个熟人的微信朋友圈上,我脸有些发烫。

    ⑥芒种过后十多天,父亲又发来他的视频。他在锄草。这次他脱下长衫了,却换了件穿过很多年的湖蓝色半袖衫,当初那鲜亮的湖蓝早已褪去,变得发灰。父亲满脸的胡子和头发连在一起,像从草堆里长出来的一棵最高的草。我气愤给父亲买了那么多件新衣服他不穿,总是让我转发他邋里邋遢的视频,便索性关掉朋友圈。

    ⑦又过了一段时间,一天有同学问,乡下可有绿色农产品?忽然想到有次父亲好像谈到在种什么“羊粪小米”,给他打电话。父亲的手机意外地占线,等了好长时间,才把电话打进去。我问父亲能不能买下好小米。父亲大概没有想到我问小米,有些意外,马上回答:“新米刚下来。今年咱家种的是羊粪小米,完全没污染,口感特别好。”我找到父亲的微信朋友圈,让同学们看视频,但没有告诉他们这是我的父亲。

    ⑧父亲记日记一样,在微信朋友圈里记录着谷子成长的过程。几天过去,谷子已经冒出一截儿。然后父亲锄草、施肥,施的是羊粪肥。长出谷穗了,刚开始手指头肚那么大,慢慢变成狗尾巴那么大。突然长出虫子了,父亲对着镜头说:“我们不打农药。”他每天用小刷子蘸着烟蒂泡的水刷谷穗,好半天才刷完一只。刷谷穗的时候,父亲的脸拼命往上凑。我知道他眼花,看不清那些小虫子。他抬起头来的时候,脸上沾着黑一道、绿一道的植物汁液。谷子地一眼望不到尽头。同学们没有把视频看完,就敲定了买父亲的小米,五斤、十斤下了订单。那天帮父亲卖了五十斤小米。第二天父亲告诉我已经发货了。他对我说:“你认识的人不一样,以后有机会多给我介绍啊!”

    ⑨没几天,一位西藏的朋友给我打来电话,他说:“ 你介绍的米贵,熬.上不好喝。我心里咯噔一下,赶忙说给他问一下。我给父亲打电话,父亲听完后说:“放心,我还能让你丢脸?”几天后,西藏的朋友又打来电话,他说:“我错怪你介绍的那位卖米的大爷了,是我们这儿的水有问题。以后我就吃他家的小米。”我不清楚父亲怎样处理的,忙去问。父亲说:“咱的米 能有啥问题,我自己种的还不知道?肯定是他的水出了问题。我给他又寄了三斤小米,同时寄了三瓶矿泉水。我告诉他说你熬的米不好喝,可能是水的问题,这次你用矿泉水熬上,不要拿你们的水,要是不好喝就是我的米有问题。”父亲笑了一下,“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水土,他们那儿和咱们的水土不一样。一用矿泉水熬上,他就告诉我好喝。”我心里叹服父亲能想到这么个点子,说以后有朋友要小米,我就给介绍。父亲说:“ 我不光卖小米,还有核桃、蜂蜜、酸枣、荞麦、胡油、土鸡蛋。需要啥有啥,质量绝对没问题。”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像从草堆里长出来的一棵最高的草”,形象地描写出父亲田间劳作时的“邋里邋遢”形象,暗示着“我”对父亲想做微商却不懂包装的批评。

    B.先写西藏的朋友怪“羊粪小米”不好喝,再写认可父亲的小米好喝,最后通过父亲叙述交代背后原委,这样叙述有利于凸显父亲形象。

    C.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我” 既是文章中的叙述人,起到串联情节作用;又是文章中的重要人物,对父亲形象起到重要衬托作用。

    D.从“他不适合干这个”到“说以后有朋友要小米,我就给介绍”,欲扬先抑,形成叙事转折。情感变化的背后,显示出“我”对父亲做微商的认可。

    2本文第⑧段细致描写了父亲在微信朋友圈里记录谷子成长及料理过程的情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有评论家评论杨遥的这篇小说中“父亲”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四章》中,老子认为战胜他人与战胜自己的结果不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的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通晓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唯利是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五石之瓠》中,庄子讲述宋人所从事的职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4)《礼记·大学》中写到:“_____________。”也就是说只有达到“至善”的境界,志向才能坚定不移;志向坚定不移才能心不妄动。

    (5)《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从而承担责任,践行使命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___________。”

    (6)《老子》(第六十四章)中老子认为,在事情将成之时,人们不够谨慎,开始懈怠,所以出现“______________”的结果。

  • 5、将下列各句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1)君子是数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的中国人的理想形象,君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作为君子要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在《孟子·敢问夫子恶乎长》中,“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作为君子要善于“养气”;在《季氏将伐颛臾》中,“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作为君子不要心口不一;在《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作为君子虽人生失意依然要潇洒自信。总之,要想成为谦谦君子,正如《大学之道》中“_________________”所言,人人都要以修身为根本。

    (2)月亮,亘古不变。但月光下的人们有着不一样的梦,有着不一样的心事。在《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人在皎洁明亮的月光下神思飞跃,探索人生的哲理和宇宙的奥秘。而在《江城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景结情,营造了悲凉肠断的环境氛围。

  •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

    (2)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的     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3)李密在《陈情表》的结尾用     来表明自己的忠贞之情。

    (4)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这是但丁的名言。庄子在《逍遥游》中表达这种类似境界的文句是    

    (5)李密在《陈情表》中表达自己孤苦无依只有影子与自己相伴的句子是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主人公充满愤怒地批判男子的爱情没有定准、感情经常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箫声感染力强,触动了蛟龙和寡妇。

    (3)庄子在《逍遥游》中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宋荣子能够做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原因。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孔子所说“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的意思相同。

    (2)《师说》中,韩愈针对士大夫耻于从师的现象,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了士大夫的心理,这种心理使得从师学习的风尚难以恢复。

    (3)《琵琶行》中,写作者在浔阳终年不能欣赏到美妙的音乐,之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突出琵琶女的演奏带来的与乡间音乐不同的艺术感受。

  • 9、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正的好学者安贫乐道,对吃住等物质层面的要求不高。

    (2)《老子》中说,自我炫耀,自以为是的人往往走得不会长远,最终也不会显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老子对这一问题的比喻论证。

    (3)推究事物的原理以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以后心意就会诚实。《礼记·大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阐发了这一道理。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眼医婆罗门僧

    刘禹锡

    三秋伤望眼,终日哭途穷

    两日今先暗,中年似老翁。

    看朱渐成碧,差日不禁风。

    师有金篦术,如何为发蒙

    (注)①诗人曾患白内障,求医于印度医僧,作此律以赠。公元805年,诗人积极参与“永贞革新”遭排挤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此诗约作于此期间。②哭途穷:出自典故“阮籍因车无路可行而痛哭”。③南朝·梁·王僧孺《夜愁示诸实》诗:“谁知心眼乱,看朱忽成碧。”④金篦:手术工具。⑤发蒙;指拨开病人眼球上的蒙蔽物。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因参与“永贞革新”,被排挤贬出京城,首联中的“望”字含义丰富。

    B.诗歌首联对句中的“哭途穷”隐含着诗人政治失意,理想破灭的抑郁心情。

    C.颔联写诗人眼疾的情况和他未老先衰的形象,体现了诗人被贬的痛苦生活。

    D.颈联化用王僧孺诗句“看朱忽成碧”,表明自己的眼疾比王僧孺要稍好一点。

    2简要概括诗歌尾联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弃疾时年二十三。乾道四年,盗连起湖湘,弃疾悉平之。遂奏疏曰:“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诏奖谕之。

    诏委以规画,乃起盖砦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战马铁甲皆备。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上遂释然。时秋霖几月,所司言造瓦不易,问:“须瓦几何?”曰:“二十万”。弃疾曰:“勿忧。”令厢官自官舍神祠外,应居民家取沟檐瓦二十,不二日皆具,僚属叹伏。差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粜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官吏、儒生、商贾、市民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尝谓:“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故以“稼”名轩。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德佑初,枋得请于朝,加赠少师,谥忠敏。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

    B.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

    C.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

    D.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

    2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元丰七年六月丁丑”用了干支纪日法,“诸生许用德者以闰六月朔”用了特定称谓纪日法,而“初八日,始开大南大东二城门”则用了序数纪日法。

    ②“上九”指农历十九日,初九日为“中九”,“下九”指农历每月二十九日。《孔雀东南飞》中“初七即下九,嬉戏莫相忘”中的“下九”即此。

    ③搢绅,搢,插;绅,古代仕宦者和儒者围于腰际的大带。搢绅指把笏板插入带间,引申指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

    ④皇帝指定的皇位继承人称为“皇太子”。一般为皇帝的嫡长子,但也有例外,由皇帝选定册立。帝王之女皆称公主,始于战国。而汉代以皇帝之女称“公主”,帝之姐妹则称“长公主”。

    ⑤宗子,指长子。长子要继承大宗,他有祭祀始祖的特权,也是一宗之主,地位特别高贵,故又叫“宗主”。

    ⑥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明清时期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长官为户部尚书,曾称大司徒、大司农、计相、地官等。

    ⑦扬州,又称广陵、江都、维扬。开封,又称东京。镇江,又称京口。

    ⑧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

    ⑨郊祀,犹郊祭,古代帝王于郊外祭祀天地,北郊祭天,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祗、人鬼。郊祀是神化王权、加强统治的一种国家宗教仪式。

    ⑩上元,农历正月十五日。旧俗以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叫灯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合称为“三元”。

    A.①④⑥⑦⑩ B.②③⑥⑧⑩ C.①④⑤⑧⑨ D.②③⑤⑦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辛弃疾年轻有为,敢于伸张正义。富有远见卓识。他深受义军首领耿京的器重和信任,劝说耿京率军南下归宋并代表耿京处理相关事宜;他得知耿京被张安国杀害后,挺身而出,只带很少的人马冲进金兵大营,生擒叛徒张安国而归,最终张安国被朝廷公开处决。

    B.辛弃疾勇于担当,办事务实高效。他奉皇上诏令筹建军队,不顾政敌的攻击诬陷,积极招兵买马,千方百计经营谋划,最终完成了军营建设工程并巧妙解决了“造瓦不易”的问题。不过,他并未因此得到朝廷的好评,反而被贬官做了隆兴知府。

    C.辛弃疾崇尚气节,喜与名士交往。他为人豪爽,能识别和提拔有才能的人,所交往的多是海内名士。他曾经和朱熹一起在武夷山游览,并写了《九曲棹歌》;朱熹去世后,他写了一篇祭文,在“伪学”正遭严厉禁止时,毅然亲自前往朱熹家哭泣祭拜。

    D.辛弃疾注重农业,平生有志难伸。他论说南北方的贫富差距问题即是从农业问题入手,他的号“稼轩”也与此相关。文章结尾,写史馆校勘谢枋得路过弃疾墓旁庙宇之事,尽管有些迷信色彩,但却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辛弃疾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同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

    (2)始至,榜通衢曰:“闭粜者配,强籴者斩。”

    5辛弃疾认为导致百姓为盗的原因是什么?为此提出了哪两条建议?请简要说明。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台湾女作家刘继荣在博文上说,她上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但是却被全班学生全票推选为“最欣赏的同学”,理由是乐观、幽默、善良、好相处、守信用等。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博文引起了广大网民的热议。

    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

    网民乙:人人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

    网民丙: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都应该肯定。

    从上述网民的议论中,选取一种看法,写一篇议论文。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少于7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