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附庸风雅的人主观意图是为了装点门面,但他们不去学野蛮,却来学风雅,也总算见贤思齐,有心向善,未可厚非。
B. 据报道,目前上汽已经派遣相关人员进驻烟台车身厂进行接收准备工作,国产蓝龙轿车很快就会全面推向市场,山东大宇即将“咸鱼翻身”。
C. 翠翠的心情坏到了极点。虽然爷爷给她准备了漂亮衣服和最爱吃的饭菜,可她恶衣恶食,一点兴致也没有。
D. 在《哈利· 波特》系列电影中,导演借助匪夷所思的特技,为银幕前的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魔法的大门。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高适,字达夫,与岑参并称“高岑”,是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
B. 韩愈,世称韩昌黎、韩文公、韩吏部,在唐代古文运动中与柳宗元齐名,并称“韩柳”。
C. 《茶馆》结尾,王利发、松二爷和秦仲义在茶馆互诉不幸,慨叹世道的不平,知道这个世界容不得他们,含着眼泪撒纸钱来“祭奠”自己。
D. “我卖菜呢!自食其力,不含糊!……听说你明天开张,也许用得着,特意给你送来了!”表现常四爷的自食其力,乐于助人。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般而言,气质所指对象往往是具体的人,而较少与国家联系在一起。那什么是大国气质呢?大国气质就是一个大国基于其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而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个性、风范和气度。
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在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中国是所有国家中有最长的连续历史的国家。而且,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与其他文明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一场不曾停息的长跑;而其他的文明,有的消失了,比较好的也只是接力赛。欧洲文明的发展就像是接力赛,第一棒是希腊文明,第二棒是罗马文明,第三棒是中世纪基督教文明,接着是近现代欧洲文明。可以说,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的历史底蕴之深厚,是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这也使中国的大国气质更稳定、更具有持续性。
中国的大国气质包含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中国哲学非常关注变易发展、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物极必反、整体联系等问题。中庸是中国传统中最典型的思维方式。《论语》中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执两用中,不走极端;二是无过无不及,避免偏执,追求平和;三是得时勿失,时不我待,追求时中;四是允执其中,保持平衡;五是有原则地折衷。中庸的思维方式至今对中国人都有重要影响。中国人注重次序与稳定,有序性与整体性密切联系是中国哲学思维的基本特性之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是塑造其大国气质的重要因素。
从总体上看,中国所表现出来的大国气质是:以和为贵而不愿树敌,求稳而非激进,顺势而变而非逆势而行。这在中国外交内政的政策与行为中能够看得非常清晰。第一,和为贵,是中国外交的首要特质。“和”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其含义由音乐之和,到人际关系之和,到国家政事之和,逐步深化。追求和谐、珍视和平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价值取向。第二,稳为上,是中国政治改革的关键目标。中国人向来注重次序和稳定。尽管中国历史上战乱频繁,但是,好治恶乱、好稳恶变的思想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第三,顺势而变是中国治理转型的重要特征。中国人非常重视审时度势、因势而变。当前,中国社会面临许多新问题与新挑战,由此促使中国治理不得不顺势而变。
(摘编自熊光清《中国大国气质的基本禀赋》)
【1】下列对“中国大国气质”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的大国气质,是建立在中国自身的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的基础之上的。
B. 中国的大国气质因与国家联系在一起,就有了相对稳定的个性、风范和气度。
C. 中国的大国气质有着其他大国无法比拟的深厚历史底蕴和文明优势。
D. 中国的大国气质并非总保持一致,因为它既追求次序和稳定,也追求因势而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分别从历史底蕴、思维特点、外交内政等方面来说明中国大国气质的成因和特点。
B. 文章第二段通过与几大文明发展过程的比较,论证了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的观点。
C. 中庸是中国传统中最典型的思维方式,以此为例,有助予说明中国大国气质的特征。
D. 文章以中国外交内政的政策与行为中的表现,来说明中国大国气质的内涵特点。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将进酒》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曹植痛饮为例,表现愤懑不平之情。
(2)《阁夜》中作者由先贤写到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李凭箜篌引》中,使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写乐声激越动听的是:“______,______。”
(4)《虞美人》中表现物是人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苏幕遮》中将水中荷花的情态刻画得惟妙惟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滕王阁序》中,作者运用动静、点面结合的手法描绘滕王阁绚丽的美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道儒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写花,可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李清照在《醉花阴》里便有如此绘菊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中,蔺相如以国事为重,忍辱负重,顾全大局,有意避开廉颇。他这样向门客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课文名篇默写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包含过去的错误已无法挽回,而未来还来得及补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2)《滕王阁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描绘了古代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时,晚霞满天,水天一色的动人画面。
(3)在《逍遥游》中,包含庄子认为真正能达到逍遥游境界的三类人的句子是:_______,神人无功,________。
(4)《陈情表》中表现作者家中在外没有近亲,在家没有僮仆,无人照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5)为了打消晋武帝可能的猜疑,李密在文中表明自己很想官职显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8、(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语东流。(柳永《八声甘州》)
(3)伐竹取道,下见小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4)_________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5)万里归船弄长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庭坚《登快阁》)
(6)忽魂悸以魄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7)白云回望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终南山》)
(8)花近高楼伤客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楼》)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自勉。(表达了有抱负的人要担当大任,就应该胸怀宽广、意志坚定。)
(2)孔子教诲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的“一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天子以至于庶人,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4)《老子》第二十四章中,对于“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就叫“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6)《将进酒》中表现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郭明甫作西斋于颍尾请予赋诗二首①(其一)
宋·黄庭坚
食贫自以官为业,闻说西斋意凛然。
万卷藏书宜子弟,十年种木长风烟。
未尝终日不思颍,想见先生多好贤。
安得雍容一尊酒,女郎台②下水如天。
(注释)①本诗作于宋神宗煦宁四年(1071),时黄庭坚任汝州叶县(今属河南)尉。作者好友郭明甫不愿出仕,于颍尾(今安徽皁阳》建书斋“西斋”隐居读书。②女郎台:在颍州西湖之畔,是一座高出地表约五米、方园约四百米的土台。
【1】从景与情的关系看,“女郎台下水如天”运用了__________的手法。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作分析。
1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小题。
郝质,字景纯,汾州介休人。少从军,挽强为第一。充殿前行门,换供奉官,为府州驻泊都监,主管麟府军马,与田朏将兵护军须馈麟州,道遇西夏数千骑寇钞,质先驱力战,斩首、获马数百。又与朏行边,至柏谷,敌堑道以阻官军,质御之于寒岭下,转斗逐北,遂修复宁远诸栅,以扼贼冲。宣抚使杜衍、安抚使明镐连荐之,且条上前后功状,超迁内殿承制、并代路都监。大名贾昌朝又荐为路钤辖。
使讨贝州,文彦博至,命部城西。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彦博将斩千,质趋至帐下曰:“千之去,质实使之,罪乃在质,愿代千死。”彦博壮其义,两释之。质自此益知名。
贼平,迁六宅使,历高阳关、定州、并代钤辖,驻泊副都部署,龙神卫、捧日天武都指挥使,马军殿前都虞候,加领贺州刺史、英州团练、眉州防御使。奉诏城丰州,进步军副都指挥使、宿州观察使。召还宿卫,改马军。英宗立,迁武昌军节度观察留后,加安德军节度使,为殿前副指挥使。神宗立,易节安武军,为都指挥使。元丰元年,卒,帝亲临其丧,赠侍中,谥曰武庄。
质御军有纪律,犯者不贷,而享犒丰渥,公钱不足,出己奉助之。平居自奉简俭,食不重肉,笃于信义。田朏不振而死,为表揭前功,官其一孙。在并州,与朝士董熙善,约为婚姻。熙死,家贫无依,质已为节度使,竟以女归董氏。自为官,不上伐阅,从微至贵,皆以功次迁云。
【注】①钤辖(qián xiá),宋代武官名。
【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质趋至帐下 趋,快步走
B. 转斗逐北 北,北方的军队
C. 竟以女归董氏 归,女子出嫁
D. 超迁内殿承制、并代路都监 超迁,破格提拔
【2】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B. 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C. 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D. 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夏是党项人在西北地区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宋朝称为夏国,因为在中国西部,故又被称为西夏。
B. 路是宋元时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是直辖于中央的最高行政区域,高于府、州等,相当于明清时期的省。
C. 婚姻,意为儿女亲家,女方的父亲为婚,男方的父亲为姻,在《鸿门宴》里刘邦和项伯就曾约为婚姻。
D. 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贵族、大臣等死后,为赞颂其生平事迹而给予的称号,如欧阳修死后被谥为“文忠”。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郝质作战英勇,屡立战功。在护送军需物资谥与西夏几千骑兵力战,他身先士卒,斩杀几百人,缴获几百匹马;后又在巡边时,在柏谷大败敌军。
B. 郝质言而有信,重情重义。回河上的亭子被烧之后,他到文彦博账下主动承担责任,曾经与董熙约为婚姻,董熙死后,家贫无依,他依然履行婚约。
C. 郝质历仕多君,均受重用。曾被破格提拔为内殿承制;英宗时,被授予殿前副指挥使等职;神宗时为都指挥使;死后,皇帝还亲临其丧。。
D. 郝质治军严明,生活节俭。对触犯军纪的人,严惩不贷,但对部下的犒赏也很丰厚,甚至还拿出自己的俸禄补贴,而他自己吃饭却从不吃两样菜.
12、按照要求进行微写作。
岁末回首,是中国人的生活传统,也是中国人的生存智慧。回首2016年,总会有一些人、事、物留驻心头,让我们用文字记录它们,表达自己的情怀和感悟,迎接新的一年。
要求:从下面三题中任选一道,不超过150字。
15-1.这一年中总有一个场景留在你脑海中,绘出这个场景并融入你的深情。
15-2.这一年中总有一句话深深影响了你,写出这句话(字数不超过30字)并阐述它带给你的启迪。
15-3.这一年中总有一个人深深打动了你,抒发你对他(或她)的某种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