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语大比拼。
(1)勃勃生机(AABC式)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群策群力(ABAC式)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甜言蜜语(含有近义词)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无独有偶(含有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5)生龙活虎(动物成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采用________的叙述法式讲述了一个关于______的故事。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
2.“多好啊!”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_______在______时发出的由衷的赞叹;第二次是_____在_______时的自言自语;第三次是__________跟_________谈话时说的。
3.课文的题目,灯光有什么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句子的意思,用“严”组成四个词语,再分别填到句子中。
( ) ( ) ( ) ( )
(1)老师对我们在学习上要求格外( )。
(2)爸爸的表情( ),虽然他未说一句话,我已经感到一种震慑的力量。。
(3)面对藏独分子,我们一定要给予( )的打击。
(4)李大钊说:“现在形势这样(),我怎能离开呢?”
4、填空。
(1)诗人善于用诗句描摹景色。刘禹锡用“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写出黄河奔腾的雄伟气势;“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________”则是苏轼亲见西湖雨中的奇景写下的绝美诗句。诗人也善于用诗句揭示道理:朱熹以“______________,为有活水源头来”告诉我们要不断学习,汲取知识,心智才能更开阔:苏轼游览庐山后用”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2)一首世界名曲《月光曲》令鞋匠浮想联翩: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____________。月亮越升越高,穿过_____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___________________……
(3)一首古琴名曲《高山流水》让后人概叹“知音难觅”:锤子期死,伯牙_____________,终身__________,以为____________________。(《伯牙鼓琴》)
5、分析好下面的每组字,再组词。(4分)
檐( ) 诞( ) báo( ) 当“冷”讲( )
薄 寒
瞻( ) 挺( ) bó ( ) 当“怕”讲 ( )
6、阅读诗词,完成练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_。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______。
【1】在横线上将词句补充完整。
【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题目中的“西江月”是词牌名。(____)
(2)“夜行黄沙道中”的“夜”是地点,“黄沙”是时间,“行”交代事件。(____)
(3)这首词的下片主要写词人找地方避雨的经过和感受。(____)
【3】这首词和《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请结合下面的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我体会到诗人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我体会到词人________________之情。
7、阅读下面古诗词,再做题。
在狱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释)①西陆:指秋风。②南冠:指囚徒。
【1】从题材看,这是一首( )
A.边塞诗 B.咏物诗 C.送别诗
【2】诗中描写环境恶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表明诗人心迹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4】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
B.首联“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写自己在特殊处境中,听到秋蝉的悲鸣,引发心中的深沉悲恨。
C.“谁为表予心”,意思是向谁表达自己的内心真情,句中满含着无奈的悲苦。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北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湖阴先生:王安石寓居金陵紫金山下时的邻居。
①排闼(tà ):闯进门来。闼,小门。
【1】湖阴先生住的家和环境怎样?湖阴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山排闼送青来"与"开轩面场圃"(《过故人庄》)比较,写法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必须承受的痛苦
三岁半的女儿扁桃腺发炎,开了十针青霉素。头两天是妻子带她去。她怕打针,不肯去。妻子就骗她,说不打针,是去买酸奶喝,或骑小车车、踢皮球什么的,瞒哄着抱她下楼。当针扎进小屁股蛋,针剂的疼痛加上被欺骗的愤怒,女儿无法承受,哭闹得惊天动地,大夫直担心孩子会闭过气去。女儿哭,妻子也垂泪,她实在受不了啦,第三天死活不干了,把担子卸给了我。
我把针药和注射单揣进兜里,对女儿说:“乖,咱们去打针。”女儿可怜巴巴地仰望着我,嗓音沙哑地说:“爸,打针很疼。”我说:“疼也得打啊,要不你的病好不了,上不了幼儿园,爸爸妈妈也上不成班,得在家看着你。不上班就没有钱,怎么给你买玩具和好吃的?”“那我以后不要玩具和好吃的还不行吗?”
我停下来,给她时间思考。在如何对待孩子上我们两口子迥然不同。我认为小孩子也有足够的作出正确分析判断的能力,只要把道理讲清楚。除非她硬要抓电源或玩刀片,我绝少采取强制手段。而且,我从不骗孩子。
女儿愣了片刻,终于无可奈何地张开双臂叫我抱,说:“爸爸,咱们去吧。”打针的时候她又哭了,不过不厉害。女儿睡了个大午觉。下午两点多我去望了一眼,她已醒了,瞪着两只大眼睛瞅着天花板聚精会神地不知在琢磨什么。可她一看见我,马上说:“爸爸我困了,现在我要睡觉了。”就阖目装睡。原来她不知动了多长时间脑筋,才想出这么个自以为是的办法以逃避打针。
“不行!回来再睡。”我硬着心肠拉她起来穿外套。抱着她往医院走,我对她说:“乖,不是爸爸不疼你。人活着就有很多的事,很多的痛苦,只能自己去承受,谁也替不了你。无论如何都无法避免的,就只有勇敢地去面对。逃避没有用,哭也没有用。”
女儿似乎懂了,这一针,她没哭,嘴唇哆嗦着,却一滴眼泪也没掉。第二天,我才要开口,女儿突然拿着注射单和针药盒子站在我面前,说:“爸爸,咱们打针去!”
我抱起她,紧紧搂在怀里。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无可奈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聚精会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针扎进小屁股蛋,针剂的疼痛加上被欺骗的愤怒”一句话中“欺骗”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才想出这么个自以为是的办法以逃避打针”一句中“这么个自以为是的办法”具体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写道:“我抱起她,紧紧搂在怀里。”体会一下当时作者是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怎样理解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父亲对女儿说的这些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与理解。
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毀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填空。
第2、3自然段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说明自然资源面临的危机。
【2】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有(_______),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有(_______)
a.水资源 b.土地资源
c.矿产资源 d.生物资源
【3】导致资源不能再生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实际说说人类的哪些行为导致了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以“保护地球”为主题,设计一条环保宣传标语。要求语言新颖,发人深思。
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画线的句子,这句话中的“本来”一词可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11、认真读下面的句子,结合有关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1】解释下面字的意思:素:____ 单:_____
【2】联系课文可以知道“新鲜事”是指_____,_____,_____,这些新鲜事中,给作者留下印象最深的事是:_________。“这样危险的经历”是指:_________。
【3】从“不知道”“单知道”可以看出“我”是一个_____的人。这样写的目的是:_____,这种写法叫_____。
【4】上面的文字选自课文《___》,课文又是选自小说《___》,作者是_____。
12、 让我听听你的心
明明已经到了上学的年纪,我却因为生病的缘故,不得不待在家里,白天只有外婆做伴。外婆每天中午必须午睡,我就趁着这段时间,偷偷溜出门去。
这天,我跟着一只猫来到了一间陌生的院子里。哎呀,不好,这不是巫婆住的院子吗?大人们都说,这里头住着一个眼睛看不见的吓人的巫婆。怎么办?我害怕得举起手捂在脸前。透过指缝,我看见泡桐树下,一个身影躺在摇持上---那就是巫婆!不过,她看起来就是一个比我妈妈还要年轻一点儿的阿姨,温柔的黑色长发,微微上扬的嘴角,整个面庞都散发着亲切、友善、让 人愉悦的气息。
那之后的每天中午,我都趁外婆午睡的时候溜出家门,到巫婆这里来。每次,巫婆都要用泡桐花听诊器听听我心里的声音。她说,她这里只欢迎内心纯净的人。每次到了离开的时候,巫婆都会送给我一朵泡桐花,让我吸其中的花蜜。
可是有一天,外婆居然比平时早一些时候醒过来了。回来的我只好招供,自己去了镇子边上的巫婆家。第二天中午,外婆派我去看看巫婆的脖子上,是不是挂着一个价值连城的坠子,还让我把它偷回来。 和往常一样走进熟悉的庭院,我却怎么也抬不起头来了。外婆的话在我心里转悠:“那么值钱的东西,拿去卖了,我们就有钱治你心脏的病了,你就可以上学了,一偷到我们就搬走……”踟蹰了好久,陪巫婆闲聊的时候,我把手悄悄伸进口袋里,握住了早已备好的剪刀,我一边祈祷着,一边咬牙剪了下去--撰紧手中的坠子,我头也不回地、一口气向庭院外跑去。拿着我偷来的坠子,外婆没有食言。当天,我们一家就搬去了城里。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坠子不过是一块普通的玻璃。
直到再去医院做检查时,大夫说,我生病的心脏已经奇迹般地痊愈了。这时候,我才明白过来,巫婆让我吸泡桐花花蜜的真正用意。
多年之后,又是一个暮春,泡桐花开了,我决定回故乡的小镇看看。从记忆中的小门穿过, 我看到了泡桐树下躺在摇椅上的人影,她已经老了许多。她又拿出了泡桐花听诊器,把泡桐花的一端放到我胸口,另一端放在我耳边,我闭上眼睛,听到了自己的心声。“是忏悔的心声。”她平静地说。我把胸前的泡桐花听诊器放到巫婆的胸口,传进耳朵里的,是如雨后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晃动、碰撞的声音,清冽得宛如甘泉。“这是……原谅的心声。”我说。
看到巫婆面露微笑地点头,我的眼睛忽然湿润了。
【1】查字典填空。阅读时,遇到“冽”字不认识,可用 查字法查字典,先查 再查 画。“冽”在字典里有这样两种解释:①寒冷;②清澄。联系语境,“冽”在 本文中应选第 种解释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踟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价值连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巫婆让“我”吸泡桐花花蜜的真正用意是__________。
【4】“和往常一样走进熟悉的庭院,我却怎么也抬不起头来了”,“我”心里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到巫婆面露微笑地点头,我的眼睛忽然湿润了”,“我”心里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甲】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乙】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1】语段【甲】选自小说__________,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段【乙】选自小说_________,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子是__________描写。语段【甲】画线句子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看到一个__________的桑娜。语段【乙】画线句子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烘托老汉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
14、阅读完成练习。
【资料】2022年2月,北京携手张家口举办第24届冬奥会。冬奥会各场馆的建筑设计凸显了创新实力,(huì jí)了诸多科技成果在北京赛区,运动健儿将在这里实现奥运(mèng xiǎng)。
在北京赛区,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外观有22条飘逸的“丝带”,像是速滑运动员在冰上划过的痕迹,象征速度和激情。张家口地域辽阔,(zī yuán)丰富,(shēng tài)良好。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镶嵌在山间,成为当地标志性建筑。
【1】根据文段中的汉语拼音,在下面的方格里按顺序写出词语
【2】下面与文段中“飘逸”一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王羲之的草书《千字文》字体俊美飘逸,自然流畅。
B.院子里的丁香缀满枝头,飘逸着淡淡的幽雅的甜香。
C.蒙古包内,姑娘们载歌载舞,体态轻盈,舞姿飘逸。
D.她的衣服仿佛天上的云霞,漂亮而又飘逸。
15、天空中有一轮明月。(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恬静的塘面便响起一片喧闹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娇嫩而洁净的荷花颤动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蓝天上挂着一弯新月。(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面泛着波纹。(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无风的湖面,没有一丝波纹。
改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
18、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改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列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迅这种为国为民的精神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快乐习作。
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有一些印象深刻的场景,或与亲人、朋友、陌生人、可爱的物种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请以“共度美好时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围绕中心选材,把过程写具体。②语句通顺,书写认真,5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