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亭送别》“ 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借夕阳、古道、秋风、嘶鸣的马等种种凄清的意象,衬托了离别之苦之悲。
B.“轻拢慢捻抹复挑”,写出了琵琶女指法的娴熟。轻轻的拢,慢慢的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一连串的动作,侧面表现了琵琶女扣弦、揉弦、顺弦、回拨弦的动作熟练,技艺精湛。
C.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之“萧萧”吸收了《楚辞》中“风飒飒兮木萧萧”,写出了绿叶尽脱的悲凉之景,更添无穷悲伤。
D.“连峰去天不盈尺”极言山峰之高,“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三句运用多个意象渲染蜀道艰险。
2、下列加点字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屈贾谊于长沙
A.襟三江而带五湖 B.俊采星驰
C.悦亲戚之情话 D.德合一君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今年端午期间,河南卫视晚会《端午奇妙游》收获了如潮好评。不少观众在被圈粉的同时,还喊话本省卫视“抄作业”。如果说河南卫视春节晚会上的《唐宫夜宴》使河南卫视成功“出圈”,此次的《端午奇妙游》更是引燃了观众的极大热情。
没有当红的流量明星站台,没有烧钱的豪华制作加持,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造势,从“出圈”到“炸圈”,河南卫视凭的是什么?
国画大师吴昌硕说:“化我者生,破我者进,似我者死。”《端午奇妙游》的创作团队首创了“网剧+网综”的节目样态,整台节目以网剧的形式呈现,由四个唐小妹在端午节这天的行踪,拉出四条平行中有交错的故事线,引出七个综艺节目,以网综、漫画、追剧、水下舞等多种形式,共同讲述《唐宫夜宴》的前传故事。各节目既有关联,又相互独立,故事性强,趣味盎然。各个节目内部,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意也层出不穷。开场的水下舞蹈《洛神水赋》惊艳观众,吸粉无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合,适应了当代年轻人跳跃性强的思维特点和追求新奇的审美口味,受到追捧也在情理之中。
艺术直接作用于观众的,是其外在形式。唯有美的形式才能征服观众的感官,进而打动其内心。舞蹈《洛神水赋》中,衣袂飘飞的洛神蹁跹起舞,或沉潜或飞升,或柔婉或刚劲,碧波荡漾之中,曹植笔下“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的神女宛若重生,以至于网友惊呼:“看到神仙了!”然而,一段水下舞蹈从创意、构想、拍摄到后期制作,团队背后付出的努力,外人却很难看到。民乐演奏《兰陵王入阵曲》以粗犷雄浑的鼓声与慷慨悲凉的琵琶声相互和鸣,抒发驰骋沙场的英雄豪情与思亲念远的人伦亲情,刚柔并济,震撼着观众的耳膜,也触动了观众的情肠。舞蹈《丽人行》从屏风上的一幅幅仕女图中,幻化出一群盛装的唐朝女子,她们奇丽的妆容、曼妙的舞姿,配上由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的富丽宫室,重现了来自大唐的“中国式性感”和盛世风华。
中国传统节日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过节不仅意味着团聚、旅游、休整,也意味着重温久远的传统,追寻文化的根脉。《端午奇妙游》就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中。首先,这个“网剧”的故事时间被设定为端午节,观众跟随唐小妹的脚步,领略了绵延千年的端午习俗和风情。《龙舟祭》中气势磅礴的男性群舞,融合杂技、武术和击鼓,描绘了龙舟祭祀的肃穆和龙舟竞渡的热烈,表达对屈原的追思和传承华夏文明的期望。挂艾叶、佩香囊、吃粽子等习俗,装点着唐小妹游览街市的画面。其次,借助四位唐小妹不同的身份设定和游历行程,多种传统文化在历史长廊中一一呈现。《医圣传人》传播中医文化;《丽人行》是对李白《清平调》的视觉再现;《唐印》中的舞者化身木偶,惟妙惟肖地演绎了傀儡戏的机巧与精妙;《兰陵王入阵曲》以琵琶与大鼓奏出唐代歌舞戏的遗响,追溯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又以白居易的诗“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来烘托主人公的思念与忧伤。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总而言之,中国风节目“出圈”的背后,是创作者满足当代观众审美需求的诚意和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敬意。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审美。立足本土,紧跟时代,善待传统,保存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和情感记忆,应当成为综艺节目创作的一种风向。
(摘编自吕珍珍《从<唐宫夜宴>到<端午奇妙游>“出圈”的是中国风》)
材料二:
国潮风起,文化大美。漫长的中华文明历程留下了灿若繁星的历史文化遗产。新华社记者采访发现,越来越多的文艺项目、产品,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厚积薄发,用创新的形式和匠心为传统文化赋能,不断释放传统文化中的活力、魅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当代人们的生活。
《洛神水赋》播出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发文推介,称是“难以置信的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微博也转发相关舞蹈视频,并引用《洛神赋》中的名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 之回雪”来点评。
《端午奇妙游》执行策划徐娜说,创作团队扎根于河南深厚的历史文化,结合端午的传统习俗和当代人的需求、期待进行了再创作。“文化是一个生命体,我们正与时俱进地嫁接优秀文化,激发文化自信的深沉力量,努力创作更多优秀的作品”。
河南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从夏至宋占据国家政治经济中心三千年,绘就了光辉灿烂的文明画卷。“十四五”开局之年,为加快构建全国重要文化高地,河南规划了清晰的“蓝图”:到2025 年,把河南打造成为全球探寻体验华夏文明的重要窗口、全球华人寻根拜祖圣地、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摘编自王丁等人《传统文化“破圈”创新探索观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端午奇妙游》采取了“网剧+网综”的节目样态,各节目既有关联,又相互独立,且各节目内部的创意层出不穷。
B.《洛神水赋》中的洛神,“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该节目不仅征服了国人,还被推介到了海外。
C.《兰陵王人阵曲》刚柔并济,粗犷雄浑的鼓声和慷慨悲凉的琵琶声是其外在形式,白居易的诗则为其增添了文化内涵。
D.《龙舟祭》中龙舟祭祀、龙舟竞渡的场景及展现的挂艾叶、佩香囊、吃粽子等习俗,让人领略到了绵延千年的端午风情。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南卫视晚会《端午奇妙游》成功“出圈”,充分说明征服观众不能依靠流量明星、豪华制作和造势宣传。
B.文化类节目想要引发时代的共鸣,获得观众的共情,就必须充分考虑当代人的思维特点和审美趣味。
C.河南卫视圈粉无数,主要原因是河南省为加快构建全国重要文化高地特别规划了清晰的“蓝图”。
D.从《唐宫夜宴》到《端午奇妙游》,创作团队没有追求场面宏大,而是精心挖掘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证明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曹植的名篇《洛神赋》词采华美,想象丰富描写细腻,为后世的书法、绘画乃至戏剧提供了经久不衰的创作题材。
B.热播剧《觉醒年代》感动无数观众,合肥市民纷纷来到“延乔路”路牌下,敬献鲜花来纪念陈延年、陈乔年两位烈士。
C.真人版《帝后礼佛图》取材龙门石窟,通过装束复原和情景演绎的方式将千年前的浮雕作品真实地呈现在世人眼前。
D.复兴大道100号VR体验馆采用景深漫游技术,利用通用素材的混合编辑能力,带领体验者穿越时光,领略百年征途。
【4】请从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两个角度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
【5】请结合材料内容,为各省卫视如何创作更加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提几条建议。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在《陈情表》中表达自己孤苦无依,只有影子与自己相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对自己的过去做了反思,对将来也进行了安排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是但丁的名言。庄子在《逍遥游》中表达这种类似境界的文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情景。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大处落笔,描绘了登临高处见到的壮阔无比、波涛汹涌的画面。
(3)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白居易《琵琶行》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公知其一,未知其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吾不如子房。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
(3)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中,“______________”一句用蝉来比喻,表明屈原远离世俗污浊的高洁品质;“______________”一句将屈原志趣的高洁与日月类比,对其进行高度评价。
(2)在《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写汉将带兵出征时鼓角齐鸣、旌旗招展的宏大场面,刻画了一位临战轻敌的统帅形象,为下文的战败被困作了伏笔
(3)“梦境虚渺,理想难托”,李商隐在《锦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中用凄迷哀婉的笔触委婉地写出了人生的理想与幻灭、相聚与分离的悲戚难言之情。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的《离骚》对于道德的广大崇高,国家安定与动乱的前因后果,作充分反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靡不毕见”。
(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愚民措施。贾谊的《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就其愚民措施在文化方面的反映。
(3)在《屈原列传(节选)》中,作者司马迁连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为下文写屈原心生怨气并作《离骚》做铺垫。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诗经·卫风·氓》中,“ , ”两句,描写女子出嫁后起早贪黑辛勤劳作,毫无闲暇的情形。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
(3)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抒发身在高处,不怕浮云遮目的豪迈气概的两句是“ , ”。
1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三闾祠①
查慎行
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
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注】①此诗是诗人随军入黔,参与平定“三藩之乱”,途经湖南屈原祠时,凭吊屈原所作。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伫立平旷辽阔的楚国旧地,遥看江流蜿蜒,远山逶迤;然后将目光收回,看到三闾祠萧条冷落,背城而立,荒芜寂寥。
B.颔联写屈原作为一个忠贞爱国之士,竟被庸人嫉妒,表面上是对屈原的劝慰之辞,实则充满了哲理,蕴含了深广的社会意义。
C.颈联先用反问语气,十分强烈地表现了屈原深挚的爱国情感。接着写出至今逢年过节,楚地的人们仍要崇祀屈原,表达无尽哀思。
D.尾联运用拟人修辞,赋予湘兰沅芷以人的情感,表现楚地的风物人情对屈原的深切怀念,凸显屈原孤高伟岸的灵魂和故国之思。
【2】请从情与景的角度,简要赏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
11、 虞奕字纯臣。第进士。崇宁,提举河北西路常平。洺、相饥,徙之东路。入对,徽宗问行期,对曰:“臣退即行,流民不以时还,则来岁耕桑皆废矣。”帝悦。既而西部盗起,复徙提点刑狱。时朝廷将遣兵逐捕,奕条上方略,请罢勿用,而自计讨贼,不阅月可定。转运使张抟以为不可,宰相主抟策,数月不效,卒用奕议,悉降之。擢监察御史。亲祭北郊,燕人赵良嗣为秘书丞侍祠,奕白其长曰:“今亲卫不用三路人,而良嗣以外国降子,顾得预祠事,可乎?”长用其言,具以请,不报。阳武民佣于富家,其室美,富子欲私之,弗得,怒杀之,而赂其夫使勿言。事觉,府县及大理鬻狱,奕受诏鞫讯,皆伏辜。自何承矩创边地为塘泺,有定界。既中贵人典领,以屯田开拓为功,肆侵民田,民上诉,屡出使者按治,皆不敢与直。奕曲折上之,疏其五不可,诏罢屯田。加直秘阁、淮南转运副使。入为开封少尹。故时大理、开封治狱,得请实蔽罪,其后率任情弃法,法益不用。奕言:“廷尉持天下平京师诸夏本法且不行何以示万国请自今非情法实不相当毋得辄请”从之。迁光禄卿、户部侍郎。睦州乱,以龙图阁直学士知镇江府。寇平,论劳增两秩。还为户部。内侍总领内藏,予夺专己,视户部如僚属。奕白宰相曰:“计臣不才,当去之而易能者,不可使他人侵其官。”即自劾不称职。诏徙奕工部。袭庆守张漴使郡人诣阙请登封,东平守王靓谏,以京东岁凶多盗,不当请封。为政者不悦,将罪靓,奕言:“靓忧民爱君,所当奖激,奈何用为罪乎?”靓获免。未几卒,年六十,赠龙图阁学士。
(节选自《宋史·虞奕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廷尉持天下平 / 京师诸夏 / 本法且不行 / 何以示万国 / 请自今非 / 情法实不相当/ 毋得辄请 /
B.廷尉持天下平 / 京师诸夏本 / 法且不行 / 何以示万国 / 请自今非情 / 法实不相当/ 毋得辄请 /
C.廷尉持天下平 / 京师诸夏本 / 法且不行 / 何以示万国 / 请自今非 / 情法实不相当/ 毋得辄请 /
D.廷尉持天下平 / 京师诸夏 / 本法且不行 / 何以示万国 / 请自今非情 / 法实不相当/ 毋得辄请 /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路是宋朝行政区划名,河北路地处北宋北部,旧分东、西两路,后并为一路。
B.大理即大理寺,是宋代的司法机关,掌管刑事案件的审理,长官为大理寺卿。
C.封指封禅,历代帝王都把封禅作为国家祭祀大典,封指祭地,禅指祭天。
D.秩指年终考评根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文中指根据功过确定的官职级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虞奕仗义执言,奏罢屯田。中贵人以屯田开荒邀功,侵占民田,激起民愤,虞奕不顾前来查处的使者阻拦,上疏反对屯田,朝廷最终取消屯田制。
B.虞奕忠于职守,尽心履职。皇帝要去北郊祭祀,虞奕对秘书丞赵良嗣以降臣的身份陪同祭祀提出质疑,得到上级长官支持,此事得以上报朝廷。
C.虞奕秉公执法,据实断案。阳武富家子对民妻欲行不轨,未遂而杀人,府县及大理官员受贿后枉断官司,虞奕接受诏命据实审案,涉案人员最终伏罪。
D.虞奕善用策略,剿灭贼寇。西部出现盗贼,朝廷派兵追捕无效,最终采用虞奕计谋,降服了盗贼;睦州出现叛乱,虞奕因平定贼寇有功而加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事觉,府县及大理鬻狱,奕受诏鞫讯,皆伏辜。
(2)计臣不才,当去之而易能者,不可使他人侵其官。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曾连续十三次主持春晚,成为名副其实的央视一姐。继16、17年主持《中国诗词大会》、掀起全民喜吟古典诗词的热潮之后,又成功转型,既做主持人,又做制作人,她创办的《朗读者》文化类综艺栏目,让人一见钟情,再次惊艳世人。
《朗读者》的横空出世并非偶然。早在1996年,董卿就利用空闲时间考取了上海戏剧学院电视编导系并顺利毕业。随后又报考华东师范大学,进入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2007年又进入上海戏剧学院攻读MFA艺术硕士学位。她平时从不间断地阅读《红楼梦》、古典诗词。董卿的成功来自什么?有人说,因为她从不把每一次的成功看成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也有人说,昔日的积累,还有人说和她的刻苦勤奋是分不开的。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一个角度,写一篇不于800字的议论性的文章。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