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经济下行和产能过剩矛盾加剧,使中国经济面临困难和挑战,面对如此形势,政府不应胶柱鼓瑟,必须应时而变。
②随着振聋发聩一声巨响,观海二路一家饭店突然璋出一个大火球,塑钢门以及玻璃窗被炸碎,碎片四散。
③柯利明2009年才进入电影行业,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仅仅几年,他的儒意影业估值已达27亿元。
④两位老人共同经历了半生风雨,从结缘到相守,他们从没红过脸,直到现在两人还是白头如新,恩爱有加。
⑤建国初期,英雄的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不因人成事,凭自己的力量初步建立起新中国的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⑥时下,不少领导干部会场上西装革履,镜头前风光无限,实际上是沐猴而冠,其背后所为,不仅丧失党性,而且丧失人性。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③④⑤
2、下列括号内对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铤而走险(因无路可走而采取的冒险行动) 吝惜(过分爱惜)
B. 惊世骇俗(因言行异于寻常而使人震惊) 斟酌(反复考虑)
C. 平心而论(凭良心讨论) 贫瘠(贫穷困苦)
D. 投机取巧(指不愿下苦功夫,凭小聪明侥幸取得成功) 博览(广泛阅读)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追风筝的人
【美】 卡勒德•胡赛尼
斗风筝比赛是阿富汗古老的冬日风俗。规则是放起你的风筝,割断对手的线。若有风筝被割断,那些孩子就拼命地追逐那个随风飘扬的风筝。对追风筝的人来说,最大的奖励是捡到最后掉落的那只风筝,那是无上的荣耀。每个斗风筝的人都有助手,我的助手——兼仆人与朋友——是哈桑。
那年冬天的一个夜里,距比赛还有四天,爸爸对我说:“我觉得今年你也许能赢得比赛!”爸爸随口一说,却在我脑海中埋下了一颗种子:好办法! 让他看看,他的儿子终究非同凡响。
街上新霁的积雪银光闪闪,天空蓝得无可挑剔。哈桑和我走出大门,雪花反射出白晃晃的光芒,照得我睁不开眼。街上,风筝斗士们在做最后的准备。街道传来欢声笑语,各处屋顶挤满了看客。我朝自家的屋顶看去,爸爸挥挥手,我不知道他究竟是跟我还是跟哈桑打招呼。
“我们得开始了。”哈桑说。
突然间我想放弃。爸爸在屋顶上看着我,他的眼光像太阳那样热得令人发烫。
“我有点不想放风筝了。”我说。
“今天是个好日子。”哈桑说。
我试图让眼光离开我们家的屋顶。哈桑 上前一步,低声说了一句让我有些吃惊的话。“记住,阿米尔少爷,没有鬼怪,只是个好日子。”哈桑一眼看穿我。
“没有鬼怪。”我低声说,出乎意料 的是我竟然觉得好些。
不到一分钟,我的风筝扶摇直上。一个钟头后,空中已经挂着 至少四十只风筝,如同纸制的鲨鱼,巡游搜猎食物。寒冷的微风吹过我的头发。哈桑在我身旁,他的手掌被线割得鲜血淋漓。第一批被挫败的风筝断了线,像流星那样划过苍天,拖着闪亮的尾巴,散落在临近的街区,给追风筝的人带来奖赏。
我偷眼望向爸爸,寻思他眼下在想些什么。风筝纷纷坠下,而我的仍在翱翔。我双眼不时瞟向爸爸,紧紧盯着他的羊毛衫。
下午三点,阴云密布,太阳躲在它们后面,影子开始拉长。只剩下六只风筝了,我的是其中之一。我双腿发痛,脖子僵硬。但看到风筝一只只掉落,心里的希望一 点点增大。
一只蓝风筝在过去那个钟头里大开杀戒。现在,只剩下我的红风筝和那只蓝风筝了。局势紧张得如同我流血的手拉着的线。人们纷纷顿足尖叫:“干掉它!干掉它!”爸爸会不会也在欢呼呢?但我所能听到的是脑袋里血液奔流的声音。
一阵风拉升了我的风筝,我占据了有利的位置。“干掉它!干掉它!”的欢呼越来越响,仿佛罗马人对着斗士高喊“杀啊!杀啊!”。
“快赢了,阿米尔少爷!”哈桑兴奋得直喘气。那一刻来临了,我合上双眼,松开拉线的手。寒风将风筝拉高,线又在我手指上割开一个创口,接着……
不用听人群欢呼,我也知道我赢了!我看到爸爸站在屋顶边缘,双拳挥舞,高声欢呼。我体验到有生以来最棒的一刻。
“安拉保佑,我们等会儿再庆祝吧。现在,我要去帮你追那只蓝风筝。”哈桑撒腿就跑。
“哈桑,”我大喊,“把它带回来!”
他踢起阵阵雪花,飞奔到街道的拐角处。他突然停下来,转身,双手放在嘴边,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然后露出一脸微笑,消失在街角之后。
我收回风筝后,寻找每条通道都没有哈桑的踪迹。我正在担心时,天就快黑了。突然听到前面传来一阵声响,这是一条僻静的死胡同。只见哈 桑站在末端,拳头紧握,双腿微微张开。在他身后,摆着那只蓝风筝。那是我打开爸爸心门的钥匙。
三个邪恶的大男孩挡住了哈桑的去路。我觉得自己无法呼吸。他们逼近哈桑 。
“把风筝给我!”其中一个挥舞着拳头。
哈桑眼里流露出恐惧,可是他摇摇头。“这是阿米尔少爷的风筝。”
“你这个白痴!把风筝给我们。”
哈桑弯腰捡起一块石头。他们一愣,退后一步。
“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了!”
哈桑高举那只抓着石头的手。
我张开嘴,几乎喊出来,但我没有,我浑身麻木。
他们动手 了,哈桑扔出石块,击中了其中一个的额头。他们一拥而上……
有种温热的东西从我眼角流淌下来。我眨眨眼,看见自己依旧咬着拳头,咬得很紧,从指节间渗出血来。我回到一个空无一人的市场,斜倚在一家小店铺紧闭的门前。
十五分钟后,哈桑回来了,手里拿着那只蓝风筝。
“你到哪里去了?我在找你。”我艰难地说,仿佛在吞嚼一块石头。
(节选自《追风筝的人》,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小说真实生动地向读者展现了阿富汗斗风筝比赛的风俗传统,充满异域风情,表现了阿富汗人民的勇敢和好斗。
B. 小说情节波澜起伏,情节的高潮是哈桑保护追回的风筝,高潮部分不仅照应标题,更能突出 “我”与哈桑的不同性格特征。
C. 小说的环境描写非常典型,比如,第三段“街上新霁的积雪银光闪闪,天空蓝得无可挑剔”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颇具艺术匠心。
D. 小说对哈桑形象的刻画运用了肖像、语言、动作等描写,比如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有力地揭示了哈桑的忠诚品格。
E. 小说中的“我”胆小懦弱,当哈桑为保护风筝而被三个邪恶的大男孩欺负时,“我”不敢挺身相救。“我”这个人物形象刺痛着读者,许多人的内心都有一个阿米尔。
【2】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我”的心理在不断地变化。请结合情节简要概括“我”赢得比赛后(含赢得比赛时)的心理变化过程。
【3】哈桑是个怎样的人?试结合小说加以分析。
【4】试从风筝对“我”、对哈桑的意义这一角度探究文本中“风筝”的内涵。
4、按课文原文填空(只选做三句)
⑴软泥上的青荇,_____。《再别康桥》
⑵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_______。《致橡树》
⑶遥想公瑾当年,_______
⑷__________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客至》中写招待客人的菜肴和酒都很简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这一思想。
(3)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提到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认为士人责任重大,道路遥远,要做好思想上的准备,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2)“行百里者半九十。”人们做事常常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所以老子告诫人“________,________”。(《<老子>四章》)
(3)无论身份地位如何,都注重加强自我修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大学之道》)
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的两句“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弃官还乡的畅快心情。
(2)《滕王阁序》中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3)《观刈麦》中叙写了割麦者的辛苦劳碌和拾麦者的辛酸苦楚,而作为朝中官员自己却“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强调好学的表现有三条,其中“______”重在实践锻炼,“_______”重在虚心请教。
(2)鸿雁和书信联系起来的典故出于《汉书·苏武传》,《春江花月夜》中写到鸿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诗词中常常对白发进行描摹,借以表达时光易逝、世事沧桑、壮志难酬等复杂情感,有时也以“霜鬓”“衰鬓”代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病起书怀①
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②父老望和銮③。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注】①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陆游时年五十二岁,被罢官后病了二十多天,客居成都浣花村。②京华:京城,这里指旧京开封及广大被金人侵占的地区。③和銮:古代车上的铃铛。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中的“病骨支离”有衰颓之意,言所病之重;“纱帽宽”是自我调侃患病消瘦,连帽子也显大。
B.颔联抒情含蓄委婉,“位卑未敢忘忧国”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语意相近,警策精粹。
C.“天地神灵扶庙社”一句,寄托了作者殷切的希望:但愿天地神灵保佑江山社稷。
D.此诗贯穿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也揭示了百姓与国家的血肉关系。
【2】请结合尾联,简析其表现手法,并概括作者抒发的情感。
1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褚遂良,字登善。贞观中,累迁起居郎。博涉文史,工隶楷。太宗尝叹曰:“虞世南死,无与论书者。”魏征白荐遂良。帝方博购王羲之故帖,天下争献,然莫能质真伪。遂良独论所出,无舛冒者。
十五年,帝将有事太山,至洛阳,星孛于太微,犯郎位。遂良谏曰:“陛下拨乱反正,功超古初,方告成岱宗,而彗辄见,此天意有所未合。昔汉武帝行岱礼,优柔者数年,臣愚愿加详虑。”帝寤,诏罢封禅。
迁谏议大夫,兼知起居事。帝曰:“卿记起居,大抵人君得观之否?”对曰:“今之起居,古左右史也,善恶必记,戒人主不为非法,未闻天子自观史也。”帝曰:“朕有不善,卿必记邪?”对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职载笔,君举必书。”
帝寝疾,召遂良、长孙无忌曰:“汉武帝寄霍光,刘备托诸葛亮,朕今委卿矣。太子仁孝,其尽诚辅之。”谓太子曰:“无忌、遂良在,而毋忧。”因命遂良草诏。
高宗将立武昭仪,召长孙无忌、李眅、于志宁及遂良入。既入,帝曰:“罪莫大于绝嗣,皇后无子,今欲立昭仪,谓何?”遂良曰:“皇后本名家,奉事先帝。先帝疾,执手语臣曰:‘我儿与妇今付卿!’皇后无它过,不可废。”帝不悦,乃左迁遂良潭州都督。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三十》)
韩瑗上疏,为褚遂良讼冤曰:“遂良体国忘家,捐身徇物,铁石其心,社稷之旧臣,陛下之贤佐。无闻罪状斥去朝廷内外甿黎咸嗟举措臣闻晋武弘裕不贻刘毅之诛汉祖深仁无恚周昌之直而遂良被迁已经寒暑违忤陛下其罚塞焉。伏愿缅鉴无辜,稍宽非罪,以顺人情。”上谓瑗曰:“遂良之情,朕亦知之。然其悖戾好犯上,故以此责之,卿何言之深也!”对曰:“遂良社稷忠臣,为谗谀所毁。昔微子去而殷国以亡,张华存而纲纪不乱。陛下无故弃逐旧臣,恐非国家之福!”上不纳。瑗以言不用,乞归田里,上不许。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二百·唐纪十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无闻罪状斥去/朝廷内外甿黎/咸嗟举措/臣闻晋武/弘裕不贻/刘毅之诛/汉祖深仁/无恚周昌之直/而遂良被迁/已经寒暑/违忤陛下/其罚塞焉/
B.无闻罪状/斥去朝廷/内外甿黎/咸嗟举措/臣闻晋武弘裕/不贻刘毅之诛/汉祖深仁无恚/周昌之直/而遂良被迁/已经寒暑/违忤陛下/其罚塞焉/
C.无闻罪状/斥去朝廷/内外甿黎/咸嗟举措/臣闻晋武/弘裕不贻刘毅之诛/汉祖深仁无恚/周昌之直/而遂良被迁/已经寒暑/违忤陛下/其罚塞焉/
D.无闻罪状/斥去朝廷/内外甿黎/咸嗟举措/臣闻晋武弘裕/不贻刘毅之诛/汉祖深仁/无恚周昌之直/而遂良被迁/已经寒暑/违忤陛下/其罚塞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居郎,古代官名,其职责为记录皇帝的言行,无论大事小情,善行劣迹统统记录,以备后人修史之用。
B.封禅,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天降祥瑞或国家出现重大灾变之时祭祀天地的大典。封,祭天;禅,祭地。
C.伏愿,表愿望的敬辞,多作奏疏用语。与奏疏中常用的下对上陈述自己想法的敬辞“伏惟”有类似之处。
D.社稷,本指土神和谷神。土载育万物,谷养育民众,古代帝王都祭祀社稷,以后社稷就成了国家的代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褚遂良擅长隶楷,得以被荐。魏征因太宗有感于无人与自己谈论书法而推荐了遂良,遂良也不负期望,在真假王羲之故帖上,为太宗排忧解难。
B.褚遂良谨守职责,正直敢言。面对太宗所问“起居”之事,他直言相告;面对太宗准备到泰山封禅,他以汉武帝封禅犹豫数年为由才得以劝止。
C.褚遂良坚持原则,终遭贬谪。在皇后的废立上,遂良据理力争,以皇后来自名家,又没有其它过错等为由,认为不可废,终致自己被贬到潭州。
D.褚遂良一心为国,受人尊敬。遂良被贬之后,韩瑗为他申冤,认为遂良废寝忘家地治理国家,是皇上的左膀右臂、股肱之臣。这足见其被人敬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对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职载笔,君举必书。”
(2)汉武帝寄霍光,刘备托诸葛亮,朕今委卿矣。太子仁孝,其尽诚辅之。
12、阅读下列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竹子用了4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厘米,从第5年开始,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狂成长,仅仅用了6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其实,在前面的4年,竹子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