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下,我们应该认识到,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甄别传统文化、剔除其糟粕的过程,两者必须等量齐观,同时进行。
②新赛季CBA联赛于2016年10月29日打响,在为期6个多月的跨年比赛中,400余场高水平的对决将让各地的篮球迷们志得意满。
③杨绛的文字平淡清雅,独具一格,更难得的是,当她用润泽之笔描写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时,其文不蔓不枝,极具张力,发人深省。
④复习备考时,由于基础不够扎实,有些同学在考试时,对无论是简单的题目还是稍难一些的题,都一点把握也没有,真是高不成低不就。
⑤影片《你的名字。》,片名还带个句号,让人有些莫名其妙,据说它是新海诚目前最好的作品,将代表日本角逐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
⑥未来,在迎接消费大潮到来的同时,中国要沉下心来,勇于开拓创新,不要规行矩步,要注意避免走英国、美国“制造业空心化”的老路。
A. ①②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④ D. ③⑤⑥
2、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医学不是万能的。对于很多重症病人来说, ① 医生拼尽全力,也未必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而病人往往抱着无限的期待, ② 希望把病看好, ③ 希望恢复如初、永不复。可见,患者的期望值和医学的局限性之间,存在着巨大鸿沟。在这样的情况下,医生通过耐心解释,可以增加医患信任,减少误解和纠纷。 ④ 医生过分相信技术力量,忽视了服务态度, ⑤ 遇到失败的结果,很可能发生医疗纠纷。而良好的沟通和耐心的解释, ⑥ 可以弥补技术的不足,降低患者对医学过高的期望值,增加医患之间的黏合度。
A. 就算 既 也 / 如果 从而
B. 即便 既 更 假如 因为 /
C. 即便 不仅 而且 如果 一旦 往往
D. 无论 / 还 假如 万一 常常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朝是一个重视传统文化的朝代,每一个节日都被宋人发挥到极致。清明节是当时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各种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宋朝的清明节的最大亮点应该是蹴鞠。《水浒传》中写高俅球技高超,因陪侍宋徽宗踢球,被提拔当了殿前都指挥使。诗圣杜甫《清明》诗中说到,“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诗人陆游《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中有“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的诗句。这说明从唐朝到宋朝清明节都有踢球娱乐的习俗。
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上层社会踢球已经成为时尚,一幅《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皇帝和大臣在踢球的情景。宋代社会上还有了专门靠踢球技艺维持生活的足球艺人。宋代的足球有用球门的间接比赛和不用球门的“白打”,但书上讲的大多都是白打踢法。所谓“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就是指踢球花样动作和由几个花样组成的成套动作,指用头、肩、背、胸、膝、腿、脚等一套完整的踢技,使“球终日不坠”。由此看来,宋代的足球,由射门比准已向灵巧和控制球技术方面发展。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发扬互助精神,宋代的踢球艺人还组织了自己的团体,叫做“齐云社”,又称“圆社”。水浒中写到宋徽宗也是“齐云社”的成员。这是专门的蹴鞠组织,专事负责蹴鞠活动的比赛组织和宣传推广。
宋代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市民携带炊饼出游踏青。宋代民间,习惯把无馅的食品称为饼,用火烤的叫烧饼,蒸的叫蒸饼,面条叫汤饼,油炸的叫油饼;宋仁宗赵祯做皇帝之后,因为宋仁宗的名字叫赵祯,而蒸饼的“蒸”字和赵祯的“祯”字发音相似,那时说话写字都讲究避皇帝或长辈的名讳,所以,蒸饼就改称为“炊饼”。在当时的汴梁城里,炊饼是一种大众食品,大街小巷都有卖炊饼的。宋朝把有馅的食品叫做馒头。《水浒传》中武大郎每天早起,挑起做好的一担炊饼出门叫卖。武松离家出行前,曾经交待哥哥武大说:你少在外面,早点回家;原先做炊饼十扇笼,以后只要做五扇笼。扇笼就是蒸笼,可以断定,大郎炊饼是蒸出来,而非烤制的烧饼。宋代炊饼是今天的馒头,绝非烧饼,而馒头却是今天的包子或有馅的点心。
宋朝太学与国子监食堂例行加餐,春秋两季加炊饼,冬天供应太学馒头。宋人笔记言,炊饼深受汴梁城民众喜爱,成为主食。年年清明节,市民携带枣粥、鸭蛋和炊饼,出游踏青。黄庭坚在宽慰病中朋友的书简中说:“病者想渐苏醒能食矣。家园炊饼漫佳,不知堪否?”诗人杨万里题作《食蒸饼作》:“何家笼饼须十字,萧家炊饼须四破,老夫饥来不可那,只要鹘仑吞一个。”
读《水浒》我们可探寻出宋朝清明节的习俗,除了传统的祭祀祖先外,更多的是纵情取乐,宋朝的节日已经走下了宗教的圣堂,成为老百姓外出娱乐的载体。通过《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出,宋朝商品经济迅猛发展,市井生活恬静和谐。宋朝清明节丰富多彩的民俗展示了宋朝的繁荣富足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摘编自刘传录《从〈水浒〉中探秘宋朝清明节的习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蹴鞠是宋朝清明节习俗的主要亮点,在当时,这种活动是上层社会的时尚运动,也是足球艺人赖以保障生活的方式。
B.圆社是宋代蹴鞠艺人的专业团体,有助于蹴鞠艺人的团结互助,维护切身利益,组织蹴鞠比赛和宣传推广蹴鞠活动。
C.馒头在宋朝指的是有馅的食品,就是今天的包子或有馅的点心,宋朝太学和国子监食堂在冬季都例行加餐供应馒头。
D.炊饼是宋朝市民在清明节出游踏青时常携带的食品,当时汴梁城大街小巷都有卖炊饼的,炊饼成为当时民众的主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清明节作为宋朝的一个重要节日被宋人发挥到极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展示了宋朝的繁荣富足,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B.宋代蹴鞠的“白打”踢法是调动身体多个部位来完成的一套花样动作,使“球终日不坠”,这不比射门的准确性,而是比控球的灵巧性。
C.宋代的饼有烧饼、蒸饼、汤饼、油饼等多种,因避宋仁宗的名讳,蒸饼改为炊饼,宋人笔记和黄庭坚的书简都说明炊饼深受民众喜爱。
D.根据《水浒》有关蹴鞠与炊饼的描写和《清明上河图》,我们既可看出宋朝清明节习俗主要是纵情取乐,也可看出宋朝市井生活的幸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朝的清明节,人们进行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等活动,说明宋朝的节日已成为百姓娱乐的载体,不再有宗教般神圣。
B.杜甫的《清明》诗和陆游的《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说明从唐朝到宋朝,清明节都有踢球和荡秋千的习俗。
C.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发展,不仅表现在上层流行,还表现在有专业的踢球艺人,更表现在追求灵巧的控球技术和组织了专门负责蹴鞠活动的团体。
D.炊饼就是蒸饼,这不仅从《水浒》中武松和武大郎关于卖炊饼的对话中可以断定,也可以从杨万里《食蒸饼作》一诗的诗题和内容的对照中得到印证。
4、理解式默写。
(1)在《氓》中,女子以桑树的凋零比喻夫妻情意的淡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诗经·氓》最后一章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看,男女主人公年少时关系非常融洽(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
(3)《诗经·氓》中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经·氓》中女子表明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离骚》一文中描写诗人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离骚》中表现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离骚》中表现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离骚》中表现诗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的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蜀道难》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14)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改编而成,剧名来自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两句。
②李白曾有诗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在《蜀道难》里用夸张手法写出山峰之高并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③杜甫在《登高》中悲叹自己白发日多、护病断饮、世事沧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崩地陷后,在绝壁上凿孔架木筑成的通道像登天的梯子,极富浪漫色彩。
(2)《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水流的湍急咆哮,以突出蜀道之险。
(3)《秋兴八首(其一)》借捣衣声来寄托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4)《咏怀古迹》运用悲戚的想象,表现昭君的怨恨之情、思乡之情并且揭示其人生悲剧根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5)《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6)《琵琶行》中,琵琶女的怨愤情绪在琵琶声暂歇之时表现得更充分、更深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7)《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与五陵年少奏乐饮酒的奢华欢愉场面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8)《马嵬》中直接表现唐玄宗逃难途中落魄境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9)《过秦论》中秦始皇派遣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10)《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__________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2)三五之夜,__________,_________ ,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归有光《项脊轩志》)
(3)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 _________ 。夕阳古道无人语, ___________ 。
(王实甫《长亭送别》)
(4)青泥何盘盘,_________,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5)____________,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_____________,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2)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墨西哥时,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了题为“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习近平强调,庄子说过:“ __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只有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让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
(3)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病后登快哉亭①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②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①快哉亭,位于彭城(今徐州)东南角的城隅之上,由苏轼命名。本诗是诗人任职于徐州,病愈后所作。②黄华,菊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写秋高气爽,雨过天晴,清蝉欢快地鸣叫,“得意”二字微露诗人歆羡之情。
B.作者因病停饮,煎熬难耐,深以为恨,故愈后贪杯,消渴解馋,借酒力抒发壮怀。
C.第五句从忆想回到现实,天色向暮,自然的飞禽尚有所托,人的归宿却不知何处。
D.“秋风发上生”不仅意指鬓发斑白,而且秋风萧萧,也暗示作者凄冷不平的情怀。
【2】“草将野色入荒城”系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中“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化出,请比较二者在意境营造上有何区别?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轼,字用敬,公安人。天顺八年进士。授大理右评事,迁右寺正。录囚四川,平反百余人,擢四川副使。岁凶,请官银十万两为籴费。以按嘉定同知盛崇仁赃罪,被讦下吏,事白,还职。弘治初,擢四川按察使。三年迁南京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八年进右副都御史,总理南京粮储,旋命巡抚贵州。明年入为大理卿,诏与刑部裁定条例颁天下。十三年拜南京户部尚书。寻命兼左副都御史,督贵州军务,讨普安贼妇米鲁。时镇守中官杨友、总兵官曹恺、巡抚钱钺共发兵讨鲁,大败于阿马坡。都指挥吴远被执,普安几陷。友等请济师,乃以命轼。轼未至,而友等遣人招降。贼扬言欲降,阴拥众攻围普安、安南卫城,断盘江道,又乘间劫友,贼势日炽。右布政使闾钲,按察使刘福,都指挥李宗武、郭仁、史韬、李雄、吴达等死焉。轼至,以便宜调广西、湖广、云南、四川官军、土兵八万人,合贵州兵,分八道进,使致仕都督王通将一军。十五年正月,参将赵晟破六坠寨。贼遁,过盘江。都指挥张泰等渡江追击,指挥刘怀等遂进解安南卫围,而恺、通及都指挥李政亦各破贼寨。贼还攻平夷卫及大河、扼勒诸堡,都御史陈金以云南兵御之。贼遁归马尾笼寨。官军聚攻益急,土官凤英等格杀米鲁,余党遂平。用兵凡五月,破贼寨千余,斩首四千八百有奇,俘获一千二百。捷闻帝大喜嘉劳召还京赐赉有加录功加太子少保已改南京兵部。连乞致仕,不允。武宗立,遇疾复请。诏加太子太保。赐敕乘传归。卒,赠太保,谥襄简。
(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捷闻帝/大喜/嘉劳召还/京赐赉/有加录功/加太子少保已/改南京兵部
B. 捷闻/帝大喜/嘉劳/召还京/赐赉有加/录功/加太子少保/已/改南京兵部
C. 捷闻/帝大喜/嘉劳/召还京/赐赉有加/录功/加太子少保/已改南京兵部
D. 捷闻/帝大喜/嘉劳/召还京赐/赉有加/录功加太子少保/已/改南京兵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授”为加授官职之意,表示这种意思的词语还有拜、封、除、举等。
B. “入”在文中是“地方官员进入中央任职”之意,而京官调任地方官则用“出”。
C. “户部”是“六部”之首,长官为户部尚书,掌管户籍财经祭祀等事务。
D. “乘传归”在文中指乘坐驿车告老还乡,这是皇帝给予退休臣子的一种殊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轼判案能力很强。他担任大理右评事一职时,在四川审查囚犯,为一百多人洗血了冤情。
B. 王轼关心民生疾苦。在发生饥荒时,他请求拨官银十万两作为买粮的费用。
C. 王轼用兵有方。讨伐普安贼妇米鲁时,他根据当时形势布置作战计划,最终取得了胜利。
D. 王轼深受重用。他曾受命与刑部一起制定条例,因有战功受重赏,最后因病请求退休。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按嘉定同知盛崇仁赃罪,被讦下吏,事白,还职。
(2)贼扬言欲降,阴拥众攻围普安、安南卫城,断盘江道,又乘间劫友,贼势日炽。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著名作家麦家认为,人生必须配备的几副眼镜:一是望远镜,看远;二是显微镜,看细;三是放大镜,看透;四是太阳镜,看淡;五是哈哈镜,笑看人生。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正在读书求学的你怎样的联想?你觉得你目前最应配备哪副眼镜?请谈谈你的认识,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