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镇江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各项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只要你坚持不懈地去写,你才会越练越熟。

    B.记者又到学校采访了许多王老师的事迹。

    C.春天的海南岛,景色宜人,就像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D.发挥球队每个队员的积极性和特长是能否取胜的关键。

  •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B.清华大学教授赵家和几十年教书育人,捐赠了毕生积蓄,帮助近3000名贫困生完成了高中学业,这位被誉为“炭火教授”的优秀党员,其品德,山高水长

    C.在全国比赛中屡获金奖的我省杂技团,当仁不让地承担了这次出国演出任务。

    D.有关专家指出,核心素养从提出到落实很难一蹴而就,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在实践中将培养指标与具体课程想结合,分阶段科学推进。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驯狗

    墨中白

    大家知道陈面白,是因为他会驯狗。再凶猛性烈的狗经陈面白驯养一段时间,也会变得乖巧听话。遇上聪明的狗,陈面白还能驯出它一身绝技。不过,陈面白并不以驯狗为业,他喜欢背着根长笛,过着游侠一样的生活。

    陈面白是个孝子,他说家有老母,不便远行。即使出门,也只是在泗州城转转,家里留狗陪伴母亲。跟随陈面白游走泗州城的是白牙,留在家陪伴母亲的叫黑嘴。陈面白一般出来三天,第四天准会回到陈家河母亲身旁。母亲喜欢儿子把外面的见闻说给她听。当陈面白陪母亲说话时,白牙和黑嘴就开始在院子里互相咬玩着对方的毛发。听着外面两条狗开心耍闹,母亲一脸幸福。

    母亲爱黑嘴,也喜欢白牙。儿子不在家时,黑嘴领着她在陈家河走东家串西家;白牙也准时地隔一天便把儿子买的好吃的送回家给她。黑嘴知道她喜欢吃黑鱼,隔三岔五就跑到拦山河里捉条黑鱼回来。在她眼里,黑嘴和白牙就像自己的孙子孙女一样乖顺听话。

    母亲知道找儿子驯狗的都是大户人家,他们不在乎钱,只想有一条忠诚的看家犬。会驯狗的儿子更不在乎钱,主人不善,给再多银子,他都不会去。

    沈庄小地主孙豁牙养了八条狗,没有一条让他省心。爱妾怡平让他花钱去找陈面白。孙豁牙心里也早想找陈面白,可担心请不动他。怡平说:“让俺去找他娘看看。”怡平舅妈的二姨夫是陈家河人。

    母亲对儿子说:“一笔写不出两个‘陈’字,你二大爷出面说话,就去吧。”

    母亲发话,陈面白只好依从她,带着白牙去了沈庄。

    孙豁牙平日里宠着爱妾,对结发妻子不理不睬,对自己母亲也烦,对待佣人也十分刻薄。想到临来时母亲的一番话,陈面白嘴角闪过一丝微笑。

    孙家八条狗,是好狗,可惜它们生长在孙豁牙家。它们一看见白牙,都夹紧了尾巴。陈面白扫视它们两眼,就见八只狗头伏在地面上,大气都不敢喘。

    旁边的孙豁牙看得目瞪口呆,先前他还心疼请陈面白来花的银子哩。

    面白在孙豁牙家住下来后,天天和狗在一起。也不知他用的什么招,八条狗见到他,都摇尾巴示好。他的一个简单手势,甚至一个眼神,狗都能懂。让孙豁牙没想到的是八条狗见到大太太和母亲也是俯首帖耳,她们说话,包括一举一动,狗都懂。这下,怡平不乐意了,让孙豁牙找陈面白,要求家中的狗只能听她一个人的话。

    面白如实说:“万物皆有灵性,更何况是陪伴人的狗呢?在狗眼中,世间只有黑白两色。”

    孙豁牙把这些话说给怡平听时,怡平就怪陈面白,说他在骂人呢。

    孙豁牙却不以为然,他打心眼里佩服陈面白驯出来的狗。这八条狗忠诚听话不说,其中领头的那只黄母狗还能分辨出家中孬好人来。有一个佣人擅自将厨房里的牛肉藏在帽子里,准备带回家。刚走到院中,黄狗就上前一口咬住他的裤脚。那人吓得面如土色,自己主动将牛肉拿出来,黄狗才松开嘴。这件事情以后,在孙家做事的人,没有人再手脚不干净了。

    怡平也不敢对老太太和大太太不好了,只要她对她们说话声音稍高,那些狗就会用狼一样的眼神盯着她。有几次,她从梦中惊醒,梦里八条狗围着她,一点点啃她的皮肉。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孙豁牙身上,别看他是狗的主人,如果自己对佣人刻薄,那条黄狗就会用饥饿的目光看他,像是随时要扑上来咬他。想到陈面白说的狗眼中只有黑白二色,他突然明白了什么。

    后来沈庄人都说孙豁牙变了,孝顺不说,连说话都变得轻言慢语了。那八条狗,跟在他身后,像一群孩子。

    听到有人这样说,陈面白和母亲相视一笑。母亲看不见陈面白脸上的笑,却能感觉到儿子的孝心。

    一个春光明媚的午后,母亲坐在椅子上,左面黑嘴,右面白牙,后面是陈面白,院里的桃花正迎着风开。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6年12期,略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主要写人,陈面白的母亲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与主人公陈面白的形象相映生辉。但文中的“狗”也是不可或缺的陪衬,起着折射人物性格、丰富小说内涵的作用。

    B. 孙豁牙的转变是小说的核心情节,陈面白住在孙豁牙家驯狗,也教育、开导了孙豁牙,使他从一个刻薄寡恩的小地主,变成一个孝顺有礼的人。

    C. 在表现陈面白的传奇般的驯狗技艺时,小说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其中,多次虚写的是他奇异的驯狗效果,实写的则是他的驯狗方法与过程。

    D. 小说首尾呼应,在开篇和结尾处都描写了人与狗和谐共居的温情画面。尤其是结尾以温馨而富有诗意的镜头定格,真挚地表现了作者对桃花源式生活的向往。

    2小说人物陈面白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3“在狗眼中,世间只有黑白两色”这句话,既是陈面白驯狗心得,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袍”古代指外衣,“泽”古代指内衣,二者连用指军中的同事,这一说法源于《诗经·秦风·无衣》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这一历史壮举,很多人给予了积极的肯定,但苏洵在《六国论》中却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3)小刚是一名入团积极分子,老师引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他努力向模范看齐,用反面典型对照反省自己。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有一位学者,化用陶渊明诗文中“ _______________”,将自己狭小的书斋命名为“容安斋”。

    (2)《滕王阁序》中描写雨过天晴、阳光普照,天空晴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写鹏的翼之大,能乘羊角风而上青天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4)《逍遥游》中,宋荣子“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 7、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一文用对比的手法突出阿房宫中音乐声之繁多的两句是_________

    (3)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已不见的物是人非之感;李煜 《虞美人》中的“_________,只是朱颜改” 也写出了这样的感受,由此勾起作者无限的亡国伤感之情。

  • 8、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勉。

    (2)《无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战士们已经准备好武器,要一起战斗的高昂激情。

    (3)《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梦中看见落花,意识到春天已过去大半,而自己还未能还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的《劝学》中“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整天冥思苦想不如片刻学习,强调“学”比“思”更加重要。

    (2)韩愈在《师说》中列举了孔子广泛求教的事例,并引用孔子的名言“____________”来说明“圣人无常师”的道理。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____________”,告诫人们如果不以史为鉴,就会重蹈历史的覆辙。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邻山县道上作[注]

    陆 游

    微雨晴时出驿门,乱莺啼处过江村。

    挽花醉袖沾余馥,迎日征鞍借小温。

    客路一身真吊影,故园万里欲招魂。

    鬓毛无色心犹壮,藉草悲歌对酒尊。

    [注]邻山县是陆游入川的第一县,在他到邻山县之后,写下了这首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创作此诗时,刚好雨过天晴,一个“乱”字暗示了诗人“出驿门”时的心境。

    B.“微雨晴时”即时间,“乱莺啼处”为空间,首联既有时空转换,又有视听结合。

    C.诗人一路前行,迎着朝阳骑着马,身后悬挂的影子好似被故园牵引着的魂魄。

    D.旅途之中,诗人借酒浇愁,任由衣袖挽花,残花沾袖,举酒悲歌,思绪万千。

    【2】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雪屋记

    (明) 杜琼

    吴有儒曰徐孟祥氏,读书绩文,志行高洁,家光福山中。相从而学问者甚夥,其声名隐然闻于郡国。缙绅大夫游于西山,必其庐焉。孟祥尝结庐数椽,覆以白茅,不事华饰,惟粉垩其中,宛然雪屋也。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雪屋”名之。范阳卢舍人为古隶以扁之,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

    夫玄冥司令,草木消歇闭塞,成冬之时。天地积阴之气,湿而为雨,寒而为雪,缓缓而下,一白千里,遍覆于山林大地,万物埋没无所见,其生意不几息乎?孰知生意反寓于其中也。故冬至之节,居小雪之后,大雪之前,而一阳已生于五阴之下矣。由是腊中有雪,则来春有收,人亦无疾疹之患。是雪也,非独以其色之洁白为可也,盖有生意弭灾之功在焉。太古之人,或巢木,或处于穴。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圣人为屋居,冀免乎二者之患而已矣,初未尝有后世华侈之饰也。孟祥读书学古,结茅为屋,不事华侈,其古者与?今又之以雪,岂亦表其高洁之志行也欤?宁独是邪?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以屋名雪,讵不欤?至若启斯屋而观夫雪之态度,则见于诸作者之形容,予不暇多记

    (选自《金兰集》,中华书局2013年版)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缙绅大夫游于西山,必其庐焉 造:建造

    B.非独以其色之洁白为可也   尚:推崇

    C.今又之以雪   济:加上

    D.以屋名雪,讵不欤   韪:正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缙绅交于孟祥者 苟以天下

    B.或巢木,或处于穴 且贰楚也

    C.圣人为屋居 醉则更相枕

    D.予不暇多记是岁,元和四年

    3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雪屋”外覆白茅,内涂白垩,不事奢华,与古人造屋俭朴实用的特点相吻合。

    B.大雪遍覆山林大地,埋没万物,看似悄无声息,但其中孕育的生机能消除灾祸。

    C.徐孟祥志行高洁,推善及人,隐居深山而相从问学着众,不求名利而声名远播。

    D.文章由屋及雪,叙写雪之寓意,以雪喻人,凸显人之品格,脉络清晰行文晓畅。

    4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雪屋”名之。

    (2)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当一心一意干工作、诚心诚意做好事,却不被人理解,甚至受到讥讽、嘲笑时,我也会生气、难过,甚至有过动摇。但转念一想,当年雷锋做好事,也有人说他是‘傻子’。实际上,只要你做的事对社会有益,最终一定会赢得理解,赢得支持!”“雷锋传人”郭明义的“转念一想”令人深思。

    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