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齐齐哈尔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小题。

    “蚂蚁爬过暴雨前的树丛”,想起这句话是站在窗前,看到窗外三环路上涌动的车流。远远地望去,那些金属的小铁盒子,在四只滚动的胶皮轮子上,像一队蚂蚁似地列队而行。这令人想起了童年,童年最有自然特色的体验,就是在暴雨前夕,蹲在花园的树丛前,看一队蚂蚁匆匆地搬家。当我们的孩子不能蹲下来,在树丛边看到一队蚂蚁爬过他的童年,这也许是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了,但它是一个信号,就是我们已经成为了②“城市动物”。我们生活在一切都经过计算机程式化了的世界中:像一部部煌煌大作,每一本书都经典,都文化,同时也都落满灰尘;城市用各种办法填充我们的需求甚至欲望,把我们填得满满的,以至于内心没有一个小角落放下一个③“自己” 。于是,我们被一种力量召唤,走出去,到空旷的草原、荒漠和群山间去,去像一只蚂蚁爬过暴雨前的树丛。

    下列各句中引号的用法与选段中①②③三处引号的用法都不相同的一句是(       

    A.“关关雎鸠”的洲就在不远的雎鸠岛,那是黄河中唯一有人居住的洲。

    B.几个“慈祥”的老板把捡来的菜叶用盐浸浸就算作工友的菜肴。

    C.青菜挑子上带着一束束大白莲花骨朵出卖,在北方大概只有济南能这么“阔气”。

    D.每一个爸爸的肩膀,都曾是孩子的“战场”。

  • 2、下列各组中对“以”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引壶觞以自酌     ②舟遥遥以轻飏   ③农人告余以春及   ④家叔以余贫苦

    A.①和③不同,②和④相同

    B.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也相同

    C.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

    D.①和③不同,②和④也不同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鞋子

    李汉荣

    (1)那年,记得是深秋,父亲搭车进城看我们,带了田里新收的大米和一袋面条。没上农药化肥,专门留了二分地给自己种的,只用农家肥,无污染,保证绿色环保有机,让孙女吃些,好长身体。父亲放下粮袋,笑着说。我掂量了一下,大米有五十多斤,面条有三十多斤。鼓鼓囊囊两大麻袋,不知他老人家一路怎么颠簸过的。老家到这个城市有近一百里路,父亲也是快八十岁的老人了。看着父亲一头的白发和驼下去的脊背,我没有说什么,心里一阵阵温热和酸楚。

    (2)父亲看着我们刚刚入住的新房,墙壁雪白,地板光洁,说,这辈子当你的爹,我不及格,没有为你们垫个家底,你们家里,连一块砖我都没有为你们添过,也没有操一点心,也没帮过一分钱,我真的不好意思。只要你们安然、安分,我就心宽了。我不住地说,爹你老人家还说这话,我们长这么大就是你的恩情,你身体不错好好活着就是我们的福分,别的,你就别多想了。

    (3)父亲忽然记起了什么,说,嘿,你看,人老了忘性大,鞋子里有东西老是硌脚。昨天黄昏在后山坡地里搬苞谷,又到林子里为你受凉的老娘扯了一把柴胡和麦冬,树叶啦,沙土啦,鞋子都快给灌满了,当时没抖干净,衣服上头发上粘了些野絮草籽,也没得及理个发,换身像样的衣服,就这么急慌慌了。走,孙女儿,带我下楼抖抖鞋子,帮我拍拍衣服上的尘土。我说,就在屋里抖一下,怕啥,何必下楼。父亲执意下楼,说新屋子要爱惜,不要弄脏了。

    (4)楼下靠墙的地方,有一小片长方形空地,还没有被水泥封死。父亲就在空地边,坐在我从楼上拿下的小凳子上,脱了鞋子仔细抖,又低下身子让孙女儿拍了衣服,清理了头发。上楼,我帮父亲用梳子梳了头发,这是我唯一的一次为他梳头。我看清了这满头的白发,真有点触目惊心,但我又怎能看清,白发后面积压了多少岁月的风霜?

    (5)第二年春天,楼下那片空地上,长出了院子里往年没有见过的东西,车前子、野茅草、蓑草、野薄荷、柴胡、灯芯草、野蕨秧、野刺玫,在楼房转角的西侧,还长出一苗野百合。

    (6)大家都感到惊奇,有个上学的孩子开玩笑说,这不就是一个百草园吗?大家都说,新鲜,真新鲜。也有人说这个院子向阳,有空地就不愁不长苗苗草草。议论一阵也就不再管这事了。只有我明白这些花草的经历。它们来自父亲,来自父亲的头发、衣服和鞋子,来自父亲的山野。

    (7)是的,父亲也许没有带给我们什么财富、权力和任何世俗的尊荣。清贫的父亲唯一拥有的就是他的清贫。清贫,这是父亲的命运,也是他的美德。但是,比起他的没有留下什么,父亲更没有带走什么,连一片草叶、一片云絮都没有带走。

    (8)他没有带走的一切,就是他留下的。

    (9)连我对他的感念和心疼,他也没有带走,都留在了我的心里。这么说,我的所谓的感念和心疼,说到底还是我从父亲那里收获的一份感情,直到他不在了,我仍然在他那里持续收获着这种感情。而他依然一无所有地在另一个世界孤独远行。

    (10)是的,他没有带走的一切,就是他留下的。我看着大地上的一切,是一代代清贫的父亲们留给我们的啊。

    (11)何况,我的父亲,曾经,他把他的山野、他的草木、他的气息都留给我们。

    (12)他清贫的生命,是那般丰盛和富有,超过一切帝王和富翁。在他的衣服上拍一下,鞋子里抖一下,就抖出一片春天。

    (13)那么,我们这些自以为是地活着的人们,又能给世界留下什么呢?我们敢于践踏一切的鞋子里,除了欲望的钉子和冷酷的铁掌,还有别的可以发芽开花的种子吗?

    (14)父亲越去越远,越去越远,他留下的草木,永世芳香。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心里一阵阵温热和酸楚”,写出了“我”看到父亲已经年迈,生命快走到尽头,仍然成年为儿子与孙女操心、操劳的心理感受。

    B.第(6)段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一口气如数家珍般地点出“草”的历,突出了父亲的勤劳,也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感念与敬爱。

    C.第(12)段运用对比和借代的手法,赞美父亲的生命尽管清贫却意义丰盛,给我们留下丰厚的人生启示,语言精练,韵味悠长。

    D.“父亲的鞋子”既是本文的重要物象,又是行文的线索,串起了文中的叙事、议论和抒情,寻常的物象背后寄寓了深刻的人生意蕴。

    2本文在构思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有人说,本文第(13)段看似与全文不协调,实则不可或缺。为什么说“不可或缺”?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情景默写。

    (1)在《离骚》中,面对污浊看不到希望的环境,屈原忧愁烦闷,感到走投无路,他发出了痛苦无奈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李白《蜀道难》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3)《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星宿作为天文术语,也常常出现在古诗文中,如《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和《蜀道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就含有星宿名。

    (3)《琵琶行》中“举酒欲饮无管弦”一句中的“无管弦”三字,与下文“_________________”相照应,《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用“鲛人泣泪”的典故营造了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的奇妙意境。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东皋以舒啸,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 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3)《渔家傲·秋思》一词中,写边塞将士思念故乡,却因边患未平而不能做归家打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峰上古塔之高和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

    (5)王勃的《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两句动静结合,描绘出晚霞之中一副绝美的秋江暮色图,成为千古绝唱。

    (6)庄子的《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宋荣子超脱世俗毁誉,我行我素的形象。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屈原列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了楚怀王执政时小人当道,而正直之人不被朝廷容纳的社会现实。

    (2)贾谊《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总结了秦王朝的愚民政策。

    (3)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通感、摹声的艺术手法直接描写了乐声时而清脆嘹亮、时而低婉轻柔的特点。

    (4)陆游《书愤》的遣词造句和沉郁情感近似杜甫的《登高》,如《书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杜甫《登高》中“艰难苦恨繁霜鬓”的沉郁之情极其相似。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_____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2)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杜甫《蜀相》)

    (3)庄子《逍遥游》中的两句“____”表明了宋荣子不因外界的赞誉和非难而动摇的心志。

    (4)《阿房宫赋》用“____________”两个对偶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

  • 9、名句名篇默写

    (1)李密《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一外一内都强调一个“无”字,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家中乏人的困苦境地。

    (2)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用精练的语言表明自己关于生和死,长寿和短命的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去来兮辞(并序)》中表现诗人自斟自酌,享受观赏庭树之乐,心情很愉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春残

    陆游

    石镜山前送落晖,春残回首倍依依。

    时平壮士无功老,乡远征人有梦归。

    苜蓿苗侵官道合,芜菁花入麦畦稀。

    倦游自笑摧颓甚,谁记飞鹰醉打围 !

    [注]①1164年,宋室用大量财物向金人乞得苟安局面,签订隆兴和议。本诗作于淳熙三年(1176)春暮,时隔十数载,陆游五十二岁,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兼四川使司参议官,实际上是闲职。②打围:打猎。因须多人合围,故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即点“春残”,日暮“落晖”更添作者感慨。

    B.颔联时空相应,对仗工整,“无功”“有梦”对举。

    C.颈联宕开写景,紧扣“春残”,写望中田间景象。

    D.尾联忆昔日“飞鹰醉打围”场景,以雄豪气概收尾。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下列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锱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

    B. 可怜:让人可惜

    C. 九土:即九州,指全国;

    D. 独夫:孤单的人

    2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B. 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

    C. 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D. 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 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 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

    3下列断句正确的一句是

    A. 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B. 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C. 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D. 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翻译。

    ①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②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写一篇议论文。

    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

    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规范的横向并列议论结构,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