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① 家庭经济条件宽裕,没有就业压力,② 从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角度来考虑,我们 ③_没有权利挥霍自己的青春,④ 未来职场竞争越来越激烈,⑤ 痴迷于刷手机,在与那些奋发努力者的竞争中,⑥ 会限于被动和劣势。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A | 虽然 | 但 | 并 | 况且 | 只要 | 就 |
B | 也许 | 可 | 仍 | 其实 | 如果 | 就 |
C | 即使 | 但 | 也 | 更何况 | —味 | 势必 |
D | 哪怕 | 可 | 还是 | 其实 | 但是 | 必定 |
A. A B. B C. C. D. D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恰当的一项是( )
①小错误不省思就可能铸成大错,小腐败积累起来就会形成大腐败,必须明白群轻折轴的道理,防微杜渐。
②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处于震源中心的比芒村瓦釜雷鸣,被誉为“童话世界”的九寨沟也变得伤痕累累。
③年轻画家毅然奔赴西藏,深入到藏民之中,打下了扎实的生活基础,创作《西藏组画》时不蔓不枝,将西藏题材绘画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④在贵州贵定县支教时,武汉大学的学生赵小亭不幸被山石击中头部而罹难,年仅20岁,对此家中的亲人都悲痛欲绝,真是百身何赎啊!
⑤针对韩国总统文在寅有意进一步扩增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新华社批评文在寅政府在“萨德”问题上反复无常,首鼠两端。
⑥一年的时间如汤沃雪,只有专心治学的人才能明白时光对于学术生命的价值,也只有在短暂时光中能把握方向的人才会有所成就。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④⑤⑥
D.①④⑤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谁的电话
何燕
老葛终于赶在快递公司下班前把月饼寄出。
团圆之夜,主任看老葛一人在家,便请他到自己家喝酒。主任还说,他要好好向老葛学习怎样教育孩子。
老葛老来得女,为了女儿小若能考出好成绩,可谓劳心劳肺,烟不抽酒不喝,挣断脊梁筋大手大脚为小若买书,送学习班。用别人的话说,这些年,老葛为了孩子活得极其不男人。
小若的高分数给老葛长了不少脸,从玉城小学到玉城高中,多少次家长会,老葛都被请到主席台就坐。高考后,老葛还被请去演讲。
“老葛兄,在做父亲方面,我要向你学习。来,我敬你。”主任举起酒杯,老葛惶恐地站起来,主任“吱”的一声把酒喝了下去。老葛觉得主任喝得很有型,很有风范,很男人。搁以前,主任是不用正眼瞧自己的,更别提敬酒。老葛也想大男人—回,像主任一样“吱”的一声喝下去,可刚喝一半,就被呛住了,憋红着脸直直地僵着,像房事进行到一半脚抽筋一样。等缓过了劲,老葛才喝下剩下的半杯酒。
“老葛兄,你教子有方呀,你家小若九年时间就完成了十二年的学习,现在进的还是名牌大学!”主任竖起大拇指,“连跳三级。”
“哪有?小学跳了两级,初中才跳了一级。”老葛打着酒嗝习惯性地回答。这话回答主任是头一回,可回答三亲六戚左邻右舍像背九九乘法口诀。小若成长的这些年,老葛跟他们也只有这几句话了。从孩子一驻扎在婆娘的肚子里,老葛就开始忙胎教,接下来忙这教忙那教,一忙就是十六年。
“爸爸,爸爸,你是我的大树!”主任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主任看了一眼,把电话掐了。“老葛兄呀,不怕你见笑,做为家长,我是失败的。我儿今年连三本都考不上,现 在还拒绝复习,跑去读什么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主任的电话铃声又响了起来,主任看了电话一眼,又想掐掉。
老葛问:“谁的电话?毛毛吗?接吧!”
主任一接通就说:“毛毛,你如果不回来复习,别想我搭理你。”
“老爸,别气坏身子,中秋节快乐!”电话那头传来毛毛的声音,“收到我给你寄的月饼了吗?你尝尝跟家里的有啥区别。”
老葛摇了摇微晕的头,看见月光从天空洒下来,像银色的缎子,扯都扯不断。老葛责怪自己,早一天给小若寄月饼就好了。
这时,老葛的手机也响了起来。老葛一看电话,脸上沟壑纵横的皱纹笑成了一团,像地球仪上密密麻麻的经纬线:“我家小若的!喂,小若呀……”老葛愣了一下,看了看主任,乐呵呵地说,“知道了,今天中秋节,我很快乐,你也要快乐!”说完,老葛埋怨,“这孩子,真浪费,千里迢迢打电话就为了祝我中秋节快乐!”
“小若懂事,不像毛毛。你看他都这年龄了,还把我手机接他电话的铃声设成《爸爸去哪儿》……”
老葛的手机又响了起来,是短信!老葛看了一眼就删了,边删边说:“是婆娘的。不管她,来,咱俩继续喝,不醉不休!”
两个男人继续喝。
中间,老葛的手机又响了起来。老葛看了一眼,没接。
“谁的电话?小若吗?接吧!”主任说。老葛摇晃着接电话:“喂,喂,你说什么……我不是,你打错了!”说完,捣鼓了几下手机,又灌起酒来。
酒局残余,老葛喝得醉醺醺的,手机再次响了起来,主任嘟哝:“谁的电话呢?”拿起老葛的手机一看,来电显示:“讨债的,别接!”
老葛人虽醉,可脑里还记得小若刚才的电话和信息。小若第一次来电话,只说了一句:“喂,这个月打一千!”就挂了。
过后又发来一信息:“还是打一千一吧,我看中了一条裙子!”
看老葛不回信息,小若第二次来电话:“看到信息了吗?打一千一!”老葛气急地说:“打错了!”话还没说完,那头已是忙音。老葛一气之下,把小若的电话备注名改成:“讨债的,别接!”
老葛醉倒下去时,脑里回现出小若给自己长脸的高分试卷外,耳边也回荡着小若这些年简洁的话语:小学时“我得了第一”,初中时“我又得了第一,汇三百”,高中时“我还是第一,汇六百”,到现在的“打一千”。没有问候,也没容老葛说话。像刚才,老葛多想跟小若说说你妈病了,我在医院忙了两天……当然,也有老葛不想说的,那就是他把家里唯一的月饼快递了。
老葛也想跟主任说,在做父亲方面,他要向主任学习。
可醉了的老葛什么都没说出来。(选自《小小说选刊》2016年第1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老葛活得极其不男人”,因为女人学习开销大,而老葛为了孩子, 不得不辛苦工作,不抽烟不喝酒,活得不像男人一样洒脱。
B. 主任的儿子毛毛虽然成绩不够优秀,不够懂事,实际上却是一个乐观向上、重亲情、有主见的青年。
C. 小说构思精巧,描写了两个父亲中秋节喝酒的场景,通过人物对话和孩子们打来的电话,巧妙地将两个孩子进行了多角度的对比。
D. 从主任两次想掐掉儿子来电的举动看,主任对儿子有些不满,儿子不听他的话复读,却读一个职业技术学校,他对儿子的前途深感绝望。
E. 小说的结尾写老葛醉了,想和主任说说真心话,却什么都没说出来,因为他能理解主任,主任的孩子学习不好,也很烦恼。这样写,言简意丰,回味无穷。
【2】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老葛”这个人物形象。
【3】有人说,小说的标题“谁的电话”应该改成“寄月饼”,你是否同意?请简要说明理由。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在《陈情表》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关爱。
(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景抒情,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
(3)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提到自己的种树经验时谦虚地说,自己的树之所以种得好,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石钟山记》中苏轼认为石钟山的得名原因“__________________”,除了郦道元记录不详细和
渔工水师不能用文字记载以外,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
(5)归有光《项脊轩志》中描写了项脊轩有书香之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给出的上下句写出原句。
(1)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________,_________!(《离骚》)
(2)__________,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
(3)重湖叠巘清嘉,__________,__________。(《望海潮》)
(4)__________,澄江一道月分明。(《登快阁》)
(5)小楼一夜听春雨,___________。(《临安春雨初霁》)
6、(1)《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2)苏轼《西江月》中:“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也有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谏逐客书》说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国以富强,“___________________”,诸侯亲服之果。
(4)《阿房宫赋》用比较的方式言阿房宫栏杆之多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子路表示,对于一个夹在大国之间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千乘之国”,自己只要三年就可以使百姓变勇敢并懂规矩。
(6)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强调自己虽想解释,但对方终究不会考虑自己建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反复强调积累的重要性,说人如果能够“积善成德"就能达到 “_____,______”的境界。
(2)《诗经·氓》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把“日”与“春”作 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离骚》虽“自怨生”,但兼有“_______,___”的特点。
(2)《五代史伶官传序》末段总结后唐庄宗由盛至衰的遭遇,从而引出教训,得出“_____,______”的结论。
(3)贾谊在《过秦论》中用“______,_____”两句比喻形容陈涉振臂一呼,平民百姓纷纷跟随的号召力。
(4)高适在《燕歌行》中用两个鲜明的动词描写前线军情紧急,渲染紧张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
(5)李贺《李凭箜篌引》中,写李凭弹奏的箜篌声传到月宫,让吴刚和玉兔回味良久的诗句是“_____,_____”。
9、默写。
①__________________,稳泛沧浪空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象为宾客。
②千古凭高对此,__________________。六朝旧事随流水,__________________。
③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__________________。
④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__________________,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⑤__________________,居域中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⑧岂曰无衣?_____________________。王于兴师,修我戈戟,与子偕作。
⑨《将进酒》中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抒发人生短暂的名句,如屈原《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李白《将进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⑪古代诗文中有许多阐释积累重要性的诗句,如《劝学》“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如《<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⑫《大学之道》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大学之道的最高境界。
10、题乌江亭
杜 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1】从题材上看,这首诗是___________诗。
【2】选出对诗句理解和赏析错误的一项( )
A.首句说胜败乃兵家之常,并暗示关键在于如何对待,为下文作铺垫。
B.次句认为项羽力能扛鼎,虽然兵败自刎,仍旧算得上真正的“男儿”。
C.对于项羽不能忍辱负重,重振旗鼓,卷土重来,作者深感惋惜,持批评态度。
D.此诗议论不落俗套又能言之成理,强调兵家要有不屈不挠的意志。
【3】王安石写过一首《叠题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你认为杜诗和王诗哪一首写得更好,为什么?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郡相孔融嘲仪,言“氏”字乃“民”字无上,可改为“是”,乃遂改焉。
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征仪,至则见亲任,专典机密,拜骑都尉。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从讨羽,拜忠义校尉。仪陈谢,权令曰:“孤虽非赵简子,卿安得不自屈为周舍邪?”固辞不受。
黄武中,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入阙省尚书事。外总平诸官,兼领辞讼,又令教诸公子书学。
大驾东迁,太子登留镇武昌,使仪辅太子。太子敬之,事先咨询,然后施行。进封都乡侯。后从太子还建业,复拜侍中、中执法。平诸官事、领辞讼如旧。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仪对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顾以闻知当有本末。”仪据实答问,辞不倾移。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南、鲁二宫初立,仪以本职领鲁王傅。为傅尽忠,动辄规谏,事上勤,与人恭。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才足自容。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问起大宅者谁,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权曰:“仪俭,必非也。”问果他家。其见知信如此。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蓄。权闻之,幸仪舍,求视蔬饭,亲尝之。对之叹息,即增俸赐,益田宅。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时时有所进达,未尝言人之短。权尝责仪以不言事,无所是非,仪对曰:“圣主在上,臣下守职,惧于不称,实不敢以愚管之言,上干天听。”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吕壹历告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告仪。权叹曰:“使人尽如是仪,安用科法为!”及寝疾遗令素棺,敛以常服,务从省约。年八十一卒。
(选自《三国志•吴书》,有删改)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至则见亲任,专典机密 见:受到,被
B. 权怒,收嘉系狱 系:关押,拘捕
C. 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舍:免罪,释放
D. 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 过:拜访,看望
【2】下列句子中的“以”意义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A. 权尝责仪以不言事 B.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C.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D. 王好战,请以战喻
【3】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业,伟大的功业,这里指帝业。“孙权承摄大业”指孙权在兄长孙策去世后掌管江东。
B. 拜,授予某种官职。古代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还有辟、除、选等,表示提拔可以用擢。
C. 侯,古代的一种爵位。古代爵位一般有公、侯、伯、子、男五等,都亭侯是侯爵中较低的一种。
D. 素棺,指白色的棺材,古人下葬时都使用棺椁,是仪遗言用素棺,表明了他的节俭。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是仪,字子羽,北海国营陵县人,本姓“氏”,因为北海国国相孔融嘲笑他心中无百姓,便改变了自己的姓氏为“是”。
B. 中书典校郎吕壹诬告刁嘉诽谤诋毁国家政事,孙权大为震怒,把刁嘉抓进了监狱,是仪坚持正直回答讯问,最终刁嘉获释。
C. 是仪作为王傅,忠心耿耿,动辄规谏劝止;对上勤勉,对他人恭敬;不经营自家产业,不受人恩惠,所居房子刚够自家居住。
D. 是仪经常推荐贤才,又从不说人家的短处,于是引起孙权对他的责备,说他“不言事,无所是非”,是仪解释说不想干扰孙权。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子敬之,事先咨询,然后施行。
(2)权闻之,幸仪舍,求视蔬饭,亲尝之。
(3)及寝疾遗令素棺,敛以常服,务从省约。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浙江某市,一位老奶奶想要过马路,一位黄色浙牌轿车司机见状自觉刹车礼让,但是相邻车道上的车主却对老奶奶视而不见,接连驾车驶过。半分钟过去后,已经有7位车主“选择性失明”,这位司机不得已左打方向盘,停在了第一车道和第二车道的实线上,占用了两个车道,截住了后面的车流,帮助老奶奶顺利地通过了马路。事后,交警通知不礼让行人的7位车位,对他们处以100元罚款,记3分。此外,交警肯定了这位司机的暖心礼让行为。同时对其压线行为进行了批评教育。
对于以上事件,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明确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